跳转到内容

甲申之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甲申之变
明末民变的一部分
日期1644年4月21-25日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五至十九日)
地点
结果 明思宗战败自缢身亡,明朝灭亡;明遗臣吴三桂以放清军入关报复。
领土变更 大顺军成功攻占北京
参战方
大明 大顺
指挥官与领导者
明思宗朱由检(自杀) 闯王李自成
兵力
约250,000人 远超明军人数
伤亡与损失
至少40,000人死亡
(含锦衣卫25,000人)
待补

甲申之变(另称甲申北京围城战)为1644年4月21至25日(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五至十九日、岁次甲申),李自成大顺军攻打明朝首都北京的围城战。最终崇祯帝于战败城破后自缢,并间接导致吴三桂后来引清兵入关以图消灭大顺军。史界一般以此战作为明朝灭亡的时间点。

该事件亦是北京作为明朝首都后首次被非政府军队占领。

经过

1644年4月21日(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五日),大顺军(即“闯军”)李自成居庸关明朝监军太监杜之秩总兵唐通不战而降,同时,刘芳亮率领南路军,东出固关后,真定太守丘茂华游击谢素福出降,大学士李建泰保定投降。

三月十六日,李自成部过昌平,抵沙河。十七日进高碑店西直门,以大炮轰城,入午攻打阜成门广宁门。夜半,守城太监曹化淳率先打开外城西侧的广宁门,闯军由此进入今复兴门南郊一带。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派在昌平投降的太监杜勋入城与崇祯帝秘密谈判。据《小腆纪年附考》卷四载,李自成提出的条件为:“人马强众,议割西北一带,分国王,并犒赏军百万,退守河南……闯既受封,愿为朝廷内遏群寇,尤能以劲兵助剿辽藩。但不奉与觐耳。”双方谈判破裂。

三月十九日清晨,兵部尚书张缙彦主动打开正阳门,迎刘宗敏所部军,中午,李自成由太监王德化引导,从德胜门入,经承天门步入内殿。此时崇祯带著太监王承恩煤山瞭望,又返回乾清宫,大臣皆己逃散,最后崇祯前往煤山自缢。李自成下令将崇祯皇帝“礼葬”,在东华门外设厂公祭,后移入佛寺。二十七日,葬于田贵妃墓中。

李自成入住紫禁城,封宫女窦美仪为妃。大顺军入北京之初,兵不满二万[1],李自成下令:“敢有伤人及掠人财物妇女者杀无赦!”[2]京城秩序尚好,店铺营业如常,“有二贼掠缎铺,立剐于棋盘街。民间大喜,安堵如故”[3]。但从二十七日起,大顺军开始拷掠明官,四处抄家,规定助饷额为“中堂;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吏部:五万、三万;翰林:三万、二万、一万;部属而下则各以千计”[4]刘宗敏制作了五千具夹棍,“木皆生棱,用钉相连,以夹人无不骨碎。”[5]城中恐怖气氛逐渐凝重,人心惶惶,“凡拷夹百官,大抵家资万金者,过逼二三万,数稍不满,再行严比,夹打炮烙,备极惨毒,不死不休”[6],“牵魏藻德方岳贡邱瑜陈演李遇知等,勋戚冉兴让张国纪徐允祯张世泽等八百人追赃助饷。”[7]谈迁枣林杂俎》称死者有1,600余人。李自成手下士卒抢掠,臣将骄奢,“杀人无虚日,大抵兵丁掠抢民财者也”[8]。四月十四日,西长安街出现告示:“明朝天数未尽,人思效忠,定于本月二十日立东宫为皇帝,改元义兴元年。”十三日,由李自成亲率十万大军奔赴山海关征讨镇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留守北京者为刘芳亮与李岩[9]

后续

在李自成的大顺军包围北京城时,崇祯皇帝召镇守山海关辽东总兵吴三桂前来勤王,但吴三桂抵达北直丰润时,北京城已被大顺军攻陷,崇祯皇帝自杀,吴三桂于是引兵退保山海关。李自成曾多次招降,吴三桂再三犹豫,曾一度有投降李自成的念头。据传后来听说其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下掳去而作罢。两面受敌的吴三桂,对内不敌李自成,对外难挡清朝摄政王多尔衮。陈圆圆和吴家亲人都成了李自成的人质。为保全家人性命,吴答应与李自成议和,为防李自成有诈,又私下以黄河南北分治为条件向多尔衮求助。多尔衮复信吴三桂,许诺封他为清朝平西王,变合作关系为受降关系。

而在京的李自成,因害怕清兵入关,决定“灭吴保关”,于是发兵二十余万,四月十三,由李自成亲率大军,奔赴山海关攻讨吴三桂。四月廿二,吴军初败,吴三桂求救于多尔衮,多尔衮将计就计,趁吴三桂与李自成谈判之机,突然向李自成发动攻击。李自成却以为上了吴三桂的当,他认定吴三桂“引狼入室”,于是将吴三桂全家族灭。吴三桂为报杀父亲与一家之仇,放清军入关追剿李自成的部队。多尔衮率满洲八旗四万人、蒙古八旗二万人、汉军八旗约三万人以及孔有德等统率的约两万天祜兵、天助兵,加上包衣外藩蒙古兵、朝鲜军合计十二万清兵一同攻入山海关,在一片石之战中联合吴三桂击溃李自成的大顺军。清军入北京之后,多尔衮把年幼的清世祖顺治帝以及朝廷由东北的盛京迁都北京,入主中原,是为清兵入关

多尔衮封吴三桂为平西王作为报酬,埋下了日后三藩之变的种子。

文艺作品

清朝黄燮清以此战役为背景,并以周世显长平公主作主角,创作昆剧帝女花》。

参考文献

引用

  1. ^ 李天根,《爝火录》卷一:“贼破京城,兵不满二万,而孩子居其半,京师自守不固,非贼之能攻也。合料贼众并唐通,白广恩陈永福之兵不过五六万耳”
  2. ^ 刘尚友:《定思小纪》,69页,浙江古籍出版社
  3. ^ 流寇志》,卷10,161页
  4. ^ 《甲申核真略》
  5. ^ 甲申纪事
  6. ^ 明季北略》卷20
  7. ^ 怀陵流寇始终录》,卷18,334~335页。
  8. ^ 甲申传信录
  9. ^ 赵士锦甲申纪事》说,“惟留李岩居东城,牛金星居朝中,以为守备。”陈济生《再生纪略》说,“伪相牛及贺(有威)、郭(之纬)两伪将留守京师”《甲申传信录》说,“制将军李过贺锦二将留守京都,禁约军丁。”杨士聪甲申核真略》说,“惟留一姓李伪都督居东,与牛金星共为守备。”在《平寇志》和《怀陵流寇始终录》说,李牟和牛金星“以老弱万人守京师。”《鹿樵纪闻》则说李过留守。谈迁《国榷》记“牛金星、李牟、李友等居守。”

书籍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