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餘語系
扶餘語系 | |
---|---|
地理分佈 | 朝鮮半島、滿洲 |
譜系學分類 | 韓語系?
|
分支 |
百濟語?
伽耶語?
|
– | |
Glottolog | 無 |
1世紀左右的朝鮮半島 |
扶餘語系是一種假定存在的古代語系,約莫於公元前1世紀到公元5世紀左右在今日的朝鮮半島和中國東北南部通行。扶餘語族包括了濊貊、扶餘國、高句麗、東濊、沃沮、百濟等國家的語言,亦可能與日本語族相關連(Beckwith 2004)。不過,現時扶餘語族除了在某些史書留下少量語言紀錄痕跡以外,所知極少。這部份內容,包括有:
現今支持韓語系的學者常把扶餘語系列入韓語系中,稱為扶餘語族(부여어족;扶余語族)。
分類
雖然扶餘語系的分類到現在仍然有爭議,但都不外乎以下兩種假設的其中一種,只是具體細節有差異:
白桂思假設
日本-高句麗語系(扶餘語系) | |
---|---|
地理分佈 | 朝鮮半島及日本 |
譜系學分類 | 建議中的語系 |
分支 | |
– |
基於這種假設,有不少人嘗試把高句麗語、百濟語及現時的日本語系諸語聯繫在一起(Beckwith 2004):在這種假設的前提下,大和族很可能是從扶餘而來,而扶餘人的語言隨着地域的分隔,慢慢演變成為高句麗語、百濟語及古代的日語。美國印地安那大學的白桂思(克里斯托佛·I·貝克威思,Christopher I. Beckwith)認為現時的日語仍然可以看到昔日的扶餘語的痕跡,而這一段日語及扶餘語系的連結最早於1907年為兩位日本學者所留意。白桂思嘗試透過約140個含有高句麗詞語的地方面來重新構建高句麗語的發音。他發現:高句麗語在文法構詞方面與日語相似,例如:屬格-no及定語-si。他提出古代日本人和高句麗人的共同起源地可能是在面向渤海的遼東半島西部的濊貊族;之後這個人群的一支向東越海到達日本,而過了幾百年後另一支則向東北遷徙,形成了高句麗人。只有這樣才可能解釋高句麗語和古代日本語的聯繫,因此扶餘語、高句麗語和日語遠古時代很可能屬於同源。[1]他認為高句麗語、上古日語與阿爾泰語系差別極大,對於學術界一貫將二者劃為阿爾泰語系的觀點予以否定。不過,白桂思的這一的觀點,遭到了很多的質疑。一些學者認為白桂思對古高句麗語言的處理和分析方法等被認為是錯誤的。[2][3]
古朝鮮語系假設
扶餘-新羅語族(古朝鮮諸語) | |
---|---|
地理分佈 | 朝鮮半島及滿洲 |
譜系學分類 | 建議中的語系 |
分支 |
扶餘語族 (高句麗語)
|
– |
前述的白桂思的觀點,遭到了很多的質疑。一些學者認為白桂思對古高句麗語言的處理和分析方法等被認為是錯誤的。[4]
有相當數量的語言學家認為:扶餘諸語只是古朝鮮語系的一個分支。持有這種看法的,包括有韓國的語言學家金芳漢及西方的亞歷山大·沃文與J·馬歇爾·昂格爾(J. Marshall Unger)。他們質疑前一種假設有關扶餘語及日語的聯繫,並強調有關研究的基礎都集中在朝鮮半島的中部,而那裏的語言並不能反映真實的扶餘諸語。從朝鮮半島的歷史來看,今日漢江流域一帶在三國時期一向都是兵家必爭之地,所以當地的語言很可能混合了高句麗、百濟及新羅三個的影響,不能有效反映高句麗語的原貌。
扶餘語系的痕跡
從古代歷史文獻中,我們大致上可以一窺昔日扶餘諸語的點滴:
- 後漢書/卷八十五(東夷列傳第七十五):「挹婁,古肅慎之國也。 在夫餘東北千餘里,東濱大海,南與北沃沮接,不知其北所極。土地多山險。人形似夫餘,而言語各異。」[5]。
- 在當年的扶餘國四周,有馬加、牛加、豬加、狗加、古鄒加等地,而當時的貴族的名字都帶有「加」字;另外,高句麗亦設有名為大加的官職。有人把這個「加」字與其後的「可汗」、阿哥相關連,但未有確切的證據支持。也有人說這加字來自漢字官字,亦不排除可能為「家」的音譯。
- 另一說是扶餘人的語言與鮮卑相似。豆莫婁的語言同室韋、契丹。
參看
參考文獻
註釋
- ^ Christopher I. Beckwith. Koguryǒ: The Language of Japan's Continental Relative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ical-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Japanese-Koguryoic Languages, with a Preliminary Description of Archaic Northeastern Middle Chinese. Leiden: 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 2004. ISBN 90-04-13949-4.
- ^ Journal of Inner and East Asian Studies, volume 2-2 (2005)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9-02-26.
- ^ Review: Historical Linguistics: Beckwith (2007). [2010-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0).
- ^ Thomas Pellard, Korean Studies 29:167-170 (2005)[永久失效連結]
- ^ 范曄. 東夷列傳第七十五. 後漢書 (中華書局): 二八一二頁.
一般參考
- 2006. "The Ethnolinguistic History of the Early Korean Peninsula Region: Japanese-Koguryoic and Other Languages in the Koguryo, Paekche, and Silla Kingdoms." Journal of Inner and East Asian Studies, 2006, Vol. 2-2: 34-64.
- ?. "Methodological Observations on Some Recent Studies of the Early Ethnolinguistic History of Korea and Vicinity.". Altai Hakpo(阿爾泰學報). 2006, (16): 199–234.
- Alexander Vovin, 2005. "Koguryǒ and Paekche: Different Languages or Dialects of Old Korean?" Journal of Inner and East Asian Studies, 2005, Vol. 2-2: 108-140.
- Blažek, Václav. 2006. "Current progress in Altaic etymology." Linguistica Online, 30 January 2006
- Hong, Wontack. Tripolar Interaction: Mongolian Steppe, Manchuria and Mainland China The Tripolar Framework of Analysis (PDF). EAST ASIAN HISTORY: A KOREAN PERSPECTIVE. 2005, 1 (4) [2009-05-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