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大同之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大同之戰是指中國明朝明英宗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朝同瓦刺蒙古部落在山西大同的一場軍事鬥爭。

背景

元朝滅亡後,蒙古分成瓦剌韃靼等部,內亂不已,又常南下擄掠。為了防止蒙古的侵擾,明朝不但羈縻朵顏三衛,還在北方設立九邊,駐守着四十萬明軍。而大同就是九邊重鎮之一。由於大同地理位的重要性,明太祖朱元璋封他的第十三子朱桂為代王,坐鎮大同,又在大同設置山西行都司,管理山西一切軍政大事。

明英宗時,瓦剌部落逐漸強盛起來。瓦剌頭領馬哈木死後,他的兒子脫歡吞併了韃靼和朵顏諸部,統一了蒙古各部族。脫歡死後,其子也先繼承順寧王位,控制了東起遼河,西至關山東麓的大片土地。為了和平相處,明朝與瓦剌達成協議,明朝在大同宣府等地設立馬市,雙方互相貿易,交流物資,而瓦剌以馬匹來換取中原的布匹、糧食、瓷器、藥材、武器、鐵製品等。正統十一年(1446年)冬季,也先因為糧食短缺,派使臣來大同地區借糧,還要求與大同的守備太監郭敬商談事宜。明英宗得知此事後,命郭敬不要見瓦剌的使臣,拒絕了瓦剌的要求,引起瓦剌的不滿。之後,明朝政府又單方面撕毀貿易協議,隨意降低了馬價,使瓦剌受到損失。從此,明朝與瓦剌關係破裂,局勢緊張,雙方都在調集軍隊,加緊備戰。

過程

正統十四年(1449年)秋七月,也先召集諸部兵分四路大舉進攻明朝邊境。脫脫不花以兀良哈攻遼東,阿剌知院攻宣府(今河北宣化),圍赤城,又遣別騎攻甘州。七月十一日,也先攻大同,明朝大同右參將吳浩於貓兒莊(今山西陽高縣北一帶)迎戰瓦剌,迅即兵敗戰死[參1]。七月十五日,大同總督宋瑛、駙馬都尉井源、總兵官朱冕、左參將都督石亨四員將領各率兵一萬赴陽和(今山西陽高縣西北)地區防禦。緊接着,西寧侯宋瑛、武進伯朱冕、左參將石亨等率明軍與瓦剌戰於陽和。由於太監郭敬在其中作梗,致使明軍大敗,全軍覆滅。宋瑛、朱冕戰死,石亨單騎奔還逃回大同城內,郭敬躲藏在草叢中才躲過一劫[參2][參3][參4]。也先軍隊銳不可擋,大同明軍交戰失利。塞外城堡,接連失陷。明軍幾經接戰,前線敗報頻傳[參5]

後續

太監王振此前曾有主導遠征雲南麓川土司獲勝的功績,此時希望借與蒙古開戰的機會繼續增大自己的權利,便蠱惑明英宗力主御駕親征。吏部尚書王直等人認為「邊鄙之事,自古有之」,只要「將士用命,必可圖勝」。朝廷應以守為主,勸諫英宗「不必親御六師,以臨塞下」。英宗則全然不顧,在不知瓦剌軍隊主力方向的情況下,詔令迅速集結軍隊,兩日內出兵討伐也先[參6]

正統十四年(1449年)七月十七日,明英宗不顧吏部尚書王直等群臣反對偕同王振率軍五十餘萬御駕親征。命皇弟郕王朱祁鈺留守京師[參7]。後明英宗兵敗被俘,稱土木堡之變。朱祁鎮被俘後,也先曾兩次帶着朱祁鎮以索取金幣為名,攻打大同。大同都督郭登識破了也先的計謀,曾兩次設計,想奪回明英宗,襲擊瓦刺軍,但都沒有成功。

參考資料

    參:

  1. ^ 《明史》(卷328):「十四年七月,遂誘脅諸番,分道大舉入寇。脫脫不花以兀良哈寇遼東,阿剌知院寇宣府,圍赤城,又遣別騎寇甘州,也先自寇大同。參將吳浩戰死貓兒莊,羽書踵至。」
  2. ^ 《明史》(卷10):「秋七月己丑,瓦剌也先寇大同,參將吳浩戰死,下詔親征。吏部尚書王直帥隣臣諫,不聽。癸巳,命郕王居守。是日,西寧侯宋瑛、武進伯朱冕與瓦剌戰於陽和,敗沒。」
  3. ^ 《明史》(卷173):其秋,也先大舉寇大同,亨及西寧侯宋瑛、武進伯朱冕等戰陽和口。瑛、冕戰沒,亨單騎奔還。
  4. ^ 翟禹. 论“土木之变”. 內蒙古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2013-1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27). 
  5. ^ 《明史紀事本末》(卷32):「秋七月,也先圖犯邊,其勢甚張。侍講徐呈語其友劉溥曰:「禍不遠矣!」亟命妻子南歸,皆重遷,有難色。呈怒曰:「爾不急去,不欲作中國婦耶!」乃行。八日,也先大舉入寇,兵鋒銳甚。大同兵失利,塞外城堡,所至陷沒。邊報日至,乃遣駙馬都尉井源等四將,各率兵萬人出御之。源等既行,太監王振勸上親征。」
  6. ^ 孟修. 土木之变与庚戌之变比较研究——朝贡体制框架下的明蒙关系新探. 《中國長城博物館》. [2011年第2期].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4). 
  7. ^ 《明史紀事本末》(卷32):「遂偕王振並官軍五十餘萬人。」但李賢《天順日錄》載:「二十餘萬人中傷居半,死者三之一,騾馬亦二十餘萬,衣甲兵器盡為胡人所得,滿載而還。」

外部連結

相關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