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王鼎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王鼎镇(1598年—1667年),禹烈半隐河南开封府陈州西华县[1]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生平

王鼎镇是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科河南乡试第四十六名举人[2],四年(1631年)辛未科进士。都察院观政,授西安府推官[3],平反当地冤狱,关中地方发生饥荒时严厉控制商贾,安定人心[1],迁广西道监察御史,巡按庐州凤阳淮安扬州,缉捕颍州亳州的盗贼,升四川布政使司参议、兵备川北,调湖广布政使司参议、兵备衡永,不足一年升尚宝司少卿。

弘光年间,获南明朝廷起为应天府府丞,南京失陷后得隆武朝廷征召为尚宝司卿,福京失守后投降清朝[4],获洪承畴题授江南按察司副使,不久乞休归里,康熙六年(1667年)八月二十三日卒[5]

家族

曾祖王娄,太学生;祖父王簪;父王鸣世。妻杜氏(赠恭人),庠生杜九韶女;继妻杨氏(封恭人),庠生杨应元女。子王遵古(庠生)、王遵训(顺治十五年进士)、王遵性(廪生)、王遵圣(庠生)。

引用

  1. ^ 1.0 1.1 钱海岳《南明史·卷四十四·列传第二十》:王鼎镇,字禹烈,西华人。崇祯四年进士。授西安推官,多平反。关中大饥,严约束、招商,人心以安。
  2. ^ 乾隆《西华县志·卷六·选举志》:举人……王鼎镇 崇祯庚午,见进士
  3. ^ 《崇祯四年辛未科三百五十名进士履历》:王鼎镇,禹烈,诗四房,癸卯十月初二日生。西华人,庚午四十六,会一百十一,三甲二百三名。都察院政,壬申授西安府推官。曾祖娄,太学生;祖簪;父鸣世。
  4. ^ 钱海岳《南明史·卷四十四·列传第二十》:迁广西道御史,按庐、凤、淮、扬,擒颍、亳巨寇。擢川北参议,改衡永。不一年,升尚宝少卿。弘光时,晋应天府丞。南京亡,召尚宝卿。福京亡,降于清。
  5. ^ 《西华县志》:《王禹烈墓志》大学士李霨撰:王公鼎镇,别号半隐,禹烈其字也。先世自晋之洪洞徙西华而家焉,遂为西华王氏,十传而至公。少负经济才,有高节。当时乱能忧其忧,当世治能乐其乐,盖古君子也。公髫年失怙,贫弱几无以自立,而勤苦力学不倦。同邑先达胡公隆宇,负知人名,一见公文,奇之,决必售,而公果于是科登第。盖庚午辛未间方明之季,四方多故,士大夫多持禄自保,罔尽心所事。而公独慨然思以身为障,筮仕西安司理。凡折狱惩奸,他人所极力表暴以博神明之誉者,公声色不动,务求得情,故多所平反,省试分校所取皆端士。会关中大饥,流亡载道,揭竿者云起。而郡守、倅皆少员,变生不测。而公悉心筹划,日不暇食,严约束,招徕商贾,人情始定,抚按交荐其能,寻擢台班,巡按江北。时事孔亟,羽书旁午,公条奏机宜,章数百上,设方略,倡勇敢,而颍亳之寇就擒。中外方议其功,顾少忤当路意,卒外补川北道。末至任,改分巡衡永。时衡永残破后兵民交弊,公劳来鼓舞,不期年,井邑复旧观。及擢玺卿而去,攀辕送者且数百里焉。盖公之才效于用者如此。国朝定鼎,江南尽入版图,公时为应天府丞,经略洪公题授江南臬副。是时天下新定,擢用贤隽超转不次。士大夫攀授而起者,不可胜数。公独恬澹不复有意当世。莅任未几,乞休归。迨次君成进士,读书秘阁,改侍御,终不一至都下。退而修名山之业,优游泉石者二十年。所著有《四书略》、《傲病草》、《南巡封事》、《西华县志》、《半隐山堂遗稿》诸编。盖公之晚节,可以风世。又如此当侍御为庶常。时余教习史馆,朝夕周旋,知公生平无愧古人,兹以侍御之请不可辞,因为志其大者。呜呼,亦足以不朽矣。公生于万历戊戌十月初二日午时,卒于康熙丁未八月二十三日辰时,享年七十。历任江南驿传道按察司副使,以侍御遇覃恩,进阶中宪大夫。元配杜氏,邑庠生杜九韶女,累赠恭人。继配杨氏,邑庠生杨应元女,累封恭人。子四:长遵古,邑庠生,早卒。娶临颍县庠生姚荫振女。次遵训,戊戌进士,由庶吉士任云南道监察御史。娶邑庠生胡翰华女,赠孺人。继娶福建建阳县知县崔攀龙女,封孺人。次遵性,邑庠廪生,娶戊子举人张凤翼女。俱杨恭人出。次遵圣,邑庠生,聘亳州守备李明昉女,未娶,卒。侧室刘氏出。女三:长适邑庠生段有成男邑庠生用宽。次适邑庠生张鹏翼男邑庠生尚友。俱杨恭人出。次许字广东兴宁县知县张凤翮男输,侧室刘氏出。孙八:光契,邑庠生,娶湖广洞庭水师营守备于洙女。遵古出。光皋,邑庠生,娶郾城县贡监生李坤女,继娶邑庠生周惠民女。光夔,邑庠生,聘郾城县庠生吕一元女。光尹聘郾城县庠生谢之焕女,光莱幼未聘,光奭幼未聘。俱遵训出。光房聘邑生张辐女。光鲁聘郾城县庠生杨宜昌女。俱遵性出。女孙三,一适礼部主事宋逢泰男穟,一幼未字,俱遵训出。一许字郾城县贡监生李坤男梦梅,遵性出。曾孙大贞,幼,未聘。光皋出。曾孙女二,皆幼未字,俱光契出。卜以己酉年九月二十四日葬于岗张村之新阡。铭曰:古之君子,出处语默,不失其时,猗欤王公,先忧后乐,庶几得之。士而物利,学而性缮。没而声施,陵谷可更。厥迹不晦,乃征吾辞。

参考文献

  • 钱海岳南明史》·卷四十四·列传第二十
  • 乾隆《西华县志》·卷六·选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