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隆語又称村語、村话、哥隆語,使用人數約10萬,主要分布在海南省东方市、昌江黎族自治县的昌化江下游两岸。
語言分類
在仡隆語的語言識別分類上,出現不少轉折。在1957年時,就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梁敏在《海南“村话”和“临高话”调查简报》中,曾简略介绍过仡隆語。1983年,东方县黎族干部符镇南与欧阳觉亚,在深入调查和研究之后,指出仡隆語不是汉语的方言,也不是黎语,而是与黎语很接近的一种语言。5年后符与欧阳联合发表《海南岛村话系属问题》,认为仡隆語属于壮侗语系黎语支下的一個語言。
语音
声调
村话有5个声调,调值分别为:35、33、42、13、21。其中第一调舒声调值为35,严格标记为354,而促声调值为55。村话的第一至第四调在不同情况下都有变调现象[參 1]。
語法
仡隆語中最著名的就是倒裝語法,比如把“大哥”叫“哥隆”,“符老师”称为“师老符”,“桌底狗”(指那些好吃懒做的人)读作“狗底桌”。
混合語的特徵
仡隆語与黎语同源的词有31%左右,与壮语同源的有28%左右,並掺有很多汉语词语,有些是粤語方言的,还有些是客語或海南话的。
參考资料
- Ostapirat, Weera (許家平). The Hlai language // The Tai-Kadai languages. Routledge Language Series, 2007. (Pp. 641-643 are referred to language Cun.)
- 村话的汉词读音
相關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