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10號潛艦
歷史 | |
---|---|
德意志帝國 | |
艦名 | UC-10號 |
下訂日 | 1914年11月14日 |
建造者 | 漢堡伏爾鏗船廠[1] |
船廠編號 | 54 |
下水日 | 1915年7月15日[2] |
服役日 | 1915年7月17日 |
結局 | 1916年8月21日在斯豪文沙洲附近遭英國潛艦E54號擊沉 |
技術數據[3] | |
艦級 | UC級潛艦 |
艦型 | UC-I型(近岸布雷潛艦) |
排水量 |
|
全長 | |
全寬 | 3.15公尺 |
吃水 | 3.04公尺 |
動力輸出 |
|
動力來源 | |
速度 |
|
續航距離 |
|
潛航深度 | 50公尺 |
乘員 | 1名軍官、13名水兵 |
武器裝備 |
|
服役記錄 | |
所屬 |
|
指揮官 | |
參與行動 | 30次巡邏 |
戰績 |
|
陛下之UC-10號艇(德語:SM UC 10[註 1])是德意志帝國海軍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建造的其中一艘UC-I型近岸布雷潛艦或稱U艇。它由漢堡的伏爾鏗船廠承建,於1915年7月15日新船下水,至當月17日交付使用。其全長33.99公尺,水面及水下排水量分別為168噸和183噸,艇載武器則包括六具水雷投放井以及一門8公釐口徑機槍。UC-10號入役後曾被部署至駐澤布呂赫的法蘭德斯區艦隊,並參與了大西洋潛艦戰.通過其三十次布雷巡邏,共間接致沉18艘協約國或中立國的艦船,累計總噸位達31004噸。1916年8月21日,UC-10號在斯豪文沙洲附近遭英國潛艦E54號發射的魚雷擊沉,艇內18名官兵全數陣亡。
設計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為配合歐洲大陸的戰事,德意志帝國海軍魚雷監察局(Inspektion des Torpedowesens)於1914年9月向潛艦監察局(Inspektion des U-Bootwesens)提議,研製小型布雷潛艦用於在法國近岸水域實施水雷封鎖。潛艦局隨即完成了代號為「35a號工程」的設計方案,即UC-I型潛艦。[9]有別於同時代的大多數潛艦類別,該型潛艦基本上採用單殼體;這意味著艇體全由耐壓殼體構成,當中集成了用於下潛的潛水艙。這種結構類型是衍生自19世紀後期德國的第一艘實驗性U艇,在當時實際上已顯過時。[3]
UC-10號是首批15艘UC-I型方案的十號艇。這個亞型是基於同時開發的近岸作業潛艦UB-I型發展而來,但體積略大,全長為33.99公尺,並有3.04公尺的吃水深度;舷寬則同樣限定在3.15公尺,以滿足鐵路運輸所要求的裝載限界。[10]其水上和水下排水量分別為168噸和183噸。艇只搭載有一台功率為90匹公制馬力(66千瓦特)的戴姆勒制六缸四衝程柴油發動機用於水面運行,以及一台175匹公制馬力(129千瓦特)的西門子-舒克特電動發電機供水下運行;它們用以驅動一根單軸直徑為1.08公尺長的三葉螺旋槳。該艇的潛航深度為50公尺。[3]
UC-10號在水上的最高速度為6.2節(11.5公里每小時),在水下的最高航速則為5.22節(9.67公里每小時)。它可以5節(9.3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在水上巡航780海里(1,440公里),或以4節(7.4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在水下巡航50海里(93公里)。作為專用的布雷潛艦,該艇取消了魚雷發射管,改為六具傾斜式水雷存儲井,並可攜帶12枚UC120型水雷。布雷時只需將存儲井底部的蓋板打開,水雷便可憑藉自身重量滑入水中。[10]此外,在甲板上還配備有一挺8公釐口徑機槍作為輔助武器。其標準船員編制為1名軍官及13名水兵。[3]
歷史
UC-10號是由國家海軍辦公室作為C項戰時訂單(Kriegsauftrag C)的一部分,於1914年11月23日向漢堡的伏爾鏗船廠訂購,建造編號為54。艇只於1915年7月15日下水,至當月17日在首度擔任艇長的海軍中尉恩斯特·羅澤諾的指揮下正式交付使用。[4]在羅澤諾之後,還有四人曾擔任UC-10號艇長,其中包括功勳指揮官馬克斯·菲貝格(1915年11月4日-12月8日)和王牌艇長賴因霍爾德·扎爾茨韋德爾(1916年6月14日-26日)。[2]入役後,UC-10號先是於7月21日前往基爾,並進行了廣泛的發動機維修;繼而於10月18日至11月25日展開訓練巡航。[11]12月7日,該艇獨力啟程前往澤布呂赫,至當月19日抵達及加入駐當地的法蘭德斯區艦隊,成為海軍法蘭德斯軍團的一份子。[12]
在為一年多的服役生涯中,UC-10號參與了大西洋潛艦戰,在布魯日至加來之間的海域共完成30次布雷巡邏,足跡遍及英格蘭東岸和法國北岸。[11]在此期間,共有協約國或中立國的16艘商船和2艘軍艦因撞上該艇布設的水雷而沉沒,累計總噸位達31004噸。[13]其中,體積最大的受害者是容積總噸為6674噸的荷蘭輪船巨港號(Palembang),它於1916年3月18日從鹿特丹前往巴達維亞途中,在距蓋羅坡航標(Galloper Buoy)以北約1.5海里(2.8公里)處觸雷沉沒。[14]被UC-10號擊沉的軍艦則包括有英國皇家海軍的驅逐艦輕佻號和魚雷艇TB-11號。它們均是於1916年3月7日同一天在同一片海域——即英格蘭東岸近哈維奇的布萊克迪普入口處相繼觸雷沉沒,共造成輕佻號22名、TB-11號23名官兵陣亡。[15][16]
1916年8月21日,UC-10號在荷蘭的斯豪文沙洲附近(51°39′N 03°17′E / 51.650°N 3.283°E)執行任務期間,遭到正巡邏的英國潛艦E54號發射魚雷擊沉,艇內18名官兵全數陣亡。[2]
襲擊歷史摘要
日期 | 船名 | 船籍 | 噸位 [註 2] |
結局 [13] |
---|---|---|---|---|
1915年12月30日 | 埃勒沃茨代克號 | 荷蘭 | 2229 | 擊沉 |
1916年1月4日 | 勒托號 | 荷蘭 | 3225 | 擊沉 |
1916年1月5日 | 弗里喬夫·南森號 | 挪威 | 3275 | 擊沉 |
1916年1月21日 | 阿波羅號 | 荷蘭 | 799 | 擊沉 |
1916年1月22日 | 瀑布城號 | 英國 | 4729 | 擊傷 |
1916年2月25日 | 索思福德號 | 英國 | 963 | 擊沉 |
1916年2月26日 | 比吉特號 | 瑞典 | 1117 | 擊沉 |
1916年2月29日 | 瑪爾維娜號 | 英國 | 1244 | 擊傷 |
1916年3月7日 | 輕佻號 | 英國皇家海軍 | 335 | 擊沉 |
1916年3月7日 | TB-11號 | 英國皇家海軍 | 263 | 擊沉 |
1916年3月11日 | 贊代克號 | 荷蘭 | 4189 | 擊傷 |
1916年3月18日 | 巨港號 | 荷蘭 | 6674 | 擊沉 |
1916年4月3日 | 伊諾號 | 挪威 | 702 | 擊沉 |
1916年4月26日 | 天樞號 | 荷蘭 | 3233 | 擊傷 |
1916年4月26日 | 北海號 | 荷蘭 | 298 | 擊沉 |
1916年5月1日 | 亨頓莊園號 | 英國 | 3994 | 擊沉 |
1916年5月2日 | 羅徹斯特城號 | 英國 | 1239 | 擊沉 |
1916年5月22日 | 雷納斯號 | 英國 | 285 | 擊沉 |
1916年5月27日 | 琳凱恩號 | 英國 | 3638 | 擊沉 |
1916年6月1日 | 帕克蓋特號 | 英國 | 3232 | 擊傷 |
1916年8月20日 | 龍騎兵號 | 英國 | 30 | 擊沉 |
1916年9月3日 | 里沃克斯修道院號 | 英國 | 1166 | 擊沉 |
1916年12月11日 | 諾拉號 | 丹麥 | 772 | 擊沉 |
注釋
腳註
- ^ Tarrant,第173頁.
- ^ 2.0 2.1 2.2 Helgason, Guðmundur. WWI U-boats: UC 10.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09-02-20].
- ^ 3.0 3.1 3.2 3.3 Gröner 1991,第30-31頁.
- ^ 4.0 4.1 Helgason, Guðmundur. WWI U-boat commanders: Ernst Rosenow.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22-07-13].
- ^ Helgason, Guðmundur. WWI U-boat commanders: Max Viebeg.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22-07-13].
- ^ Helgason, Guðmundur. WWI U-boat commanders: Alfred Nitzsche.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22-07-13].
- ^ Helgason, Guðmundur. WWI U-boat commanders: Reinhold Saltzwedel.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22-07-13].
- ^ Helgason, Guðmundur. WWI U-boat commanders: Werner Albrecht.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22-07-13].
- ^ 陳進,第45頁.
- ^ 10.0 10.1 陳進,第46頁.
- ^ 11.0 11.1 NARS,第87頁.
- ^ Herzog,第139頁.
- ^ 13.0 13.1 Helgason, Guðmundur. Ships hit by UC 10.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14-12-13].
- ^ Helgason, Guðmundur. Ships hit during WWI: Palembang.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22-07-13].
- ^ Helgason, Guðmundur. Ships hit during WWI: HMS Coquette.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22-07-13].
- ^ Helgason, Guðmundur. Ships hit during WWI: Tb. 11.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22-07-13].
參考資料
- Tarrant, V. E. The U-Boat Offensive: 1914–1945.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9. ISBN 978-0-87021-764-7. OCLC 20338385.
- Gröner, Erich; Jung, Dieter; Maass, Martin. U-boats and Mine Warfare Vessels.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2. 由Thomas, Keith; Magowan, Rachel翻譯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91. ISBN 0-85177-593-4.
- 陳進 等 (編). 《威廉皇帝的海狼: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潜艇战》. 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8. ISBN 978-7-111-58947-1.
- Herzog, Bodo. Deutsche U-Boote 1906–1966. Erlangen: Karl Müller Verlag. 1993. ISBN 3-86070-036-7.
- 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Service. U-boats and T-boats, 1914-1918. Washington: U.S. General Services Adminisration. 1984 [2022-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