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
茅盾 | |
---|---|
本名 | 沈德鴻 |
字 | 雁冰 |
出生 | 1896年7月4日 大清浙江省湖州府烏程縣烏鎮 |
逝世 | 1981年3月27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 | (84歲)
筆名 | 茅盾、玄珠、方璧 止敬、蒲牢、形天 |
職業 | 作家、文學評論家 |
國籍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民族 | 漢族 |
母校 | 烏鎮立志書院 浙江省立第三中學 浙江省立第二中學 杭州私立安定中學 北京大學 |
創作時期 | 20世紀 |
代表作 | 《子夜》 《農村三部曲》 |
配偶 | 孔德沚 |
父母 | 父親:沈永錫 母親:陳愛珠 |
親屬 | 弟弟:沈澤民 外甥:木心 子女:韋韜、沈霞 |
第1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部長 | |
任期 1949年10月21日—1965年1月4日 | |
總理 | 周恩來 |
繼任 | 陸定一 |
第1任中國作家協會主席 | |
任期 1949年7月23日—1981年3月27日 | |
繼任 | 巴金 |
個人資料 | |
籍貫 | 浙江桐鄉 |
政黨 | 中國共產黨 |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鴻,字雁冰,以字行,男,浙江桐鄉人,中國現代作家及文學評論家,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常用的筆名有茅盾、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形天、P生等。在文學創作方面,茅盾於1928年發表首部小說《蝕》(《幻滅》、《動搖》、《追求》三部曲)。代表作有《子夜》、《農村三部曲》(《春蠶》、《秋收》、《殘冬》)、《林家鋪子》、《第一個半天的工作》,除此之外,茅盾亦著有《西洋文學通論》。
生平
茅盾1896年生於浙江省桐鄉縣烏鎮,父親沈永錫,是開明的維新派,於1905年他十歲時逝世;母親陳愛珠,是茅盾的第一個啟蒙老師。
1901年,入家塾接受啟蒙。1904年,入烏鎮勵志書院,後轉入吳鎮公立植材高等小學。1910年,高小畢業,考入省立三中,插班二年級。次年秋,轉入省立二中三年級。1912年,入讀杭州私立安定中學。1913年,考入北京大學預科文科第一類。1916年,北大預科畢業,因家境貧困無力升學,經由親戚介紹就職於商務印書館編譯所。1918年2月,回烏鎮與孔德沚結婚。1919年11月,他接受《小說月報》主編王蓴農的邀請參與改革《小說月報》,在《學生雜誌》和《小說月報》發表文藝評論,並在1920年擔任《小說月報》的主編。10月,經由李漢俊介紹,參加上海共產主義小組。
1921年2月,移居寶山路鴻興坊,母親和孔德沚皆來同住。春,與鄭振鐸、耿濟之、王統照等12人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提倡現實主義文學,主編《小說月報》。沈雁冰和同時代大多從事文學創作的人一樣,早期提倡自然主義和新浪漫主義,但是隨著對社會的體察和思潮的影響不斷轉向了馬克思主義的革命文學和無產階級文藝。他對當時鴛鴦蝴蝶派和學衡派的論戰多有批判,認為他們的觀點只是簡單的延續古人的爭論,而沒有將倫理學,社會學等現代社會科學引入進來。常在陳獨秀處參加共產黨支部活動,擔任聯絡員,並到平民女校教英文。1922年,在《小說月報》任編務,同時從事黨中央聯絡員工作,為革命事業培養幹部。1923年1月,辭去《小說月報》主編,在商務印書館任編輯,同時在上海大學任課,講授小說和神話學;7月被選為中共上海地方兼區執行委員會委員。1925年5月,在《文學周報》第127期發表長篇論文《論無產階級藝術》。1925年11月,奉中共中央指示與惲代英籌組國民黨(左派)上海特別市黨部,任宣傳部長。1926年11月,中共中央決定派沈雁冰去武昌中國國民黨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政治科擔任政治教員。在1927年主動脫黨,7月寧漢合流後,從廬山牯嶺秘密返回上海,這段期間先後發表《幻滅》、《動搖》、《追求》-即三部曲《蝕》的創作,開始以茅盾為筆名發表作品。
1928年7月,與女友秦德君避居日本,秦化名王芳,茅盾化名方保宗,同中國共產黨失去組織關係,繼續從事創作,完成長篇小說《虹》等著作。[1]1929年,出版《神話研究ABC》,這是中國神話研究早期的重要論著。
1930年4月與秦德君一起回到上海,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5月,任左聯行政書記,從事革命文藝活動和社會鬥爭。創辦《北斗》。1932年,完成長篇小說《子夜》。在上海期間茅盾居住在樹德里(愚園路)。此時瞿秋白夫婦曾經在其住所居住一禮拜[2]。1934年至1937年,他幾次回烏鎮寫作,小說《林家鋪子》及農村三部曲《春蠶》、《秋收》、《殘冬》等就是以故鄉的背景創作的。《中國的一日》是寫實主義小說。
1938年2月,全家到香港,主編《立報·言林》和《文藝陣地》,成為當時有重大影響的抗戰刊物。
1939年抵新疆迪化,在新疆學院任教。1940年4月離開新疆,5月到達延安。
1949年7月,出席中華全國文代會,當選為全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文學工作者協會主席。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被任命為首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部長。1974年到1981年去世一直住在後園恩寺胡同13號。文革期間也受到影響,1976年2月,身體狀況不斷變差,開始寫作回憶錄《我走過的道路》。
1979年當選為全國文聯名譽主席、中國作家協會主席。
1981年3月27日,因病醫治無效,於北京逝世。1981年中共中央恢復其中國共產黨籍,從1921年起計算黨齡。
代表作
長篇小說
- 《虹》1929,上海開明書店1930
- 《子夜》1933上海開明書店
- 《第一階段的故事》1938作,重慶亞洲圖書社1945
- 《腐蝕》1941上海華夏書店
- 《霜葉紅於二月花》1942桂林華華書店
- 《鍛鍊》1948
中篇小說
- 《蝕》三部曲,上海開明書店1930
- 《幻滅》上海商務印書館1928
- 《動搖》上海商務印書館1928
- 《追求》上海商務印書館1928
- 《路》1930,上海光華書局1932
- 《三人行》1931上海開明書店
- 《多角關係》1936上海文學出版社
- 《少年印刷工》1936作,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1982
- 《劫後拾遺》1942桂林學藝出版社
- 《走上崗位》1943
短篇小說
《茅盾短篇小說集》兩卷共收51篇,《茅盾全集》兩卷短篇小說共收54篇
- 《創造》1928,收入小說集《野薔薇》
- 《林家鋪子》1932,收入小說集《春蠶》
- 《春蠶》1932,收入同名小說集
- 《秋收》1933,收入小說集《春蠶》
- 《殘冬》1933,生活書店同名小說集
- 《趙先生想不通》1934,收入小說集《泡沫》
散文
《茅盾全集》共有7卷散文
- 《白楊禮讚》1941
- 《蘇聯見聞錄》1948上海開明書店
- 《如是我聞我見》
- 《躍進中的東北》1958作家出版社
文學評論
《茅盾全集》共有10卷中國文論,5卷外國文論
- 《自然主義與中國現代小說》1922
- 《小說研究ABC》1928世界書局
- 《魯迅論》1927,收入《茅盾論創作》
- 《從牯嶺到東京》1928,收入《茅盾論創作》
- 《研究和學習魯迅》
自傳
- 《茅盾自傳》1934為美國記者伊羅生所編《草鞋腳》寫的自傳。
- 《茅盾小傳》1936為美國友人史沫特萊之請而寫的小傳。
- 《我走過的路》上中下冊,建國以前文學創作的自傳。1981上冊,1984中冊,1988下冊,人民文學出版社。
文集
- 《茅盾文集》全10冊,1966香港今代圖書公司
- 《茅盾選集》全5冊,1994四川文藝出版社
- 《茅盾選集》全3冊,1997人民文學出版社
- 《茅盾文集》全10冊,2015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
- 《茅盾全集》共41卷,再加一卷附集。1984-2001人民文學出版社。第1-9卷為小說;第10卷為劇本、詩詞、童話;第11-17卷為散文;第18-27卷為中國文論;第28卷為中外神話研究專集;第29-33卷為外國文論;第34卷為「古詩文註解」;第35-36卷為回憶錄;第37-39卷為書信;第40-41卷為日記;附集卷收有關資料。
- 《茅盾譯文全集》共10卷,2005智慧財產權出版社,收1917-1948年所譯小說散文詩歌劇本文論政論及科普作品230餘篇
紀念
1984年-1997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38卷本的《茅盾全集》。2001年新版43卷
茅盾在故鄉桐鄉烏鎮的居所茅盾故居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茅盾文學獎,是中國長篇小說的最高獎項。從1982年起每隔四年評一屆。
評價
中國文學評論家夏志清曾說:「《子夜》一直被評家稱為最偉大的傑作,我偏認為它比不上他早期的《蝕》、《虹》和後期的《霜葉紅於二月花》。」「茅盾無疑仍是現代中國最偉大的共產作家,與同期任何名家相比,毫不遜色」[3]。
家庭
父親沈永錫,母親陳愛珠。弟弟沈澤民是「二十八個布爾什維克」之一。
茅盾與夫人孔德沚育有一子韋韜、一女沈霞(1945年去世,無子女)。韋韜與陳小曼於1951年9月15日結婚,婚後育有一子沈韋寧(1957年出生)[4]、二女沈邁衡、沈丹燕[5]。
參見
參考文獻
- ^ 徐家俊. 秦德君:从死囚牢里走出的女革命家. 政協頭條. [2020-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02).
- ^ 《简明茅盾词典》 李标晶,王嘉良主编 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 1993 第13页. [2022-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01).
- ^ 劉紹銘譯《中國現代小說史》中譯本
- ^ 春蚕到死丝未尽 时过子夜灯犹明. 中國檔案報. [2020-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0).
- ^ 矛盾手稿拍出天价 孙辈起诉维权. 人民網. [2020-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2).
延伸閱讀
- 陳建華:《革命與形式——茅盾早期小說的現性展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
- 王德威著,胡曉真等譯:《寫實主義小說的虛構:茅盾,老舍,沈從文》(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
外部連結
- 畫像
- 茅盾 / 江啟明 (Kong Kai Ming) Portrait Gallery of Chinese Writers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Library 香港浸會大學圖書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職務 | ||
---|---|---|
新頭銜 | 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部長 1949年10月-1954年9月 |
繼任: 沈雁冰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部長 |
前任: 沈雁冰 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部長 |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部長 1954年9月-1965年1月 |
繼任: 陸定一 |
民事職務 | ||
新頭銜 | 中華全國文學工作者協會主席 1949年7月-1953年9月 |
繼任: 茅盾 中國作家協會主席 |
前任: 茅盾 中華全國文學工作者協會主席 |
中國作家協會主席 1953年9月-1985年1月 (文化大革命期間曾中斷工作) |
繼任: 巴金 |
榮銜 | ||
新頭銜 | 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名譽主席 1979年11月-1988年11月 |
榮銜取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