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济之
耿济之(1899年1月20日—1947年3月2日),原名耿匡,字孟邕,笔名蒙生,出生于上海,中国文学家、翻译家。是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也是俄罗斯文学在中国最早的翻译家和研究学者之一。外孫陳逸[1]。
生平
1917年-1919年在北平俄文专修馆学习,与瞿秋白同学并成为挚友。1918年开始翻译俄国文学作品。同年与郑振铎相识。1919年积极参加五四运动,与瞿秋白同为俄文专修馆的学生代表。五四运动后,在陈独秀的亲自指导下,与瞿秋白,郑振铎共同编辑《新社会》和《人道》刊物,积极转播新思想,鼓吹新社会。1921年1月4日与郑振铎,瞿世英,许地山,王统照,蒋百里,周作人,沈雁冰等十二人在北京中央公园来今雨轩发起、成立中国文学研究会。1921年与郑振铎一起从俄文直接翻译了《国际歌》,后经瞿秋白修改并谱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党歌。[2]
俄專畢業後
从俄专毕业后,被派往苏联,先后在赤塔、伊尔库茨克、海参崴,列宁格勒和莫斯科等地任副领事、领事、总领事、一等秘书和代理大使,曾会见过高尔基等苏联著名作家。1935年梅兰芳访苏,济之亲自为梅兰芳翻译,与梅兰芳结为莫逆之交。同年瞿秋白被蒋介石密令处死,为纪念秋白,耿济之与鲁迅、郑振铎、茅盾、陈望道等人捐款,鲁迅先生编辑出版了瞿秋白的文集《海上述林》。1937年因病辞职回国。
抗戰期間
抗战期间与梅兰芳,郑振铎,王统照,徐调孚、赵家璧等人被困在上海的外国租界。由于他们在社会上的知名度,日军经常到他们家里骚扰,耿济之在上海的寓所两次被日军查抄。耿济之先生为此隐名埋姓,以开「蕴华阁」旧书店为掩护,躲避日伪的查询,继续翻译俄罗斯文学。耿济之还与郑振铎等成立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
1945年抗战胜利后,耿济之在《民主》周刊上发表文章,公开向国民党政府提出四项要求,要求(一)最低生活的保障;(二)严厉惩办曾直接或间接贼害国家与人民的汉奸,贪官污吏及发国难财者,并没收其财产;(三)实行人民集会结社言论出版自由;(四)立即实现民主,建立为一个现代国家。
因病去世
1947年3月2日下午三時,耿济之因积劳成疾于沈阳去世,时年50岁。中苏文化协会和中华全国文协总会与1947年4月5日在上海静安寺举行公祭。颜惠庆、郭沫若、马叙伦、郑振铎、许广平、田汉、洪深、叶圣陶、葛一虹、梅兰芳、戈宝权、赵家璧、赵景深、应云卫、于伶、欧阳予倩、唐弢等耿济之生前好友到场向耿济之告别。郭沫若主持了公祭大会。郑振铎评价耿济之:“君文豪雄,君性纳朴,今之善人,谦退恭肃,埋头著作,卑斥征逐,劳碌一生,译文千轴。”“他真是工作到死,像莫利哀死在戏台上一样。”
俄國文學引介
耿济之用了毕生精力向中国的广大读者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全世界二十八个著名作家的九十多篇名著,其中包括二十多部长篇小说,如托尔斯泰的《复活》《家庭幸福》;屠格涅夫的《父与子》《猎人日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白痴》《卡拉馬助夫兄弟們》,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雷雨》,果戈里的《疯人日记》,高尔基的《家事》,以及普希金、契诃夫、安特列夫等人的作品。对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知名世界的《国际歌》也是耿济之和他的朋友郑振铎一起自俄文首次翻译引介到中国的。
註釋
- ^ Storm.mg. 賴慈芸專欄:連耿濟之的外孫都被騙了-風傳媒. www.storm.mg. 2015-12-26 [2021-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4) (中文(臺灣)).
- ^ 1923年6月15日 瞿秋白首次翻译发表的《国际歌》中文歌词--党史上的今天--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3年11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