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若腾
卢若腾 | |
---|---|
大明兵部尚书 | |
籍贯 | 福建同安县颜厝(今金门县金城镇贤庵里) |
字号 | 字閑之,一字海运,号牧洲 |
出生 |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 大明福建同安县颜厝(今金门金城镇贤庵里) |
逝世 | 永历十八年(1664年) 明郑澎湖厅(今台湾澎湖) |
亲属 | 曾祖卢以贯、祖父卢一桂、父卢道炳 |
出身 | |
| |
著作 | |
|
卢若腾(1600年—1664年),字闲之,一字海运,号牧洲,福建同安颜厝(今金门县金城镇贤庵里)人,明末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生平
崇祯朝
崇祯九年(1636年)中福建乡试丙子科五十九名举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登庚辰科进士[1]。授兵部武库清吏司主事。当时,督师杨嗣昌以“河北山东俱若旱魃”,上疏明思宗刊布华严经祈福,求雨杀蝗,卢若腾上疏参杨嗣昌“怪诞”。皇帝认为“一个新进小臣,何以妄加诋毁国之重臣?”下旨严责其为沽名钓誉之辈,然而,舆论却一边倒的支持卢若腾。不久,卢若腾迁本部郎中兼总京卫武学,又三上疏弹劾定西侯蒋惟禄;皇帝认为卢若腾实在耿直得令人讨厌,便把他派往浙江任布政使司左参议,分司宁绍巡海道。
崇祯十五年(1642年)卢若腾辞朝赴任,循水路到山东,途中发现宦官田国兴专揽民船、滥用民夫,再度上疏纠田国兴“挠关政、妨漕运、辱朝廷、违明旨、戕民命”等五大罪状,朝廷下旨礼监察明,不许漏纵,结果田国兴被撤调,论罪抵法。卢若腾任职浙江期间,爱民洁己,剔奸除弊,抑制势豪,峻绝馈赠,轻省赎锾,风裁凛凛,并荡平巨寇胡乘龙等,使势豪绝迹。乡里承平,人人赞颂;浙江人建生祠奉祀,称之为“卢菩萨”[2]。
隆武朝
崇祯十七年(1644年)福王朱由崧建都南京,擢卢若腾为凤阳巡抚。卢若腾见马士英、阮大铖等奸臣擅权,因而托辞不赴任。次年,唐王朱聿键即位于福京(今福建福州),下旨征辟卢若腾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浙东温、处、台、甯四州,若腾单骑赴任。
南明隆武元年(1646年)九月,卢若腾到赴温州上任,统帅军队北伐。以总兵贺君尧统靖海营水师,扼守要害。以族弟游击将军卢若骥守盘山溪,为屏障。并上奏唐王开科取士,以取人才,收复众望。是年温州饥荒,卢若腾捐资赈济、抒民于困,隆武二年(1646年)得旨嘉奖,加授兵部尚书衔。
鲁王朱以海起兵,监国于绍兴,鲁臣不奉福王命令,派兵窥视温州,有兼并的意味。贺君尧部署兵力拒绝。而宁绍道于颖亦受命巡抚浙东。卢若腾遂上疏表示官多民少,号令不一,恐误封疆,希望能够退回自己的浙江巡抚一职,但明绍宗不允许。永胜伯郑彩杀兵部尚书熊汝霖,众臣畏惧其权势,不敢言明;惟有卢若腾直接揭发其罪,朝臣震惊。
隆武二年(1647年)六月,清兵攻克绍兴,七月迫近温州,当时,卢若腾与贺君尧率师驻平阳力守,粮绝达六月,卢若腾七次上疏请援,均杳无音讯。城内居民意欲投降,卢若腾悍然拒绝,表示愿以身殉国。不久城破,卢若腾率亲兵、家人巷战,背中三箭,遇靖海营水师救出,遂借由水路返回福建,并上疏弹劾自己。卢若腾回故乡后,和傅象晋屯兵望山,号召起义,图谋夺取陷于清的武安县,然而望山起义终因粮饷不继而兵败。
永历朝
桂王朱由榔于肇庆即位,改元永历,卢若腾上表祝贺。刚好这时候郑成功设立思明州,延揽明朝遗老,卢若腾便前往投靠。郑成功以上宾待之,任何军国大事,也时常询问其意见[3]。
永历十七年(1663年)金门、厦门相继为清军所攻陷,卢若腾奔走南澳。永历十八年(1664年)东渡台湾,途经澎湖,旧病复发,遂寓居澎湖。三月十九日,卢若腾夜梦一黄衣神仙持名刺谒见,醒后惊问旁人:“今天是几月几号?”,侍候的人回答:“三月十九日”;卢若腾矍然道:“是先帝殉难之日也。”悲恸号哭,不久便辞世[4]。与陈洪谧 、蔡肱明、张朝𫄧、吴韩起、黄锡衮、辜胤奇、丁胤甲、梁玉蕤、郭符甲、杨明琅、沈佺期、许吉燝、何运亮、史赞圣、苏国瓓、王命岳、施显等人并称“鲁东同朝十八名士”。
著作
卢若腾晚年一心致力著述;上自天文地理,下到虫鱼花草,宏通博雅,益显灿然文采。其著作有,《方舆图考》三十余卷、《留庵诗文集》二十六卷、《浯洲节烈传》、《学字与耕堂值笔》、《岛噫集》一卷、《岛居随缘》、《岛上闲居偶寄》、《制义》一卷、《印谱》各若干卷[5],可惜大多散佚未存。
墓葬及纪念故居
卢若腾在澎湖所留的墓址据称葬于太武山南,晚清出版的《澎湖厅志》记录“按林啸云称,公子饶研,负骨归葬,今在金门之贤住乡;而澎湖大武山遗墓完固,...”。然而到了1909年出版的伊能嘉矩《台湾地名辞书》,已是“但今不详”[6]:528。在井田麟鹿所著的《澎湖风土记》(1911年出版)、连横《台湾通史》仍以为卢氏的墓“今犹存”在太武山[7]。
(二首之二)
恸哭终宵诉彼苍。
既值乱离思北阙,
欲将迟暮寄南荒。
偏安当日臣欺主,
浩劫何年海变桑。
但是桐棺归葬后,
废阡宿草夕阳黄。
昭和七年(1932年),台北帝国大学教授久保得二游历澎湖时,著有〈大武山吊明卢牧洲尚书〉,收于《澎湖游草》[7]。
卢若腾故宅及墓园位于金门县金城镇贤庵里贤厝北方,房屋为座北朝南,门埕前右侧有残存原为用于旗杆上的夹杆石座一对,宅前埕口于民国四〇年代为军事需要辟建公路,墓园应是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后迁葬,确实年代已难断定。由于时局未定,家计亦不宽裕,因此不封不树,不立墓碑,直到其孙卢勗吾才琢石立碑,题“有明自许先生牧洲卢公之墓”。岁久湮没,民国五十九年(1970年)总统蒋中正巡视时,嘱咐整修成今貌[8]。
注释
- ^ 诗词索引明卢若腾 - 搜韵
- ^ 清·蒋毓英、季麒光、杨芳声,《台湾府志》(卷9):“卢若腾,字闲之,号牧州,同安县人,明进士。召对称旨,授兵部主事。甫筮仕,抗疏劾督辅杨嗣昌,升本部郎中兼总京卫武学。又劾定西侯蒋惟禄,疏上事三。嘉其敢言,将不次擢用。有恶其太直者,沮之,乃除宁绍兵备道。赴任,在水程中,参内使由国兴,韪其奏,国兴伏辜。既莅任,兴利去弊,绩不胜书,二府军民有“卢菩萨”之谣,至今屡祝焉。”
- ^ 民国·连横,《台湾通史》(卷29):“福王立南京,擢凤阳巡抚。若腾以马、阮当国,纲纪大坏,辞不赴。及唐王立福京,下旨征辟,单骑赴召。授浙东巡抚,驻温州,督师北伐。特荐宿将贺君尧为水师总兵,募靖海水兵,扼守要害。以族弟游击将军若骥守盘山溪,为藩卫。奏简学臣考试,以取人才、收士望。从之。是岁温州大饥,捐资赈济,得旨嘉奖,加兵部尚书衔。鲁王起兵绍兴,号监国,其臣不奉福京之命,以兵窥温州,有兼并意。贺君尧勒兵拒之。而于颖亦有抚浙之命。若腾疏言十羊九牧,号令不一,恐误封疆,请自撤。不许。郑彩之杀熊汝霖也,众畏其势,莫敢言;若腾直揭其罪,朝士振悚。帝英明果断,有知人鉴;而郑芝龙专权,日事骄奢,大学士黄道周嫉之,奏请出师,窥江西,途次以门生为托。若腾复书相勉许。已而道周殉难,绍兴之师亦溃,清军迫温州。若腾与君尧力守,粮绝不继,七上疏请援,不报。城民议款,拒之,愿以身殉。城破,率亲兵巷战,背中三矢,为靖海营水师所救,乃由海回闽,上疏自劾。而关兵已撤,芝龙降矣。若腾归里后,与同志傅某等结社,举兵图恢复,所谓望山之师也。既以粮尽而罢。桂王立肇庆,改元永历,若腾上表贺。温谕下答。方是时招讨大将军郑成功开府思明,招徕遗老,若腾依之。礼为上客,军国大事,时咨问焉。”
- ^ 清·林焜熿、林豪,《金门志》(卷10):“康熙三年,将渡台湾。至澎湖病亟,梦黄衣神持刺来谒。忽问今是何日,侍者以三月十九对;矍然曰:‘是先帝殉难之日也’。一恸而绝。”
- ^ 清·林焜熿、林豪,《金门志》(卷10):“若腾风情豪迈,当时士夫幸博一第,则近地山海之饶,率拥为世业;或以为言,夷然不屑。晚一意著述,自天文地理、下逮虫鱼花草,宏通博雅;品藻古人成败得失,反复淋漓,断制严谨。至于身世感遇、忧愁愤懑之什,皆根于血性注洒。人比之蔡忠毅道宪。所著有“方舆图考”、“浯洲节烈传”、“留菴诗文集”、“学字与耕堂值笔”、“岛噫集”、“岛居随录”、“岛上闲居偶寄”各若干卷。”
- ^ 伊能嘉矩著,吴密察译. 《伊能嘉矩·臺灣地名辭書》. 远足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1月初版. ISBN 978-957-9542-98-2.
- ^ 7.0 7.1 杨云萍,〈“澎湖游草”及其他〉。〈台湾风土〉第107期。1950年7月31日。
- ^ 盧若騰故宅及墓園. 文化部文化资产局-国家文化资产网. [2018-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8).
参考文献
- 蒋毓英、季麒光、杨芳声,《台湾府志》
- 连横,《台湾通史》
- 林焜熿、林豪,《金门志》
- 《金门贤聚卢氏族谱》,金门县卢氏宗亲会,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