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光中興
同光中興[1],又稱同治中興,是指清朝晚期同治、光緒年間,慈安、慈禧兩宮聽政期間(1862年至1894年)的一個中興階段。適逢1860年清政府與英法講和,及太平天國被消滅(1864年),政治上出現了一個和諧時期,並開啟向西方學習的洋務運動(又稱自強運動)。現代史學家芮瑪麗所著《同治中興》裏面對「中興」的定義如下:
不但一個王朝,而且一個文明看來已經崩潰了,但由於19世紀60年代的一些傑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們終於死裏求生,再延續了60年,這就是同治中興[2]。
措施
- 自然修補內部的政治秩序。基於利益及傳統的儒家思想,部分儒生與農民在官僚帶領下,組織湘、淮團練,平定造成極大人口和經濟損失的同治回變、太平天國之亂和捻軍起義。
- 對內亂後的經濟調整。降低農村賦稅,鼓勵耕作及發放糧種。
- 大興科舉,增加考試取錄名額以籠絡人才,防止類似洪秀全的落第儒生出現。
- 辦洋務,主要在外交方面,極力與西方列強維繫友好合作的關係。
影響
- 中興之君主主要是慈安太后與慈禧太后。她們在統治上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在位期間重用奕訢、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胡林翼等中興的功臣,讓洋務運動順利推行。
- 中興之功臣主要是奕訢、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和胡林翼。他們在平定內亂方面發揮了很大功用,同時亦成為了之後洋務運動的重要官員。
- 錢穆《國史大綱》有提:「曾氏同治元年五月七日日記,詳論洋務,謂:『欲求自強之道,總以修政事、求賢才為急務,以學作炸礮、學造輪舟等具為下手工夫云云。』」
- 用人唯才:分析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皆為漢人,說明慈安、慈禧理事用人,不以八旗考量,確有「衛國保民」務實的政治思想。政治思想革新,必表現在「用人唯才」。
不同觀點
此條目形似評論,須要清理。 |
一種觀點認為「同光中興」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中興,在甲午海戰的戰敗、馬關條約的簽訂後,時局較難再與中興一詞相匹配。同光中興的局面直到甲午戰敗之前一度得到較多人的肯定,原因在於清廷的確在這一時期內連續取得成績。1861年開始洋務運動,1864年完成鎮壓太平天國,1876年左宗棠西征新疆,至1880年曾紀澤奔赴沙俄談判完成收復伊犁,在這一時期內,政治較為清明,國內逐漸展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象,社會生產力得到了恢復,工業得到了發展,軍事實力有所增強,北洋海軍的崛起甚至一度令西方國家相信清廷有能力控制東亞海域。但是隨着1895年甲午戰爭的失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以及與日本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使得中興的局面戛然而止。
參考文獻
引用
來源
- 徐中約:《中國近代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2) ISBN 962-201-987-0
- 錢穆:《國史大綱》(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ISBN 7-100-01766-1
研究書目
- Mary C. Wright 著,房德鄰 等 譯:《同治中興:中國保守主義的最後抵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