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張若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張若仲(?—17世紀),聲玉,号次巒福建漳州府漳浦縣丹山人[1]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生平

崇禎九年(1636年)中式丙子科福建鄉試第七名舉人[2],崇禎十三年(1640年)中進士[3],授益府長史,以禮對待宗室,向益王朱慈𤆃建議追崇寬大、切勿嚴峻,不獲接納,他以辭官爭諫使益王動容;不久因為母親患病請求乞退休歸鄉,母親死後於墳墓搭建小屋守衛,聽到狐兔嚎叫總會流淚[1]隆武帝起用張若仲為江西布政使司參議,福京失守後跟隨兄長在丹山居住五十年,務農自足,穿著起居猶如野人,並拒絕清朝將領拜見[4]。年八十四,以壽終,鄉人稱若仲兄弟為丹山二先生而不名,與兄若化同祀鄉賢祠。[5]

家族

張若化

參考文獻

  1. ^ 1.0 1.1 錢海岳《南明史·卷四十五·列傳第二十一》:張若化,字雨主,漳浦人。……弟若仲,字聲玉。崇禎十三年進士。授益府長史。以禮匡宗藩,請崇寬大、戒嚴切,不納。以去就爭,王為之改容。以母病乞休歸,母歿廬墓,聞狐兔嗥嘯,泣下嗚咽。
  2. ^ 康熙《漳浦縣志·卷十三·選舉下》:崇禎九年丙子科蔡高標榜(舉人)……張若仲 若化弟,亞魁,見進士
  3. ^ 明崇禎刻本《崇禎十三年庚辰科進士三代履歷》:張若仲,次巒,詩五房,己未年十月初九日生,潼洲縣人。丙子七名,會試三十一名,二甲四十五名。户部觀政。
  4. ^ 錢海岳《南明史·卷四十五·列傳第二十一》:紹宗起(江西)參議。福京亡,從兄丹山五十年。清修獨善,藝圃一區,果蔬薯蕷,度給賓祭,餘悉種梅,栽蒔灌溉,身自為之。時蓑篛牽犢飯隴畝,與野人處。清帥慕見,固拒。
  5. ^ 《二希堂集》:張若仲,字聲玉,號次巒,世居漳浦之丹山。崇禎丙子與兄若化同舉於鄉,庚辰成進士,例選州牧,性廉靜不願任煩劇,改授益府長史。以母病乞休歸,母沒既葬,為土室處其傍,聞狐兔嘷嘯,輒泣下嗚嗚。山居五十年,清修獨善,藝圃一區,果蔬薯蕷,度給賓祭,餘悉種梅竹,栽蒔灌溉,身自為之。時蓑箬牽犢,飯隴畆,與野夫雜處。晚嵗益務為敦篤,飲人以和。遇鄉里有爭訟,勸之以誠,久而化焉。邑濱海有蝗起,羣飛蔽天,觸禾稼草木葉噉盡,民多聚泣。或泥首禳之,獨若仲所居數里内外無蝗患,里賴以安。嵗丁卯秋夜,風雨大作,所居屋盡拔,若仲獨寢地上無恙,黎明,人視之,毛髮為悚。年八十四,以壽終,鄉人稱若仲兄弟為丹山二先生而不名,與兄若化同祀鄉賢。
  • 錢海岳南明史》·卷四十五·列傳第二十一
  • 康熙《漳浦縣志》·卷十三·選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