譙郡,中國東漢末設置的郡,後曾改稱北譙郡,作為封國時稱為譙國。
沿革
魏晉
漢獻帝建安後期[1],分沛國置譙郡,屬豫州,治譙縣(今亳州市譙城區)。轄境相當今安徽、河南兩省靈璧、蒙城、蕭縣、五河、鹿邑、永城等縣市間地。
魏文帝黃初三年(222年),進封譙縣公曹林為譙王,改譙郡為譙國。黃初五年(224年),降封譙王為縣王,復為譙郡[2]。魏明帝景初二年(238年),沛國宋縣、陳郡苦縣改屬譙郡[3]。晉武帝泰始元年(265年),封宗室司馬遜為譙王,復改為譙國。至此,譙國領七縣:譙、城父、酇、山桑、龍亢、蘄、銍[4]。
十六國時期,譙郡(或譙國)先後為後趙(325年-350年)、冉魏(350年-351年)、東晉(351年-359年)、前燕(359年-370年)、前秦(370年-384年)所有。前秦建元六年(370年),分兗州、豫州置南兗州,譙郡改屬南兗州。建元二十年(384年),譙郡入東晉,改屬徐州,復稱譙國[5]。
東晉後期,省併譙、城父、酇、山桑、龍亢、銍六縣(豫州譙國、歷陽郡境內則置有其同名僑縣),梁國寧陵縣、陳留國襄邑縣改屬譙國,新置蒙、魏二僑縣,移治蒙縣(今安徽省蒙城縣西北)。晉安帝隆安三年(399年),陳留郡入後秦,後遂在譙國境內僑置陳留郡。義熙七年(411年),分徐州淮北為北徐州[6],譙國改屬北徐州,稱北譙國。義熙十一年(415年),國除為北譙郡。晉恭帝元熙元年(419年)至二年(420年),北譙郡屬劉裕宋國二十郡之一[7]。
南北朝
劉宋時,北譙郡復稱譙郡,還屬豫州,陳留郡長垣縣改屬譙郡。至此,譙郡領六縣:蒙、蘄、寧陵、魏、襄邑、長垣。[8]宋明帝泰始二年(466年),失豫州淮西地,譙郡入北魏[9]。
北魏改宋之豫州為南豫州,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年)復為豫州。宣武帝正始四年(507年),分豫州復置南兗州,治譙城,譙郡改屬南兗州。梁武帝中大通四年(532年),取北魏南兗州,改為譙州,譙郡仍屬之。東魏孝靜帝武定六年(548年),因侯景之亂取南梁譙州,復為南兗州,譙郡仍屬之。至此,譙郡領三縣:蒙、蘄、寧陵。
北齊文宣帝天保七年(556年),省併譙郡及其所領三縣。[5]
隋唐
北周改南兗州為亳州。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改亳州為譙郡,治譙縣(今安徽省蒙城縣西北),領六縣:譙、酇、城父、谷陽、山桑、臨渙。[10]
魏永平元年(617年),改譙郡為亳州。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復改為譙郡,領八縣:譙、酇、城父、鹿邑、真源、臨渙、永城、蒙城。燕光烈帝聖武元年(756年),復改為亳州。唐肅宗至德元載(756年),復改為譙郡。乾元元年(758年),復改為亳州。[11]
人口
長官
譙郡太守(210年代-222年)
譙相(222年-224年)
譙郡太守(224年-265年)
譙相(265年-289年)
譙國內史(289年-310年代)
譙郡太守(310年代-317年)
譙國內史(317年-325年)
譙郡太守(325年-351年)
譙國內史(351年-359年)
譙郡太守(359年-384年)
譙國內史(384年-402年)
譙郡太守(402年-405年)
譙國內史(405年-415年)
北譙郡太守(415年-)
譙郡太守(-556年)
譙郡太守(607年-617年)
譙郡太守(642年-758年)
國主
- 譙王曹林,222年-224年在位。
- 譙剛王司馬遜,265年-266年在位。
- 譙定王司馬隨,267年-302年在位。
- 譙閔王司馬承,317年-322年在位。
- 譙烈王司馬無忌,323年-350年在位,325年封土失陷。
- 譙敬王司馬恬,351年-390年在位,351年封土收復,359年再次失陷,384年再次收復。
- 譙忠王司馬尚之,391年-402年在位。
- 譙王司馬文思(敬王孫),405年-415年在位,415年國除。
註釋及徵引文獻
- ^ 譙郡的設置年份眾說紛紜,有東漢建安年間及三國黃初元年(220年)兩種之說,清代學者楊晨《三國會要》考証「《水經注》陰溝水注云:『魏立譙郡,沇州治。』又淮水注云:『黃初中,文帝以酇、城父、山桑、銍置譙郡。』《元和志》、《寰宇記》並云:黃初元年立。考《宋志》引王粲詩(從軍詩五首):『朝入譙郡界』粲亡在建安中(217年),則以為黃初時立非矣。」從以上論點可知,其置郡應於東漢建安年間。
- ^ 《三國志·卷二十·魏書二十·武文世王公傳第二十》
- ^ 《三國志·卷三·魏書三·明帝紀第三》
- ^ 4.0 4.1 《晉書·卷十四·志第四·地理上》
- ^ 5.0 5.1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十六國北朝卷》
- ^ 6.0 6.1 《宋書·卷三十六·志第二十六》
- ^ 《宋書·卷二·本紀第二》
- ^ 《宋書州郡志彙釋》
- ^ 《宋書·卷八·本紀第八》
- ^ 10.0 10.1 《隋書·卷三十·志第二十五》
-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唐代卷》
- ^ 《魏書·卷一百六中·地形志二中第六》
- ^ 《舊唐書·卷三十八·志第十八》
- ^ 《三國志·卷二十七·魏書二十七·徐胡二王傳第二十七》
- ^ 《三國志·卷二十二·魏書二十二·桓二陳徐衛盧傳第二十二》
- ^ 《三晉書·卷五十六·列傳第二十六》
- ^ 《資治通鑒·卷八十八·晉紀十》
- ^ 《晉書·卷六十二·列傳第三十二》
- ^ 《資治通鑒·卷九十·晉紀十二》
- ^ 《資治通鑒·卷九十五·晉紀十七》
- ^ 21.0 21.1 《晉書·卷七十四·列傳第四十四》
- ^ 《晉書·卷八十一·列傳第五十一》
- ^ 《晉書·卷三十七·列傳第七》
- ^ 《宋書·卷九十二·列傳第五十二》
- ^ 《宋書·卷六十五·列傳第二十五》
- ^ 《新出魏晉南北朝墓誌疏證》張盛及妻王氏墓誌
- ^ 《魏書·卷七十二·列傳第六十》
- ^ 《魏書·卷五十五·列傳第四十三》
- ^ 《北齊書·卷二十·列傳第十二》
- ^ 《唐刺史考全編》
|
---|
|
|
|
注釋 |
---|
注1:列出曹魏 咸熙二年( 265年)、蜀漢 炎興元年( 263年)、孫吳 天紀四年( 280年)所有可考証的郡、國。標「*」者為曾置後廢的郡、國。標「#」者為特殊政區。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國,取最後使用的名稱,並括註明曾用名。 |
|
|
---|
|
|
注釋 |
---|
注1:列出西晉 建興四年( 316年)(此前已淪陷者列出淪陷前的名稱)及東晉 義熙十四年( 418年)的郡、國。帶#者為《晉書地理志》未列出的州、郡;斜體字者為西晉所廢置的州、郡;下劃線者為東、西晉所設置的僑郡。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國,取最後使用的名稱( 永嘉五年( 311年)遇害的王、公、侯,由於史無記載其封國何時被撤銷,其封地在西晉末的建置仍按「國」處理),並括註明曾用名。 注3:東晉郡王、開國郡公的封地分別括注「內史」、「相」及其設置時間。 |
|
|
---|
|
|
|
---|
江表地區 | |
---|
淮南地區 | |
---|
淮北地區 | |
---|
河南地區 | |
---|
江漢地區 | |
---|
嶺南地區 | |
---|
沅湘地區 | |
---|
巴漢地區 | |
---|
蜀中南中地區 | |
---|
|
|
|
|
---|
江表地區 | |
---|
沅湘地區 | |
---|
嶺南地區 | |
---|
位置不詳 | 新蔡郡(內史575-589) | 晉熙郡(內史575-589) | 巴東郡(內史586-589) | 臨江郡(內史586-589) | 新興郡(內史583-589) | 岳山郡(內史583-589) | 梁城郡(相582-589) |
|
---|
|
|
注釋 |
---|
注1:列出宋 大明八年(464年)、齊 建武四年(497年)、梁 中大同元年(546年)、後梁 廣運元年(586年)、陳 禎明二年( 588年)的實州、實郡。下劃線者為南朝所設置的僑郡。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取最後使用的名稱,並括註明曾用名。 注3:郡王、開國郡公的封地分別括註「內史」、「相」及其設置時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