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趙州郡列表
在西晉末年五胡亂華浪潮中,石勒投附在并州的南匈奴貴族劉淵麾下,屢立戰功,勢力強盛,控有晉朝的冀州,名義上臣屬於匈奴漢國,實際上已經割據自立。漢昌元年(318年),國丈靳準殺死隱帝劉粲奪權,自立為漢天王。十月,鎮守長安的劉曜北上討伐靳準,族滅靳氏,遷都到長安。與此同時,石勒亦參與討伐靳準,後來試圖挑起城中變亂促其投降的計劃失敗,導致靳明掌權並倒向劉曜,石勒大怒,攻破平陽城。光初二年(319年)十一月,石勒在襄國(今河北邢臺)自稱王,稱趙王元年,史稱後趙。
趙王五年(323年),石勒派石虎攻滅割據青州的曹嶷,盡有青州。六年(324年)後趙擴展至淮河流域,東晉退至淮水之濱,徐州淮水以北陷於後趙。七年(325年)東晉司、兗2州全境及豫州大部全入後趙,太和元年(328年)南侵東晉至淮南及沔水流域一帶。同年劉曜親征洛陽,為石勒所擒;二年(329年)石勒滅前趙,關隴地區大部和弘農、上洛郡等地為後趙所有。次年(330年)石勒稱帝。建平四年(333年)石勒卒。次年其從子石虎篡位,335年,遷都鄴(今河南安陽北至河北臨漳南)。建武四年(338年)燕王慕容皝與後趙帝石虎聯軍滅段部鮮卑,幽州之地全入後趙。史稱後趙強盛之時,「其地南逾淮、漢,東濱於海,西至河,西北盡燕、代」。[參 1]
石虎在位時期,東晉復奪沔水流域一帶。太寧元年(349年),後趙爆發梁犢領導的雍涼戍卒舉兵,一度攻克後趙長安,有眾40餘萬。石虎卒,其子為爭帝位互相殘殺。石虎養孫冉閔盡殺石氏子孫及羯胡,控有洛、豫、徐、荊4州及魏尹、廣平郡、冀州南部。次年自立為帝,建立冉魏。與此同時雍、秦2州及汲郡、河內郡、黎陽等為前秦控制,幽、營2州及冀州西部入前燕,青州入段龕,涼州入前涼,朔州復為羌胡佔據,淮南入東晉。後趙僅能控制司隸的襄國郡、并州、兗州、豫州、徐州、荊州、冀州部分地區。永寧二年(351年)四月,石祗被殺,後趙亡。永興三年(352年)四月,前燕俘虜冉閔,冉魏亡。
行政區劃
以下州郡縣沿革,根據近人著作及有關之史志典籍整理而成,主要依據書目如下:
其餘書目見參考資料覽。
司隸
州名 (郡數) |
州治 | 郡名 (縣數) |
郡治 | 縣名 | 縣治 | 備注 |
---|---|---|---|---|---|---|
司隸 (9) |
鄴縣 |
西晉為司州轄域,後趙時屬冀州管轄,領魏、廣平、陽平、頓丘4郡。隨後陸續取得汲郡(318年取得)、河內郡(318年取得)、野王郡(318年左右新置)、河南郡(320年取得)、滎陽郡(325年取得)、河東郡(329年取得)、弘農郡(329年取得)、上洛郡(329年取得)。建平元年(330年),分冀州置司隸,治鄴。頓丘郡改稱衛國郡(334年更名),新置黎陽郡(334年置)、襄國郡(335年置)、武德國(349年置,旋廢)。建武元年(335年),河南、滎陽、河東、弘農4郡移屬洛州,上洛郡移屬荊州。太寧元年(349年)時,後趙司隸領魏、黎陽、廣平、襄國、陽平、衛國、汲、河內、野王9郡。後為冉魏、前秦、前燕所據。 | ||||
魏尹 (7) |
鄴縣 | 西晉為魏郡,永嘉二年(308年)為石勒所攻取,後為西晉收復,建興元年(313年)石勒再次攻取。[參 2]治臨漳縣,領臨漳、魏、斥丘、蕩陰、內黃、黎陽、長樂、安陽8縣。建武元年(335年)石虎遷都臨漳,改魏郡為魏尹,[參 3]改臨漳縣為鄴縣。後趙末領鄴、長樂、魏、斥丘、安陽、蕩陰、內黃7縣。後為冉魏控制,永興三年(352年)地入前燕。 | ||||
鄴縣 | 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南鄴鎮一帶 | 西晉為臨漳縣,建武元年(335年)石虎遷都後更名鄴縣。[參 4] | ||||
長樂縣[需要消歧义] | 今河南省安陽市東 | |||||
魏縣 | 今河北省大名縣西 | |||||
斥丘縣 | 今河北省臨漳縣東 | |||||
安陽縣 | 今河南省安陽市 | |||||
蕩陰縣 | 今河南省蕩陰縣 | |||||
內黃縣 | 今河南省內黃縣西 | |||||
黎陽郡 (1) |
黎陽縣 | 延熙元年(334年)七月,後趙分魏郡置黎陽郡,治黎陽,領黎陽縣。[參 5]永寧元年(350年)以後為前秦控制。 | ||||
黎陽縣 | 今河南省浚縣東 | 原屬魏郡,延熙元年(334年)移屬黎陽郡。 | ||||
廣平郡 (12) |
廣平縣 | 西晉舊郡,永嘉二年(308年)為石勒所攻取,後為西晉收復,建興元年(313年)石勒再次攻取。[參 2]治廣平,領廣平、邯鄲、易陽、武安、涉、襄國、南和、任、曲梁、列人、肥鄉、臨水、廣年、斥漳、平恩15縣。後趙時分任縣置苑鄉縣。[參 6]建武元年(335年),襄國、任、苑鄉、南和4縣移屬襄國郡。 後趙末領廣平、邯鄲、易陽、武安、涉、曲梁、列人、肥鄉、臨水、廣年、斥漳、平恩12縣。後為冉魏控制,永興三年(352年)地入前燕。 | ||||
廣平縣 | 今河北省曲周縣北 | |||||
邯鄲縣 | 今河北省邯鄲市 | |||||
易陽縣 | 今河北省邯鄲市東北 | |||||
武安縣境 | 今河北省武安市 | |||||
涉縣 | 今河北省涉縣 | |||||
曲梁縣 | 今河北省曲周縣西北 | |||||
列人縣 | 今河北省肥鄉縣北 | |||||
肥鄉縣 | 今河北省肥鄉縣南 | |||||
臨水縣 | 今河北省磁縣 | |||||
廣年縣 | 今河北省邯郸市永安区東 | |||||
斥漳縣 | 今河北省曲周縣北 | |||||
平恩縣 | 今河北省丘縣西南 | |||||
襄國郡 (4) |
襄國縣 | 建武元年(335年)七月,後趙分廣平郡置襄國郡,治襄國,領襄國、任、清苑(舊名苑鄉)、南和4縣。後趙滅亡後,地入前燕,該郡旋廢。[參 7] | ||||
襄國縣 | 今河北省邢臺市城區一帶 | 原隸屬廣平郡,建武元年(335年)移屬襄國郡。[參 7] | ||||
任縣 | 今河北省任縣東 | 原隸屬廣平郡,建武元年(335年)移屬襄國郡。[註 1] | ||||
清苑縣 | 今河北省任縣東北 | 後趙時分任縣設立苑鄉縣,隸屬廣平郡,建武元年(335年)移屬襄國郡,改名清苑縣。[參 6] | ||||
南和縣 | 今河北省南和縣 | 原屬廣平郡,建武元年(335年)移屬襄國郡。[參 8] | ||||
陽平郡 (7) |
館陶縣 | 西晉舊郡,治館陶,[參 9]領館陶、元城、清淵、東武陽、陽平、發干、樂平7縣。永嘉二年(308年)為石勒所攻陷,六年(312年)為西晉收復,建興元年(313年)石勒再次攻陷。[參 2]後趙末,領縣未變。後為後趙將領孫元控制。 | ||||
館陶縣 | 今河北省館陶縣 | |||||
元城縣 | 今河北省大名縣東 | |||||
清淵縣 | 今河北省館陶縣北 | |||||
東武陽縣 | 今山東省莘縣南 | |||||
陽平縣 | 今山東省莘縣 | |||||
發干縣 | 今河北省冠縣東 | |||||
樂平縣 | 今河北省冠縣東 | |||||
衛國郡 (4) |
頓丘縣 | 西晉為頓丘郡,治頓丘,領頓丘、繁陽、陰安、衛4縣。永嘉二年(308年)為石勒所攻取,後為西晉收復,建興元年(313年)石勒再次攻取。[參 2]延熙元年(334年)頓丘郡改名衛國郡。[參 5]後趙末,領縣未變。後為後趙將領李歷控制。 | ||||
頓丘縣 | 今河南省內黃縣南 | |||||
繁陽縣 | 今河南省內黃縣北 | |||||
陰安縣 | 今河南省清豐縣北 | |||||
衛縣 | 今河南省清豐縣 | |||||
汲郡 (6) |
汲縣 | 西晉舊郡,永嘉四年(310年)為劉淵所攻陷,[參 2]於該郡設立殷州及衛州。漢昌元年(318年)石勒得此地,廢殷州等州,復立汲郡,治汲縣,領汲、朝歌、共、林慮、獲嘉、脩武6縣。永寧元年(350年)以後為前秦控制。 | ||||
汲縣 | 今河南省新鄉縣東北 | |||||
朝歌縣 | 今河南省淇縣 | |||||
共縣 | 今河南省輝縣市 | |||||
林慮縣 | 今河南省林州市 | |||||
獲嘉縣 | 今河南省新鄉市西 | |||||
脩武縣 | 今河南省獲嘉縣 | |||||
河內郡 (5) |
懷縣 | 西晉為河內郡,永嘉四年(310年)為石勒所攻陷,後為漢國所據,於該郡設立西河陽州。漢昌元年(318年)石勒得此郡,廢西河陽州,復立河內郡。治懷縣,領懷、州、平皋、山陽、溫5縣。[註 2]其後,野王、河陽、沁水、軹4縣移屬野王郡。後趙末,領懷、州、溫、平皋、山陽5縣。永寧元年(350年)以後為前秦控制。 | ||||
懷縣 | 今河南省武陟縣西北 | |||||
州縣 | 今河南省沁陽市東 | |||||
溫縣 | 今河南省孟州市東 | |||||
平皋縣 | 今河南省溫縣東 | |||||
山陽縣 | 今河南省焦作市東北 | |||||
武德縣[註 3] | 今河南省武陟縣東 | 十六國時已廢縣。[註 2] | ||||
野王郡 (4) |
野王縣 | 西晉廢郡,漢昌元年(318年)廢西河陽州,置野王郡,[註 4]治野王縣(今河南省沁陽市),領原河內郡的野王、河陽、沁水、軹4縣。後趙滅亡後,地入前燕,該郡旋廢。 | ||||
野王縣 | 今河南省沁陽市 | 原隸屬河內郡,胡漢漢昌元年(318年)以後移屬野王郡。 | ||||
河陽縣 | 今河南省孟縣西 | 原隸屬河內郡,胡漢漢昌元年(318年)以後移屬野王郡。 | ||||
沁水縣 | 今河南省濟源市東 | 原隸屬河內郡,胡漢漢昌元年(318年)以後移屬野王郡。 | ||||
軹縣 | 今河南省濟源市北 | 原隸屬河內郡,胡漢漢昌元年(318年)以後移屬野王郡。 |
冀州
州名 (郡數) |
州治 | 郡名 (縣數) |
郡治 | 縣名 | 縣治 | 備注 | |||||
---|---|---|---|---|---|---|---|---|---|---|---|
冀州 (16) |
信都縣 | 西晉舊州,漢嘉平二年(312年),石勒稱冀州牧,設冀州,趙王元年(319年)領魏、廣平、長樂、趙、鉅鹿、武邑、廣川、平原、渤海、章武、河間、高陽、博陵、清河、中山、常山、陽平、頓丘、樂平、晉昌(後改定襄郡)、雁門、太原、上黨、平陽、河內、汲、野王27郡。 後趙末領長樂、趙、鉅鹿、武邑、廣川、平原、渤海、章武、河間、高陽、博陵、清河、中山、常山、樂陵、建興16郡。永寧元年(350年)以後分別為後趙、冉魏、前燕控制。 | |||||||||
長樂郡 (6) |
信都縣 | 西晉舊郡,嘉平四年(314年)石勒敗王浚取其郡。領信都、下博、扶柳、廣宗、經、堂陽、南宮7縣。 後趙末領信都、下博、扶柳、經、堂陽、南宮6縣。後為後趙將領王午、呂護控制。 | |||||||||
信都縣 | 今河北省冀州市 | ||||||||||
下博縣 | 今河北省武強縣西南 | ||||||||||
扶柳縣 | 今河北省冀州市西北 | ||||||||||
經縣 | 今河北省廣宗縣東北 | ||||||||||
堂陽縣 | 今河北省新河縣北 | ||||||||||
南宮縣 | 今河北省南宮縣西北 | ||||||||||
趙郡 (7) |
房子縣 | 西晉舊郡,嘉平四年(314年)石勒敗王浚取其郡。領房子、元氏、平棘、高邑、中丘、柏人6縣。 後趙末領房子、元氏、平棘、高邑、柏人、趙安、南欒7縣。後為冉魏控制,永興二年(351年)地入前燕。 | |||||||||
房子縣 | 今河北省高邑縣西南 | ||||||||||
元氏縣 | 今河北省元氏縣西北 | ||||||||||
平棘縣 | 今河北省趙縣 | ||||||||||
高邑縣 | 今河北省高邑縣東 | ||||||||||
柏人縣 | 今河北省內丘縣東北 | ||||||||||
趙安縣 | 今河北省內丘縣 | 西晉為中丘縣,隸屬中丘郡,嘉平四年(314年)石勒攻取趙郡,中丘郡亦廢。後趙時改名趙安縣。[參 10] | |||||||||
南欒縣 | 今河北省巨鹿縣北 | 建武六年(340年)分柏人縣立南欒縣。[參 11] | |||||||||
鉅鹿郡 (7) |
廮陶縣 | 西晉舊郡,嘉平四年(314年)石勒敗王浚取其郡。領廮陶、鉅鹿、平鄉、下曲陽、鄡5縣。 後趙末領廮陶、鉅鹿、平鄉、曲陽、鄡、廣阿、停駕7縣。後為後趙將領王午、呂護控制。 | |||||||||
廮陶縣 | 今河北省寧晉縣西南 | ||||||||||
鉅鹿縣 | 今河北省平鄉縣西南 | ||||||||||
平鄉縣 | 今河北省平鄉縣西南 | ||||||||||
曲陽縣 | 今河北省晉州市西 | 西晉為下曲陽縣,後趙時改名曲陽縣。[參 12] | |||||||||
鄡縣 | 今河北省晉州市東 | ||||||||||
廣阿縣 | 今河北省隆堯縣東 | 後趙時設立廣阿縣。[參 13] | |||||||||
停駕縣 | 疑在今河北省寧晉縣境 | 建武元年(335年)分廮陶縣柳鄉置停駕縣。[參 14] | |||||||||
武邑郡 (4) |
武邑縣 | 西晉舊郡,嘉平四年(314年)石勒敗王浚取其郡。領武邑、武遂、觀津、武強4縣。後趙末,領縣未變。後為後趙將領王午、呂護控制。 | |||||||||
武邑縣 | 今河北省武邑縣 | ||||||||||
武遂縣 | 今河北省武強縣北 | ||||||||||
觀津縣 | 今河北省阜城縣西南 | ||||||||||
武強縣 | 今河北省武強縣東北 | ||||||||||
廣川郡 (3) |
廣川縣 | 西晉舊郡,嘉平四年(314年)石勒敗王浚取其郡。領廣川、棗強、索盧3縣。後趙末,領縣未變。後為後趙將領王午、呂護控制。 | |||||||||
廣川縣 | 今河北省棗強縣東北 | ||||||||||
棗強縣 | 今河北省棗強縣東南 | ||||||||||
索盧縣 | 今河北省棗強縣東 | ||||||||||
平原郡 (9) |
平原縣 | 西晉舊郡,嘉平四年(314年)石勒敗王浚取其郡。領平原、高唐、茌平、博平、聊城、安德、西平昌、般、鬲9縣。後趙末,領縣未變。後為後趙將領杜能控制。 | |||||||||
平原縣 | 今山東省平原縣南 | ||||||||||
高唐縣 | 今山東省高唐縣東 | ||||||||||
茌平縣 | 今山東省茌平縣西南 | ||||||||||
博平縣 | 今山東省陽穀縣東北阿城鎮 | ||||||||||
聊城縣 | 今山東省聊城市西北 | ||||||||||
安德縣 | 今山東省陵縣北 | ||||||||||
西平昌縣 | 今山東省商河縣西北 | ||||||||||
般縣 | 今山東省商河縣北 | ||||||||||
鬲縣 | 今山東省德州市北 | ||||||||||
渤海郡 (9) |
南皮縣 | 西晉舊郡,嘉平四年(314年)石勒敗王浚取其郡。領南皮、東光、浮陽、饒安、高城、重合、安陵、[註 5]蓨、阜城9縣。後趙末,領縣未變。後為冉魏控制,永興二年(351年)地入前燕。 | |||||||||
南皮縣 | 今河北省南皮縣北 | ||||||||||
東光縣 | 今河北省南皮縣南 | ||||||||||
浮陽縣 | 今河北省滄州市東南 | ||||||||||
饒安縣 | 今山東省樂陵縣西北 | ||||||||||
高城縣 | 今河北省鹽山縣東南 | ||||||||||
重合縣 | 今山東省樂陵縣西 | ||||||||||
安陵縣 | 今河北省吳橋縣 | ||||||||||
蓨縣 | 今河北省景縣 | ||||||||||
阜城縣 | 今河北省阜城縣東 | ||||||||||
章武郡 (4) |
東平舒縣 | 西晉舊郡,嘉平四年(314年)石勒敗王浚取其郡。領東平舒、文安、章武、束州4縣。後趙末,領縣未變。 建平四年(333年)八月,改封太原王石斌為章武王,郡改為章武國,建武三年(337年)國除為郡。[參 15]}永寧元年(350年)地入前燕。 | |||||||||
東平舒縣 | 今河北省青縣北 | ||||||||||
文安縣 | 今河北省文安縣 | ||||||||||
章武縣 | 今河北省青縣東 | ||||||||||
束州縣 | 今河北省河間市東 | ||||||||||
河間郡 (6) |
樂城縣 | 西晉舊郡,嘉平四年(314年)石勒敗王浚取其郡。領樂城、武垣、鄚、易、中水、成平6縣。後趙末,領縣未變。 建平四年(333年)八月,立石宣為河間王,郡改為河間國,建武三年(337年)國除為郡。[參 15]永寧元年(350年)地入前燕。 | |||||||||
樂城縣 | 今河北省獻縣東南 | ||||||||||
武垣縣 | 今河北省河間市北 | ||||||||||
鄚縣 | 今河北省雄縣南 | ||||||||||
易縣 | 今河北省雄縣 | ||||||||||
中水縣 | 今河北省獻縣西北 | ||||||||||
成平縣 | 今河北省南皮縣西北 | ||||||||||
高陽郡 (4) |
陸博縣 | 西晉舊郡,嘉平四年(314年)石勒敗王浚取其郡。領博陸、高陽、北新城、蠡吾4縣。後趙末,領縣未變。永寧元年(350年)地入前燕。 | |||||||||
博陸縣 | 今河北省蠡縣北 | ||||||||||
高陽縣 | 今河北省高陽縣東 | ||||||||||
北新城縣 | 今河北省徐水縣西南 | ||||||||||
蠡吾縣 | 今河北省博野縣 | ||||||||||
博陵郡 (4) |
魯口 | 西晉舊郡,嘉平四年(314年)石勒敗王浚取其郡。領饒陽、安平、南深澤、安國4縣。後趙末,領縣未變。 後趙博陵郡治饒陽縣魯口。(今河北省饒陽縣)[參 16]後為後趙將領王午、呂護控制。 | |||||||||
饒陽縣 | 今河北省饒河縣東北 | ||||||||||
安平縣 | 今河北省安平縣 | ||||||||||
南深澤縣 | 今河北省安平縣西 | ||||||||||
安國縣 | 今河北省安國市東南 | ||||||||||
清河郡 (6) |
平晉城 | 西晉舊郡,嘉平四年(314年)石勒敗王浚取其郡。領清河、貝丘、武城、繹幕、靈、鄃6縣。後趙末,領縣未變。 後趙清河郡治平晉城(今山東省高唐縣西南),[參 17]後為後趙將領段勤、丁嬈控制。 | |||||||||
清河縣 | 今山東省臨清市東南 | ||||||||||
貝丘縣 | 今山東省臨清市東南 | ||||||||||
武城縣 | 今河北省故城縣西南 | ||||||||||
繹幕縣 | 今山東省平原縣西北 | ||||||||||
靈縣 | 今山東省高唐縣北 | ||||||||||
鄃縣 | 今山東省高唐縣東北 | ||||||||||
中山郡 (8) |
盧奴縣 | 西晉舊郡,嘉平四年(314年)石勒敗王浚取其郡。郡治盧奴,領盧奴、魏昌、新市、安喜、蒲陰、望都、唐、北平8縣。太和二年(329年)改為中山國,作為中山王石虎的封國,建平四年(333年)改封中山王石虎為魏王,國除為郡。[參 15]後趙末,領縣未變。後為冉魏控制,永興二年(351年)地入前燕。 | |||||||||
盧奴縣 | 今河北省定州市 | ||||||||||
魏昌縣 | 今河北省深澤縣西北 | ||||||||||
新市縣 | 今河北省新樂市北 | ||||||||||
安喜縣 | 今河北省安國市西北 | ||||||||||
蒲陰縣 | 今河北省順平縣東 | ||||||||||
望都縣 | 今河北省望都縣 | ||||||||||
唐縣 | 今河北省順平縣西北 | ||||||||||
北平縣 | 今河北省滿城縣北 | ||||||||||
常山郡 (8) |
真定縣 | 西晉舊郡,嘉平四年(314年)石勒敗王浚取其郡。領真定、石邑、井陘、上曲陽、蒲吾、南行唐、靈壽、九門8縣。後趙末,領縣未變。後為冉魏控制,永興三年(352年)地入前燕。 | |||||||||
真定縣 | 今河北省石家莊市 | ||||||||||
石邑縣 | 今河北省石家莊市西南 | ||||||||||
井陘縣 | 今河北省井陘縣北 | ||||||||||
上曲陽縣 | 今河北省曲陽縣西 | ||||||||||
蒲吾縣 | 今河北省石家莊市西北 | ||||||||||
南行唐縣 | 今河北省行唐縣北 | ||||||||||
靈壽縣 | 今河北省靈壽縣 | ||||||||||
九門縣 | 今河北省正定縣東 | ||||||||||
樂陵郡 (5) |
厭次縣 | 西晉舊郡,趙王三年(321年)石勒敗邵續取其郡。領厭次、陽信、漯沃、新樂、樂陵5縣。後趙末,領縣未變。後為後趙將領朱禿控制。 | |||||||||
厭次縣 | 今山東省陽信縣東南 | ||||||||||
陽信縣 | 今山東省無棣縣北 | ||||||||||
漯沃縣 | 今山東省利津縣西 | ||||||||||
新樂縣 | 今河北省南皮縣東南 | ||||||||||
樂陵縣 | 今山東省樂陵市南 | ||||||||||
建興郡 (5) |
廣宗縣 | 後趙建武十二年(346年)分長樂郡及清河郡地置,領廣宗、建始、興德、臨清、水東5縣。[參 18]後趙滅亡後,其郡亦廢。 | |||||||||
廣宗縣 | 今河北省威縣東北 | 原隸屬長樂郡,建武十二年(346年)移屬建興郡。 | |||||||||
建始縣 | 今河北省廣宗縣東 | 後趙建武十二年(346年)分廣宗縣地置。[參 18]後趙滅亡後,其縣亦廢。 | |||||||||
興德縣 | 今河北省廣宗縣一帶 | 後趙建武十二年(346年)分廣宗縣地置。[參 18]後趙滅亡後,其縣亦廢。 | |||||||||
臨清縣 | 今河北省威縣東 | 後趙建武十二年(346年)分清河郡清河縣地置。[參 18]後趙滅亡後,其縣亦廢。 | |||||||||
水東縣 | 今河北省清河縣西北 | 後趙建武十二年(346年)分清河郡清河縣地置。[參 18]後趙滅亡後,其縣亦廢。 |
洛州
州名 (郡數) |
州治 | 郡名 (縣數) |
郡治 | 縣名 | 縣治 | 備注 |
---|---|---|---|---|---|---|
洛州 (6) |
洛陽縣 | 西晉為司州,後趙趙王二年(320年)置司州,任命石生為司州刺史,駐洛陽。[參 19]領河南郡。趙王七年(325年)自東晉取得滎陽郡,太和二年(329年)自前趙取得河東郡、弘農郡、上洛郡。建武元年(335年),以司州置洛州,領河南、滎陽、河東、弘農、陳留、東燕6郡;[參 20]又改陳留郡為建昌郡,上洛郡移屬荊州。後趙末領河南、滎陽、河東、弘農、建昌、東燕6郡。後為冉魏控制,永興二年(351年)洛州刺史鄭系被迫舉州投降東晉,[參 21]永興三年(352年)地入前燕。 | ||||
河南郡 (11) |
洛陽縣 | 西晉舊郡,後趙趙王二年(320年)自東晉、前趙取得其郡,治洛陽,領洛陽、河南、鞏3縣。趙王七年(324年),新安、河陰2縣自前趙來屬,成皋、緱氏、陽城、新城、陸渾、梁6縣自東晉來屬。 後趙末領洛陽、河南、鞏、河陰、新安、成皋、緱氏、陽城、新城、陸渾、梁11縣。後為冉魏控制,永興三年(352年)地入前燕。 | ||||
洛陽縣 | 今河南省洛陽市城區東 | 原為前趙控制,光初三年(320年)地入後趙。 | ||||
河南縣 | 今河南省洛陽市 | 原為前趙控制,光初三年(320年)地入後趙。 | ||||
鞏縣 | 今河南省鞏義市西南 | 原為前趙控制,光初三年(320年)地入後趙。 | ||||
河陰縣 | 今河南省孟津縣北 | 原為前趙控制,光初三年(320年)地入後趙。 | ||||
新安縣 | 今河南省澠池縣東 | 原為前趙控制,光初七年(324年)地入後趙。 | ||||
成皋縣 | 今河南省滎陽市西 | 原為東晉控制,趙王七年(324年)地入後趙。 | ||||
緱氏縣 | 今河南省偃師市南 | 原為東晉控制,趙王七年(324年)地入後趙。 | ||||
陽城縣 | 今河南省登封市東南 | 原為東晉控制,趙王七年(324年)地入後趙。 | ||||
新城縣 | 今河南省伊川縣西南 | 原為東晉控制,趙王七年(324年)地入後趙。 | ||||
陸渾縣 | 今河南省嵩縣東北 | 原為東晉控制,趙王七年(324年)地入後趙。 | ||||
梁縣 | 今河南省汝州市東北臨汝鎮西 | 原為東晉控制,趙王七年(324年)地入後趙。 | ||||
滎陽郡 (8) |
滎陽縣 | 西晉舊郡,郡治滎陽,領滎陽、京、密、卷、陽武、苑陵、中牟、開封8縣。後趙趙王七年(325年)石勒敗東晉取其郡。後趙末,領縣未變。後為冉魏控制,永興三年(352年)地入前燕。 | ||||
滎陽縣 | 今河南省滎陽市東北 | |||||
京縣 | 今河南省鄭州市西南 | |||||
密縣 | 今河南省新密市東南 | |||||
卷縣 | 今河南省原陽縣西 | |||||
陽武縣 | 今河南省原陽縣東南 | |||||
苑陵縣 | 今河南省新鄭市東北 | |||||
中牟縣 | 今河南省中牟縣 | |||||
開封縣 | 今河南省開封市北 | |||||
河東郡 (8) |
安邑縣 | 前趙舊郡,治安邑,領安邑、聞喜、東垣、大陽、猗氏、解、蒲坂、河北8縣。後趙太和二年(329年)自前趙攻取其郡,封石生為河東王,郡改為河東國,[參 15]建平四年(333年)石生被殺,國除為郡。後趙末,領縣未變。永寧元年(350年)以後為前秦控制。 | ||||
安邑縣 | 今山西省夏縣西北 | |||||
聞喜縣 | 今山西省聞喜縣 | |||||
東垣縣 | 今山西省垣曲縣東南 | |||||
大陽縣 | 今山西省平陸縣 | |||||
猗氏縣 | 今山西省運城市西 | |||||
解縣 | 今山西省臨猗縣西南 | |||||
蒲坂縣 | 今山西省永濟市西 | |||||
河北縣 | 今山西省芮城縣西 | |||||
弘農郡 (6) |
弘農縣 | 前趙舊郡,後趙太和二年(329年)自前趙攻取其郡。治弘農,領弘農、湖、陝、澠池、華陰、宜陽6縣。後趙末,領縣未變。永寧元年(350年)以後為前秦控制。 | ||||
弘農縣 | 今河南省靈寶市北 | |||||
湖縣 | 今河南省靈寶市西 | |||||
陝縣 | 今河南省三門峽市 | |||||
澠池縣 | 今河南省洛寧縣西北 | |||||
華陰縣 | 今陝西省華陰市 | |||||
宜陽縣 | 今河南省宜陽縣西 | |||||
建昌郡 (9) |
小黃縣 | 西晉為陳留郡,隸屬兗州。郡治小黃縣(今河南省開封市東北),領小黃、浚儀、封丘、酸棗、長垣、雍丘、尉氏、襄邑、扶溝9縣。後趙趙王四年(322年)石勒敗東晉取其郡。建武元年(335年),陳留郡改稱建昌郡,移屬洛州。[參 22]後趙末,領縣未變。後為冉魏控制,改稱陳留郡,永興三年(352年)地入前燕。 | ||||
小黃縣 | 今河南省開封縣東北 | |||||
浚儀縣 | 今河南省開封市 | |||||
封丘縣 | 今河南省封丘縣西南 | |||||
酸棗縣 | 今河南省延津縣西南 | |||||
長垣縣 | 今河南省長垣縣東北 | |||||
雍丘縣 | 今河南省杞縣 | |||||
尉氏縣 | 今河南省尉氏縣 | |||||
襄邑縣 | 今河南省睢縣 | |||||
扶溝縣 | 今河南省扶溝縣 | |||||
東燕郡 (3) |
薊縣 | 西晉舊郡,隸屬兗州。郡治白馬縣滑臺城(今河南滑縣東),領白馬、燕、涼城(疑後趙時新置)3縣。漢建元元年(315年)石勒敗西晉取其郡。後趙末,領縣未變。後為冉魏控制,永興三年(352年)地入前燕。 | ||||
白馬縣 | 今河南省滑縣 | |||||
燕縣 | 今山東省延津縣東北 | |||||
涼城縣 | 今山東省滑縣東南 | 疑後趙時新置。[參 23] |
幽州
州名 (郡數) |
州治 | 郡名 (縣數) |
郡治 | 縣名 | 縣治 | 備注 |
---|---|---|---|---|---|---|
幽州 (6) |
薊縣 | 西晉舊州,後趙趙王元年(319年)置幽州,領燕、漁陽、范陽3郡。建武四年(338年)滅段部鮮卑,取得遼西、北平、上谷、廣寧、代5郡及燕郡、漁陽郡各一部份。建武五年(339年)遼西、北平2郡移屬營州。後趙末、領燕、漁陽、范陽、上谷、廣寧、代6郡。永寧元年(350年)幽州陷於前燕。 | ||||
燕國 (5) |
薊縣 | 西晉舊郡,後趙趙王元年(319年)敗段匹磾,取得薊縣等3縣,郡治薊縣(今北京市)。建武四年(338年)滅段部鮮卑,取得段部燕郡的昌平等2縣。 太寧元年(349年)改燕郡為燕國,作為燕王石斌的封國。[參 15] 後趙末領薊、安次、廣陽、昌平、軍都5縣。永寧元年(350年)郡入前燕。 | ||||
薊縣 | 今北京市西城區南 | 後趙趙王元年(319年)敗段匹磾取得。 | ||||
安次縣 | 今河北省廊坊市 | 後趙趙王元年(319年)敗段匹磾取得。 | ||||
廣陽縣 | 今北京市西南 | 後趙趙王元年(319年)敗段匹磾取得。 | ||||
昌平縣 | 今北京市昌平區东南 | 建武四年(338年)滅段部鮮卑取得。 | ||||
軍都縣 | 今北京市昌平區南 | 建武四年(338年)滅段部鮮卑取得。 | ||||
漁陽郡 (5) |
雍奴縣 | 西晉舊郡,後趙趙王元年(319年)敗段匹磾,取得雍奴等3縣。建武四年(338年)滅段部鮮卑,取得段部漁陽郡的安樂等2縣。 後趙末領雍奴、潞、泉州、安樂、平谷5縣。永寧元年(350年)郡入前燕。 | ||||
雍奴縣 | 今天津市武清區北 | 後趙趙王元年(319年)敗段匹磾取得。 | ||||
潞縣 | 今北京市東 | 後趙趙王元年(319年)敗段匹磾取得。 | ||||
泉州縣 | 今天津市武清區 | 後趙趙王元年(319年)敗段匹磾取得。 | ||||
安樂縣 | 今北京市順義區 | 建武四年(338年)滅段部鮮卑取得。 | ||||
平谷縣 | 今北京市平谷區 | 後趙時置平谷縣,[參 24] | ||||
狐奴縣 | 今北京市順義區東北 | 建武四年(338年)滅段部鮮卑取得,後廢縣(約340年)。[註 8] | ||||
范陽郡 (8) |
涿縣 | 西晉舊郡,後趙後王元年(319年)敗段匹磾,取得其郡。領涿、良鄉、方城、長鄉、遒、故安、范陽、容城8縣。永寧元年(350年)郡入前燕。 | ||||
涿縣 | 今河北省涿州市 | |||||
良鄉縣 | 今北京市房山區東南 | |||||
方城縣 | 今河北省固安縣 | |||||
長鄉縣 | 今河北省固安縣西北 | |||||
逎縣 | 今河北省涿州市西 | |||||
故安縣 | 今河北省定興縣西 | |||||
容城縣 | 今河北省容城縣北 | |||||
范陽縣 | 今河北省容城縣西北 | |||||
上谷郡 (2) |
沮陽縣 | 西晉舊郡,建武四年(338年)後趙滅段部鮮卑,取得其郡。領沮陽、居庸2縣。永寧元年(350年)郡入前燕。 | ||||
沮陽縣 | 今北京市延慶縣西南 | |||||
居庸縣 | 今北京市延慶縣 | |||||
廣寧郡 (3) |
下洛縣 | 西晉舊郡,建武四年(338年)後趙滅段部鮮卑,取得其郡。領下洛、潘、涿鹿3縣。永寧元年(350年)郡入前燕。 | ||||
下洛縣 | 今河北省涿鹿縣東 | |||||
潘縣 | 今河北省涿鹿縣西南 | |||||
涿鹿縣 | 今河北省涿鹿縣 | |||||
代郡 (4) |
代縣 | 西晉舊郡,建武四年(338年)後趙滅段部鮮卑,取得其郡。領代、廣昌、平舒、當城4縣。永寧元年(350年)郡入前燕。 | ||||
代縣 | 今河北省蔚縣東北 | |||||
廣昌縣 | 今河北省淶源縣 | |||||
平舒縣 | 今山西省廣靈縣 | |||||
當城縣 | 今河北省涿鹿縣西南 |
營州
州名 (郡數) |
州治 | 郡名 (縣數) |
郡治 | 縣名 | 縣治 | 備注 |
---|---|---|---|---|---|---|
營州 (2) |
令支縣 | 後趙建武五年(339年)分幽州置營州,治令支(今河北省遷安市西),領遼西、北平2郡。[參 25]永寧元年(350年)營州陷於前燕。 | ||||
遼西郡 (4) |
令支縣 | 西晉舊郡,建武四年(338年)後趙滅段部鮮卑,取得其郡。領令支、陽樂、海陽、肥如4縣。永寧元年(350年)郡入前燕。 | ||||
令支縣 | 今河北省遷安市東 | |||||
陽樂縣 | 今河北省盧龍縣東 | |||||
海陽縣 | 今河北省灤南縣北 | |||||
肥如縣 | 今河北省遷安市東北 | |||||
北平郡 (3) |
徐無縣 | 西晉舊郡,領徐無、土垠、俊靡、無終4縣。建武四年(338年)後趙滅段部鮮卑,取得北平郡。 後趙末領徐無、土垠、無終3縣。永寧元年(350年)郡入前燕。 | ||||
徐無縣 | 今河北省遵化市東 | |||||
土垠縣 | 今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 | |||||
無終縣 | 今天津市薊縣 | |||||
俊靡縣 | 今河北省遵化市西北 | 後趙時廢俊靡縣(約340年)。[參 26][註 9] |
并州
州名 (郡數) |
州治 | 郡名 (縣數) |
郡治 | 縣名 | 縣治 | 備注 |
---|---|---|---|---|---|---|
并州 (8) |
潞縣 | 西晉舊州,後趙時隸屬冀州,趙王三年(321年)分冀州設立并州,治潞縣(今山西省潞城市東北),領上黨、太原、樂平、定襄、雁門、平陽、永石、武鄉8郡。 永寧二年(351年)後趙滅亡前夕,領上黨郡、太原郡、樂平國、新興國、雁門郡、平陽郡、永石郡、武鄉郡。 | ||||
上黨郡 (8) |
潞縣 | 西晉舊郡,漢嘉平四年(314年)石勒得潞縣,於此縣設立上黨郡,郡治潞縣(今山西省潞城市東北)。麟嘉元年(316年)石勒敗晉將劉琨,取得銅鞮、涅、武鄉3縣。漢昌元年(318年),自漢國取得屯留、壺關、長子、泫氏、高都、襄垣6縣。後趙時,隸屬冀州,趙王三年(321年)改隸并州,同年武鄉、涅2縣移屬武鄉郡。後趙末,領潞、屯留、壺關、長子、泫氏、高都、銅鞮、襄垣8縣。 | ||||
潞縣 | 今山西省潞城市東北 | |||||
屯留縣 | 今山西省屯留縣北 | |||||
壺關縣 | 今山西省潞城市西 | |||||
長子縣 | 今山西省長子縣 | |||||
泫氏縣 | 今山西省高平市 | |||||
高都縣 | 今山西省晉城市 | |||||
銅鞮縣 | 今山西省沁縣南 | |||||
襄垣縣 | 今山西省襄垣縣北 | |||||
太原郡 (9) |
晉陽縣 | 西晉舊郡,郡治晉陽縣(今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領晉陽、陽曲、榆次、陽邑、大陵、祁、平陶、中都、鄔9縣。[註 10]漢麟嘉元年(316年)石勒敗晉將劉琨,取得太原郡。後趙時,隸屬冀州,趙王三年(321年)改隸并州。太和二年(329年)改為太原國,作為太原王石斌的封國,建平四年(333年)國除為郡。[參 15]後趙末,領縣未變。 | ||||
晉陽縣 | 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 | |||||
陽曲縣 | 今山西省陽曲縣西南 | |||||
榆次縣 | 今山西省晉中市 | |||||
陽邑縣 | 今山西省晉中市南 | |||||
大陵縣 | 今山西省文水縣東北 | |||||
祁縣 | 今山西省祁縣 | |||||
平陶縣 | 今山西省文水縣南 | |||||
中都縣 | 今山西省平遙縣 | |||||
鄔縣 | 今山西省平遙縣西南 | |||||
於離縣 | 地望不詳 | 十六國時已不可考。[註 10] | ||||
盂縣 | 今山西省陽曲縣北 | 十六國時已不可考。[註 10] | ||||
京陵縣 | 今山西省平遙縣東 | 十六國時已不可考。[註 10] | ||||
樂平國 (3) |
樂平縣 | 西晉舊郡,領樂平、沾、上艾、轑陽4縣。漢麟嘉元年(316年)石勒敗晉將劉琨,取得樂平郡。後趙時,隸屬冀州,趙王三年(321年)改隸并州,同年沾縣移屬武鄉郡。建平四年(333年)改為樂平國,作為樂平王石苞的封國,建武三年(337年)國除為郡,太寧元年(349年)郡改為國。[參 15]後趙末,領樂平、上艾、轑陽3縣。 | ||||
樂平縣 | 今山西省昔陽縣 | |||||
上艾縣 | 今山西省陽泉市東南 | |||||
轑陽縣 | 今山西省左權縣 | |||||
新興國 (4) |
九原縣 | 西晉為新興郡,領九原、定襄、雲中、晉昌4縣。[註 11]漢麟嘉元年(316年)石勒敗晉將劉琨,取得新興郡後改名定襄郡。[註 12]太寧元年(349年)改為新興國,作為新興王石祗的封國,[參 15]後趙末,領縣不變。 | ||||
九原縣 | 今山西省忻州市 | |||||
定襄縣 | 今山西省定襄縣 | |||||
雲中縣 | 今山西省原平市西 | |||||
晉昌縣 | 今山西省定襄縣西北 | |||||
廣牧縣 | 今山西省壽陽縣西北 | 十六國時已不可考。[註 11] | ||||
雁門郡 (3) |
廣武縣 | 西晉舊郡,領廣武、原平、平城、馬邑、崞、繁畤、樓煩、陰館8縣。[註 13]永嘉四年(310年),樓煩等5縣被拓跋鮮卑佔據。漢麟嘉元年(316年)石勒敗晉將劉琨,取得雁門郡,領廣武、平城、原平3縣。後趙時,隸屬冀州,趙王三年(321年)改隸并州。後趙末,領縣不變。 | ||||
廣武縣 | 今山西省代縣西南上館鎮 | |||||
原平縣 | 今山西省原平市 | |||||
平城縣 | 今山西省大同市 | |||||
馬邑縣 | 今山西省朔州市 | 永嘉四年(310年)被拓跋鮮卑佔據。[參 27] | ||||
陰館縣 | 今山西省朔州市東南 | 永嘉四年(310年)被拓跋鮮卑佔據。[參 27] | ||||
樓煩縣 | 今山西省原平市東北中陽鄉大陽村 | 永嘉四年(310年)被拓跋鮮卑佔據。[參 27] | ||||
繁畤縣 | 今山西省渾源縣西南 | 永嘉四年(310年)被拓跋鮮卑佔據。[參 27] | ||||
崞縣 | 今山西省渾源縣西 | 永嘉四年(310年)被拓跋鮮卑佔據。[參 27] | ||||
平陽郡 (12) |
平陽縣 | 胡漢舊郡,劉粲漢昌元年(318年)石勒自胡漢取得平陽郡。後趙時,隸屬冀州,趙王三年(321年)改隸并州。領平陽、楊、端氏、永安、蒲子、狐讘、襄陵、絳邑、濩澤、臨汾、北屈、皮氏12縣。後趙末,領縣不變。 | ||||
平陽縣 | 今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 | |||||
楊縣 | 今山西省洪洞縣東南 | |||||
端氏縣 | 今山西省沁水縣東北 | |||||
永安縣 | 今山西省霍州市 | |||||
蒲子縣 | 今山西省隰縣 | 胡漢隸屬大昌郡,漢昌元年(318年)石勒攻取平陽郡,大昌郡亦廢。 | ||||
狐讘縣 | 今山西省永和縣西南 | 胡漢隸屬大昌郡,漢昌元年(318年)石勒攻取平陽郡,大昌郡亦廢。 | ||||
襄陵縣 | 今山西省臨汾市東南 | |||||
絳邑縣 | 今山西省侯馬市東 | |||||
濩澤縣 | 今山西省陽城縣西北 | |||||
臨汾縣 | 今山西省臨汾市北 | |||||
北屈縣 | 今山西省吉縣北 | 胡漢隸屬大昌郡,漢昌元年(318年)石勒攻取平陽郡,大昌郡亦廢。 | ||||
皮氏縣 | 今山西省河津市 | |||||
永石郡 (3) |
離石縣 | 胡漢為西河郡,胡漢滅亡後,為鮮卑拓跋部所據,後趙趙王三年(321年)自鮮卑拓跋部取得西河郡故地,於此地置永石郡。[參 28]領離石、隰城、界休3縣。後趙末,領縣未變。 | ||||
離石縣 | 今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 | |||||
隰城縣 | 今山西省汾陽市 | |||||
界休縣 | 今山西省介休市東 | |||||
武鄉郡 (4) |
武鄉縣 | 後趙趙王三年(321年)分上黨、樂平2郡設立武鄉郡,領武鄉、涅、沾、長城4縣。[參 29]後趙末,領縣未變。 | ||||
武鄉縣 | 今山西省榆社縣西北 | 原隸屬上黨郡,後趙趙王三年(321年)改隸武鄉郡。[參 29] | ||||
涅縣 | 今山西省武鄉縣西北 | 原隸屬上黨郡,後趙趙王三年(321年)改隸武鄉郡。[參 29] | ||||
沾縣 | 今山西省和順縣北 | 原隸屬樂平郡,後趙趙王三年(321年)改隸武鄉郡。[參 29] | ||||
長城縣 | 地望不詳 | 後趙時已設立長城縣。[參 29] |
青州
州名 (郡數) |
州治 | 郡名 (縣數) |
郡治 | 縣名 | 縣治 | 備注 |
---|---|---|---|---|---|---|
青州 (8) |
廣固縣[參 30] | 西晉舊州,為曹嶷佔據,後趙趙王五年(323年)石勒滅曹嶷,取得青州。 後趙青州領齊郡、濟南郡、北海郡、樂安郡、高密郡、東萊郡、長廣郡、祝阿郡(後趙新置)。後為後趙將領段龕控制。 | ||||
齊郡 (8) |
廣固縣 | 西晉舊郡,西晉末為曹嶷佔據,後趙趙王五年(323年)石勒滅曹嶷,取得齊郡。建平四年(333年)改為齊國,作為齊王石遵的封國,建武三年(337年)國除為郡。[參 15]永寧元年(350年)以後為段龕佔據。 後趙初領廣固、臨淄、西安、安平、[註 14]般陽、廣饒、昌國、臨朐[註 15]8縣,後趙末,領縣未變。 | ||||
廣固縣 | 今山東省青州市西北 | |||||
臨淄縣 | 今山東省淄博市東北臨淄區 | |||||
西安縣 | 今山東省桓臺縣東 | |||||
東安平縣 | 今山東省淄博市東北臨淄區皇城鎮 | |||||
廣饒縣 | 今山東省廣饒縣東北 | |||||
昌國縣 | 今山東省淄博市東南 | |||||
般陽縣 | 今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 | |||||
臨朐縣 | 今山東省臨朐縣 | |||||
濟南郡 (5) |
歷城縣 | 西晉舊郡,西晉末為曹嶷佔據,後趙趙王五年(323年)石勒滅曹嶷,取得濟南郡。永寧元年(350年)以後為段龕佔據。 後趙初領歷城、平陵、著、於陵、隰陰、祝阿6縣,[註 16]後趙末領歷城、平陵、著、於陵、隰陰5縣。 | ||||
歷城縣 | 今山東省濟南市 | |||||
平陵縣 | 今山東省章丘市西北 | |||||
著縣 | 今山東省濟陽縣西 | |||||
於陵縣 | 今山東省鄒平縣東南 | |||||
隰陰縣 | 今山東省濟陽縣西南孫耿鎮 | |||||
菅縣 | 今山東省濟陽縣東 | 十六國時已不可考。 | ||||
北海郡 (6) |
平壽縣 | 西晉舊郡,西晉末為曹嶷佔據,後趙趙王五年(323年)石勒滅曹嶷,取得北海郡。永寧元年(350年)以後為段龕佔據。 後趙初領平壽、都昌、膠東、劇、即墨、下密6縣,後趙末領縣未變。 | ||||
平壽縣 | 今山東省濰坊市南 | |||||
都昌縣 | 今山東省昌邑市 | |||||
膠東縣 | 今山東省平度市 | |||||
劇縣 | 今山東省壽光市南 | |||||
即墨縣 | 今山東省平度市東南 | |||||
下密縣 | 今山東省昌邑市東 | |||||
樂安郡 (9) |
高苑縣 | 西晉舊郡,西晉末為曹嶷佔據,後趙趙王五年(323年)石勒滅曹嶷,取得樂安郡。建平四年(333年)改為樂安國,作為樂安王石韜的封國,建武三年(337年)國除為郡。[參 15]永寧元年(350年)以後為段龕佔據。 後趙初領高苑、臨濟、博昌、利、益、蓼城、壽光、梁鄒、東朝陽9縣,後趙末領縣未變。 | ||||
高苑縣 | 今山東省淄博市西北 | |||||
臨濟縣 | 今山東省高青縣東南 | |||||
博昌縣 | 今山東省博興縣東南 | |||||
利縣 | 今山東省博興縣東 | |||||
益縣 | 今山東省壽光市東北 | |||||
蓼城縣 | 今山東省利津縣東南 | |||||
壽光縣 | 今山東省壽光縣東北 | |||||
梁鄒縣 | 今山東省鄒平縣東北 | |||||
東朝陽縣 | 今山東省濟陽縣東北 | |||||
高密郡 (7) |
黔陬縣 | 西晉舊郡,西晉末為曹嶷佔據,後趙趙王五年(323年)石勒滅曹嶷,取得高密郡。永寧元年(350年)以後為段龕佔據。 後趙初領黔陬、淳于、高密、夷安、營陵、昌安、壯武7縣,後趙末領縣未變。 | ||||
黔陬縣 | 今山東省膠州市西南 | |||||
淳于縣 | 今山東省安丘市東北 | |||||
高密縣 | 今山東省高密市東 | |||||
夷安縣 | 今山東省高密市 | |||||
營陵縣 | 今山東省昌樂縣東南 | |||||
昌安縣 | 今山東省安丘市東南 | |||||
壯武縣 | 今青島市即墨區西 | |||||
東萊郡 (7) |
掖縣 | 西晉舊郡,西晉末為曹嶷佔據,後趙趙王五年(323年)石勒滅曹嶷,取得東萊郡。永寧元年(350年)以後為段龕佔據。 後趙初領掖、當利、盧鄉、曲城、黃、惤、牟平7縣,後趙末領縣未變。 | ||||
掖縣 | 今山東省掖縣 | |||||
當利縣 | 今山東省掖縣西南 | |||||
盧鄉縣 | 今山東省掖縣南 | |||||
曲城縣 | 今山東省招遠市西北 | |||||
黃縣 | 今山東省蓬萊市東 | |||||
惤縣 | 今山東省蓬萊市西南 | |||||
牟平縣 | 今山東省煙臺市西牟平區 | |||||
長廣郡 (4) |
不其縣 | 西晉舊郡,西晉末為曹嶷佔據,後趙趙王五年(323年)石勒滅曹嶷,取得長廣郡。永寧元年(350年)以後為段龕佔據。 後趙初領不其、長廣、挺、昌陽4縣,後趙末領縣未變。 | ||||
不其縣 | 今青島市城陽區南 | |||||
長廣縣 | 今山東省萊陽市東 | |||||
挺縣 | 今山東省萊陽市南 | |||||
昌陽縣 | 今山東省萊陽市 | |||||
祝阿郡 (?) |
祝阿縣 | 後趙趙王五年(323年)石勒分濟南郡祝阿縣設立祝阿郡,[參 31],領祝阿等縣。[註 17]永寧元年(350年)以後祝阿郡廢除。 | ||||
祝阿縣 | 今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東北 | 原隸屬濟南郡,後趙趙王五年(323年)改隸祝阿郡。 |
徐州
州名 (郡數) |
州治 | 郡名 (縣數) |
郡治 | 縣名 | 縣治 | 備注 |
---|---|---|---|---|---|---|
徐州 (9) |
彭城縣 | 東晉舊州,後趙趙王四年(322年),石勒敗東晉取得琅邪郡,設立徐州領之,治陽都。趙王六年(324年)東晉的彭城、下邳、東海、蘭陵、東莞、東安6郡來屬,州治移到彭城。[參 32] 趙王八年(326年),東晉的淮陵、臨淮郡來屬。後趙末,領彭城國、下邳郡、琅邪郡、東莞郡、東安郡、東海郡、武德國、淮陵郡、臨淮郡。後為冉魏控制,永興二年(351年)徐州刺史周成舉州投降東晉。[參 21] | ||||
彭城國 (9) |
彭城縣 | 東晉舊郡,趙王六年(324年)郡入後趙,改為彭城郡。太寧元年(349年)改為彭城國,作為彭城王石遵的封國。[參 15]治彭城,領彭城、留、廣戚、傅陽、武原、呂、梧、蕃、薛9縣,至後趙末不變。 | ||||
彭城縣 | 今江蘇省徐州市城區 | |||||
留縣 | 今江蘇省沛縣東南 | |||||
廣戚縣[註 18] | 今江蘇省沛縣東南 | |||||
傅陽縣[註 18] | 今江蘇省邳州市西北 | |||||
武原縣[註 18] | 今江蘇省邳州市西北 | |||||
呂縣 | 今江蘇省徐州市東 | |||||
梧縣[註 18] | 今江蘇省蕭縣南 | |||||
蕃縣 | 今山東省滕州市 | |||||
鄒縣 | 今山東省鄒城市東南 | |||||
下邳郡 (6) |
下邳縣 | 東晉舊郡,趙王六年(324年)郡入後趙。郡治下邳,領下邳、良城、睢陵、夏丘、取慮、僮6縣,至後趙末不變。 | ||||
下邳縣 | 今江蘇省睢寧縣北古邳鎮 | |||||
良城縣 | 今江蘇省邳州市東 | |||||
睢陵縣 | 今江蘇省睢寧縣 | |||||
夏丘縣 | 今安徽省泗縣東 | |||||
取慮縣 | 今江蘇省睢寧縣西南 | |||||
僮縣 | 今江蘇省睢寧縣南 | |||||
北凌縣 | 今江蘇省泗陽縣西北 | 十六國時已不可考。[註 19] | ||||
琅邪郡 (8) |
陽都縣 | 東晉舊郡,趙王四年(322年)郡入後趙。郡治陽都,[註 20]領陽都、開陽、臨沂、繒、即丘、華、費、蒙陰8縣,至後趙末不變。 | ||||
陽都縣 | 今山東省沂南縣南磚埠鎮 | |||||
開陽縣北 | 今山東省臨沂市 | |||||
臨沂縣 | 今山東省臨沂市西北 | |||||
繒縣 | 今山東省蒼山縣西北 | |||||
即丘縣 | 今山東省臨沂市東南 | |||||
華縣 | 今山東省費縣 | |||||
費縣 | 今山東省費縣北 | |||||
蒙陰縣 | 今山東省蒙陰縣南 | |||||
東莞郡 (3) |
莒縣 | 東晉舊郡,趙王六年(324年)郡入後趙。郡治莒縣,領莒、諸、東莞3縣,至後趙末不變。 | ||||
莒縣 | 今山東省莒縣 | |||||
諸縣 | 今山東省諸城市西南 | |||||
東莞縣 | 今山東省沂水縣 | |||||
東安郡 (2) |
蓋縣 | 東晉舊郡,趙王六年(324年)郡入後趙。郡治蓋縣,領蓋、新泰2縣,[註 21]至後趙末不變。 | ||||
蓋縣 | 今山東省沂源縣東南 | |||||
新泰縣 | 今山東省新泰市 | |||||
東海郡 (7) |
郯縣 | 東晉舊郡,趙王六年(324年)郡入後趙。郡治郯縣,領郯、祝其、朐、襄賁、利城、贛榆、厚丘7縣,至後趙末不變。 | ||||
郯縣 | 今山東省郯城縣西北 | |||||
祝其縣 | 今江蘇省贛榆縣西北 | |||||
朐縣 | 今江蘇省連雲港市西南 | |||||
襄賁縣 | 今山東省郯城縣西北 | |||||
利城縣 | 今江蘇省贛榆縣西 | |||||
贛榆縣 | 今江蘇省贛榆縣北 | |||||
厚丘縣 | 今江蘇省沭陽縣北 | |||||
武德國[註 22] (5) |
承縣 | 東晉為蘭陵郡,趙王六年(324年)郡入後趙。郡治承縣,領承、蘭陵、戚、合鄉、昌慮5縣。建武元年(335年)左右,石虎將蘭陵郡改稱武興郡。[參 33]太寧元年(349年)十一月,後趙帝石鑒立武興公冉閔為武德王,以武興郡為封國,稱武德國。[參 34] | ||||
承縣 | 今山東省棗莊市東南 | |||||
蘭陵縣 | 今山東省郯城縣西南 | |||||
戚縣 | 今山東省微山縣 | |||||
合鄉縣 | 今山東省滕州市東北 | |||||
昌慮縣 | 今山東省棗莊市西 | |||||
臨淮郡 (5) |
盱眙縣 | 東晉舊郡,趙王八年(326年)郡入後趙。郡治盱眙,領盱眙、東陽、高山、贅其、潘旌5縣,[註 23]至後趙末不變。 | ||||
盱眙縣 | 今江蘇省盱眙縣東北 | |||||
東陽縣 | 今江蘇省金湖縣西 | |||||
高山縣 | 今江蘇省盱眙縣南 | |||||
贅其縣 | 今江蘇省盱眙縣西南 | |||||
潘旌縣 | 地望不詳 | |||||
高郵縣 | 今江蘇省高郵市 | 東晉據有,後移屬廣陵郡。 | ||||
淮陵郡 (4) |
淮陵縣 | 東晉舊郡,趙王八年(326年)郡入後趙。郡治淮陵,領淮陵、司吾、徐、下相4縣,[註 24]至後趙末不變。 | ||||
淮陵縣 | 今安徽省明光市東北 | |||||
司吾縣 | 今江蘇省宿遷市北 | |||||
徐縣 | 今江蘇省泗洪縣南 | |||||
下相縣 | 今江蘇省宿遷市 |
兗州
州名 (郡數) |
州治 | 郡名 (縣數) |
郡治 | 縣名 | 縣治 | 備注 |
---|---|---|---|---|---|---|
兗州 (7) |
鄄城縣 | 西晉舊州,初期州治所不明,後移至鄄城(今山東省鄄城縣北)。[參 21]胡漢建元元年(315年)石勒得濮陽郡及東燕郡以後,設立兗州。後趙趙王四年(322年),東晉的陳留、泰山2郡來隸。七年(325年),東晉的濟陰、高平、東平、濟北、濟陽5郡來隸。建武元年(335年),陳留、東燕2郡移屬洛州。後趙末領濮陽、泰山、濟陰、高平、東平、濟北、濟陽7郡。後為冉魏控制,永興二年(351年)兗州刺史魏統舉州投降東晉。[參 21] | ||||
濮陽郡 (3) |
濮陽縣 | 西晉舊郡,郡治濮陽,領濮陽(315年取得)、廩丘(316年自晉劉演取得)、鄄城(316年自晉劉演取得)3縣,至後趙末末變。 | ||||
濮陽縣 | 今河南省濮陽縣西 | |||||
廩丘縣 | 今山東省鄆城縣西北 | |||||
鄄城縣 | 今山東省鄄城縣北 | |||||
泰山郡 (10) |
奉高縣 | 東晉舊郡,後趙趙王四年(322年)郡入後趙。郡治奉高,領奉高、博、嬴、南城、梁父、山茌、南武陽、萊蕪、牟、矩平10縣,至後趙末末變。 | ||||
奉高縣 | 今山東省泰安市東 | |||||
博縣 | 今山東省泰安市東南 | |||||
嬴縣 | 今山東省萊蕪市西北 | |||||
南城縣 | 今山東省棗莊市北 | |||||
梁父縣 | 今山東省新泰市西 | |||||
山茌縣 | 今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西北 | |||||
南武陽縣 | 今山東省平邑縣 | |||||
萊蕪縣 | 今山東省淄博市南 | |||||
牟縣 | 今山東省萊蕪市東 | |||||
矩平縣 | 今山東省泰安市南 | |||||
濟陰郡 (9) |
濮陽縣 | 東晉舊郡,後趙趙王七年(325年)郡入後趙。郡治定陶,領定陶、乘氏、句陽、離狐、冤句、己氏、成武、單父、成陽9縣,至後趙末末變。 | ||||
定陶縣 | 今山東省定陶縣 | |||||
乘氏縣 | 今山東省菏澤市東 | |||||
句陽縣 | 今山東省菏澤市北 | |||||
離狐縣 | 今山東省東明縣北 | |||||
冤句縣 | 今山東省定陶縣西 | |||||
己氏縣 | 今山東省單縣西南 | |||||
成武縣 | 今山東省成武縣 | |||||
單父縣 | 今山東省單縣 | |||||
成陽縣 | 今山東省菏澤市東北 | |||||
高平郡 (10) |
昌邑縣 | 東晉舊郡,後趙趙王七年(325年)郡入後趙。郡治昌邑,領昌邑、鉅野、方與、金鄉、湖陸、高平、南平陽、任城、亢父、樊10縣,至後趙末末變。 | ||||
昌邑縣 | 今山東省金鄉縣西北 | |||||
鉅野縣 | 今山東省巨野縣北 | |||||
方與縣 | 今山東省魚臺縣西 | |||||
金鄉縣 | 今山東省金鄉縣北 | |||||
湖陸縣 | 今山東省魚臺縣東北 | |||||
高平縣 | 今山東省微山縣西北 | |||||
南平陽縣 | 今山東省鄒城市 | |||||
任城縣 | 今山東省鄒城市西南 | |||||
亢父縣 | 今山東省濟寧市南 | |||||
樊縣 | 今山東省濟寧市東 | |||||
東平郡 (7) |
須昌縣 | 東晉舊郡,後趙趙王七年(325年)郡入後趙。郡治須昌,領須昌、壽張、范、無鹽、富城、東平陸、剛平7縣,至後趙末末變。 | ||||
須昌縣 | 今山東省東平縣西北 | |||||
壽張縣 | 今山東省東平縣南 | |||||
范縣 | 今山東省梁山縣西 | |||||
無鹽縣 | 今山東省東平縣東 | |||||
富城縣 | 今山東省肥城市西南 | |||||
東平陸縣 | 今山東省汶上縣北 | |||||
剛平縣 | 今山東省寧陽縣北 | |||||
濟北郡 (5) |
盧縣 | 東晉舊郡,後趙趙王七年(325年)郡入後趙。郡治盧縣,領盧、臨邑、東阿、穀城、蛇丘5縣,至後趙末末變。 | ||||
盧縣 | 今山東省平陰縣西 | |||||
臨邑縣 | 今山東省東阿縣 | |||||
東阿縣 | 今山東省東阿縣 | |||||
穀城縣 | 今山東省平陰縣西南 | |||||
蛇丘縣 | 今山東省寧陽縣北 | |||||
濟陽郡 (3) |
濟陽縣 | 東晉舊郡,後趙趙王七年(325年)郡入後趙。郡治濟陽,領濟陽、外黃、考城3縣,至後趙末末變。 | ||||
濟陽縣 | 今河南省蘭考縣東北 | |||||
外黃縣 | 今河南省蘭考縣東北 | |||||
考城縣 | 今河南省民權縣東北 |
豫州
州名 (郡數) |
州治 | 郡名 (縣數) |
郡治 | 縣名 | 縣治 | 備注 |
---|---|---|---|---|---|---|
豫州 (12) |
許昌縣 | 東晉舊州,後趙趙王七年(325年)州入後趙,仍置豫州。州治所在許昌縣(今河南省許昌市建安區東),領潁川、襄城、汝陰、新蔡、汝陽、南頓、梁、陳、沛、譙、魯11郡。趙王八年(326年)又取汝南郡。後趙末年領潁川郡、襄城國、汝陰國、新蔡郡、汝南郡、汝陽郡、南頓郡、梁國、陳郡、沛國、譙郡、魯郡。 | ||||
潁川郡 (9) |
許昌縣 | 東晉舊郡,後趙趙王七年(325年)郡入後趙。郡治許昌,領許昌、長社、潁陰、臨潁、郾、邵陵、鄢陵、新汲、陽翟9縣,至後趙末不變。 | ||||
許昌縣 | 今河南省許昌市東 | |||||
長社縣 | 今河南省長葛市東 | |||||
潁陰縣 | 今河南省許昌市 | |||||
臨潁縣 | 今河南省臨潁縣西北 | |||||
郾縣 | 今河南省漯河市東 | |||||
邵陵縣 | 今河南省漯河市東 | |||||
鄢陵縣 | 今河南省鄢陵縣北 | |||||
新汲縣 | 今河南省鄢陵縣西南 | |||||
陽翟縣 | 今河南省禹州市 | |||||
襄城國 (7) |
襄城縣 | 東晉為襄城郡,後趙趙王七年(325年)郡入後趙,後趙太寧元年(349年)襄國公石涉歸可能被立為襄城王,[參 15]當設立襄城國。郡治襄城,領襄城、繁昌、郟、定陵、父城、昆陽、舞陽7縣,至後趙末不變。 | ||||
襄城縣 | 今河南省襄城縣 | |||||
繁昌縣 | 今河南省臨潁縣西北 | |||||
郟縣 | 今河南省郟縣 | |||||
定陵縣 | 今河南省舞陽縣東北 | |||||
父城縣 | 今河南省襄城縣西 | |||||
昆陽縣 | 今河南省葉縣 | |||||
舞陽縣 | 今河南省舞陽縣西北 | |||||
汝陰國 (4) |
汝陰縣 | 東晉為汝陰郡,後趙趙王七年(325年)郡入後趙,太寧元年(349年)改為汝陰國,作為汝陰王石琨的封國。[參 15]。郡治汝陰,領汝陰、慎、原鹿、宋4縣,至後趙末不變。 | ||||
汝陰縣 | 今安徽省阜陽市 | |||||
慎縣 | 今安徽省潁上縣北 | |||||
原鹿縣 | 今安徽省阜南縣南 | |||||
宋縣 | 今安徽省界首市東北 | |||||
新蔡郡 (4) |
新蔡縣 | 東晉舊郡,後趙趙王七年(325年)郡入後趙。郡治新蔡,領新蔡、鮦陽、固始、褒信4縣,至後趙末不變。 | ||||
新蔡縣 | 今河南省新蔡縣 | |||||
鮦陽縣 | 今安徽省臨泉縣西 | |||||
固始縣 | 今安徽省臨泉縣 | |||||
褒信縣 | 今河南省新蔡縣南 | |||||
汝南郡 (13) |
新息縣 | 東晉舊郡,後趙趙王八年(326年)郡入後趙。郡治新息,領新息、南安陽、安成、慎陽、北宜春、朗陵、陽安、上蔡、平輿、定潁、濯陽、吳房、西平13縣,至後趙末不變。 | ||||
新息縣 | 今河南省息縣西南 | |||||
南安陽縣 | 今河南省息縣西 | |||||
安成縣 | 今河南省平輿縣西南 | |||||
慎陽縣 | 今河南省正陽縣北 | |||||
北宜春縣 | 今河南省確山縣西 | |||||
郎陵縣 | 今河南省確山縣南 | |||||
陽安縣 | 今河南省確山縣北 | |||||
上蔡縣 | 今河南省上蔡縣西南 | |||||
平輿縣 | 今河南省平輿縣北 | |||||
定潁縣 | 今河南省西平縣東北 | |||||
灈陽縣 | 今河南省遂平縣東北 | |||||
吳房縣 | 今河南省遂平縣東北 | |||||
西平縣 | 今河南省舞陽縣東南 | |||||
汝陽郡 (1) |
汝陽縣 | 東晉舊郡,後趙趙王七年(325年)郡入後趙。郡治汝陽,領汝陽縣,至後趙末不變。 | ||||
汝陽縣 | 今河南省商水縣西北 | |||||
南頓郡 (1) |
南頓縣 | 東晉舊郡,後趙趙王七年(325年)郡入後趙。郡治南頓,領南頓縣,至後趙末不變。 | ||||
南頓縣 | 今河南省項城市西南 | |||||
梁郡 (6) |
睢陽縣 | 東晉舊郡,後趙趙王七年(325年)郡入後趙,太和二年(329年)梁郡改為梁國,作為梁王石挺的封國,建平四年(333年)石挺兵敗戰死,國除為郡。郡治睢陽,領睢陽、蒙、虞、下邑、寧陵、穀熟6縣,至後趙末不變。 | ||||
睢陽縣 | 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 | |||||
蒙縣 | 今河南省商丘市東南 | |||||
虞縣 | 今河南省虞城縣北 | |||||
下邑縣 | 今安徽省碭山縣 | |||||
寧陵縣 | 今河南省寧陵縣 | |||||
穀熟縣 | 今河南省虞城縣南 | |||||
陳郡 (7) |
上洛縣 | 東晉舊郡,後趙趙王七年(325年)郡入後趙。郡治陳縣,領陳、項、長平、陽夏、武平、苦(337年改名穀陽縣)、西華7縣,至後趙末不變。 | ||||
陳縣 | 今河南省淮陽縣 | |||||
項縣 | 今河南省沈丘縣 | |||||
長平縣 | 今河南省西華縣東北 | |||||
陽夏縣 | 今河南省太康縣 | |||||
武平縣 | 今河南省鹿邑縣西北 | |||||
穀陽縣 | 今河南省鹿邑縣 | 東晉為苦縣,後趙建武三年(337年)更名穀陽縣。[參 35] | ||||
西華縣 | 今河南省西華縣南 | |||||
沛國 (9) |
相縣 | 東晉舊郡,後趙趙王七年(325年)郡入後趙,太寧元年(349年)改為沛國,作為沛王石沖的封國。郡治相縣,領相、沛、豐、竹邑、符離、杼秋、洨、虹、蕭9縣,至後趙末不變。 | ||||
相縣 | 今安徽省濉溪縣西北 | |||||
沛縣 | 今江蘇省沛縣 | |||||
豐縣 | 今江蘇省豐縣 | |||||
竹邑縣 | 今安徽省宿州市北 | |||||
符離縣 | 今安徽省宿州市東 | |||||
杼秋縣 | 今安徽省蕭縣西北 | |||||
洨縣 | 今安徽省固鎮縣東 | |||||
虹縣 | 今安徽省五河縣西北 | |||||
蕭縣 | 今安徽省蕭縣西北 | |||||
譙郡 (7) |
譙縣 | 東晉舊郡,後趙趙王七年(325年)郡入後趙。郡治譙縣,領譙、城父、酇、山桑、龍亢、蘄、銍7縣,至後趙末不變。 | ||||
譙縣 | 今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 | |||||
城父縣 | 今安徽省渦陽縣西北 | |||||
酇縣 | 今河南省永城市西 | |||||
山桑縣 | 今安徽省蒙城縣北 | |||||
龍亢縣 | 今安徽省蒙城縣東 | |||||
蘄縣 | 今安徽省宿州市南 | |||||
銍縣 | 今安徽省宿州市西 | |||||
魯郡 (5) |
魯縣 | 東晉舊郡,後趙趙王七年(325年)郡入後趙。郡治魯縣,領領魯、汶陽、卞、鄒、公丘5縣,至後趙末不變。 | ||||
魯縣 | 今山東省曲阜市 | |||||
汶陽縣 | 今山東省泰安市北 | |||||
卞縣 | 今山東省泗水縣東 | |||||
薛縣 | 今山東省微山縣北 | |||||
公丘縣 | 今山東省滕州市西 |
揚州
州名 (郡數) |
州治 | 郡名 (縣數) |
郡治 | 縣名 | 縣治 | 備注 |
---|---|---|---|---|---|---|
揚州 (1) |
壽春縣 | 東晉舊州,後趙太和元年(328年)自東晉取得淮南郡,設立揚州。州治所在壽春縣(今安徽省壽縣壽春鎮),永寧元年(350年)以後被東晉收復。 | ||||
淮南國 (14) |
壽春縣 | 東晉舊郡,郡治壽春縣(今安徽省壽縣),領壽春、成德、下蔡、義成、西曲陽、平阿、合肥、陰陵、當塗、逡遒、全淑、阜陵、東城、鍾離14縣。太和元年(328年)自東晉取得淮南郡,太寧元年(349年)改為淮南國,作為淮南王石昭的封國。永寧元年(350年)以後被東晉收復。 |
荊州
州名 (郡數) |
州治 | 郡名 (縣數) |
郡治 | 縣名 | 縣治 | 備注 |
---|---|---|---|---|---|---|
荊州 (1) |
上洛縣 | 後趙太和元年(328年)石勒取東晉南陽、順陽2郡,設立荊州,治宛(今河南省南陽市)。隨後一度自東晉取得新野、襄陽2郡。建武元年(335年)增領上洛郡,建武四年(338年)南陽、順陽2郡被東晉收復,州治移至上洛。後趙末僅領上洛郡。永寧元年(350年)地入前秦。 | ||||
上洛郡 (4) |
上洛縣 | 前趙舊郡,太和二年(329年)郡入後趙,隸屬司州,建武元年(335年)移屬荊州。治上洛,領上洛、商、盧氏、豐陽(疑後趙新置)4縣。 | ||||
上洛縣 | 今陝西省商洛市商州區 | |||||
商縣 | 今陝西省丹鳳縣 | |||||
盧氏縣 | 今河南省盧氏縣 | |||||
豐陽縣 | 今陝西省山陽縣 | 西晉廢縣,疑後趙時復設立豐陽縣。[參 36] | ||||
南陽郡 | 宛縣 | 東晉舊郡,太和元年(328年)郡入後趙。郡治宛縣(今河南省南陽市),領宛、西鄂、雉、魯陽、犨、育陽、博望、堵陽、葉、舞陰、比陽、涅陽、冠軍、酈14縣。太和二年(329年)南陽郡改為南陽國,作為南陽王石恢的封國,延熙元年(334年)石恢被幽禁在襄國,國除為郡。建武四年(338年)被東晉收復。 | ||||
順陽郡 | 南鄉縣 | 東晉舊郡,太和元年(328年)郡入後趙。郡治南鄉縣(今河南省淅川縣西南),領南鄉、酇、順陽、丹水、武當、析、陰、筑陽、汎陽、朝陽10縣。建武四年(338年)被東晉收復。 | ||||
新野郡 | 新野縣 | 東晉舊郡,建平元年(330年)郡入後趙。郡治新野縣(今河南省新野縣),領新野、棘陽、蔡陽、穰、鄧、山都6縣。建平三年(332年)被東晉收復。 | ||||
襄陽郡 | 襄陽縣 | 東晉舊郡,建平元年(330年)郡入後趙。郡治襄陽縣(今湖北省襄陽市),領襄陽、宜城、中盧、臨沮、邔、上黃6縣。建平三年(332年)被東晉收復。 | ||||
義陽國 | 後趙太寧元年(349年)立義陽公石鑒為義陽王,[參 15]當設立義陽國,其治所、領縣不可考。 | |||||
上庸國 | 後趙太寧元年(349年)上庸公石日歸可能被立為上庸王,[參 15]當設立上庸國,其治所、領縣不可考。 |
雍州
州名 (郡數) |
州治 | 郡名 (縣數) |
郡治 | 縣名 | 縣治 | 備注 |
---|---|---|---|---|---|---|
雍州 (11) |
長安縣 | 前趙時為司隸,太和二年(329年)後趙滅前趙,改司隸為雍州,領京兆、馮翊、扶風、始平、北地、新平、安定、隴東、趙興(後趙新置)、趙平(後趙新置)10郡和撫夷護軍。永寧元年(350年)以後為前秦所據。 | ||||
京兆郡 (10) |
長安縣 | 前趙為京兆尹,太和二年(329年)後趙滅前趙,改京兆尹為京兆郡。治長安,領長安、杜陵、霸城、藍田、高陸、萬年、新豐、陰槃、鄭、石安(後趙石勒新置)10縣。至後趙末,領縣不變。 | ||||
長安縣 | 今陝西省西安市未央區 | |||||
杜陵縣 | 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北 | |||||
霸城縣 | 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北 | |||||
藍田縣 | 今陝西省藍田縣東 | |||||
高陸縣 | 今陝西省高陵縣 | |||||
萬年縣 | 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 | |||||
新豐縣 | 今陝西省渭南市南 | |||||
陰槃縣 | 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北 | |||||
鄭縣 | 今陝西省華縣 | |||||
石安縣 | 今陝西省咸陽市渭城區 | 後趙石勒時置縣。[參 37] | ||||
馮翊郡 (8) |
大荔縣 | 前趙舊郡,太和二年(329年)郡入後趙。治大荔,領大荔、下邽、重泉、頻陽、粟邑、蓮芍、郃陽、夏陽8縣。至後趙末,領縣不變。 | ||||
大荔縣 | 今陝西省大荔縣東 | |||||
下邽縣 | 今陝西省華縣西北 | |||||
重泉縣 | 今陝西省蒲城縣東南 | |||||
頻陽縣 | 今陝西省浦城縣西 | |||||
粟邑縣 | 今陝西省白水縣西北 | |||||
蓮芍縣 | 今陝西省浦城縣南 | |||||
郃陽縣 | 今陝西省合陽縣東南 | |||||
夏陽縣 | 今陝西省韓城市西南 | |||||
扶風郡 (7) |
泥陽縣 | 前趙舊郡,太和二年(329年)郡入後趙。治池陽,領池陽、郿、雍、汧、陳倉、美陽、好畤7縣。至後趙末,領縣不變。 | ||||
池陽縣 | 今陝西省涇陽縣西北 | |||||
郿縣 | 今陝西省扶風縣東南 | |||||
雍縣 | 今陝西省鳳翔縣南 | |||||
汧縣 | 今陝西省隴縣南 | |||||
陳倉縣 | 今陝西省寶雞市東 | |||||
美陽縣 | 今陝西省扶風縣北 | |||||
好畤縣 | 今陝西省乾縣東南 | |||||
始平郡 (5) |
槐里縣 | 前趙舊郡,太和二年(329年)郡入後趙。治槐里,領槐里、始平、武功、鄠、盩厔5縣。至後趙末,領縣不變。 | ||||
槐里縣 | 今陝西省興平市東南 | |||||
始平縣 | 今陝西省咸陽市西北 | |||||
武功縣 | 今陝西省眉縣東 | |||||
鄠縣 | 今陝西省戶縣 | |||||
盩厔縣 | 今陝西省周至縣東終南鎮 | |||||
北地郡 (3) |
泥陽縣 | 前趙舊郡,屬幽州,太和二年(329年)廢幽州,郡入後趙雍州。治泥陽,領泥陽、富平、靈武3縣。至後趙末,領縣不變。 | ||||
泥陽縣 | 今陝西省耀縣南 | |||||
富平縣 | 今陝西省富平縣 | |||||
靈武縣 | 今陝西省富平縣 | |||||
新平郡 (2) |
漆縣 | 前趙舊郡,屬幽州,太和二年(329年)廢幽州,郡入後趙雍州。治漆,領漆、邠邑2縣。至後趙末,領縣不變。 | ||||
漆縣 | 今陝西省彬縣 | |||||
邠邑縣 | 今陝西省旬邑縣北 | |||||
安定郡 (5) |
臨涇縣 | 前趙舊郡,屬幽州,太和二年(329年)廢幽州,郡入後趙雍州。治臨涇,領臨涇、朝那、烏氏、陰密、西川5縣。至後趙末,領縣不變。 | ||||
臨涇縣 | 今甘肅省鎮原縣東南 | |||||
朝那縣 | 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東南 | |||||
烏氏縣 | 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隆德縣東 | |||||
陰密縣 | 今甘肅省靈台縣西南 | |||||
西川縣 | 今陝西省旬邑縣北 | |||||
隴東郡 (?) |
涇陽縣 | 前趙舊郡,屬幽州,太和二年(329年)廢幽州,郡入後趙雍州。治涇陽,領涇陽縣。 | ||||
涇陽縣 | 今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西北 | |||||
趙興郡 (?) |
? | 後趙時設立,治所及領縣不詳。[參 38] | ||||
趙平郡 (?) |
鶉觚縣 | 後趙太和二年(329年)以後分安定郡置趙平郡。治鶉觚,領鶉觚等縣。[參 39] | ||||
鶉觚縣 | 今甘肅省靈台縣 | 原隸屬安定郡,太和二年(329年)以後移屬趙平郡。 | ||||
撫夷護軍 | ? | 前趙護軍,屬幽州,太和二年(329年)廢幽州,軍入後趙雍州。[參 40] |
秦州
州名 | 州治 | 郡名 (縣數) |
郡治 | 縣名 | 縣治 | 備注 |
---|---|---|---|---|---|---|
秦州 (5) |
上邽縣 | 前趙舊州,太和二年(329年)後趙滅前趙,仍置秦州,治上邽,領天水、略陽、隴西、南安4郡。永寧元年(350年)以後為前秦所據。 | ||||
天水郡 (5) |
上邽縣 | 前趙舊郡,太和二年(329年)郡入後趙。治上邽,領上邽、冀、始昌、新陽、顯新、成紀6縣,至後趙領上邽、冀、新陽、顯新、成紀5縣。 | ||||
上邽縣 | 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 | |||||
冀縣 | 今甘肅省甘谷縣 | |||||
新陽縣 | 今甘肅省天水市西北 | |||||
顯新縣 | 今甘肅省秦安縣西北 | |||||
成紀縣 | 今甘肅省通渭縣東 | |||||
西縣 | 今甘肅省禮縣東北 | 前趙為始昌縣,後趙時改名西縣,太寧元年(349年)為仇池所據。 | ||||
略陽郡 (5) |
臨渭縣 | 前趙舊郡,太和二年(329年)郡入後趙。治臨渭,領臨渭、平襄、略陽、清水、隴城5縣,至後趙末不變。 | ||||
臨渭縣 | 今甘肅省天水市東 | |||||
平襄縣 | 今甘肅省通渭縣西 | |||||
略陽縣 | 今甘肅省秦安縣東北 | |||||
清水縣 | 今甘肅省清水縣 | |||||
隴城縣 | 今甘肅省清水縣北 | |||||
隴西郡 (2) |
襄武縣 | 前趙舊郡,太和二年(329年)郡入後趙。治襄武,領襄武、首陽2縣,至後趙末不變。 | ||||
襄武縣 | 今甘肅省隴西縣東 | |||||
首陽縣 | 今甘肅省渭源縣北 | |||||
南安郡 (3) |
豲道縣 | 前趙舊郡,太和二年(329年)郡入後趙。治豲道,領豲道、中陶、新興3縣,至後趙末不變。 | ||||
豲道縣 | 今甘肅省隴西縣東南 | |||||
中陶縣 | 今甘肅省武山縣西北鴛鴦鎮 | |||||
新興縣 | 今甘肅省武山縣西 |
朔州
州名 | 州治 | 郡名 (縣數) |
郡治 | 縣名 | 縣治 | 備注 |
---|---|---|---|---|---|---|
朔州 | ? | 前趙舊州,太和二年(329年)州入後趙,仍設立朔州,治所及領郡不詳。永寧元年(350年)以後為前秦所據。 |
涼州
州名 (郡數) |
州治 | 郡名 (縣數) |
郡治 | 縣名 | 縣治 | 備注 |
---|---|---|---|---|---|---|
涼州 (9) |
枹罕縣 | 原為前涼控制,後趙建武十二年(346年)取得前涼的大夏、金城、武始3郡和大夏護軍,設立涼州管理,明年(347年)取得前涼的興晉、永晉、漢中、武城、南安5郡及枹罕護軍,並改永晉郡為安故郡,廢前涼的南安郡。 後趙末領興晉、大夏、金城、武始、武城、安故、漢中7郡及枹罕、大夏2護軍。永寧元年(250年)以後為前涼收復。 | ||||
興晉郡 (4) |
枹罕縣 | 前涼舊郡,建武十二年(346年)郡入後趙。治枹罕,領枹罕、永固、臨津、河關4縣。 | ||||
枹罕縣 | 今甘肅省臨夏市境 | |||||
永固縣 | 今甘肅省臨夏市北 | |||||
臨津縣 | 今甘肅省臨夏縣西北 | |||||
河關縣 | 今青海省同仁縣北 | |||||
大夏郡 (3) |
大夏縣 | 前涼舊郡,建武十二年(346年)郡入後趙。治大夏,領大夏、宛戌、金劍3縣。 | ||||
大夏縣 | 今甘肅省廣河縣西北 | |||||
宛戌縣 | 地望不詳 | |||||
金劍縣 | 今甘肅省廣河縣西 | |||||
武始郡 (6) |
狄道縣 | 前涼舊郡,建武十二年(346年)郡入後趙。治狄道,領狄道、遂平、武街、始興、第五、真仇6縣。 | ||||
狄道縣 | 今甘肅省臨洮縣 | |||||
遂平縣 | 地望不詳 | |||||
武街縣 | 今甘肅省臨洮縣西 | |||||
始興縣 | 地望不詳 | |||||
第五縣 | 地望不詳 | |||||
真仇縣 | 地望不詳 | |||||
武城郡 | ? | 前涼舊郡,建武十三年(347年)郡入後趙。治所及領縣皆不明。 | ||||
安故郡 (5) |
安故縣 | 前涼舊郡,建武十三年(347年)郡入後趙。治安故,領安故、石門、桑城、臨洮、洮陽5縣。 | ||||
安故縣 | 今甘肅省臨洮縣東南 | |||||
石門縣 | 今甘肅省臨潭縣東石門鄉 | |||||
桑城縣 | 今甘肅省岷縣西北 | |||||
臨洮縣 | 今甘肅省岷縣 | |||||
洮陽縣 | 今甘肅省臨潭縣西南 | |||||
漢中郡 | ? | 前涼舊郡,建武十三年(347年)郡入後趙。治所及領縣皆不明。 | ||||
枹罕護軍 | 枹罕 | 前涼護軍,建武十三年(347年)地入後趙。治枹罕(今甘肅省臨夏市)。 | ||||
大夏護軍 | 大夏 | 前涼護軍,建武十三年(347年)地入後趙。治大夏(今甘肅省廣河縣西北)。 |
杏城鎮
軍鎮名稱 | 軍鎮治所 | 備注 |
---|---|---|
杏城鎮 | 杏城 | 前趙軍鎮,太和二年(329年)地入後趙,治杏城(今陝西省黃陵縣西南)。[參 41]永寧元年(350年)以後為前秦所據。 |
出處
- ^ 《讀史方輿紀要》卷3〈歷代州域形勢三〉。
- ^ 2.0 2.1 2.2 2.3 2.4 《晉書》卷5〈孝懷帝紀〉:「〔永嘉二年〕三月,東海王越鎮鄄城。劉元海侵汲郡,略有頓丘、河內之地。……秋七月甲辰,劉元海寇平陽,太守宋抽奔京師,河東太守路述力戰,死之。……(十一月)己酉,石勒寇鄴,魏郡太守王粹戰敗,死之。……(永嘉四年)五月,石勒寇汲郡,執太守胡寵。」卷104〈石勒載記上〉:「「建興元年,石季龍攻鄴三臺,鄴潰,劉演奔於稟丘,將軍謝胥、田青、郎牧等率三臺流人降于勒,勒以桃豹為魏郡太守以撫之。」
- ^ 《元和郡縣圖志》卷16〈河北道一·相州〉:「石季龍自襄國徙都之,仍改〔魏郡〕太守為魏尹。」
- ^ 《元和郡縣圖志》卷16〈河北道一〉:「晉以懷帝諱,改鄴為臨漳縣,石季龍徙都之,復改為鄴縣。」
- ^ 5.0 5.1 《太平御覽》卷120〈偏霸部四〉:「延熙元年七月,改頓丘為衛國,分魏郡立黎陽。」
- ^ 6.0 6.1 《太平寰宇記》卷59〈河北道八〉:「任縣,本漢張縣地,後漢省張縣,則為巨鹿郡之南蠻縣地。晉省南蠻,又為廣平郡之任縣地。後趙石氏於此置苑鄉縣;季龍又改清苑縣,屬襄國郡。」
- ^ 7.0 7.1 《元和郡縣圖志》卷15〈河東道四〉:「〔襄國〕……至季龍徙都鄴,為襄國郡。石氏既滅,罷之。」
- ^ 《元和郡縣圖志》卷15〈河東道四〉:「南和縣,……石趙屬襄國郡。」
- ^ 《元和郡縣圖志》卷16〈河東道五〉:「館陶縣,……石趙移陽平郡理此。」
- ^ 《元和郡縣圖志》卷15〈河東道·邢州內丘縣〉:「在漢為中丘縣,屬常山郡。晉於此立中丘郡,石趙改為趙安縣。」;《太平寰宇記》卷59〈河北道·邢州內丘縣〉:「《趙記》云:晉於此立中丘郡。《十六國春秋》:石季龍改為趙安縣。」
- ^ 《魏書》卷106上〈地形志上〉:「南欒,二漢屬鉅鹿,晉罷,後復。」;《太平寰宇記》卷59〈河北道·邢州堯山縣〉:「《十六國春秋》曰:石季龍建武六年分趙郡之柏人,立南欒縣。」
- ^ 《魏書》卷106上〈地形志上〉:「曲陽,二漢、晉屬趙國,曰下曲陽,後改。」
- ^ 《晉書》卷97〈石季龍載記下〉:「廣阿蝗。季龍密遣其子邃率騎三千游于蝗所。」《資治通鑑》卷95:「〔咸和八年夏〕廣阿有蝗,虎密使其子冀州刺史邃帥騎三千遊於蝗所。」;洪亮吉《十六國疆域志》卷2:「案此則後趙有廣阿縣,未知何時復立也。」
- ^ 《晉書》卷96〈石季龍載記上〉:「咸康元年,……分癭陶之柳鄉立停駕縣。」
- ^ 15.00 15.01 15.02 15.03 15.04 15.05 15.06 15.07 15.08 15.09 15.10 15.11 15.12 15.13 15.14 《資治通鑑》卷94:「〔咸和四年〕329二月,後趙群臣請後趙王勒即皇帝位;勒乃稱大趙天王,行皇帝事。立妃劉氏為王后,世子弘為太子。以其子宏為驃騎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大單于,封秦王;斌為左衛將軍,封太原王;恢為輔國將軍,封南陽王。以中山公虎為太尉、尚書令,進爵為王;虎子邃為冀州刺史,封齊王;宣為左將軍;挺為侍中,封梁王。又封石生為河東王,石堪為彭城王。」;卷95:「〔咸和八年〕333八月,趙主弘以中山王虎為丞相、魏王、大單于,加九錫,以魏郡等十三郡為國,總攝百揆。虎赦其境內,立妻鄭氏為魏王后;子邃為魏太子,加使持節、侍中、都督中外諸軍事、大將軍、錄尚書事;次子宣為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冀州刺史,封河間王;韜為前鋒將軍、司隸校尉,封樂安王;遵封齊王,鑒封代王,苞封樂平王;徙平原王[註 6]斌為章武王。……〔咸康三年337正月〕辛巳,虎依殷、周之制,稱大趙天王。即位於南郊,大赦。立其后鄭氏為天王皇后,太子邃為天王皇太子,諸子為王者皆降為郡公,宗室為王者降為縣侯。」;卷98:「〔永和五年349正月〕趙王虎即皇帝位,大赦,改元太寧,諸子皆進爵為王。」[註 7]
- ^ 《太平寰宇記》卷63〈河北道十二〉:「虜口鎮城:今邑理也。自石趙、苻秦、後魏,並為博陵郡,理於此。州理城:晉魯口城也。」
- ^ 《太平寰宇記》卷58〈河北道七〉:「永嘉亂後,石趙移郡理平晉城,即今博州清平縣也。」
- ^ 18.0 18.1 18.2 18.3 18.4 《水經注》卷5:「田融云:趙武帝十二年,立建興郡,治廣宗,置建始、興德五縣隸焉。」卷9:「田融言,趙立建興郡于城內,置臨清縣于水東,自趙石始也。……清河又東北逕信鄉西,《地理風俗記》曰:甘陵西北十七里有信鄉,故縣也。清河又北逕信成縣故城西,應劭曰:甘陵西北五十里有信成亭,故縣也。趙置水東縣于此城,故亦曰水東城。」
- ^ 《資治通鑑》卷91:「〔太興二年夏,〕趙固死,郭誦留屯陽翟,石生屢攻之,不能克。……〔太興三年二月,〕趙將尹安、宋始、宋恕、趙慎四軍屯洛陽,叛,降後趙。後趙將石生引兵赴之;安等復叛,降司州刺史李矩。矩使穎川太守郭默將兵入洛。石生虜宋始一軍,北渡河。於是河南之民皆相帥歸矩,洛陽遂空。」;《晉書》卷95〈石勒載記〉:「勒司州刺史石生攻晉揚武將軍郭誦于陽翟,不克,進寇襄城,俘獲千餘而還。」
- ^ 《晉書》卷14〈地理志上〉:「永嘉之後,司州淪沒劉聰。聰以洛陽為荊州,及石勒,復以為司州。石季龍又分司州之河南、河東、弘農、滎陽,兗州之陳留、東燕為洛州。」
- ^ 21.0 21.1 21.2 21.3 《資治通鑑》卷99:「〔永和七年〕五月,趙兗州刺史劉啟自鄄城來奔。八月,魏徐州刺史周成、兗州刺史魏統、荊州刺史樂弘、豫州牧張遇以廩丘、許昌等諸城來降;平南將軍高崇、征虜將軍呂護執洛州刺史鄭系,以其地來降。」
- ^ 《晉書》卷14〈地理志上〉:「後石季龍改陳留郡為建昌郡,屬洛州。」
-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又有東燕郡,江左分濮陽所立也,領燕縣、(前漢曰南燕,後漢曰燕,並屬東郡。《太康地志》屬濮陽。)白馬、平昌、考城凡四縣。……東郡領白馬、(別見。)涼城、(二漢東郡有聊城縣,《晉太康地志》無,疑此是。)東燕(別見。)三縣。」
- ^ 《讀史方輿紀要》卷11〈北直二〉:「平谷……晉省。石趙復置。」
- ^ 《資治通鑑》卷96:「〔咸康五年〕虎以其撫軍李農為使持節、監遼西、北平諸軍事、征東將軍、營州牧,鎮令支。」
- ^ 《讀史方輿紀要》卷11〈北直二〉:「俊靡廢縣在縣北。漢縣,屬右北平郡。後漢因之。……晉屬北平郡,後廢。」
- ^ 27.0 27.1 27.2 27.3 27.4 《魏書》卷1〈序紀〉:「〔穆帝三年〕晉懷帝進帝大單于,封代公。帝以封邑去國懸遠,民不相接,乃從琨求句注、陘北之地。琨自以托附,聞之大喜,乃徙馬邑、陰館、樓煩、繁畤、崞五縣之民於陘南。」
- ^ 《晉書》卷14〈地理志上〉:「自惠懷之間,離石縣荒廢,勒於其處置永石郡。」;《元和郡縣圖志》卷14〈河東道三〉「石州,……在秦為西河郡之離石縣。靈帝末,黃巾大亂,百姓南奔,其郡遂廢。魏黃初三年復置離石縣,晉惠帝末劉元海起於河西,攻陷郡縣,其離石又沒於賊。石勒時改為永石郡。」;《太平寰宇記》卷42〈河東道三〉「石州,……為太原郡地。兩漢為西河郡地,……晉惠帝以劉元海為離石都尉,故元海起事於此。後石勒改為永石郡。」
- ^ 29.0 29.1 29.2 29.3 29.4 《晉書》卷14〈地理志上〉:「〔石勒〕又別置武鄉郡。」卷96〈石季龍載記上〉:「武鄉長城徙人韓彊獲玄玉璽」;《十六國春秋纂錄》卷2:「〔趙王石勒三年〕冬十月,勒親與鄉老齒坐,懽飲,語及平生。……令曰:『武鄉,吾之豐、沛也,其復之三世。』」;《魏書》卷106〈地形志上〉:「鄉郡,石勒分上黨置武鄉郡」;《元和郡縣圖志》卷13〈河東道二〉「石趙時,〔武鄉縣〕改屬武鄉郡。」;《太平寰宇記》卷50〈河東道十一〉「武鄉縣,本漢涅氏縣地,屬上黨郡。晉始置武鄉縣,屬樂平郡。石氏分上黨郡涅、沾二縣置武鄉郡,縣屬焉。」
- ^ 《晉書》卷15〈地理志下〉:「自永嘉喪亂,青州淪沒石氏。東萊人曹嶷為刺史。造廣固城。」卷95〈石勒載記下〉:「曹嶷降,送于襄國。勒害之,坑其眾三萬。季龍將盡殺嶷眾,其青州刺史劉徵曰:『今留徵,使牧人也;無人焉牧,征將歸矣。』季龍乃留男女七百口配征,鎮廣固。」;《元和郡縣圖志》卷10〈河南道六〉:「廣固城,在縣西四里。晉永嘉五年,東萊牟平人曹嶷為刺史所築,有大澗,甚廣固,故謂之廣固。」
- ^ 《晉書》卷88〈孝友傳·桑虞〉:「石季龍太守劉徵甚器重之,徵遷青州刺史,請虞長史,帶祝阿郡。」
- ^ 《宋書》卷35〈州郡志一〉:「徐州刺史,後漢治東海郯縣,魏、晉、宋治彭城。」
- ^ 《晉書》卷97〈石季龍載記下〉:「初,讖言滅石者陵,尋而石閔徙蘭陵公,季龍惡之,改蘭陵為武興郡。」
- ^ 《資治通鑑》卷98:「〔永和五年十一月〕,鑒即位,大赦。以武興公閔為大將軍,封武德王。」
-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陳郡太守〉:「穀陽令,本苦縣,前漢舊淮陽,後漢屬陳,《晉太康地志》屬梁,成帝咸康三年更名。」
- ^ 《太平寰宇記》卷141〈山南西道·商州豐陽縣〉:「晉太始三年分商縣之地置豐陽縣。因豐陽川以為名,尋廢。」;《晉書》卷112〈符生載記〉:「雄遣菁掠上洛郡,於豐陽縣立荊州。」
- ^ 《魏書》卷106下〈地形志下〉:「石安,石勒置。」;《太平寰宇記》卷26〈關西道二〉:「石安原,即石勒置石安縣之所。」;《長安志》卷13:「前趙石勒於渭城置石安縣。」
- ^ 《晉書》卷95〈藝術傳〉:「趙興太守籍狀收送詣〔石〕季龍。」
- ^ 《太平寰宇記》卷34〈關西道十〉:「〔廢鶉觚縣〕,石勒改為趙平郡。」
- ^ 《太平寰宇記》卷31〈河北道二〉:「《魏志》曰:『司馬宣王撫慰關中,罷〔雲陽〕縣,置撫夷護軍。』及趙王倫鎮長安,復罷護軍。後氐羌反,又立護軍,劉、石、苻、姚因之。」
- ^ 《太平寰宇記》卷35〈關西道十一·坊州〉:「魏、晉陷於狄,不置郡縣。劉石、苻姚時,於今州理西七里置杏城鎮,常以重兵守之。」
注釋
- ^ 任縣在襄國、南和2縣之北,亦屬襄國郡轄縣。(《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十六國北朝卷》,第79頁)
- ^ 2.0 2.1 西晉河內郡尚領有武德縣,《晉書·石勒載記》記載「時劉聰攻河內,勒率騎會之,攻冠軍將軍梁巨于武德,懷帝遣兵救之。勒留諸將守武德,與王桑逆巨於長陵。巨請降,勒弗許,巨踰城而遁,軍人執之。勒馳如武德,坑降卒萬餘,數梁巨罪而害之。王師退還,河北諸堡壁大震,皆請降送任於勒」,則永嘉四年(310年)石勒破武德縣,殺晉冠軍將軍梁巨後廢縣。
- ^ 《晉書·地理志》遺漏此縣,《晉書·石勒載記》有武德縣的記載。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西晉圖組》河內郡有此縣。
- ^ 《晉書·石勒載記》記載「劉曜敗季龍于高候,遂圍洛陽。勒滎陽太守尹矩、野王太守張進等皆降之,襄國大震」,時為趙王十年(328年),則此年以前野王郡已立,設立年份當在318年復立河內郡、汲郡之時。
- ^ 《晉書·地理志》作「東安陵」,《晉書·明帝紀》、《五行志》及《宋書·五行志》記載「饒安、東光、安陵三縣火」,則後趙時已改名安陵。
- ^ 《晉書·石勒載記》作「太原王」。
- ^ 石虎諸子進爵為郡王而可考者,為燕王石斌、樂平王石苞、彭城王石遵、義陽王石鑒、沛王石沖、汝陰王石琨、淮南王石昭、新興王石祗8人,而襄城公石涉歸、上庸公石日歸2人血緣關係不明。
- ^ 後趙廢狐奴縣年份不明,《晉書·石季龍載記》記石虎「徙遼西、北平、漁陽萬戶于兗、豫、雍、洛四州之地」,時間在建武六年(340年)時,疑狐奴縣在此年廢縣。
- ^ 後趙廢俊靡縣年份不明,《晉書·石季龍載記》記石虎「徙遼西、北平、漁陽萬戶于兗、豫、雍、洛四州之地」,時間在建武六年(340年)時,疑俊靡縣在此年廢縣。
- ^ 10.0 10.1 10.2 10.3 據《晉書·地理志》記載,太原郡尚領有狼孟、於離、盂、京陵4縣,狼孟縣西晉末廢縣,其餘3縣可能也在十六國戰亂時廢。
- ^ 11.0 11.1 據《晉書·地理志》記載,新興郡尚領有廣牧縣,西晉以後不見,蓋十六國戰亂時廢。
- ^ 《晉書·石勒載記》記載石勒稱帝時領有24郡,有定襄郡無新興郡,當石勒取得新興郡後改名為定襄郡。
- ^ 據《晉書·地理志》記載,雁門郡尚領有汪陶、葰人2縣,無樓煩、陰館2縣,蓋永嘉以後置廢。
- ^ 西晉為「東安平縣」,至前燕時已改稱「安平縣」,蓋永嘉以後改名。
- ^ 牟發松列後趙世臨朐縣屬平昌郡。
- ^ 據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考証,濟南郡尚領有菅、鄒平4縣,鄒平縣西晉末時廢,菅縣西晉以後不見,蓋十六國戰亂時廢。
- ^ 牟發松等編《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十六國北朝卷》考証祝阿郡領縣僅得祝阿1縣,其餘領縣不明。
- ^ 18.0 18.1 18.2 18.3 胡阿祥等認為傅陽、武原、梧、廣戚4縣在永嘉之亂後見廢。(《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第693頁)
- ^ 《晉書·地理志》下邳郡尚領有北凌縣,十六國時已不可考。牟發松等誤以《太平寰宇記》卷17的凌城廢縣即下邳郡北凌縣,實際上是廣陵郡凌縣。
- ^ 牟發松等編《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十六國北朝卷》,第95頁注釋3。
- ^ 牟發松等認為東安郡尚領發干縣,據胡阿祥等考証,實際上是僑縣。
-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十六國北朝卷》以武德國單立,下領武德縣。案武德縣為河內郡廢縣,又冉閔封武德王以前曾封武興公,蓋武德國實際由武興郡改置。
- ^ 《晉書·地理志》臨淮郡尚領有高郵縣,為東晉所據,後移屬廣陵郡。
- ^ 牟發松等認為後趙淮陵郡尚領有廣陵郡的淮浦縣。
參考資料
書籍
- 胡阿祥,《六朝疆域與政區研究》(增訂本),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
- 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2
- 胡阿祥、孔祥軍、徐成合著,《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
- 牟發松、毌有江、魏俊杰合著,《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十六國北朝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7
- 史霖,《十六國時期漢趙國疆域政區的變遷》,上海:復旦大學,2010
- 湯球,《十六國春秋輯補》,台北:鼎文書局,1987
- 房玄齡,《晉書》,維基文庫
- 沈約,《宋書》,維基文庫
- 魏收,《魏書》,維基文庫
- 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維基文庫
- 樂史,《太平寰宇記》,維基文庫
- 酈道元,《水經注》,維基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