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量部
此條目過於依賴第一手來源。 (2023年11月30日) |
佛教 |
---|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佛教專題 |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
初期佛教 |
|
經量部(梵語:Sautrāntika),又稱說經部(梵語:Sūtravādin;巴利語:Suttavāda)、經部,部派佛教的部派之一。《異部宗輪論》記載佛滅後第四百年初(即佛滅三百多年後),由說一切有部中分出。此部在三藏之中,唯以經為正量,反對《大毗婆沙論》,故名經量部[1]。《異部宗輪論》所記載的經量部宗義基本上屬於其前身說轉部。
源流
在南傳《島史》中記載經量部從說轉部分出,北傳《舍利弗問經》中二者是並列的部派,失譯《十八部論》和真諦譯《部執異論》的十八部派記載中二部合一而說轉部為本名[2],在玄奘譯《異部宗輪論》中改稱為經量部為本名[3]。
經量部源於譬喻師傳統,在說一切有部集結出《大毗婆沙論》之前,雖有可據此分為不同部派的教義分歧,但未徹底決裂。在《大毗婆沙論》成立之後,迦濕彌羅派主張應以《大毗婆沙論》為主,但另一派的人,認為應該以脩多羅經為主,於是另外形成經量部[4][5]。
藏傳佛教格魯派聲稱因為宗義的不同,經量部後來又分成二派,一派是隨阿笈摩經量部,又稱隨教行經部宗,俱舍宗與成實宗都源自此派。另一派被稱為隨理量行經部派,重視因明學[6]。
著名人物
一般將經量部創始人認定為歷史上著名的大譬喻師鳩摩羅羅陀(義譯為「童受」),因而稱其為「經部祖師」或「經部本師」。經量部最重要的人物是室利邏多上座,他在阿踰陀國編寫了《經部毘婆沙論》[7],眾賢《順正理論》稱他為「上座」[8]並對其學說進行了評破,並且稱《俱舍論》偏向於他的學說[9]。
基本學說
說一切有部《大毘婆沙論》已經引證了《佛阿毘曇經》[10]和《稻芉經》[11]的「外法緣起」[12],並提出了「業種子」概念[13],但否定了「相似相續」[14]。
業果感赴
經量部明確反對三世實有[15],《順正理論》記載了譬喻師的「業果感赴」學說:
“ | 何謂彼宗,謂譬喻宗,故彼宗說:如外種果感赴理成,如是應知,業果感赴。 謂如外種,由遇別緣,為親傳因,感果已滅[16];由此後位,遂起根、芽、莖、枝、葉等,諸異相法,體雖不住,而相續轉;於最後位,復遇別緣,方能為因,生於自果。如是諸業,於相續中,為親傳因,感果已滅;由此,於後自相續中,有分位別,異相法起,體雖不住,而相續轉;於最後位,復遇別緣,方能為因,生於自果。 雖彼外種,非親為因,令自果生,然由展轉。如是諸業,亦非親為因,令自果生,然由展轉力。 內外因果,相續理同;外謂種根芽等,不斷名為相續;內法相續,謂前後心,恆無間斷。 |
” |
說一切有部以「業有果故有去來」為其三世實有的理據,經量部並不認可而提出自宗觀點:「業為先,所引相續,轉變,差別,令當果生。」如《俱舍論》記載:
“ | 又彼所言:「業有果故有去來」者,理亦不然。非經部師作如是說:「即過去業能生當果」,然業為先,所引相續,轉變,差別,令當果生。[17] | ” |
《順正理論》引述了《俱舍論》的說法,稱這裡的「業相續」為心相續:
“ | 經主於此作如是言,非經部師作如是說:「即過去業能生當果」,然業為先,所引相續,轉變,差別,令當果生。譬如世間,種生當果,謂如從種,有當果生,非當果生從已壞種,非種無間有當果生。然種為先,所引相續,轉變,差別,能生當果,謂初從種,次有芽生,葉乃至花,後後續起,從花次第,方有果生。 而言果生從於種者,由種所引,展轉傳來,花中功能,生於果故,若花無種所引功能,應不能生如是類果。如是從業有當果生,非當果生從已壞業,非業無間有當果生。然業為先,所引相續,轉變差別,能生當果。 業相續者,謂業為先,後後剎那,心相續起;即此相續,後後剎那,異異而生,名為轉變;即此轉變,於最後時,有勝功能,無間生果,異餘轉變故,名差別。[18] |
” |
經量部以「種子」比喻「業」,以「牙起種謝次地而生」[16]比喻「相續」,以結果比喻「果報」;後又將相續細化,以枝葉生長比喻「轉變」,以開花比喻能最後生果的「勝功能」。
無漏法種
《異部宗輪論》所記載的經量部宗義基本上是其前身說轉部的宗義[19],《異部宗輪論》和《部執異論》與其更早版本即《十八部論》相比,多出了經量部的「異生位中亦有聖法」宗義:
“ | 其經量部本宗同義。……異生[20]位中亦有聖法[21]。 | ” |
《順正理論》記載了此說中的異生位中聖法是「無漏法種」:
“ | 然彼論說此心心所,雖為無漏種,而體非無漏,猶如木等,非火等性,謂如世間,木為火種,地為金種,而不可說,木是火性,地是金性,如是異生心及心所,雖是無漏種,而體非無漏。 | ” |
一味蘊
《異部宗輪論》與其更早版本即《十八部論》和《部執異論》相比,多出了經量部部份論師主張的一味蘊:
“ | 其經量部本宗同義。……有根邊薀[22],有一味薀[23]。 | ” |
按窺基《異部宗輪論述記》的解釋,「一味蘊」即經量部中部份論師所主張的細意識,具有四蘊,以之為根本而五蘊起,故稱根本蘊,其餘有間斷的五蘊是支末,稱為根邊蘊。印順法師認為,一味蘊不是細意識,仍舊是說轉部的法體「一味」的根本蘊,根邊蘊是作用蘊[24]。
派系
按印順法師研究,經量部提出與說一切有部及說轉部相對立的種子熏習學說[25],種子熏習說至少可分四派[26]:
- 心、心所相續:經量部的本義,「業」之所依是心、心所法相續[27],這個學說可能起源於《大毘婆沙論》記載的譬喻師說法:「謂或有執,離思無異熟因,離受無異熟果,如譬喻者。」此理論最早見於龍樹《中論》的記載[28]。
- 六處相續:室利邏多上座等認為三界有情的心與色都是不斷的,六處都是受到熏習的[29]。這個學說可能起源於《大毘婆沙論》記載的一則譬喻師說法:「謂譬喻者分別論師執,滅盡定細心不滅,彼說無有有情而無色者,亦無有定而無心者,若定無心命根應斷,便名為死,非謂在定。」
- 心、有根身相續:世親《俱舍論》記載了先代軌範師的說法:「故彼先代諸軌範師咸言,二法互為種子,二法者,謂心、有根身。」隨順《大毘婆沙論》的「滅盡定都無有心」,此派確立心與色相互持種[30]。
- 細心相續:世親《大乘成業論》記載了一派經量論師的說法:「應如一類經為量者,所許細心彼位猶有,謂異熟果識,具一切種子,從初結生乃至終沒,展轉相續曾無間斷。」這個六識之外,一生展轉相續不間斷的「細心」被認為近乎阿賴耶識。
注釋
- ^ 窺基《異部宗輪論述記》:「至第四百年初。從說一切有部復出一部名經量部。亦名說轉部。自稱我以慶喜為師。述曰此師唯依經為正量。不依律及對法。凡所援據以經為證。即經部師。從所立以名經量部。亦名說轉部者。此師說有種子。唯一種子。現在相續。轉至後世。故言說轉。至下當知舊云說度部。然結集時尊者慶喜專弘經藏。今既以經為量故。以慶喜為師。從所立為部名。滿慈弘宣對法。近執弘毗奈耶。既不依於對法及律故。今唯以慶喜為師也。」
- ^ 失譯《十八部論》:「彼相續部根本見者。陰從此世至他世。」
真諦譯《部執異論》:「說度部是執義本。陰從前世至後世。」 - ^ 玄奘譯《異部宗輪論》:「其經量部本宗同義。謂說諸薀有從前世轉至後世。立說轉名。」
- ^ 《三論玄義檢幽集》卷六(大正藏 T70 p.463.1-24~25;p.463.3-15~17):「上座弟子部,唯弘經藏,不弘律、論二藏。……(佛滅後)至第三百年初,迦旃延尼子出世,於上座部出家,是弘對法(即阿毘達磨,又稱毘曇,即論),後弘經律,既乖上座本旨,所以鬪諍紛云。」
- ^ 至尊法幢吉祥賢《宗義建立》:「因為此宗不尊奉《大毗婆沙論》,而以佛經為主來宣說宗義,所以稱為為『經部宗』。」
- ^ 遍智·蔣央協巴《大宗義》:「我們以經為量,不以論為量,故稱為『隨教行經部宗』,並且另有一跟隨於《集量論》與『七部量論』二部的隨行者,他們因為修習稱為經部宗與唯識宗共通的『七論量論』之故。」
- ^ 玄奘《大唐西域記》:「阿踰陀國。周五千餘里。國大都城周二十餘里。穀稼豐盛華菓繁茂。氣序和暢風俗善順。好營福勤學藝。伽藍百有餘所。僧徒三千餘人。大乘小乘兼功習學。天祠十所。異道寡少。……城北四五里。臨殑伽河岸大伽藍中有窣堵波。……伽藍西四五里有如來髮爪窣堵波。髮爪窣堵波北伽藍餘趾。昔經部室利邏多(唐言勝受)論師。於此製造。經部毘婆沙論。」
- ^ 眾賢《順正理論》:「但是上座。其年衰朽。出虛之言。」「彼恆尋思麁淺異論。尚年已過。居衰耄時。」
- ^ 眾賢《順正理論》:「經主於中朋附上座所立宗趣。」
- ^ 真諦譯《佛阿毘曇經·出家相品》:「其外因緣從因義何者?一切過去未來諸佛種智,同說如是以從種生芽,從芽生葉,從葉生節,從節生莖,從莖生幹,從幹生枝,從枝生蕚,從蕚生花,從花生子;若無子則不生芽,如是無花則不生子,有子故得生芽,如是有花故得生子;如此子亦不言我能生芽,芽亦不言我能自生。如是一切法如理而安,以是義故,外因緣從因義。」
- ^
東吳支謙譯《了本生死經》:「何謂二事見外緣起,為因相縛,緣相縛。因相縛為何等?從種根,從根葉,從葉莖,從莖節,從節懷華,從華實,是為因相縛。」
東晉失譯《佛說稻芉經》:「外因緣法從何而生,如似種能生牙,從牙生葉,從葉生節,從節生莖,從莖生穗,從穗生華,從華生實;無種故無牙,乃至無有華實,有種故牙生,乃至有華故果生;而種不作念我能生牙,牙亦不作念我從種生,乃至華亦不作念我能生實,實亦不作念我從華生。而實種能生牙,如是名為外因生法。」 - ^
北涼浮陀跋摩譯《阿毘曇毘婆沙論》:「外道作如是說,後心是前心因。……為斷如是意故,明後心非前心因,若當後是前因者,則違內、外因緣生法。……云何與外緣生法相違?如種子為牙因,乃至花為果因,若然者,應牙為種子因,乃至果為花因。」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或有外道,引世現喻,執後為前因。……為止彼宗,欲明後法非前法因。若是因者,便違內外緣起諸法。違內法緣起者,謂應行緣無明,乃至老死緣生。……如是等違外法緣起者,謂應種子因芽,乃至花因於果。」 - ^
北涼浮陀跋摩譯《阿毘曇毘婆沙論》:「留住義是漏義者,誰令眾生留住欲、色、無色界耶?答曰:漏也。浸漬義是漏義者,如於糟中,浸漬種子,其牙便生。如是眾生,以業種子,浸漬煩惱糟中,便生未來有牙。」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誰令有情留住欲界、色、無色界,所謂諸漏。淹貯義是漏義,如濕器中,淹貯種子,便能生芽;如是有情,煩惱器中,淹貯業種,能生後有。」
真諦譯《佛阿毘曇經·出家相品》:「復次業及識等次生十二因緣,故生四支,此隨因義,何者為四,無明、愛、業、識也。其識種子有為因,其名色者業及田為因,無明、愛為煩惱因。無此業煩惱故,識種子不生長。則此因業,識種子為田,無明故散識種子,愛故潤識種子。……復次識種子安住業田中,為愛所潤漬,無明為密覆故,種子生長,生名色芽於一切無生陰。」 - ^
東晉失譯《佛說稻芉經》:「如是外緣生法,以五事故,當知不斷,亦非常,亦不從此至彼。如牙種少,果則眾多,相似相續,不生異物。」「如種子,不生異果故,名相似相續。」「云何相似而生,如不善因生不善果,如善因生善果,以是故,名相似相續而生。」
北涼浮陀跋摩譯《阿毘曇毘婆沙論》:「如說相似法沙門所說:心與心作次第,受與受作次第。如是說者則有過,所以者何?貪欲心還與貪欲心作次第,瞋恚還與瞋恚,愚癡還與愚癡,善還與善,不善還與不善,無記還與無記,如是說者,則無解脫涅槃。」
「彼法沙門作如是說:色法生住無常,即是色體,乃至識亦如是。」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相似相續沙門說曰:心但與心作等無間緣,受等亦爾,各與自類作等無間緣。彼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若必爾者,應善心還生善心,不善心還生不善心,無記心還生無記心,貪心還生貪心,恚心還生恚心,癡心還生癡心,如是便無究竟解脫。」
「或復有執,相與所相一切相似,如相似相續沙門,彼作是說:色法生住老無常,體還是色,乃至識法生老住無常,體還是識。為遮彼執,顯有為相,唯不相應行蘊所攝。或復有執,色等五蘊,出胎時名生,相續時名住,衰變時名異,命終時名滅,如經部師。」 - ^ 世親《阿毘達磨俱舍論》:「又彼所言世尊說故。去來二世體實有者。我等亦說有去來世。謂過去世曾有名有。未來當有。有果因故。依如是義說有去來。非謂去來如現實有。」
- ^ 16.0 16.1 東晉失譯《佛說稻芉經》:「如是外緣生法,以五事故,當知不斷,亦非常,亦不從此至彼。……云何非常?牙、莖、華、果、各自別故,非常。亦不種滅而後牙生,亦非不滅而牙便生,而因緣法,牙起種謝,次第生故,非常。」
- ^ 真諦譯《阿毘達磨俱舍釋論》:「是汝所言:『由業有果報故過去世不無』者,此中今共論之。何以故?諸經部師不說:『從過去業果報得生』,此云何?從昔相續,轉異,勝類生。」
- ^
真諦譯《阿毘達磨俱舍釋論·破說我品》:「譬如種子果,如世間說,從種子果生,此果不從已謝滅種子生,非無間生。云何生?從種子相續,轉異,勝類生,謂芽、節、葉等,次第所生花,及花後,此果既從花生。云何說為種子果?由轉轉,於花中生果功能,是種子所作故,是最後花功能,若不以種子功能為先,此花無功能,得生如此等流果。
如此,從此業,說果報生,不異此義,果報不從已謝滅業生,亦非無間生。若爾云何?從業相續、轉異、勝類果生。
此中相續是何法?轉異是何法?勝類是何法?以業為先,後後心生,說名相續。此相續,後後異前,說名轉異。於此轉異中,若有轉異,無間最能生果,說名勝類,此於餘轉異最勝故。
譬如有取死心,於後有生有功能,雖以種種業為先,若業重、最近、數習,是三所生功能,此中明了顯現,非餘業。如偈言:若重近數習,及昔作諸業,先先先後熟,於輪轉有續。」
玄奘譯《阿毘達磨俱舍論·破執我品》:「何名相續、轉變、差別?謂業為先,後色、心起,中無間斷,名為相續。……」 - ^ 印順《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第六章說一切有部的四大論師,第三節世友,第一項事跡與著作:「『異部宗輪論』,……論中所說的部派分裂,為說一切有部的傳說。所敘的部派異義,為漢譯中唯一的宗派異義集。所說的說一切有部宗義,與『發智』、『品類』論等相合。所說的說經部義,還是初期的說轉部義,與晚期的經量部不同。這可見『異部宗輪論』所顯示的宗派實況,不會遲於『大毘婆沙論』的。」
- ^
北涼浮陀跋摩譯《阿毘曇毘婆沙論》:「問曰:為不得一切聖法是凡夫性?為不得苦法忍是凡夫性耶?……復有說者:不得一切無漏法,是凡夫性。問曰:若然者,無有聖人盡成就一切無漏法者,則無非凡夫性。答曰:雖無聖人盡成就一切無漏法者,然非凡夫,所以者何?亦有不得聖道,亦有得聖道故。」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問:為不得苦法智忍是異生性?為不得一切聖法是異生性耶?……復有說者:不得一切聖法是異生性。問:若爾,則應一切有情皆名異生,無聖者成就一切聖法故。答:雖無聖者具足成就一切聖法,而非異生。以彼非得,雜聖得故。謂若身中聖法非得,不雜得者,是異生性。聖者身中聖法非得,雜聖得故,非異生性,彼得、非得恆俱生故。」 - ^ 窺基《異部宗輪論述記》:「異生位中亦有聖法。即無漏種法爾成就。」
- ^ 失譯《十八部論》:「陰有約根本。」真諦譯《部執異論》:「陰有本末。」
- ^ 窺基《異部宗輪論述記》:「一味者。即無始來展轉。和合一味而轉。即細意識。曾不間斷。此具四蘊。有根邊蘊者。根謂向前細意識。住生死根本故。說為根。由此根故有五蘊起。即同諸宗所說五蘊。然一味蘊是根本故。不說言邊。其餘間斷五蘊之法是末起故。名根邊蘊。」
- ^ 印順《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第十一章經部譬喻師的流行,第一節說轉部‧說經部‧譬喻師,第一項說轉部與說經部:「『異部宗輪論』所說的宗義,並非說經而是說轉部。……窺基的『異部宗輪論述記』,以經部的種子說去解說,是不適當的。……說一切有部的「法體恆住」,「用有起滅」,這一派就明朗的說為:根本蘊,是法體,是常住;作用蘊,是作用,是無常。作用蘊是從根本蘊生起的,所以名為根邊蘊。根本蘊是常住一如(一一法恆住自相,沒有任何差別可說),所以又名一味蘊。」
- ^
印順《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第十一章、經部譬喻師的流行,第三節、經部譬喻師的成立及其派別,第二項、經部譬喻師的根本教義:
「經部譬喻師的根本思想,是種子熏習說。怎樣從說一切有而演化為種習思想呢?
說一切有部立義,以為一切法體,是恆住自性的,約作用的起滅,說有為法有三世的類別。三世,依作用而成立。依據這一見地,解說造業受果,繫縛解脫。
從說一切有部而分出的說轉部,顯然是現在實有論者,一切是現前的實在。三世遷流,只是現前的法體,或起用,或用息,或未起用而已。所以,『大毘婆沙論』說:有執──「一根本蘊,二作用蘊,前蘊是常,後蘊無常」;這不外乎說一切有部,法體與作用說的變形。……
持經的譬喻師,承受了過未無體說。三世有者所說的過去有與未來有,轉化為存在於現在的內在。現在是不斷相續的剎那現實;在這剎那現實的底裏,存有前因所起,能生自果的功能。
經部譬喻師的功能性,等於說轉部的根本(一味)蘊,但是無常的。說轉部以法體常住為本,現起的為相用;體與用的關係,是本體與現象。經部譬喻師,以剎那的當前現實為本,以功能性為用,與說轉部恰好相反。現行與功能的關係,如質與能。所以,現行與功能相轉化,成為徹底的無常論。」 - ^ 印順《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第十一章經部譬喻師的流行,第三節經部譬喻師的成立及其派別,第二項經部譬喻師的根本教義。
- ^ 眾賢《阿毘達磨順正理論》:「然業為先,所引相續,轉變,差別,能生當果。業相續者,謂業為先,後後剎那,心相續起;即此相續,後後剎那,異異而生,名為轉變;即此轉變,於最後時,有勝功能,無間生果。異餘轉變故,名差別。」
- ^
龍樹《中論》:「
如芽等相續,皆從種子生,從是而生果,離種無相續。
從種有相續,從相續有果,先種後有果,不斷亦不常。
如是從初心,心法相續生,從是而有果,離心無相續。
從心有相續,從相續有果,先業後有果,不斷亦不常。
【梵志青目釋】如從穀有芽,從芽有莖葉等相續,從是相續,而有果生,離種無相續生。是故,從穀子有相續,從相續有果,先種後有果故,不斷亦不常。如穀種喻,業果亦如是,初心起罪福,猶如穀種,因是心餘心心數法相續生,乃至果報。先業後果故,不斷亦不常,若離業有果報,則有斷常。
能成福德者,是十白業道,二世五欲樂,即是白業報。
【梵志青目釋】白名善淨,成福德因緣者。從是十白業道生,不殺、不盜、不邪婬、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無益語、不嫉、不恚、不邪見,是名為善。從身、口、意生是果報者,得今世名利,後世天人中貴處生。布施、恭敬等雖有種種福德,略說則攝在十善道中。
若如汝分別,其過則甚多,是故汝所說,於義則不然。
【梵志青目釋】若以業果報相續故,以穀子為喻者,其過甚多,但此中不廣說。汝說穀子喻者,是喻不然。何以故?穀子有觸有形,可見有相續,我思惟是事,尚未受此言,況心及業,無觸無形不可見,生滅不住,欲以相續,是事不然。復次、從穀子有芽等相續者,為滅已相續?為不滅相續?若穀子滅已相續者,則為無因;若穀子不滅而相續者,從是穀子常生諸穀,若如是者,一穀子則生一切世間穀;是事不然,是故業果報相續則不然。」
龍樹《大智度論》:「心有二種,一者、念念生滅心,二者、相續次第生,總名一心,以相續次第生故,雖多名為一心。」 - ^ 眾賢《阿毘達磨順正理論》:「然上座言:因緣性者,謂舊隨界,即諸有情,相續展轉,能為因性。……又舊隨界,無體可知,猶如合行和合有等。此舊隨界,體不可說,但可說言,是業煩惱所薰六處,感餘生果。」
- ^ 《瑜伽師地論》:「云何因緣,謂諸色根根依及識,此二略說能持一切諸法種子。隨逐色根,有諸色根種子,及餘色法種子,一切心心所等種子。若隨逐識,有一切識種子,及餘無色法種子,諸色根種子,所餘色法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