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Shibo77/无名一角
商朝又称殷、殷商[注 1](约前17世纪—约前11世纪[注 2])
- 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晚期,中国的历史从半信半疑的时代过渡到信史时代。
{{参|name=最早的中国}}
国号
□ 㞢 蒐 𢀛 锜 茷 彡 旂 戉 乂 弜 墉 髳 沚 醢 卣 耤 肜 彘 臧 囧 匚 爿 昜 啺 椃 朿 奭 兕 臿 妌 攸 邶 刖 劓 刈 窠 繇 酆 㭉 㦰 㠯 𢦚 㐭 𣪊 𢦏 𠬝 𧗿 爻 婦 帚 彐 刍 亞 {{参|name=殷商断代史}}
《尚书》、《史记》等传世文献称呼商朝为“殷”,但如《古本竹书纪年》等早期文献均称这个朝代为“商”,另有《今本竹书纪年》等文献称它为“殷商”。这三种称呼并见于先秦的文献中,然而在目前出土的卜辞资料中,尚未发现可解读作“殷”的甲骨文字。“大邑商”或“天邑商”是商人对殷墟都邑的自称,在战争中称呼己方军队为“商方”。尚不明晰商人是否拥有对整体国家或族群的泛称。
从《史记·殷本纪》“契封于商[参1]”的记载可知“商”是商族先公的初期居地,国号取于地名。其后迁至亳,国号亦可称作“亳”,迁至殷,自然也称作“殷”。多次的迁徒中始终以居驻商地和殷地的时间最久,势力最大,在周边方国部落中留下的印象最深,所以此二称变成了这个国家的名称。“殷商”这个合称最早见于西周的《诗经》。《荡》有“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参2]”,《大明》有“殷商之旅,其会如林[参3]”。《大明》又有“燮伐大商”、“肆伐大商”[参3],《文王》有“商之孙子[参4]”,《玄鸟》有“殷受命咸宜[参5]”,《殷武》有“挞彼殷武[参6]”,可见在周朝“商”、“殷”、“殷商”三称通用,之间并无差别,可互换相称[8]:11—14。
晋·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载“帝盘庚徒都殷,始改商曰殷[参7]”,史家便据此将盘庚迁殷前的时期称作“商”、盘庚迁殷后的时期称作“殷”。
历史
商朝可以分为先商、早商、晚商三个阶段。成汤灭夏至盘庚迁殷之间为早商,灭夏之前为先商,迁殷之后为晚商。晚商时期又称“殷”[10]。成汤之前的商族首领称作“先公”,其后的君王称作“先王”[注 3][参8]。
先商
渊源
学术界针对商族的发源地问题提出东方、西方、北方三种假说[13]:48。 《礼记·缁衣》引《尚书·商书·尹诰》曰“惟尹躬天,见于西邑夏”,说明商在夏之东。
十四世而兴
《史记·殷本纪》记载商的始祖契[注 6]生活于尧舜禹时代[注 7],曾在舜帝下任职司徒[注 8]。他因辅佐大禹治水立下功绩[注 9],被“封于商,赐姓子氏[参1]”,其后裔便从地名自称。《世本》又载“契居蕃[注 10][参9]”,此二地王国维根据《汉书·地理志》认为分别在今河南商丘和山东枣庄滕州。卜辞所见“宗”[合集 30298]可能指契,说明商人为他立有宗庙。战国时期的文献记载契逝后,其子昭明继位,“居砥石[注 11][参9]”。“昭明卒,子相土立[参1]”。相土是继契后较为著名的商族首领,《世本·作篇》记载他训练马匹,使用马驾车充当运输工具[注 12]。《诗经·长发》记载相土的活动区域相当广泛,声誉传播海外[注 13],说明这时期商族的航海技术已经可以通往近岸的海岛。此时商族活动于冀中豫北的古黄河流域,在东方海滨也有相当的势力,《左传》载相土有“东都”[注 14]。相土逝,子昌若立。昌若逝,子曹圉立。曹圉逝,子冥立。文献记载冥任夏后氏的水官,夏后杼在位时冥因治水之事而殉职[注 15]。《礼记》记载殷人将冥与喾、契、汤四位先祖先公齐列祀典[注 16]。卜辞多见殷人为“季”举行侑祭,王国维结合《天问》“该秉季德”、“恒秉季德”[参16]的记载,认为“该”、“恒”是王亥和王恒,“季”为其父与卜辞记载相符,当是史书记载的冥[参8]。
王亥[注 17]、王恒为冥的二子,冥卒后相继为王。殷人对王亥格外尊敬,他是首位被称作“王”的君主[13]:60—61。卜辞中总以“王亥[粹 75]”、“高祖亥[屯南 2105]”、“高祖王亥[合集 32916]”尊称他,从不单称其为“亥”,一些卜辞还在其名号的上角刻画代表早期商族的玄鸟图腾[8]:33。王亥在殷人的心目中似乎拥有很大的神威,殷人时常向他祈年祈雨[8]:25—26。关于王亥的卜辞有一百三十余条,数量之多居诸先公之首[13]:60。王亥在位时,商族经济达到新的高峰,卜辞记载王亥一次祭祀可用牲多达五十头牛[注 18]。为解决牲口过剩、不易畜养的问题,王亥将部分牛羊托寄于邻近的河伯氏和有易氏[注 19]。之后王亥与有易氏首领绵臣[注 20]发生争执[8]:30,绵臣强迫王亥交出所有牲口,王亥拒绝,绵臣便将其杀害[注 21],夺走牛羊[注 22]。后来王亥之弟王恒继位,从绵臣手中夺回了牛羊。关于王恒的卜文有十余条,与王亥同样尊称为“王”,但王恒却不见于传世文献的商王世系中,其原因不明[13]:61。王恒死后,其子上甲微又联合河伯氏讨伐有易氏,杀死绵臣[注 23]。商族在有易氏没落的同时强盛了起来[13]:60—61。战胜有易后,上甲的诸弟各怀私心,纷争起事,蓄意谋害上甲,上甲随机应变,平息了叛乱,保证了商族后嗣的延续[注 24][13]:61。上甲在殷人的周祭顺序中排列首位,祈雨卜文均以“自上甲……”开始,卜辞对上甲以降的商王有了明确的世系排列,或许是因为商族在上甲时期才开始有文字记载,而之前的世系源于传说[13]:61。今所见关于上甲的卜辞多达一千一百余条,位居诸商王之首,可见殷人对上甲之崇敬[13]:61。
上甲之后报乙、报丙、报丁、主壬、主癸五公先后即位,在卜辞中,“报”写作“匚”[注 25],“主”写作“示”,五位先公合称“三匚二示[屯南 2265][合集 27083]”。上甲后的三匚全以天干“乙丙丁”相次,二示时则应续以“戊己庚辛”排列,却跳至“壬癸”。同时,二示的配偶妣庚和妣甲的天干亦不相次。说明三匚的庙号可能是殷人后来追拟的,而二示的庙号则有典册记载。“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参21]”记载到的祭祀典册,可能始于二示时期[13]:61[41]:191─193。二示时期,商族势力不断扩大,他们拉拢黄河下游各氏族部落,一步步逼近夏后氏腹地伊洛地区。
早商
汤黜夏命
大乙汤乃示癸之子,关于汤的名字记载较为复杂,《古本竹书纪年》云“汤有七名[参18]”。殷墟卜辞中多称其为合字“大乙[后 上1.11]”、又称单字“唐[佚 873]”或“成[乙 5303]”。周原卜辞以及齐国彝铭称其为“成唐”。《尚书》、《楚辞·天问》称其为“汤”。《诗经》、《国语》等称其为“汤”、“武汤”或“武王”。《史记》、《荀子》等称其为“天乙”。《论语》、《墨子》、《竹书纪年》等称其为“履”[13]:63。
夏朝的末代君主履癸又名桀,史书记载他是位昏庸好色的君王,他暴虐民众,大兴土木修建倾宫、瑶台,使得诸侯叛离。桀便派军四处讨伐不服的属国。此时的商汤是专为夏王室征伐的夏方伯,史书中称赞他修德爱民、宽厚仁慈,与夏桀形成鲜明的对比。《吕氏春秋·异用》、《史记·殷本纪》、《帝王世纪》等形容夏桀“网张四面”如此鸟禽全入网中,一个也不落,而商汤“网开三面”[注 26]仅留一面捕禽,其余三面放之,表示商汤的仁慈大度。诸侯见势便纷纷弃桀归汤,汤籍此机会网罗人才、拉拢诸侯。有莘氏居于夏后腹地伊洛平原,不满桀的统治,决定与商汤联姻结盟。伊尹随有莘氏女进入商汤王室,始任庖正,而后得到了汤的重视,被授予“天下之政”[注 27],立为小臣。汤以伊尹为士朝贡夏廷,潜入观察夏地的动静。除伊尹外,仲虺、咎单、女鸠、女房、义伯、仲伯等官贤也先后归汤[44]:101。
汤将都邑迁回先王之地——亳。亳与葛国[注 28]为邻,葛是灭夏的必经之地。汤闻葛伯不祭祀神祖,便遣人前去查问究竟,葛伯答复没有可供牺牲的牛羊,汤遂送去牛羊,葛伯却宰了牛羊供自己食用,回复说葛国缺粮,汤再遣去亳邑民众协助耕种,并派童子到田间送饭,葛伯却夺其饭杀其人。于是汤自亳邑出发征伐葛伯。汤战胜葛后见夏桀并未谴责,于是又相继征伐洛、荆、苏、董、温等国。自称征伐是吊民伐罪,为民除祸,故而汤东征西怨、南征北怨,得到了民众的支持[参24]。灭温后战争发生转折,商亳遭到温的同姓邻国昆吾的反击,此后商汤转而讨伐亲夏的属国。此时商汤感觉羽翼丰满,在景亳汇集诸侯盟国,宣告与夏作战,是为“景亳之命”[参25][注 29]。先后消灭韦[注 30]、顾[注 31]、昆吾[注 32][注 33]等亲夏政权,翦除夏后属国,削弱夏后势力,经过“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参26][注 36]”汤趁夏地发生旱灾,自陑起兵西进,桀抵挡不过,且战且逃,战败于有娀氏旧址,逃至鸣条[注 37]。汤与夏桀在此展开了鸣条之战。
战前,汤作《汤誓》,举说桀的罪状是“率遏众力,率割夏邑”。桀战败,经历山[注 38]逃至南巢[注 39],夏朝覆灭。汤迁徒夏族遗民于杞,汤欲迁夏社,伊尹认为会引起夏民的愤恨,作《夏社》反对[注 40]。汤经泰卷返回亳,仲虺作《仲虺之诰》向夏诸侯阐明伐桀的正义性[注 41][44]:109—111。《逸周书》称“三千诸侯大会”于亳,汤三让天子位于天下有道者后即位。遂迁九鼎于亳都[注 42],商朝建立。这是中国传统历史的首次王朝交替,《周易》赞称商汤受天命而灭桀,是“顺乎天而应乎人”的一次革命[注 43]。灭夏后,汤扩建亳都,并在夏之旧都斟𬩽附近营建西亳用以监视夏王朝的残余势力。汤命臣咎单作《明居》以法治民,制作礼乐。为了巩固统治,又改正朔,易服色,以白色为上等服饰颜色,作五祀八政[注 44][注 45]
伊尹放太甲
根据文献记载,汤有三子,太丁、外丙、仲壬。太丁乃汤之嫡长子,被立为太子,但太丁未即位便先汤而死。汤二十九年,汤王过逝。其后,文献记载出现分歧:《尚书序》、《三统历》、《汉书·律历志》、《伪古文尚书》等载汤崩,太丁之子、汤之嫡长孙太甲即位;而《史记·殷本纪》、古今本《竹书纪年》、《孟子》等记载汤崩后,汤的次子外丙、三子仲壬先后即位六年,再由嫡长孙太甲即位为王。殷墟卜辞中,太丁刻作“大丁”,外丙作“卜丙”,太甲作“大甲”,但尚未发现仲壬(中壬)的痕迹。根据卜辞的周祭顺序,“大乙—大丁—大甲—卜丙—大庚”为次,即嫡长孙太甲即位于其叔父外丙之前。太丁生前被立为太子,虽未即位但因其子太甲称王所以被纳入周祭直系,而外丙无子称王所以属于周祭旁系。文献记载汤在位时间较长,长子太丁早逝,次子外丙、三子仲壬先后即位,但总共在位时间仅短短六年[注 46]。同时文献记载伊尹辅佐太甲摄政,太甲即位之初,“暴虐,不遵汤法,乱德”[参1],于是伊尹放太甲出亳都并置其于汤所葬之地——桐宫。古今本《竹书纪年》等文献甚至称伊尹篡位称王[注 47]。一种解释认为长子太丁逝时,汤尚健在,立次子外丙为太子,而汤逝后,太甲夺权,在其叔父外丙(以及仲壬)之前即位,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度。这可能是文献记载中多称太甲起初不贤的缘故,所以伊尹放太甲于桐,并作《伊训》、《肆命》、《徂后》使其反省悔过。期间伊尹复立汤次子外丙、三子仲壬相继为王,但二人年迈,总共在位六年便过世。太甲在桐宫修德,认识到自己的过错,伊尹见此便迎接太甲回都,还政于太甲[注 48]。
还政后,伊尹又作《太甲》三篇教育太甲。“太甲修政,殷道中兴[参7]”,“诸侯咸归…百姓以宁[参1]”,创造了商朝的第一次中兴。太甲归亳后十二年陟,逝后上庙号“太宗”,又称“明王”。文献记载太甲有沃丁、太庚[注 49]二子,先后即位为王。周祭中未见沃丁之名,但有“羌丁”(羊丁),因为是单版祭祀,尚不明确其与前后帝王的关系。文献记载沃丁八年,伊尹过世[注 50],“沃丁葬以天子礼”,服丧三年。咎单接管政事,作《沃丁》训王。十九年,沃丁陟,太庚立。周祭中太庚作“大庚”。太庚有子即位为王,所以属于直系先王。太庚在位五年陟,此后小甲、太戊、雍己三子相继为王,在王位继承制度上出现了兄终弟及的乱象。
比九世乱
小甲乃太庚之子[注 52],旁系先王。小甲时期,开始了商王朝的第一次衰败[注 53]。小甲在位十七年崩。根据传世文献记载,雍己继位为王[参18][参14][参1],而常玉芝等现代学者利用残辞互补法,对卜文中残缺的周祭顺序作了整理,认为太戊在雍己之前继位为王[66]:58。太戊在卜辞中作“大戊”,是位直系先王。即位之初,册命伊陟、臣扈、巫咸等辅佐商王管理朝政。太戊继其兄小甲之位为王,有违嫡长子的王位传承制度。传说太戊时,发生了“祥桑谷共生于朝[参28][参1]”的灾异现象,太戊恐惧中求问伊陟此事,伊陟说是殷道德衰的恶兆,太戊听从后,修行修德,使得祥桑枯死。太戊对山川鬼神格外恭敬,命巫咸加倍祭祀活动,巫咸作《咸艾》、《太戊》称赞太戊。太戊改革军队,命车正中衍作寅车[注 54]。太戊在贤臣的辅佐下,扭转了小甲时期的衰败。五谷丰盛,诸侯归附,商王朝进入了第二次中兴时期。根据文献记载,太戊在位七十五年陟[注 55],庙号“中宗”又作“太宗”,而卜辞中没有太戊庙号的记载[注 58]。雍己或继其兄太戊为王,或继其兄小甲为王,其在位期间,殷道复衰,诸侯叛离,商王朝二次衰败。雍己为旁系先王,在位仅十二年,事迹远不如太戊。而太戊时期的兴盛则为其子争夺王位创造了条件。雍己之后,太戊有中丁、外壬、河亶甲三子相继为王。
中丁[注 59]乃太戊长子,在周祭顺序中是太戊之后的直系先王,其王位可能是从叔父雍己那里夺来的。中丁夺位遭到了王朝内部其他统治势力的反对。元年,诸侯侵犯京畿,中丁被迫放弃经营了一百多年的都城——亳,东迁于嚣,由此保住了王位。东土边境的蓝夷部落趁机作乱,中丁伐之。中丁在位九年或十一年崩,其弟外壬继位,都于嚣。其王位是平稳传承还是争夺而来的,由于记载的缺乏,无法明了,但外壬即位元年,邳人、侁人叛乱,这可能说明其王位是争夺而来的。外壬在位五年或十年崩,其弟河亶甲夺位称王,迁都于相[注 60]。夺权徒都导致商王朝政权内部分裂,国力剧减,诸侯侵犯,商王朝第三次衰落。河亶甲连年用兵讨伐叛离诸侯。征蓝夷,又征班方,侁人联盟班方,河亶甲联合彭伯[注 61]、韦伯克邳、降班方,侁人臣服。河亶甲为旁系先王,在位九年崩。中丁之子[注 63],祖乙即位。即位之初迁都于邢[注 64],其王位可能是争夺而来的。祖乙作为太戊的嫡长孙,可能得到了王朝内部旧贵族势力的支持,立旧臣巫咸之子巫贤为相,管理政事。如此政权逐渐稳定,修筑新都。命高圉为邠侯,巩固对西土边疆的统治。商王朝二次复兴。祖乙受殷人的尊崇程度与汤不相上下[注 65][13]:77。祖乙在位十九年崩,庙号“中宗”[注 58]。祖乙之子祖辛即位,政权平稳过渡。祖辛在位十四年或十六年崩,其弟沃甲[注 66]继位。沃甲在卜辞中作“羌甲”,因为其子南庚继位为王,所以初属直系先王,但因南庚未有子成王,所以在后期的黄祖卜辞中以旁系先王祭祀[注 67]。沃甲在位五年崩,其侄祖丁继位。祖丁是祖辛之子,有阳甲、盘庚、小辛、小乙四子先后成王。四子同父异母,使得祖丁的四位配偶全部纳入周祭祀谱,在先王行列中独占鳌头。在位九年而陟[注 68],堂弟南庚继位。南庚是沃甲之子,即位三年后迁都于奄[注 69],因奄地偏南,所以此王得名“南庚”。南庚在位仅六年,祖丁之子阳甲即位。自此“祖辛—祖丁—阳甲”一系代替“沃甲—南庚”一系为直系,南庚在位时间较短,可能是逊位于阳甲[13]:78,或是阳甲夺位[44]:146。王位传承的纷争,削弱了政治统治的势力,国力锐减,边境诸侯内侵。带来了商王朝的第四次大衰落。阳甲三年,西征丹山戎,得丹山[注 70]。阳甲在位四年崩[注 71],其弟盘庚即位。
太庚三子小甲、太戊、雍己相继为王,破坏了嫡长子传承制度,此后弟子相互代立,争夺王位,屡迁都邑,使得国力衰亡,诸侯莫朝,边境遭侵。是为商代中期的“比九世乱”[注 72][注 73]。
晚商
盘庚迁殷
盘庚在卜辞中作“般庚”,祖丁次子、阳甲之弟,即位于奄。盘庚在位期间,发生了著名的迁都事件[80]:87。关于盘庚迁殷的原由,历来有多种说法,其中“政治斗争说”较优[44]:600。九世之乱期间,因为王室的争夺,商王屡徒都邑,迁后必然需要得到一批贵族的支持,如此导致贵族的势力膨胀,而王权却久久未能得到巩固。为了维护王位,夺位者常常要与贵族旧臣共享政权[注 74]。盘庚年幼即位[注 75],许多贵族旧臣有了傲上的情绪,无视盘庚。盘庚为了巩固王权,削弱贵族势力,决心迁都[注 76]。当时族内的一部分人不愿迁都,盘庚便作《盘庚》三篇,劝说大众,呼吁民众到新都去生活[注 79]。盘庚十四年,终得迁都,自奄迁于北蒙,更名为“殷”[注 80]。翌年,开始营建殷邑[注 81]。盘庚兑现承诺,首先建设民居,安顿下移民,再顾及宫殿庙宇的建设[注 82]。迁都后,一部分民众又怨言盘庚如此兴师动众有损民利[注 83],盘庚回复说,迁都之为是上帝要求我为了恢复先王成汤的事业而作的[注 84],并说迁都是为了重视人民,不让民众受害而为[注 85]。盘庚在殷邑实行新政,但限制和约束贵族的势力。他要求贵族遵守先王法度,排除内心傲慢的态度听从商王的命令,道德上要施德于民,不可怠慢老弱孤幼,经济上不可无止境地聚敛贝玉财富[44]:602。盘庚对贵族和民众的态度是截然相反的,新政使得民众受益,同时让商王摆脱了贵族势力的束缚。直到殷商灭亡,民众还思念着盘庚,要求“复盘庚之政”[注 86]。十九年,册命周族首领亚圉为邠侯[注 87],加强对西部边疆的统治[44]:152。盘庚迁殷,“殷道复兴,诸侯来朝[参1]”,扭转了九世之乱以来的衰落。盘庚在位二十八年崩,弟小辛立,盘庚未有子继位,故为旁系先王。盘庚迁殷后,商王朝二百五十多年更不徒都[44]:604,改变了“居无常处”的动态[80]:28,王朝进入了相对稳定的新发展阶段,史学家称这个阶段为“晚商时期”。
武丁中兴
小辛乃祖丁之子、盘庚之弟[注 88],即位于殷。小辛政绩不佳,带来了商王朝的第五次衰败。关于他的卜辞仅有八十余条[13]:81,在位三年而崩 [注 90],弟小乙即位于殷[注 91]。小乙为祖丁之子,小辛之弟。小乙在位时便立丁其子武丁为继承人。小乙让武丁插入到民间中劳动[注 92],又将他送到贤臣甘盘那里去学习[注 93],小乙如此注重对武丁的教育,为日后武丁复兴殷业奠定了基础。小乙在位十年而陟[参14][注 95],其子武丁继位。因是武丁之父,为直系先王,所以在武丁时期的卜辞中备受尊崇,数量多达五百余条[13]:82。
武丁即位于殷[注 96]。年轻时出入民间,深知民众的疾苦[注 97]。
在目前出土的甲骨卜辞中,可确定的最早卜辞出自武丁时期,从此中国的历史学迈入了信史时代。
{{参|name=殷本纪}} {{参|name=古本竹书}} {{参|name=今本竹书}} {{参|name=尚书序}} {{R|商代史卷二|page1=}} {{R|社会变迁|page1=}} {{R|商史与文明|page1=}} {{参|name=最早的中国}} {{参|name=远古断代史}} {{参|name=殷商断代史}} {{参|name=大百科}} {{参|name=源流史}} {{参|name=人口史}} {{参|name=社会生活史}}
武王伐纣
后裔
势力范围及行政区划
《史记·吴起列传》记载商朝疆域“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参45]”,
先商时期,商族为夏后氏的诸侯,商族首领称作“商侯”[注 98]。有封地七十[参46]至一百里[参47]。
远古时代,中原的华夏民族与外族部落形成犬牙交错的局面。
晚商的北界在易水流域,西达太行山麓,西南界在沁水流域,南界在商丘之南,东界在曲阜之西。
都城称作“邑”或“商邑”,其外七十至一百里内属于商王直接控制的区域,称作“蒿”(郊)、“鄙”、“奠”(甸)。邑、郊、鄙、甸此四地相当于商王朝的王畿地区,在《尚书·酒诰》中称为“内服”[注 99][114]:14—15。
都城
记载“先八后五”,即成汤灭夏前八次徒都,而后五迁。王国维搜罗史料凑成八迁。“契自亳迁蕃[参9]”、“昭明迁砥石[参9]”、“昭明迁商[参49]”、“相土迁商邱[参50]”、“相土迁泰山下,又复归商邱[参51]”、“商侯迁殷[参14]”、“殷侯迁商邱[参14]”、“汤始居亳[参28]”
北亳、南亳、景亳、郑亳、宋亳、西亳
首领 | 居地 | 今地 |
---|---|---|
先商[注 100] | ||
契 | 亳[注 101] | 一说今辽宁省西部暨河北省东北部一带地区, 一说今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尸乡沟(详见亳) |
蕃[注 102] | 一说今北京市、河北省北部冀东平原一带 | |
昭明 | 砥石[注 103] | 一说今河北省石家庄以南、河北省邢台市以北地区 |
商[注 104] | 一说今漳河一带, 一说今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 | |
相土 | 商丘[注 105] | 一说今河北省中部、河南省北部 |
“泰山下” | 一说今太行山麓 | |
商丘 | 见上 | |
王亥 | 殷[注 106] | 当今位置不明 |
上甲(芒三十三年─孔甲九年) | 邺 | 相传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漳河流域 |
“商侯”[注 98](盖为主壬或主癸;孔甲九年─桀十五年) | 商丘[注 105] | 见上 |
早商 | ||
大乙汤—大戊密(桀十五年─中丁元年) | 亳[注 101][注 107] | 今地说法不一,一说今河南省郑州市商城遗址(详见亳) |
中丁庄、卜壬发(中丁元年─河亶甲元年) | 嚣[注 108] | 一说今河南省荥阳市东北敖仓或敖山, 一说今山东省沂蒙山区, 一说今河南省郑州市商城遗址 |
戋甲整(河亶甲元年─祖乙元年或二年) | 相 | 一说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东南 |
且乙滕—且丁新(祖乙元年或二年─南庚三年) | 庇[注 109] | 一说今山东省郓城县北 |
邢[注 109][注 110] | 一说今河北省邢台市 | |
南庚更、象甲和(南庚三年─盘庚十五年?) | 奄 | 一说今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 |
晚商[注 111] | ||
般庚旬[注 112]—帝辛受 | 殷[注 106] | 今河南省安阳市西北殷墟遗址 |
帝辛受 | 朝歌[注 113][注 114] | 相传今河南省鹤壁市淇县朝歌镇 |
方国
各方国根据与商的关系分为敌对、臣服和时服时叛三类。
人方
外交与外族
政治体制
军事制度
人口
虽然商代没有人口调查制度的具体记载,但从甲骨文的祭祀卜辞用牲资料中可以间接算出晚商人口[123]:215─217。
社会
商汤建国后,社会中的平民阶层逐渐进入一夫一妻制时代[124]:141。
经济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交通与建设
文化
文史学
在商代,文学并没有脱离史学而独立存在。
艺术
音乐
科技与医学
宗教
考古研究
殷商文字
学术争议
商族渊源
迁都原因
奴隶社会
王名干支
纪年
君主年表
先商时期(约前21世纪─约前17世纪) | ||||||||
---|---|---|---|---|---|---|---|---|
谥号 *殷墟甲骨 *传世文献 |
庙号或尊号 *殷墟甲骨 *传世文献 |
传世文献见私名或祭名 | 出土甲骨见私名、祭名或庙号 | 在位时期 *《竹书纪年》 *(夏商周断代工程) |
在位年数 | 配偶名 | 都城 | |
— | 高且夒?(高祖夒?)、夒高且?(夒高祖?)、高且?(高祖?)
— |
喾 夋、俊、俈、高辛氏 |
夒 | (不详) | 简狄、娥? | 帝丘 | ||
商 | ||||||||
—
玄王、素王?[注1] |
— | 契 卨 |
(未见) | (不详) | (不详) | |||
— | — | 昭明 | (未见) | (不详) | (不详) | 砥石 | ||
— | — | 相土 | (未见) | 相时期? | (不详) | (不详) | 商 | |
— | — | 昌若 | (未见) | (不详) | (不详) | 商 | ||
— | — | 曹圉 粮圉、根圉 |
(未见) | (不详) | (不详) | |||
— | — | 冥 季 |
季 | 少康时期?─杼十三年 | (不详) | (不详) | ||
— | 高且亥(高祖亥)、高且王亥(高祖王亥)
— |
王亥 亥、振、垓、核、该、胲、永、泳 |
亥 | 杼十三年辛巳─泄十二年 | (不详) | 王亥妾?[佚206.2] | 殷 | |
— | — | 王恒 恒 |
亘 | 泄十二年壬午?─泄十六年? | (不详) | (不详) | ||
— | — | 上甲微 昏微 |
上甲(合字) | 泄十六年丙戌?─? | (不详) | 妣甲?[前 1.38.5] | 邺 | |
— | — | 报乙 | 匚乙(合字) | (不详) | 三匚母 | 商 | ||
— | — | 报丙 | 匚丙(合字) | (不详) | ||||
— | — | 报丁 | 匚丁(合字) | (不详) | ||||
— | — | 主壬 | 示壬 | (不详) | 妣庚 | |||
— | — | 主癸 | 示癸 | ?─桀十五年 | 妣甲、扶都 | |||
—
武王 文武帝乙[注2] |
高且乙(高祖乙)、唐宗?[合集1339]、大乙宗[合集33058]
高祖、高后成汤 |
大乙履 汤、天乙、太乙、帝乙、乙、成、唐、成汤、商汤、武汤、天乙汤、啺 |
大乙(合字)、唐、成、武唐、上乙?[合集1270]
成唐[注3] |
桀十五年丙午─桀三十一年 | 18载 (29载) |
妣丙(高妣丙)、有莘氏 | ||
亳 | ||||||||
早商时期(约前17世纪─约前14世纪) | ||||||||
—
武王 文武帝乙[注2] |
高且乙(高祖乙)、唐宗?[合集1339]、大乙宗[合集33058]
高祖、高后成汤 |
大乙履 汤、天乙、太乙、帝乙、乙、成、唐、成汤、商汤、武汤、天乙汤、啺 |
大乙(合字)、唐、成、武唐、上乙?[合集1270]
成唐[注3] |
前1558年癸亥─前1546年 | 12载 (29载) |
妣丙(高妣丙)、有莘氏 | 亳 | |
— | — | 太丁[注4] 大丁、太子丁 |
大丁 | (立为太子、未即位) | 妣戊 | |||
— | — | 外丙胜 外壬? |
卜丙(合字)、卜丙 | 前1546年己亥─前1544年 | 2载 | 妣甲(卜丙母) | ||
— | — | 仲壬庸 中壬 |
(未见) 燕壬?、工壬?、其壬?、南壬?[注5] |
前1544年丁丑─前1540年 | 4载 | (不详) | ||
—
明王 |
—
太宗 |
太甲至 | 大甲 | 前1540年辛巳─前1528年 | (12载) | 妣辛 | ||
— | 伊司?
— |
伊尹挚 伊、伊示、祖伊尹、阿衡 |
伊尹、伊、尹 | (摄政、一说篡位) | 伊奭? | |||
—
明王 |
—
太宗 |
太甲至 | 大甲 | 前1540年辛巳─前1528年 | (12载) | 妣辛 | ||
— | — | 沃丁绚 | (未见) 羌丁?(羊丁?)、虎且丁(虎祖丁?)[前 3.2.071][参53]:56 |
前1528年癸巳─前16世纪|前1509年 | 19载 | (不详) | ||
— | — | 大庚辩 太庚、小庚 |
大庚 | 前1509年壬子─前1504年 | 5载 | 妣壬 | ||
— | — | 小甲高 | 小甲(合字)、小甲 | 前1504年丁巳─前1487年 | 17载 | 妣辛? | ||
— | —
中宗、太宗 |
太戊密 大戊 |
大戊 | 前1487年甲戌─前1413年 | 75载 | 妣壬 | ||
— | — | 雍己伷 | 雍己(合字) | 前1412年己丑─前1401年 | 12载 | (不详) | ||
— | 中丁宗、中宗祖丁?[屯南2281]
— |
中丁庄 仲丁 |
中丁、三且丁(三祖丁) | 前1400年辛丑─前1391年 | 9载 | 妣己、妣癸 | 嚣 | |
— | — | 外壬发 | 卜壬 | 前1391年庚戌─前1381年 | 10载 | 妣甲? | ||
— | — | 河亶甲整 整甲 |
戋甲 | 前1381年庚申─前1372年 | 9载 | 妣庚? | 相 | |
— | 且乙宗(祖乙宗)[合集32360][合集33006][合集33108]、中宗且乙(中宗祖乙)[合集26991][合集27239]、中宗?[屯南2281]、高且乙?(高祖乙?)
“殷王中宗”[参33] |
祖乙滕 | 且乙(祖乙)、下乙 | 前1372年己巳─前1353年 | 19载 | 妣己、妣庚 | 庇 | |
— | 且辛宗(祖辛宗)
— |
祖辛旦 | 且辛(祖辛) | 前1353年戊子─前1339年 | 14载 | 妣甲、妣庚?、妣壬? | ||
— | — | 沃甲逾 开甲 |
羌甲(羊甲) | 前1339年壬寅─前1334年 | 5载 | 妣庚 | ||
— | 中宗且丁?(中宗祖丁?)[屯南2281]
— |
祖丁新 | 且丁(祖丁)、四且丁(四祖丁)、小丁 | 前1334年丁未─前1325年 | 9载 | 妣甲、妣乙、妣己、妣庚、妣癸 | ||
— | — | 南庚更 | 南庚、王更 | 前1325年丙辰─前1319年 | 6载 | (不详) | ||
奄 | ||||||||
— | — | 阳甲和 和甲 |
阳甲、父甲、兔甲、彖甲、(彖口)甲、象甲、虎甲 | 前1319年壬戌─前1315年 | 4载 | (不详) | ||
— | — | 盘庚旬 般庚? |
般庚、般庚(合字)、凡庚、父庚、且庚(祖庚)、三且庚(三祖庚) | 前1315年丙寅─前1301年 | 14载 (28载) |
(不详) | ||
晚商时期(约前14世纪─约前11世纪) | ||||||||
— | — | 盘庚旬 般庚? |
般庚、般庚(合字)、凡庚、父庚、且庚(祖庚)、三且庚(三祖庚) | 前1301年庚辰─前1287年 | 14载 (28载) |
(不详) | 殷 | |
— | — | 小辛颂 | 小辛、父辛、王颂(王讼)、颂王(讼王) | 前1287年甲午─前1284年 | 3载 | (不详) | ||
— | — | 小乙敛 㳄 |
小乙、父乙、父小乙、父乙帝[乙956]、且乙(祖乙)、小且乙(小祖乙)、亚且乙(亚祖乙)、后且乙(后祖乙)、入乙(内乙)、敛王、父乙敛 | 前1284年丁酉─前1274年 | 10载 | 妣庚 | ||
— | 丁宗、武丁宗、文丁宗、高宗武丁
高宗 |
武丁昭 | 武丁、父丁、帝丁[粹376]、且丁(祖丁) | 前1274年丁未─前1215年
(前1190年─前1132年) |
59载 | 妣辛(妇好、母辛)、妣癸、妣戊(妇妌、妣戊妌)、妣庚?、母丁? | ||
— | — | 祖己 孝己、子渔? |
且己(祖己)、小王、兄己、父己、小王父己 | (立为太子、未即位) | (不详) | |||
— | — | 祖庚曜 跃 |
且庚(祖庚)、兄庚、父庚 | 前1215年丙午─前1204年 | 11载 | (不详) | ||
— | 且甲旧宗(祖甲旧宗)
— |
祖甲载 | 且甲(祖甲)、帝甲[粹259][库1772][戬 5.13][续 2.18.9][后 上4.16] | 前1204年丁巳─前1171年 | 33载 | 妣戊、妣己? | ||
— | — | 廪辛先 冯辛 |
(未见) 三且辛?(三祖辛?)、且丁?(祖丁?)、兄辛?、父辛?[屯南2281] |
前1171年庚寅─前1167年 | 4载 | (不详) | ||
— | 康且丁宗(康祖丁宗)
— |
庚丁嚣 | 康丁、康且丁(康祖丁)、康、父丁、帝丁[南辅62]、王嚣(王兑) | 前1167年甲午─前1159年 | 8载 | 妣辛 | ||
— | 武乙宗、武且乙(武祖乙)、武且乙宗(武祖乙宗)
— |
武乙瞿 | 武乙、父乙 | 前1159年壬寅─前1124年
(前1147年─前1113年) |
35载 | 妣戊?、妣癸? | ||
文武帝[簠143][续 2.71][前 1.22.2][前 4.17.4][粹3621]
— |
文武丁宗、文武宗、文武帝?[合集36149]
— |
文丁托 太丁 |
文武丁 | 前1124年丁丑─前1111年
(前1172年─前1162年) |
13载 | 妣癸? | ||
— | — | 帝乙羡 | (未见)[注6] 父乙?、文武帝乙?[参54]:421—422 |
前1111年庚寅─前1102年
(前1101年─前1096年) |
21载 | (不详) | ||
—
纣王 |
— | 帝辛受 纣、辛、受德、受辛、商王受、殷王受、纣王、商纣、商纣王、商王纣、商王帝辛 |
(未见) | 前1102年己亥─前1050年
(前1075年─前1046年) |
30载 | 妲己 | ||
朝歌 | ||||||||
— | — | 武庚 禄父 |
(未见) | (不详) | 殷 | |||
【注】结合古今本《竹书纪年》体系推算,由于年代久远,记录匮乏,各家推算不一,本表年代仅供参考。 |
庙号 *殷墟甲骨 |
传世文献见名 | 出土甲骨见名 | 配偶名 |
---|---|---|---|
高且河?(高祖河?)[合集32028]、河高且?(河高祖?)、河□高且?(河□高祖?)、河宗?[合集13532] | 河伯氏? | 河 | 河母、河妾?[后 上6.3] |
岳宗?[合集30298] | (未见) | 岳 | (不详) |
— | (未见) | 土 | (不详) |
— | (未见) | 炘 | (不详) |
— | (未见) | 𠣬 | (不详) |
— | (未见) | 娥 | (不详) |
— | 昏 昏微 |
(未见) | (不详) |
参阅
卜文辞书
- 铁《铁云藏龟》,刘鹗,1903年
- 前《殷虚书契前编》,罗振玉
- 菁《殷虚书契菁华》,罗振玉
- 余《铁云藏龟之余》,罗振玉
- 后《殷虚书契后编》,罗振玉
- 明《殷虚卜辞》,明义士
- 戬《戬寿堂所藏殷虚文字》,姬佛陀
- 林《龟甲兽骨文字》,林泰辅
- 簠《簠室殷契征文》,王襄
- 拾《铁云藏龟拾遗》,叶玉森
- 写《新获卜辞写本》,董作宾
- 福《福氏所藏甲骨文字》,商承祚
- 卜《殷契卜辞》,容庚
- 通《卜辞通纂》,郭沫若
- 续《殷虚书契续编》,罗振玉
- 佚《殷契佚存》,商承祚
- 粹《殷虚粹编》,郭沫若
- 六《甲骨六录》,胡厚宣
- 龟《龟卜》,金祖同
- 甲《小屯·殷虚文字甲编》,董作宾
- 乙《小屯·殷虚文字乙编》,董作宾
- 丙《小屯·殷虚文字丙编》,张秉权
- 缀《甲骨缀合编》,曾毅公
- 合《殷虚文字缀合》,郭若愚等
- 合集《甲骨文合集》,郭沫若、胡厚宣等
- 屯南《小屯南地甲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注释
- ^ 详见“国号”一节。
- ^ 传统纪年根据古今本《竹书纪年》体系推算为前1618年至前1110年;夏商周断代工程推算为约前1610年~约前1580年至前1046年。
- ^ 或按周祭始于上甲,作为分界线,其前的首领称作“先公”,上甲以降称作“先王”。[11]:335
或分三系帝喾至王亥振为第一系,传八世;上甲微至主癸为第二系,传六世;大乙汤至帝辛受为第三系,传十七世。[11]:378 - ^ 繁:“夒”,简:“夒”,拼音:Náo,注音:ㄋㄠˊ,音同“挠”。
- ^ 繁:“嚳”,简:“喾”,拼音:Kù,注音:ㄎㄨˋ,音同“库”。[14]:704
- ^ 繁:“契”,简:“契”,拼音:Xiè,注音:ㄒㄧㄝˋ,音同“卸”,一作“偰”。[14]:537
- ^ “契兴于唐、虞、大禹之际”。[参1]
- ^ “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宽。’”[参1]
- ^ “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参1]
- ^ 一作“番”[13]:58。“番”通“蕃”[19]:9。一说“蕃”即“亳”。[20]:16—17
- ^ 一作“泜石”。[20]:17—18
- ^ “相土作乘马”。[参10]
- ^ “相土烈烈,海外有截”。[参11]
- ^ “相土之东都。”[参12]
- ^ “冥勤其官而水死”[参13];“帝少康……三年……十一月。使商侯冥治河”[参14];“帝杼……十三年。商侯冥死于河。”[参14]
- ^ “殷人禘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参15]
- ^ 一作“王氷”。[8]:31
- ^ “五十牛于王亥”。[合集 14725]
- ^ “王亥托于有易、河伯仆牛”。[参17]
- ^ 一作“緜臣”。[参14]
- ^ “有易之君绵臣杀而放之”。[参18]
- ^ “丧羊于易”[参19]、“丧牛于易”。[参20]
- ^ “微假师于河伯以伐有易,灭之,遂杀其君绵臣也。”[参18]
- ^ “昏微遵迹,有狄不宁。何繁鸟萃棘,负子肆情?眩弟并淫,危害厥兄。何变化以作诈,后嗣而逢长?”[参16]
- ^ 繁:“匚”,简:“匚”,拼音:Fāng,注音:ㄈㄤ,音同“方”,异体字:“囗”、“File:甲骨21.svg”。
- ^ 另作“网收三面”,指收起三面的网。
- ^ “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参22]
- ^ 相传今河南商丘宁陵县。[参23]
- ^ 另作“景亳之会”、“景亳会盟”。
- ^ 今豫北。
- ^ 相传今河南濮阳范县。
- ^ 相传今河南许昌。
- ^ 统称“三蘖”。[参11]
- ^ “汤有七名而九征。”[参18]
- ^ “凡二十七征,而德施于诸侯。”[参27]
- ^ 另有“九征”说[注 34]和“二十七征”说[注 35]。
- ^ 一说今河南省中部,一说今山西省运城市安邑。
- ^ 一作“鬲山”,相传今安徽黄山徽州区鬲山。
- ^ 相传今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
- ^ “汤既胜夏,欲迁其社,不可,作《夏社》。伊尹报。”[参1]
- ^ “汤归自夏,至于大坰,仲虺作诰。”[参28]
- ^ “迁九鼎于亳,至大坰,而有惭德。”[参7]
- ^ “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参29]
- ^ “汤五祀。”[参30]
- ^ “五祀:一曰岁,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历数”[参31];“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日宾,八曰师。”[参31]
- ^ 一说七年。
- ^ 丁山等学者从此论。
- ^ 其中《古本竹书纪年》还称太甲潜出自桐,杀伊尹,王国维等认为未有其事,是战国时人认为伊尹篡位后则不会轻易还政于太甲所以编造出太甲弑伊尹的故事。
- ^ 古今本《竹书纪年》讹为“小庚”。
- ^ 文献记载此时伊尹已过百岁,先后辅佐汤、太丁、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六位先王,让现代学者难以置信。认为“伊尹”是官名,而“阿衡”是辅佐成汤的其中一位伊尹。卜辞所见“黄尹”、文献所见“保衡”又是放太甲于桐的另一位伊尹。
- ^ “帝小甲,太庚弟”[参32]
- ^ 《史记·殷本纪》、古今本《竹书纪年》等多从此说。另有《史记·三代世表》称小甲为太庚之弟一说[注 51]。学者多认为有误。
- ^ “帝小甲,太庚弟。殷道衰,诸侯或不至”
- ^ 即兵车,夏称“钩车”、周称“元戎”,在军队前方突围的战车。
- ^ “肆中宗之享国七十有五年。”[参33];“中宗在位七十五年。”[参34];“七十五年陟。”[参14]
- ^ “殷复兴,诸侯归之,故称中宗。”[参1]
- ^ “祖乙之世,商道复兴,庙为中宗。”[参14];“祖乙胜即位,是为中宗。”[参35]
- ^ 58.0 58.1 卜辞未见对太戊庙号的记载,但有祖乙庙号为“中宗”[屯南 2281]、“中宗祖乙”[合集 26991][合集 27239]、“祖乙宗”[合集 32360][合集 33006][合集 33108]。一些传世文献称太戊为“中宗”[注 56]或“太宗”,一些文献称祖乙为“中宗”[注 57]。
- ^ 《竹书纪年》作“仲丁”。
- ^ 一说今河南省内黄县、一说今河南省安阳市。
- ^ 一作“大彭”。
- ^ “河亶甲崩,子帝祖乙立。”[参1]
- ^ 《史记·殷本纪》称祖乙为河亶甲之子[注 62]。王国维、丁山等现代学者认为有误。
- ^ 《古本竹书纪年》载祖乙迁庇,《史记·殷本纪》说他迁至邢,《今本竹书纪年》云其迁于耿,又从耿迁于庇。三者可能是同一都邑。
- ^ “汤、太甲、祖乙、武丁,天下之盛君也。”[参36]
- ^ 一说沃甲为祖辛之子。因初期周祭以直系先王祭祀,并以拟定的一世一直系先王的原则为根据,则沃甲当为祖辛之子而非祖辛之弟。但一世一系的论点未必正确。[13]:78
- ^ 祖辛有子祖丁称王,沃甲有子南庚为王,出现了商代中期的一世二系的现象,祖辛、沃甲兄弟二人同为直系先王。但因祖辛有孙继位为王,而沃甲未有,所以在后期祭礼严密的黄祖卜辞中,沃甲以旁系先王祭祀。
- ^ 一说三十二年。[参34]
- ^ 一说今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
- ^ 上古时有很多名为“丹”的地方,其中以尧子丹朱的封地最古,相传在今河南省西部丹江流域,距离奄都较近。[13]:79
- ^ 一说十七年。[参34]
- ^ 或作“九世之乱”,指商代中期的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九位先王。
- ^ “自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参1]
- ^ “古我先王,亦惟图任旧人共政。”[参37]
- ^ “予冲人。”[参38]
- ^ 此为“政治斗争说”,此外主要还有以下五种说法:
①“去奢行俭说”
②“河患说”
③“游牧说”
④“游农说”
⑤“加强西北地区统治说”。 - ^ “盘庚五迁,将治亳殷,民咨胥怨,作《盘庚》三篇。”[参28]
- ^ “帝小辛立,殷复衰。百姓思盘庚,乃作《盘庚》三篇。”[参1]
- ^ 一种说法认为《尚书·盘庚》三篇作于盘庚之时。民众反对盘庚迁殷,盘庚训说民众而作[注 77]。另一种说法认为《尚书·盘庚》三篇作于小辛之时。小辛在位期间,殷政衰,民众思念盘庚而作。[44]:603[注 78]
- ^ “盘庚……十四年,自奄迁于北蒙,曰殷。”[参14]
- ^ “盘庚……十五年,营殷邑。”[参14]
- ^ “盘庚既迁,奠厥攸居。乃正厥位,绥爰有众。”[参38]
“徒主于民,故先定其里宅所处,次乃正宗庙朝廷之位。”[参39] - ^ “盘庚迁于殷,民不适有居。率吁众戚出矢言。”[参37]
- ^ “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绍复先王之大业。”[参37]
“肆上帝将复我高祖之德……用永地于新邑。”[参38] - ^ “我王来,既爰宅于兹;重我民,无尽刘。”[参38]
- ^ “百姓思盘庚。”[参1]
“殷之遗老对曰:‘欲复盘庚之政。’”[参40] - ^ “十九年,命邠侯亚圉。”[参14]
- ^ 另称小辛为盘庚之子。[参41]
但通过卜辞研究[合集 2131]可知阳甲、盘庚、小辛、小乙四王是兄弟关系,均为祖丁之子。[参42] - ^ “小辛在位二十一年。”[参34][参43]
- ^ “小辛……三年陟。”[参18][参14]
另有二十一年说。[注 89] - ^ “小乙……王即位居殷。”[参14]
- ^ “旧劳于外,爰暨小人。”[参33]
- ^ “小乙……五年,命世子武丁居于河,学于甘盘。”[参14]
- ^ “帝小乙在位二十八年。”[参34]
- ^ 另有二十八年说。[注 94]
以及小乙让位于武丁一说。“王后我母娩”[合集 21068],为武丁在位时询问其母生娩的卜辞,说明武丁在位时其母尚在且育有子女,同时可能说明其父小乙尚在。[13]:82 - ^ “武丁……王即位居殷。”[参14]
- ^ “武丁为太子时,其父小乙使行役,有所劳苦于外,与小人从事,知小人艰难劳苦也”[参44]
- ^ 98.0 98.1 《今本竹书纪年》作“殷侯”。
- ^ “越在内服”[参48]
- ^ 成汤灭夏前的时期称作“先商时代”。根据《尚书》的记载,商族共有八次迁徒。成汤以前的迁徒是商族的移动,因为当时还没有都邑的概念,所以不能直接当作“迁都”来理解。
- ^ 101.0 101.1 繁:“亳”,简:“亳”,拼音:Bó,注音:ㄅㄛˊ,音同“博”。
- ^ 一作“番”。一说“番”字通“毫”,所以“蕃”便是“燕毫”。
- ^ 一作“砥”。
- ^ 一作“漳”。
- ^ 105.0 105.1 一作“商邱”。
- ^ 106.0 106.1 繁:“殷”,简:“殷”,拼音:Yīn,注音:ㄧㄣ,音同“阴”。
- ^ 另作郼薄,通假作薄。
- ^ 另作“隞”、“敖”。
- ^ 109.0 109.1 《古本竹书纪年》载祖乙迁庇,而《史记·殷本纪》说他迁至邢。
- ^ 通假作耿。
- ^ 别称“殷”。般庚旬在约前1314年定都于殷,以后近三百年间无再迁都,政权相对稳定,而且至今商朝的考古发现(包括殷墟甲骨文)均出自般庚旬以后的殷城遗址,所以商朝又有别称殷朝(尤其指般庚旬以后的时期)。
- ^ 一说小辛迁殷。
- ^ 繁:“朝歌”,简:“朝歌”,拼音:Zhāogē,注音:ㄓㄠㄍㄜ,音同“招哥”。
- ^ 商末,周武王伐纣时期,帝辛纣王在此建行都。
参考书目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8.0 8.1 8.2 8.3 8.4 胡厚宣、胡振宇. 《中国断代史系列—殷商史》. 中国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4月. ISBN 7-208-04584-4 (中文(中国大陆)).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胡厚宣. 商.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78年—1993年 (中文(中国大陆)).
- ^ 11.0 11.1 陈梦家. 《殷虚卜辞综述》. 中国北京: 中华书局. 1988年1月. ISBN 7-101-00163-7 (中文(繁体)).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13.00 13.01 13.02 13.03 13.04 13.05 13.06 13.07 13.08 13.09 13.10 13.11 13.12 13.13 13.14 13.15 13.16 13.17 晁福林. 《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 中国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年6月. ISBN 978-7-300-12223-6 (中文(中国大陆)).
- ^ 14.0 14.1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字典》 卷一. 中国湖北武汉: 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 1986年10月 (中文(繁体)).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王震中. 《商代史·卷三·商族起源与先商社会变迁》. 中国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年11月. ISBN 978-7-5004-8927-6 (中文(中国大陆)).
- ^ 20.0 20.1 丁山. 《商周史料考证》. 中国北京: 中华书局. 1988年3月. ISBN 978-7-5013-3761-3 (中文(繁体)).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王玉哲. 《中国断代史系列—中华远古史》. 中国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7月. ISBN 7-208-03283-1 (中文(中国大陆)).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44.0 44.1 44.2 44.3 44.4 44.5 44.6 44.7 韩江苏、江林昌. 《商代史·卷二·〈殷本纪〉订补与商史人物徵》. 中国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年12月. ISBN 978-7-5004-8547-6 (中文(中国大陆)).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常玉芝. 《商代週祭制度》. 中国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年9月. ISBN 7-5004-0042-X (中文(繁体)).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80.0 80.1 李学勤、孟世凯. 《中国古代历史与文明·商史与商代文明》. 中国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7年4月. ISBN 978-7-5439-3151-0 (中文(中国大陆)).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宋镇豪、《商代史》课题组. 《商代史·卷一·商代史论纲》. 中国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年12月. ISBN 978-7-5004-8547-6 (中文(中国大陆)).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葛剑雄. 《中国人口史》 卷一. 中国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年12月. ISBN 7-309-03520-8 (中文(中国大陆)).
- ^ 宋镇豪. 《夏商社会生活史》. 中国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年9月. ISBN 7-5004-1448-X (中文(中国大陆)).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
<ref>
标签
<references>
标签中name属性为“源流史”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 《史记·殷本纪》全文,国学网,(繁体中文)(简体中文)
- 《尚书·商书》全文,国学网,(繁体中文)(简体中文)
- 甲骨拓片、实物在线检索,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繁体中文)
- 商朝商代历史,华夏历史网,(简体中文)
前朝: 夏朝 |
中国朝代 | 后朝: 周朝 (西周) |
引用错误:页面中存在<ref group="參">
标签,但没有找到相应的<references group="參" />
标签
引用错误:页面中存在<ref group="註">
标签,但没有找到相应的<references group="註"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