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User:Shibo77/无名一角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商朝又称殷商[註 1](约前17世纪—约前11世纪[註 2]

  • 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晚期,中国的历史从半信半疑的时代过渡到信史时代。
{{参|name=最早的中国}}

国号


中國歷史
中国历史系列條目
史前時代
舊石器時代
中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
古国時代
三皇五帝
銅石並用時代
黄河文明长江文明辽河文明珠江文明

前21世紀—前17世纪

前17世紀—前11世紀

前11世紀

前256年
西周 前11世紀—前771年
东周
前770年—前256年
春秋 前770年—前5世紀
戰國 前5世紀—前221年

前221年—前207年

前202年

220年
西楚 前206年—前202年
西汉 前202年—9年
9年—23年
更始政權 23年—25年
东汉 25年—220年
三国
220年—280年

220年—266年
蜀漢
221年—263年

222年—280年

266年—420年
西晋 266年—316年
东晋
317年—420年
五胡十六国
304年—439年



420年

589年
420年—479年 北魏
386年—534年
479年—502年
502年—557年 西魏
535年—557年
东魏
534年—550年
557年—589年 北周
557年—581年
北齐
550年—577年
581年—619年
618年—907年
武周 690年—705年




907年

979年
後梁
907年—923年
十國
南唐
吳越
前蜀後蜀
荆南
南汉北汉
907年—979年

(契丹)

916年—1125年

西辽
1124年—1218年
後唐
923年—937年
後晉
936年—947年
後漢
947年—951年
後周
951年—960年

960年

1279年
北宋
960年—1127年
西夏
1038年—1227年
南宋
1127年—1279年

1115年—1234年
蒙古帝國 1206年—1368年
1260年/1271年—1368年
北元 1368年—1388年
1368年—1644年
南明 1644年—1662年
後金 1616年—1636年
1636年/1644年—1912年
中華民國
大陆时期 1912年—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年至今
中華民國
臺灣時期 1949年至今
相关条目
中国历史年表
□ 㞢 蒐 𢀛 锜 茷 彡 旂 戉 乂 弜 墉 髳 沚 醢 卣 耤 肜 彘 臧 囧 匚 爿 昜 啺 椃 朿 奭 兕 臿
 妌 攸 邶 刖 劓 刈 窠 繇 酆 㭉 㦰 㠯 𢦚 㐭 𣪊 𢦏 𠬝 𧗿 爻 婦 帚 彐 刍 亞 
{{参|name=殷商断代史}}

《尚书》、《史记》等传世文献称呼商朝为“殷”,但如《古本竹书纪年》等早期文献均称这个朝代为“商”,另有《今本竹书纪年》等文献称它为“殷商”。这三种称呼并见于先秦的文献中,然而在目前出土的卜辞资料中,尚未发现可解读作“殷”的甲骨文字。“大邑商”或“天邑商”是商人对殷墟都邑的自称,在战争中称呼己方军队为“商方”。尚不明晰商人是否拥有对整体国家或族群的泛称。

从《史记·殷本纪》“契封于商[參⁠ 1]”的记载可知“商”是商族先公的初期居地,国号取于地名。其后迁至亳,国号亦可称作“亳”,迁至殷,自然也称作“殷”。多次的迁徒中始终以居驻商地和殷地的时间最久,势力最大,在周边方国部落中留下的印象最深,所以此二称变成了这个国家的名称。“殷商”这个合称最早见于西周的《诗经》。《荡》有“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參⁠ 2]”,《大明》有“殷商之旅,其会如林[參⁠ 3]”。《大明》又有“燮伐大商”、“肆伐大商”[參⁠ 3],《文王》有“商之孙子[參⁠ 4]”,《玄鸟》有“殷受命咸宜[參⁠ 5]”,《殷武》有“挞彼殷武[參⁠ 6]”,可见在周朝“商”、“殷”、“殷商”三称通用,之间并无差别,可互换相称[8]:11—14

·皇甫谧在《帝王世紀》中载“帝盘庚徒都殷,始改商曰殷[參⁠ 7]”,史家便据此将盘庚迁殷前的时期称作“商”、盘庚迁殷后的时期称作“殷”。

历史

商朝可以分为先商、早商、晚商三个阶段。成汤灭夏至盘庚迁殷之间为早商,灭夏之前为先商,迁殷之后为晚商。晚商时期又称“殷”[10]。成汤之前的商族首领称作“先公”,其后的君王称作“先王”[註 3][參⁠ 8]

先商

渊源

学术界针对商族的发源地问题提出东方、西方、北方三种假说[13]:48。 《礼记·缁衣》引《尚书·商书·尹诰》曰“惟尹躬天,见于西邑夏”,说明商在夏之东。

簡狄。卜辞中的“夒”[註 4]可能指[註 5]

十四世而兴

史记·殷本纪》记载商的始祖[註 6]生活于时代[註 7],曾在舜帝下任职司徒[註 8]。他因辅佐大禹治水立下功绩[註 9],被“封于商,赐姓子氏[參⁠ 1]”,其后裔便从地名自称。《世本》又载“契居蕃[註 10][參⁠ 9]”,此二地王国维根据《汉书·地理志》认为分别在今河南商丘山东枣庄滕州。卜辞所见“缺字图片宗”[合集 30298]可能指契,说明商人为他立有宗庙。战国时期的文献记载契逝后,其子昭明继位,“居砥石[註 11][參⁠ 9]”。“昭明卒,子相土[參⁠ 1]”。相土是继契后较为著名的商族首领,《世本·作篇》记载他训练马匹,使用马驾车充当运输工具[註 12]。《诗经·長發》记载相土的活动区域相当广泛,声誉传播海外[註 13],说明这时期商族的航海技术已经可以通往近岸的海岛。此时商族活动于北的古黄河流域,在东方海滨也有相当的势力,《左传》载相土有“东都”[註 14]。相土逝,子昌若立。昌若逝,子曹圉立。曹圉逝,子立。文献记载冥任夏后氏的水官,夏后在位时冥因治水之事而殉职[註 15]。《礼记》记载殷人将冥与喾、契、汤四位先祖先公齐列祀典[註 16]。卜辞多见殷人为“季”举行侑祭,王国维结合《天问》“该秉季德”、“恒秉季德”[參⁠ 16]的记载,认为“该”、“恒”是王亥和王恒,“季”为其父与卜辞记载相符,当是史书记载的冥[參⁠ 8]

王亥[註 17]王恆为冥的二子,冥卒后相继为王。殷人对王亥格外尊敬,他是首位被称作“王”的君主[13]:60—61。卜辞中总以“王亥[粹 75]”、“高祖亥[屯南 2105]”、“高祖王亥[合集 32916]”尊称他,从不单称其为“亥”,一些卜辞还在其名号的上角刻画代表早期商族的玄鸟图腾[8]:33。王亥在殷人的心目中似乎拥有很大的神威,殷人时常向他祈年祈雨[8]:25—26。关于王亥的卜辞有一百三十余条,数量之多居诸先公之首[13]:60。王亥在位时,商族经济达到新的高峰,卜辞记载王亥一次祭祀可用牲多达五十头牛[註 18]。为解决牲口过剩、不易畜养的问题,王亥将部分牛羊托寄于邻近的河伯氏有易氏[註 19]。之后王亥与有易氏首领绵臣[註 20]发生争执[8]:30,绵臣强迫王亥交出所有牲口,王亥拒绝,绵臣便将其杀害[註 21],夺走牛羊[註 22]。后来王亥之弟王恆继位,从绵臣手中夺回了牛羊。关于王恒的卜文有十余条,与王亥同样尊称为“王”,但王恒却不见于传世文献的商王世系中,其原因不明[13]:61。王恒死后,其子上甲微又联合河伯氏讨伐有易氏,杀死绵臣[註 23]。商族在有易氏没落的同时强盛了起来[13]:60—61。战胜有易后,上甲的诸弟各怀私心,纷争起事,蓄意谋害上甲,上甲随机应变,平息了叛乱,保证了商族后嗣的延续[註 24][13]:61。上甲在殷人的週祭顺序中排列首位,祈雨卜文均以“自上甲……”开始,卜辞对上甲以降的商王有了明确的世系排列,或许是因为商族在上甲时期才开始有文字记载,而之前的世系源于传说[13]:61。今所见关于上甲的卜辞多达一千一百余条,位居诸商王之首,可见殷人对上甲之崇敬[13]:61

上甲之后報乙報丙報丁主壬主癸五公先后即位,在卜辞中,“报”写作“匚”[註 25],“主”写作“示”,五位先公合称“三匚二示[屯南 2265][合集 27083]”。上甲后的三匚全以天干“乙丙丁”相次,二示时则应续以“戊己庚辛”排列,却跳至“壬癸”。同时,二示的配偶妣庚妣甲的天干亦不相次。说明三匚的庙号可能是殷人后来追拟的,而二示的庙号则有典册记载。“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參⁠ 21]”记载到的祭祀典册,可能始于二示时期[13]:61[41]:191─193。二示时期,商族势力不断扩大,他们拉拢黄河下游各氏族部落,一步步逼近夏后氏腹地伊洛地区。

早商

汤黜夏命

大乙汤乃示癸之子,关于汤的名字记载较为复杂,《古本竹书纪年》云“汤有七名[參⁠ 18]”。殷墟卜辞中多称其为合字“大乙[后 上1.11]”、又称单字“唐[佚 873]”或“成[乙 5303]”。周原卜辞以及齐国彝铭称其为“成唐”。《尚书》、《楚辞·天问》称其为“汤”。《诗经》、《国语》等称其为“汤”、“武汤”或“武王”。《史记》、《荀子》等称其为“天乙”。《论语》、《墨子》、《竹书纪年》等称其为“履”[13]:63

夏朝的末代君主履癸又名,史书记载他是位昏庸好色的君王,他暴虐民众,大兴土木修建倾宫瑶台,使得诸侯叛离。桀便派军四处讨伐不服的属国。此时的商汤是专为夏王室征伐的夏方伯,史书中称赞他修德爱民、宽厚仁慈,与夏桀形成鲜明的对比。《吕氏春秋·异用》、《史记·殷本纪》、《帝王世纪》等形容夏桀“網张四面”如此鸟禽全入网中,一个也不落,而商汤“網開三面”[註 26]仅留一面捕禽,其余三面放之,表示商汤的仁慈大度。诸侯见势便纷纷弃桀归汤,汤籍此机会网罗人才、拉拢诸侯。有莘氏居于夏后腹地伊洛平原,不满桀的统治,决定与商汤联姻结盟。伊尹随有莘氏女进入商汤王室,始任庖正,而后得到了汤的重视,被授予“天下之政”[註 27],立为小臣。汤以伊尹为士朝贡夏廷,潜入观察夏地的动静。除伊尹外,仲虺咎单女鸠女房义伯仲伯等官贤也先后归汤[44]:101

汤将都邑迁回先王之地——亳。亳与葛国[註 28]为邻,葛是灭夏的必经之地。汤闻葛伯不祭祀神祖,便遣人前去查问究竟,葛伯答复没有可供牺牲的牛羊,汤遂送去牛羊,葛伯却宰了牛羊供自己食用,回复说葛国缺粮,汤再遣去亳邑民众协助耕种,并派童子到田间送饭,葛伯却夺其饭杀其人。于是汤自亳邑出发征伐葛伯。汤战胜葛后见夏桀并未谴责,于是又相继征伐等国。自称征伐是吊民伐罪,为民除祸,故而汤东征西怨、南征北怨,得到了民众的支持[參⁠ 24]。灭温后战争发生转折,商亳遭到温的同姓邻国昆吾的反击,此后商汤转而讨伐亲夏的属国。此时商汤感觉羽翼丰满,在景亳汇集诸侯盟国,宣告与夏作战,是为“景亳之命”[參⁠ 25][註 29]。先后消灭[註 30][註 31]昆吾[註 32][註 33]等亲夏政权,翦除夏后属国,削弱夏后势力,经过“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參⁠ 26][註 36]”汤趁夏地发生旱灾,自起兵西进,桀抵挡不过,且戰且逃,戰败於有娀氏旧址,逃至鸣条[註 37]。汤与夏桀在此展开了鸣条之战

战前,汤作《汤誓》,举说桀的罪状是“率遏众力,率割夏邑”。桀战败,经歷山[註 38]逃至南巢[註 39],夏朝覆灭。汤迁徒夏族遗民于,汤欲迁夏社,伊尹认为会引起夏民的愤恨,作《夏社》反对[註 40]。汤经泰卷返回亳,仲虺作《仲虺之诰》向夏诸侯阐明伐桀的正义性[註 41][44]:109—111。《逸周书》称“三千诸侯大会”于亳,汤三让天子位于天下有道者后即位。遂迁九鼎于亳都[註 42],商朝建立。这是中国传统历史的首次王朝交替,《周易》赞称商汤受天命而灭桀,是“顺乎天而应乎人”的一次革命[註 43]。灭夏后,汤扩建亳都,并在夏之旧都斟鄩附近营建西亳用以监视夏王朝的残余势力。汤命臣咎单作《明居》以法治民,制作礼乐。为了巩固统治,又改正朔,易服色,以白色为上等服饰颜色,作五祀八政[註 44][註 45]

伊尹放太甲

根据文献记载,汤有三子,太丁外丙仲壬。太丁乃汤之嫡长子,被立为太子,但太丁未即位便先汤而死。汤二十九年,汤王过逝。其后,文献记载出现分歧:《尚书序》、《三统历》、《汉书·律历志》、《伪古文尚书》等载汤崩,太丁之子、汤之嫡长孙太甲即位;而《史记·殷本纪》、古今本《竹书纪年》、《孟子》等记载汤崩后,汤的次子外丙、三子仲壬先后即位六年,再由嫡长孙太甲即位为王。殷墟卜辞中,太丁刻作“大丁”,外丙作“卜丙”,太甲作“大甲”,但尚未发现仲壬(中壬)的痕迹。根据卜辞的週祭顺序,“大乙—大丁—大甲—卜丙—大庚”为次,即嫡长孙太甲即位于其叔父外丙之前。太丁生前被立为太子,虽未即位但因其子太甲称王所以被纳入週祭直系,而外丙无子称王所以属于週祭旁系。文献记载汤在位时间较长,长子太丁早逝,次子外丙、三子仲壬先后即位,但总共在位时间仅短短六年[註 46]。同时文献记载伊尹辅佐太甲摄政,太甲即位之初,“暴虐,不遵汤法,乱德”[參⁠ 1],于是伊尹放太甲出亳都并置其于汤所葬之地——桐宫。古今本《竹书纪年》等文献甚至称伊尹篡位称王[註 47]。一种解释认为长子太丁逝时,汤尚健在,立次子外丙为太子,而汤逝后,太甲夺权,在其叔父外丙(以及仲壬)之前即位,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度。这可能是文献记载中多称太甲起初不贤的缘故,所以伊尹放太甲于桐,并作《伊训》、《肆命》、《徂后》使其反省悔过。期间伊尹复立汤次子外丙、三子仲壬相继为王,但二人年迈,总共在位六年便过世。太甲在桐宫修德,认识到自己的过错,伊尹见此便迎接太甲回都,还政于太甲[註 48]

还政后,伊尹又作《太甲》三篇教育太甲。“太甲修政,殷道中兴[參⁠ 7]”,“诸侯咸归…百姓以宁[參⁠ 1]”,创造了商朝的第一次中兴。太甲归亳后十二年陟,逝后上庙号“太宗”,又称“明王”。文献记载太甲有沃丁太庚[註 49]二子,先后即位为王。週祭中未见沃丁之名,但有“羌丁”(羊丁),因为是单版祭祀,尚不明确其与前后帝王的关系。文献记载沃丁八年,伊尹过世[註 50],“沃丁葬以天子礼”,服丧三年。咎单接管政事,作《沃丁》训王。十九年,沃丁陟,太庚立。週祭中太庚作“大庚”。太庚有子即位为王,所以属于直系先王。太庚在位五年陟,此后小甲太戊雍己三子相继为王,在王位继承制度上出现了兄终弟及的乱象。

比九世乱

小甲乃太庚之子[註 52],旁系先王。小甲时期,开始了商王朝的第一次衰败[註 53]。小甲在位十七年崩。根据传世文献记载,雍己继位为王[參⁠ 18][參⁠ 14][參⁠ 1],而常玉芝等现代学者利用残辞互补法,对卜文中残缺的週祭顺序作了整理,认为太戊在雍己之前继位为王[66]:58。太戊在卜辞中作“大戊”,是位直系先王。即位之初,册命伊陟臣扈巫咸等辅佐商王管理朝政。太戊继其兄小甲之位为王,有违嫡长子的王位传承制度。传说太戊时,发生了“祥桑谷共生于朝[參⁠ 28][參⁠ 1]”的灾异现象,太戊恐惧中求问伊陟此事,伊陟说是殷道德衰的恶兆,太戊听从后,修行修德,使得祥桑枯死。太戊对山川鬼神格外恭敬,命巫咸加倍祭祀活动,巫咸作《咸艾》、《太戊》称赞太戊。太戊改革军队,命车正中衍作寅车[註 54]。太戊在贤臣的辅佐下,扭转了小甲时期的衰败。五谷丰盛,诸侯归附,商王朝进入了第二次中兴时期。根据文献记载,太戊在位七十五年陟[註 55],庙号“中宗”又作“太宗”,而卜辞中没有太戊庙号的记载[註 58]。雍己或继其兄太戊为王,或继其兄小甲为王,其在位期间,殷道复衰,诸侯叛离,商王朝二次衰败。雍己为旁系先王,在位仅十二年,事迹远不如太戊。而太戊时期的兴盛则为其子争夺王位创造了条件。雍己之后,太戊有中丁外壬河亶甲三子相继为王。

中丁[註 59]乃太戊长子,在週祭顺序中是太戊之后的直系先王,其王位可能是从叔父雍己那里夺来的。中丁夺位遭到了王朝内部其他统治势力的反对。元年,诸侯侵犯京畿,中丁被迫放弃经营了一百多年的都城——,东迁于,由此保住了王位。东土边境的蓝夷部落趁机作乱,中丁伐之。中丁在位九年或十一年崩,其弟外壬继位,都于嚣。其王位是平稳传承还是争夺而来的,由于记载的缺乏,无法明了,但外壬即位元年,邳人侁人叛乱,这可能说明其王位是争夺而来的。外壬在位五年或十年崩,其弟河亶甲夺位称王,迁都于[註 60]。夺权徒都导致商王朝政权内部分裂,国力剧减,诸侯侵犯,商王朝第三次衰落。河亶甲连年用兵讨伐叛离诸侯。征蓝夷,又征班方,侁人联盟班方,河亶甲联合彭伯[註 61]韦伯克邳、降班方,侁人臣服。河亶甲为旁系先王,在位九年崩。中丁之子[註 63]祖乙即位。即位之初迁都于[註 64],其王位可能是争夺而来的。祖乙作为太戊的嫡长孙,可能得到了王朝内部旧贵族势力的支持,立旧臣巫咸之子巫賢为相,管理政事。如此政权逐渐稳定,修筑新都。命高圉为邠侯,巩固对西土边疆的统治。商王朝二次复兴。祖乙受殷人的尊崇程度与汤不相上下[註 65][13]:77。祖乙在位十九年崩,庙号“中宗”[註 58]。祖乙之子祖辛即位,政权平稳过渡。祖辛在位十四年或十六年崩,其弟沃甲[註 66]继位。沃甲在卜辞中作“羌甲”,因为其子南庚继位为王,所以初属直系先王,但因南庚未有子成王,所以在后期的黄祖卜辞中以旁系先王祭祀[註 67]。沃甲在位五年崩,其侄祖丁继位。祖丁是祖辛之子,有阳甲盘庚小辛小乙四子先后成王。四子同父异母,使得祖丁的四位配偶全部纳入週祭祀谱,在先王行列中独占鳌头。在位九年而陟[註 68],堂弟南庚继位。南庚是沃甲之子,即位三年后迁都于[註 69],因奄地偏南,所以此王得名“南庚”。南庚在位仅六年,祖丁之子阳甲即位。自此“祖辛—祖丁—阳甲”一系代替“沃甲—南庚”一系为直系,南庚在位时间较短,可能是逊位于阳甲[13]:78,或是阳甲夺位[44]:146。王位传承的纷争,削弱了政治统治的势力,国力锐减,边境诸侯内侵。带来了商王朝的第四次大衰落。阳甲三年,西征丹山戎,得丹山[註 70]。阳甲在位四年崩[註 71],其弟盘庚即位。

太庚三子小甲太戊雍己相继为王,破坏了嫡长子传承制度,此后弟子相互代立,争夺王位,屡迁都邑,使得国力衰亡,诸侯莫朝,边境遭侵。是为商代中期的“比九世乱”[註 72][註 73]

晚商

盘庚迁殷

盤庚在卜辞中作“般庚”,祖丁次子、阳甲之弟,即位于奄。盘庚在位期间,发生了著名的迁都事件[80]:87。关于盘庚迁殷的原由,历来有多种说法,其中“政治斗争说”较优[44]:600。九世之乱期间,因为王室的争夺,商王屡徒都邑,迁后必然需要得到一批贵族的支持,如此导致贵族的势力膨胀,而王权却久久未能得到巩固。为了维护王位,夺位者常常要与贵族旧臣共享政权[註 74]。盘庚年幼即位[註 75],许多贵族旧臣有了傲上的情绪,无视盘庚。盘庚为了巩固王权,削弱贵族势力,决心迁都[註 76]。当时族内的一部分人不愿迁都,盘庚便作《盘庚》三篇,劝说大众,呼吁民众到新都去生活[註 79]。盘庚十四年,终得迁都,自奄迁于北蒙,更名为“殷”[註 80]。翌年,开始营建殷邑[註 81]。盘庚兑现承诺,首先建设民居,安顿下移民,再顾及宫殿庙宇的建设[註 82]。迁都后,一部分民众又怨言盘庚如此兴师动众有损民利[註 83],盘庚回复说,迁都之为是上帝要求我为了恢复先王成汤的事业而作的[註 84],并说迁都是为了重视人民,不让民众受害而为[註 85]。盘庚在殷邑实行新政,但限制和约束贵族的势力。他要求贵族遵守先王法度,排除内心傲慢的态度听从商王的命令,道德上要施德于民,不可怠慢老弱孤幼,经济上不可无止境地聚敛贝玉财富[44]:602。盘庚对贵族和民众的态度是截然相反的,新政使得民众受益,同时让商王摆脱了贵族势力的束缚。直到殷商灭亡,民众还思念着盘庚,要求“复盘庚之政”[註 86]。十九年,册命周族首领亚圉为邠侯[註 87],加强对西部边疆的统治[44]:152。盘庚迁殷,“殷道复兴,诸侯来朝[參⁠ 1]”,扭转了九世之乱以来的衰落。盘庚在位二十八年崩,弟小辛立,盘庚未有子继位,故为旁系先王。盘庚迁殷后,商王朝二百五十多年更不徒都[44]:604,改变了“居无常处”的动态[80]:28,王朝进入了相对稳定的新发展阶段,史学家称这个阶段为“晚商时期”。

武丁中兴

小辛乃祖丁之子、盘庚之弟[註 88],即位于殷。小辛政绩不佳,带来了商王朝的第五次衰败。关于他的卜辞仅有八十余条[13]:81,在位三年而崩 [註 90],弟小乙即位于殷[註 91]。小乙为祖丁之子,小辛之弟。小乙在位时便立丁其子武丁为继承人。小乙让武丁插入到民间中劳动[註 92],又将他送到贤臣甘盘那里去学习[註 93],小乙如此注重对武丁的教育,为日后武丁复兴殷业奠定了基础。小乙在位十年而陟[參⁠ 14][註 95],其子武丁继位。因是武丁之父,为直系先王,所以在武丁时期的卜辞中备受尊崇,数量多达五百余条[13]:82

武丁即位于殷[註 96]。年轻时出入民间,深知民众的疾苦[註 97]

在目前出土的甲骨卜辞中,可确定的最早卜辞出自武丁时期,从此中国的历史学迈入了信史时代。

{{参|name=殷本纪}}
{{参|name=古本竹书}}
{{参|name=今本竹书}}
{{参|name=尚书序}}
{{R|商代史卷二|page1=}}
{{R|社会变迁|page1=}}
{{R|商史与文明|page1=}}
{{参|name=最早的中国}}
{{参|name=远古断代史}}
{{参|name=殷商断代史}}
{{参|name=大百科}}
{{参|name=源流史}}
{{参|name=人口史}}
{{参|name=社会生活史}}

武王伐纣


后裔

势力范围及行政区划

《史记·吴起列传》记载商朝疆域“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參⁠ 45]”,

先商时期,商族为夏后氏的诸侯,商族首领称作“商侯”[註 98]。有封地七十[參⁠ 46]至一百里[參⁠ 47]

远古时代,中原的华夏民族与外族部落形成犬牙交错的局面。

晚商的北界在易水流域,西达太行山麓,西南界在沁水流域,南界在商丘之南,东界在曲阜之西。

都城称作“邑”或“商邑”,其外七十至一百里内属于商王直接控制的区域,称作“蒿”(郊)、“鄙”、“奠”(甸)。邑、郊、鄙、甸此四地相当于商王朝的王畿地区,在《尚书·酒诰》中称为“内服”[註 99][114]:14—15

都城

记载“先八后五”,即成汤灭夏前八次徒都,而后五迁。王国维搜罗史料凑成八迁。“契自亳迁蕃[參⁠ 9]”、“昭明迁砥石[參⁠ 9]”、“昭明迁商[參⁠ 49]”、“相土迁商邱[參⁠ 50]”、“相土迁泰山下,又复归商邱[參⁠ 51]”、“商侯迁殷[參⁠ 14]”、“殷侯迁商邱[參⁠ 14]”、“汤始居亳[參⁠ 28]

北亳、南亳、景亳、郑亳、宋亳、西亳
商族首领居地变迁
首领 居地 今地
先商[註 100]
[註 101] 一说今辽宁省西部暨河北省东北部一带地区,
一说今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尸乡沟(详见
[註 102] 一说今北京市河北省北部冀东平原一带
昭明 砥石[註 103] 一说今河北省石家庄以南、河北省邢台市以北地区
[註 104] 一说今漳河一带,
一说今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
相土 商丘[註 105] 一说今河北省中部、河南省北部
泰山下” 一说今太行山
商丘 见上
王亥 [註 106] 当今位置不明
上甲三十三年─孔甲九年) 相传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漳河流域
“商侯”[註 98](盖为主壬主癸孔甲九年─十五年) 商丘[註 105] 见上
早商
大乙—大戊十五年─中丁元年) [註 101][註 107] 今地说法不一,一说今河南省郑州市商城遗址(详见
中丁、卜壬中丁元年─河亶甲元年) [註 108] 一说今河南省荥阳市东北敖仓敖山
一说今山东省沂蒙山区
一说今河南省郑州市商城遗址
戔甲河亶甲元年─祖乙元年或二年) 一说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东南
且乙—且丁祖乙元年或二年─南庚三年) [註 109] 一说今山东省郓城县
[註 109][註 110] 一说今河北省邢台市
南庚、象甲南庚三年─盘庚十五年?) 一说今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
晚商[註 111]
般庚[註 112]—帝辛 [註 106] 河南省安阳市西北殷墟遗址
帝辛 朝歌[註 113][註 114] 相传今河南省鹤壁市淇县朝歌镇

方国

各方国根据与商的关系分为敌对、臣服和时服时叛三类。

人方

外交与外族

政治体制


军事制度

人口

虽然商代没有人口调查制度的具体记载,但从甲骨文的祭祀卜辞用牲资料中可以间接算出晚商人口[123]:215─217

社会

商汤建国后,社会中的平民阶层逐渐进入一夫一妻制时代[124]:141

经济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交通与建设

文化

文史学

在商代,文学并没有脱离史学而独立存在。

艺术

音乐

科技与医学

宗教


考古研究

  • 1920年代,王国维提出“二重證據法”,以从地下新发掘出的考古资料应证地上传世文献中的记载。

殷商文字


学术争议

商族渊源

迁都原因

奴隶社会


王名干支

纪年

君主年表


商朝(约前17世纪─约前11世纪)
先商时期(约前21世纪─约前17世纪)
谥号
*殷墟甲骨
*传世文献
庙号尊号
*殷墟甲骨
*传世文献
传世文献见私名或祭名 出土甲骨见私名、祭名或庙号 在位时期
*《竹書紀年
*(夏商周断代工程
在位年数 配偶名 都城
高且夒?(高祖夒?)、夒高且?(夒高祖?)、高且?(高祖?)


夋、俊、俈、高辛氏
(不详) 簡狄、娥? 帝丘

玄王、素王?[註⁠ 1]


(未见) (不详) (不详)
昭明 (未见) (不详) (不详) 砥石
相土 (未见) 时期? (不详) (不详)
昌若 (未见) (不详) (不详)
曹圉
粮圉、根圉
(未见) (不详) (不详)

少康时期?─十三年 (不详) (不详)
高且亥(高祖亥)、高且王亥(高祖王亥)

王亥
亥、振、垓、核、该、胲、永、泳
十三年辛巳十二年 (不详) 王亥妾?[佚206.2]
王恆
十二年壬午?─十六年? (不详) (不详)
上甲
昏微
上甲(合字) 十六年丙戌?─? (不详) 妣甲?[前 1.38.5]
報乙 匚乙(合字) (不详) 三匚母
報丙 匚丙(合字) (不详)
報丁 匚丁(合字) (不详)
主壬 示壬 (不详) 妣庚
主癸 示癸 ?─十五年 妣甲、扶都

武王


文武帝乙[註⁠ 2]

高且乙(高祖乙)、唐宗?[合集1339]、大乙宗[合集33058]

高祖、高后成汤

大乙
汤、天乙、太乙、帝乙、乙、成、唐、成汤、商汤、武汤、天乙汤、啺
大乙(合字)、唐、成、武唐、上乙?[合集1270]

成唐[註⁠ 3]

十五年丙午三十一年 18载
(29载)
妣丙(高妣丙)、有莘氏
早商时期(约前17世纪─约前14世纪)

武王


文武帝乙[註⁠ 2]

高且乙(高祖乙)、唐宗?[合集1339]、大乙宗[合集33058]

高祖、高后成汤

大乙
汤、天乙、太乙、帝乙、乙、成、唐、成汤、商汤、武汤、天乙汤、啺
大乙(合字)、唐、成、武唐、上乙?[合集1270]

成唐[註⁠ 3]

前1558年癸亥─前1546年 12载
(29载)
妣丙(高妣丙)、有莘氏
太丁[註⁠ 4]
大丁、太子丁
大丁 (立为太子、未即位) 妣戊
外丙
外壬?
卜丙(合字)、卜丙 前1546年己亥─前1544年 2载 妣甲(卜丙母)
仲壬
中壬
(未见)
燕壬?、工壬?、其壬?、南壬?[註⁠ 5]
前1544年丁丑─前1540年 4载 (不详)

明王


太宗

太甲 大甲 前1540年辛巳─前1528年 (12载) 妣辛
伊司?

伊尹
伊、伊示、祖伊尹、阿衡
伊尹、伊、尹 (摄政、一说篡位) 伊奭?

明王


太宗

太甲 大甲 前1540年辛巳─前1528年 (12载) 妣辛
沃丁 (未见)
羌丁?(羊丁?)、虎且丁(虎祖丁?)[前 3.2.071][參⁠ 53]:56
前1528年癸巳─前16世纪|前1509年 19载 (不详)
大庚
太庚、小庚
大庚 前1509年壬子─前1504年 5载 妣壬
小甲 小甲(合字)、小甲 前1504年丁巳─前1487年 17载 妣辛?

中宗、太宗

太戊
大戊
大戊 前1487年甲戌─前1413年 75载 妣壬
雍己 雍己(合字) 前1412年己丑─前1401年 12载 (不详)
中丁宗、中宗祖丁?[屯南2281]

中丁
仲丁
中丁、三且丁(三祖丁) 前1400年辛丑─前1391年 9载 妣己、妣癸
外壬 卜壬 前1391年庚戌─前1381年 10载 妣甲?
河亶甲
整甲
戔甲 前1381年庚申─前1372年 9载 妣庚?
且乙宗(祖乙宗)[合集32360][合集33006][合集33108]、中宗且乙(中宗祖乙)[合集26991][合集27239]、中宗?[屯南2281]、高且乙?(高祖乙?)

“殷王中宗”[參⁠ 33]

祖乙 且乙(祖乙)、下乙 前1372年己巳─前1353年 19载 妣己、妣庚
且辛宗(祖辛宗)

祖辛 且辛(祖辛) 前1353年戊子─前1339年 14载 妣甲、妣庚?、妣壬?
沃甲
開甲
羌甲(羊甲) 前1339年壬寅─前1334年 5载 妣庚
中宗且丁?(中宗祖丁?)[屯南2281]

祖丁 且丁(祖丁)、四且丁(四祖丁)、小丁 前1334年丁未─前1325年 9载 妣甲、妣乙、妣己、妣庚、妣癸
南庚 南庚、王更 前1325年丙辰─前1319年 6载 (不详)
阳甲
和甲
阳甲、父甲、兔甲、彖甲、(彖口)甲、象甲、虎甲 前1319年壬戌─前1315年 4载 (不详)
盘庚
般庚?
般庚、般庚(合字)、凡庚、父庚、且庚(祖庚)、三且庚(三祖庚) 前1315年丙寅─前1301年 14载
(28载)
(不详)
晚商时期(约前14世纪─约前11世纪)
盘庚
般庚?
般庚、般庚(合字)、凡庚、父庚、且庚(祖庚)、三且庚(三祖庚) 前1301年庚辰─前1287年 14载
(28载)
(不详)
小辛 小辛、父辛、王颂(王讼)、颂王(讼王) 前1287年甲午─前1284年 3载 (不详)
小乙
小乙、父乙、父小乙、父乙帝[乙956]、且乙(祖乙)、小且乙(小祖乙)、亚且乙(亚祖乙)、后且乙(后祖乙)、入乙(内乙)、敛王、父乙敛 前1284年丁酉─前1274年 10载 妣庚
丁宗、武丁宗、文丁宗、高宗武丁

高宗

武丁 武丁、父丁、帝丁[粹376]、且丁(祖丁) 前1274年丁未─前1215年

(前1190年─前1132年)

59载 妣辛婦好、母辛)、妣癸、妣戊(婦妌、妣戊妌)、妣庚?、母丁?
祖己
孝己、子渔?
且己(祖己)、小王、兄己、父己、小王父己 (立为太子、未即位) (不详)
祖庚
且庚(祖庚)、兄庚、父庚 前1215年丙午─前1204年 11载 (不详)
且甲旧宗(祖甲旧宗)

祖甲 且甲(祖甲)、帝甲[粹259][库1772][戩 5.13][续 2.18.9][后 上4.16] 前1204年丁巳─前1171年 33载 妣戊、妣己?
廩辛
馮辛
(未见)
三且辛?(三祖辛?)、且丁?(祖丁?)、兄辛?、父辛?[屯南2281]
前1171年庚寅─前1167年 4载 (不详)
康且丁宗(康祖丁宗)

庚丁 康丁、康且丁(康祖丁)、康、父丁、帝丁[南辅62]、王囂(王兑) 前1167年甲午─前1159年 8载 妣辛
武乙宗、武且乙(武祖乙)、武且乙宗(武祖乙宗)

武乙 武乙、父乙 前1159年壬寅─前1124年

(前1147年─前1113年)

35载 妣戊?、妣癸?
文武帝[簠143][续 2.71][前 1.22.2][前 4.17.4][粹3621]

文武丁宗、文武宗、文武帝?[合集36149]

文丁
太丁
文武丁 前1124年丁丑─前1111年

(前1172年─前1162年)

13载 妣癸?
帝乙 (未见)[註⁠ 6]
父乙?、文武帝乙?[參⁠ 54]:421—422
前1111年庚寅─前1102年

(前1101年─前1096年)

21载 (不详)

纣王

帝辛
纣、辛、受德、受辛、商王受、殷王受、纣王、商纣、商纣王、商王纣、商王帝辛
(未见) 前1102年己亥─前1050年

(前1075年─前1046年)

30载 妲己
朝歌
武庚
禄父
(未见) (不详)
【注】结合古今本《竹書紀年》体系推算,由于年代久远,记录匮乏,各家推算不一,本表年代仅供参考。


附:有待考证的先公
庙号
*殷墟甲骨
传世文献见名 出土甲骨见名 配偶名
高且河?(高祖河?)[合集32028]、河高且?(河高祖?)、河□高且?(河□高祖?)、河宗?[合集13532] 河伯氏? 河母、河妾?[后 上6.3]
岳宗?[合集30298] (未见) (不详)
(未见) (不详)
(未见) (不详)
(未见) 𠣬 (不详)
(未见) (不详)

昏微
(未见) (不详)


参阅

卜文辞书

  • 鐵雲藏龜》,刘鹗,1903年
  • 《殷虛書契前編》,罗振玉
  • 《殷虛書契菁華》,罗振玉
  • 《鐵雲藏龜之餘》,罗振玉
  • 《殷虛書契後编》,罗振玉
  • 《殷虛卜辭》,明义士
  • 《戩壽堂所藏殷虛文字》,姬佛陀
  • 《龜甲獸骨文字》,林泰辅
  • 《簠室殷契徵文》,王襄
  • 《鐵雲藏龜拾遺》,叶玉森
  • 《新獲卜辭寫本》,董作賓
  • 《福氏所藏甲骨文字》,商承祚
  • 《殷契卜辭》,容庚
  • 《卜辭通纂》,郭沫若
  • 《殷虛書契續編》,罗振玉
  • 《殷契佚存》,商承祚
  • 《殷虛粹編》,郭沫若
  • 《甲骨六錄》,胡厚宣
  • 《龜卜》,金祖同
  • 《小屯·殷虛文字甲編》,董作宾
  • 《小屯·殷虛文字乙編》,董作宾
  • 《小屯·殷虛文字丙編》,张秉权
  • 《甲骨綴合編》,曾毅公
  • 《殷虛文字綴合》,郭若愚
  • 合集《甲骨文合集》,郭沫若、胡厚宣等
  • 屯南《小屯南地甲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注释

  1. ^ 详见“国号”一节
  2. ^ 传统纪年根据古今本《竹书纪年》体系推算为前1618年前1110年;夏商周断代工程推算为约前1610年~约前1580年前1046年
  3. ^ 或按週祭始于上甲,作为分界线,其前的首领称作“先公”,上甲以降称作“先王”。[11]:335
    或分三系帝喾至王亥振为第一系,传八世;上甲微至主癸为第二系,传六世;大乙汤至帝辛受为第三系,传十七世。[11]:378
  4. ^ :「」,:「」,拼音Náo注音ㄋㄠˊ,音同「挠」
  5. ^ :「」,:「」,拼音注音ㄎㄨˋ,音同「库」[14]:704
  6. ^ :「」,:「」,拼音Xiè注音ㄒㄧㄝˋ,音同「卸」,一作“”。[14]:537
  7. ^ “契兴于唐、虞、大禹之际”。[參⁠ 1]
  8. ^ “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宽。’”[參⁠ 1]
  9. ^ “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參⁠ 1]
  10. ^ 一作“番”[13]:58。“番”“蕃”[19]:9。一说“蕃”即“亳”。[20]:16—17
  11. ^ 一作“泜石”。[20]:17—18
  12. ^ “相土作乘马”。[參⁠ 10]
  13. ^ “相土烈烈,海外有截”。[參⁠ 11]
  14. ^ “相土之东都。”[參⁠ 12]
  15. ^ “冥勤其官而水死”[參⁠ 13];“帝少康……三年……十一月。使商侯冥治河”[參⁠ 14];“帝……十三年。商侯冥死于河。”[參⁠ 14]
  16. ^ “殷人禘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參⁠ 15]
  17. ^ 一作“王氷”。[8]:31
  18. ^ “五十牛于王亥”。[合集 14725]
  19. ^ “王亥托于有易、河伯仆牛”。[參⁠ 17]
  20. ^ 一作“緜臣”。[參⁠ 14]
  21. ^ “有易之君绵臣杀而放之”。[參⁠ 18]
  22. ^ “丧羊于易”[參⁠ 19]、“丧牛于易”。[參⁠ 20]
  23. ^ “微假师于河伯以伐有易,灭之,遂杀其君绵臣也。”[參⁠ 18]
  24. ^ “昏微遵迹,有狄不宁。何繁鸟萃棘,负子肆情?眩弟并淫,危害厥兄。何变化以作诈,后嗣而逢长?”[參⁠ 16]
  25. ^ :「」,:「」,拼音Fāng注音ㄈㄤ,音同「方」,异体字:“囗”、“File:甲骨21.svg”。
  26. ^ 另作“網收三面”,指收起三面的網。
  27. ^ “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參⁠ 22]
  28. ^ 相传今河南商丘宁陵县[參⁠ 23]
  29. ^ 另作“景亳之会”、“景亳会盟”。
  30. ^ 北。
  31. ^ 相传今河南濮阳范县
  32. ^ 相传今河南许昌
  33. ^ 统称“三蘖”。[參⁠ 11]
  34. ^ “汤有七名而九征。”[參⁠ 18]
  35. ^ “凡二十七征,而德施于诸侯。”[參⁠ 27]
  36. ^ 另有“九征”说[註 34]和“二十七征”说[註 35]
  37. ^ 一说今河南省中部,一说今山西省运城市安邑
  38. ^ 一作“鬲山”,相传今安徽黄山徽州区鬲山
  39. ^ 相传今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
  40. ^ “汤既胜夏,欲迁其社,不可,作《夏社》。伊尹报。”[參⁠ 1]
  41. ^ “汤归自夏,至于大坰,仲虺作诰。”[參⁠ 28]
  42. ^ “迁九鼎于亳,至大坰,而有惭德。”[參⁠ 7]
  43. ^ “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參⁠ 29]
  44. ^ “汤五祀。”[參⁠ 30]
  45. ^ “五祀:一曰岁,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历数”[參⁠ 31];“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日宾,八曰师。”[參⁠ 31]
  46. ^ 一说七年。
  47. ^ 丁山等学者从此论。
  48. ^ 其中《古本竹书纪年》还称太甲潜出自桐,杀伊尹,王国维等认为未有其事,是战国时人认为伊尹篡位后则不会轻易还政于太甲所以编造出太甲弑伊尹的故事。
  49. ^ 古今本《竹书纪年》讹为“小庚”。
  50. ^ 文献记载此时伊尹已过百岁,先后辅佐汤、太丁、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六位先王,让现代学者难以置信。认为“伊尹”是官名,而“阿衡”是辅佐成汤的其中一位伊尹。卜辞所见“黄尹”、文献所见“保衡”又是放太甲于桐的另一位伊尹。
  51. ^ “帝小甲,太庚弟”[參⁠ 32]
  52. ^ 《史记·殷本纪》、古今本《竹书纪年》等多从此说。另有《史记·三代世表》称小甲为太庚之弟一说[註 51]。学者多认为有误。
  53. ^ “帝小甲,太庚弟。殷道衰,诸侯或不至”
  54. ^ 即兵车,夏称“钩车”、周称“元戎”,在军队前方突围的战车。
  55. ^ “肆中宗之享国七十有五年。”[參⁠ 33];“中宗在位七十五年。”[參⁠ 34];“七十五年陟。”[參⁠ 14]
  56. ^ “殷复兴,诸侯归之,故称中宗。”[參⁠ 1]
  57. ^ “祖乙之世,商道复兴,庙为中宗。”[參⁠ 14];“祖乙胜即位,是为中宗。”[參⁠ 35]
  58. ^ 58.0 58.1 卜辞未见对太戊庙号的记载,但有祖乙庙号为“中宗”[屯南 2281]、“中宗祖乙”[合集 26991][合集 27239]、“祖乙宗”[合集 32360][合集 33006][合集 33108]。一些传世文献称太戊为“中宗”[註 56]或“太宗”,一些文献称祖乙为“中宗”[註 57]
  59. ^ 《竹书纪年》作“仲丁”。
  60. ^ 一说今河南省内黄县、一说今河南省安阳市
  61. ^ 一作“大彭”。
  62. ^ “河亶甲崩,子帝祖乙立。”[參⁠ 1]
  63. ^ 《史记·殷本纪》称祖乙为河亶甲之子[註 62]。王国维、丁山等现代学者认为有误。
  64. ^ 古本竹书纪年》载祖乙迁,《史记·殷本纪》说他迁至,《今本竹书纪年》云其迁于耿,又从耿迁于庇。三者可能是同一都邑。
  65. ^ “汤、太甲、祖乙、武丁,天下之盛君也。”[參⁠ 36]
  66. ^ 一说沃甲祖辛之子。因初期週祭以直系先王祭祀,并以拟定的一世一直系先王的原则为根据,则沃甲当为祖辛之子而非祖辛之弟。但一世一系的论点未必正确。[13]:78
  67. ^ 祖辛有子祖丁称王,沃甲有子南庚为王,出现了商代中期的一世二系的现象,祖辛、沃甲兄弟二人同为直系先王。但因祖辛有孙继位为王,而沃甲未有,所以在后期祭礼严密的黄祖卜辞中,沃甲以旁系先王祭祀。
  68. ^ 一说三十二年。[參⁠ 34]
  69. ^ 一说今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
  70. ^ 上古时有很多名为“丹”的地方,其中以尧子丹朱的封地最古,相传在今河南省西部丹江流域,距离都较近。[13]:79
  71. ^ 一说十七年。[參⁠ 34]
  72. ^ 或作“九世之乱”,指商代中期的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九位先王。
  73. ^ “自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參⁠ 1]
  74. ^ “古我先王,亦惟图任旧人共政。”[參⁠ 37]
  75. ^ “予冲人。”[參⁠ 38]
  76. ^ 此为“政治斗争说”,此外主要还有以下五种说法:
    ①“去奢行俭说”
    ②“河患说”
    ③“游牧说”
    ④“游农说”
    ⑤“加强西北地区统治说”。
  77. ^ “盘庚五迁,将治亳殷,民咨胥怨,作《盘庚》三篇。”[參⁠ 28]
  78. ^ “帝小辛立,殷复衰。百姓思盘庚,乃作《盘庚》三篇。”[參⁠ 1]
  79. ^ 一种说法认为《尚书·盘庚》三篇作于盘庚之时。民众反对盘庚迁殷,盘庚训说民众而作[註 77]。另一种说法认为《尚书·盘庚》三篇作于小辛之时。小辛在位期间,殷政衰,民众思念盘庚而作。[44]:603[註 78]
  80. ^ “盘庚……十四年,自奄迁于北蒙,曰殷。”[參⁠ 14]
  81. ^ “盘庚……十五年,营殷邑。”[參⁠ 14]
  82. ^ “盘庚既迁,奠厥攸居。乃正厥位,绥爰有众。”[參⁠ 38]
    “徒主于民,故先定其里宅所处,次乃正宗庙朝廷之位。”[參⁠ 39]
  83. ^ “盘庚迁于殷,民不适有居。率吁众戚出矢言。”[參⁠ 37]
  84. ^ “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绍复先王之大业。”[參⁠ 37]
    “肆上帝将复我高祖之德……用永地于新邑。”[參⁠ 38]
  85. ^ “我王来,既爰宅于兹;重我民,无尽刘。”[參⁠ 38]
  86. ^ “百姓思盘庚。”[參⁠ 1]
    “殷之遗老对曰:‘欲复盘庚之政。’”[參⁠ 40]
  87. ^ “十九年,命邠侯亚圉。”[參⁠ 14]
  88. ^ 另称小辛为盘庚之子。[參⁠ 41]
    但通过卜辞研究[合集 2131]可知阳甲、盘庚、小辛、小乙四王是兄弟关系,均为祖丁之子。[參⁠ 42]
  89. ^ “小辛在位二十一年。”[參⁠ 34][參⁠ 43]
  90. ^ “小辛……三年陟。”[參⁠ 18][參⁠ 14]
    另有二十一年说。[註 89]
  91. ^ “小乙……王即位居殷。”[參⁠ 14]
  92. ^ “旧劳于外,爰暨小人。”[參⁠ 33]
  93. ^ “小乙……五年,命世子武丁居于河,学于甘盘。”[參⁠ 14]
  94. ^ “帝小乙在位二十八年。”[參⁠ 34]
  95. ^ 另有二十八年说。[註 94]
    以及小乙让位于武丁一说。“王后我母娩”[合集 21068],为武丁在位时询问其母生娩的卜辞,说明武丁在位时其母尚在且育有子女,同时可能说明其父小乙尚在。[13]:82
  96. ^ “武丁……王即位居殷。”[參⁠ 14]
  97. ^ “武丁为太子时,其父小乙使行役,有所劳苦于外,与小人从事,知小人艰难劳苦也”[參⁠ 44]
  98. ^ 98.0 98.1 《今本竹书纪年》作“殷侯”。
  99. ^ “越在内服”[參⁠ 48]
  100. ^ 成汤前的时期称作“先商时代”。根据《尚书》的记载,商族共有八次迁徒。成汤以前的迁徒是商族的移动,因为当时还没有都邑的概念,所以不能直接当作“迁都”来理解。
  101. ^ 101.0 101.1 :「」,:「」,拼音注音ㄅㄛˊ,音同「博」
  102. ^ 一作“”。一说“”字通“”,所以“”便是“燕毫”。
  103. ^ 一作“”。
  104. ^ 一作“”。
  105. ^ 105.0 105.1 一作“商邱”。
  106. ^ 106.0 106.1 :「」,:「」,拼音Yīn注音ㄧㄣ,音同「阴」
  107. ^ 另作郼薄通假
  108. ^ 另作“”、“”。
  109. ^ 109.0 109.1 古本竹书纪年》载祖乙迁,而《史记·殷本纪》说他迁至
  110. ^ 通假作
  111. ^ 别称“殷”。般庚在约前1314年定都于,以后近三百年间无再迁都,政权相对稳定,而且至今商朝的考古发现(包括殷墟甲骨文)均出自般庚以后的殷城遗址,所以商朝又有别称殷朝(尤其指般庚以后的时期)。
  112. ^ 一说小辛迁殷。
  113. ^ :「朝歌」,:「朝歌」,拼音Zhāogē注音ㄓㄠㄍㄜ,音同「招哥」
  114. ^ 商末,周武王伐纣时期,帝辛纣王在此建行都

参考书目

  1.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2.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3.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4.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5.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6.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7.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8. ^ 8.0 8.1 8.2 8.3 8.4 胡厚宣胡振宇. 《中国断代史系列—殷商史》. 中国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4月. ISBN 7-208-04584-4 (中文(中国大陆)). 
  9.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0. ^ 胡厚宣. 商.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78年—1993年 (中文(中国大陆)). 
  11. ^ 11.0 11.1 陈梦家. 《殷虚卜辞综述》. 中国北京: 中华书局. 1988年1月. ISBN 7-101-00163-7 (中文(繁體)). 
  12.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3. ^ 13.00 13.01 13.02 13.03 13.04 13.05 13.06 13.07 13.08 13.09 13.10 13.11 13.12 13.13 13.14 13.15 13.16 13.17 晁福林. 《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 中国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年6月. ISBN 978-7-300-12223-6 (中文(中国大陆)). 
  14. ^ 14.0 14.1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字典卷一. 中国湖北武汉: 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 1986年10月 (中文(繁體)). 
  15.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6.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7.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8.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9. ^ 王震中. 《商代史·卷三·商族起源与先商社会变迁》. 中国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年11月. ISBN 978-7-5004-8927-6 (中文(中国大陆)). 
  20. ^ 20.0 20.1 丁山. 《商周史料考证》. 中国北京: 中华书局. 1988年3月. ISBN 978-7-5013-3761-3 (中文(繁體)). 
  21.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22.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23.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24.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25.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26.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27.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28.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29.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30.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31.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32.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33.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34.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35.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36.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37.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38.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39.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40.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41. ^ 王玉哲. 《中国断代史系列—中华远古史》. 中国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7月. ISBN 7-208-03283-1 (中文(中国大陆)). 
  42.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43.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44. ^ 44.0 44.1 44.2 44.3 44.4 44.5 44.6 44.7 韩江苏、江林昌. 《商代史·卷二·〈殷本纪〉订补与商史人物徵》. 中国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年12月. ISBN 978-7-5004-8547-6 (中文(中国大陆)). 
  45.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46.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47.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48.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49.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50.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51.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52.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53.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54.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55.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56.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57.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58.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59.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60.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61.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62.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63.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64.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65.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66. ^ 常玉芝. 《商代週祭制度》. 中国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年9月. ISBN 7-5004-0042-X (中文(繁體)). 
  67.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68.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69.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70.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71.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72.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73.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74.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75.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76.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77.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78.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79.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80. ^ 80.0 80.1 李学勤、孟世凯. 《中国古代历史与文明·商史与商代文明》. 中国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7年4月. ISBN 978-7-5439-3151-0 (中文(中国大陆)). 
  81.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82.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83.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84.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85.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86.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87.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88.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89.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90.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91.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92.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93.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94.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95.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96.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97.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98.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99.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00.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01.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02.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03.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04.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05.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06.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07.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08.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09.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10.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11.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12.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13.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14. ^ 宋镇豪、《商代史》课题组. 《商代史·卷一·商代史论纲》. 中国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年12月. ISBN 978-7-5004-8547-6 (中文(中国大陆)). 
  115.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16.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17.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18.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19.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20.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21.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22.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23. ^ 葛剑雄. 《中国人口史》 卷一. 中国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年12月. ISBN 7-309-03520-8 (中文(中国大陆)). 
  124. ^ 宋镇豪. 《夏商社会生活史》. 中国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年9月. ISBN 7-5004-1448-X (中文(中国大陆)). 
  125.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26.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27.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28.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29.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30.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31.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32.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33.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34.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35.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36.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37.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标签中name属性为“源流史”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前朝
夏朝
中国朝代 后朝
周朝
西周


引用错误:页面中存在<ref group="參⁠">标签,但没有找到相应的<references group="參⁠" />标签
引用错误:页面中存在<ref group="註⁠">标签,但没有找到相应的<references group="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