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用戶:Shibo77/無名一角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商朝又稱殷商[註 1](約前17世紀—約前11世紀[註 2]

  • 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商朝晚期,中國的歷史從半信半疑的時代過渡到信史時代。
{{参|name=最早的中国}}

國號


中國歷史
中國歷史系列條目
史前時代
舊石器時代
中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
古國時代
三皇五帝
銅石並用時代
黃河文明長江文明遼河文明珠江文明

前21世紀—前17世紀

前17世紀—前11世紀

前11世紀

前256年
西周 前11世紀—前771年
東周
前770年—前256年
春秋 前770年—前5世紀
戰國 前5世紀—前221年

前221年—前207年

前202年

220年
西楚 前206年—前202年
西漢 前202年—9年
9年—23年
更始政權 23年—25年
東漢 25年—220年
三國
220年—280年

220年—266年
蜀漢
221年—263年

222年—280年

266年—420年
西晉 266年—316年
東晉
317年—420年
五胡十六國
304年—439年



420年

589年
420年—479年 北魏
386年—534年
479年—502年
502年—557年 西魏
535年—557年
東魏
534年—550年
557年—589年 北周
557年—581年
北齊
550年—577年
581年—619年
618年—907年
武周 690年—705年




907年

979年
後梁
907年—923年
十國
南唐
吳越
前蜀後蜀
荊南
南漢北漢
907年—979年

(契丹)

916年—1125年

西遼
1124年—1218年
後唐
923年—937年
後晉
936年—947年
後漢
947年—951年
後周
951年—960年

960年

1279年
北宋
960年—1127年
西夏
1038年—1227年
南宋
1127年—1279年

1115年—1234年
蒙古帝國 1206年—1368年
1260年/1271年—1368年
北元 1368年—1388年
1368年—1644年
南明 1644年—1662年
後金 1616年—1636年
1636年/1644年—1912年
中華民國
大陸時期 1912年—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年至今
中華民國
臺灣時期 1949年至今
相關條目
中國歷史年表
□ 㞢 蒐 𢀛 锜 茷 彡 旂 戉 乂 弜 墉 髳 沚 醢 卣 耤 肜 彘 臧 囧 匚 爿 昜 啺 椃 朿 奭 兕 臿
 妌 攸 邶 刖 劓 刈 窠 繇 酆 㭉 㦰 㠯 𢦚 㐭 𣪊 𢦏 𠬝 𧗿 爻 婦 帚 彐 刍 亞 
{{参|name=殷商断代史}}

《尚書》、《史記》等傳世文獻稱呼商朝為「殷」,但如《古本竹書紀年》等早期文獻均稱這個朝代為「商」,另有《今本竹書紀年》等文獻稱它為「殷商」。這三種稱呼並見於先秦的文獻中,然而在目前出土的卜辭資料中,尚未發現可解讀作「殷」的甲骨文字。「大邑商」或「天邑商」是商人對殷墟都邑的自稱,在戰爭中稱呼己方軍隊為「商方」。尚不明晰商人是否擁有對整體國家或族群的泛稱。

從《史記·殷本紀》「契封於商[參1]」的記載可知「商」是商族先公的初期居地,國號取於地名。其後遷至亳,國號亦可稱作「亳」,遷至殷,自然也稱作「殷」。多次的遷徒中始終以居駐商地和殷地的時間最久,勢力最大,在周邊方國部落中留下的印象最深,所以此二稱變成了這個國家的名稱。「殷商」這個合稱最早見於西周的《詩經》。《蕩》有「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參2]」,《大明》有「殷商之旅,其會如林[參3]」。《大明》又有「燮伐大商」、「肆伐大商」[參3],《文王》有「商之孫子[參4]」,《玄鳥》有「殷受命咸宜[參5]」,《殷武》有「撻彼殷武[參6]」,可見在周朝「商」、「殷」、「殷商」三稱通用,之間並無差別,可互換相稱[8]:11—14

·皇甫謐在《帝王世紀》中載「帝盤庚徒都殷,始改商曰殷[參7]」,史家便據此將盤庚遷殷前的時期稱作「商」、盤庚遷殷後的時期稱作「殷」。

歷史

商朝可以分為先商、早商、晚商三個階段。成湯滅夏至盤庚遷殷之間為早商,滅夏之前為先商,遷殷之後為晚商。晚商時期又稱「殷」[10]。成湯之前的商族首領稱作「先公」,其後的君王稱作「先王」[註 3][參8]

先商

淵源

學術界針對商族的發源地問題提出東方、西方、北方三種假說[13]:48。 《禮記·緇衣》引《尚書·商書·尹誥》曰「惟尹躬天,見於西邑夏」,說明商在夏之東。

簡狄。卜辭中的「夒」[註 4]可能指[註 5]

十四世而興

史記·殷本紀》記載商的始祖[註 6]生活於時代[註 7],曾在舜帝下任職司徒[註 8]。他因輔佐大禹治水立下功績[註 9],被「封於商,賜姓子氏[參1]」,其後裔便從地名自稱。《世本》又載「契居蕃[註 10][參9]」,此二地王國維根據《漢書·地理志》認為分別在今河南商丘山東棗莊滕州。卜辭所見「缺字圖片宗」[合集 30298]可能指契,說明商人為他立有宗廟。戰國時期的文獻記載契逝後,其子昭明繼位,「居砥石[註 11][參9]」。「昭明卒,子相土[參1]」。相土是繼契後較為著名的商族首領,《世本·作篇》記載他訓練馬匹,使用馬駕車充當運輸工具[註 12]。《詩經·長發》記載相土的活動區域相當廣泛,聲譽傳播海外[註 13],說明這時期商族的航海技術已經可以通往近岸的海島。此時商族活動於北的古黃河流域,在東方海濱也有相當的勢力,《左傳》載相土有「東都」[註 14]。相土逝,子昌若立。昌若逝,子曹圉立。曹圉逝,子立。文獻記載冥任夏后氏的水官,夏后在位時冥因治水之事而殉職[註 15]。《禮記》記載殷人將冥與嚳、契、湯四位先祖先公齊列祀典[註 16]。卜辭多見殷人為「季」舉行侑祭,王國維結合《天問》「該秉季德」、「恆秉季德」[參16]的記載,認為「該」、「恆」是王亥和王恆,「季」為其父與卜辭記載相符,當是史書記載的冥[參8]

王亥[註 17]王恆為冥的二子,冥卒後相繼為王。殷人對王亥格外尊敬,他是首位被稱作「王」的君主[13]:60—61。卜辭中總以「王亥[粹 75]」、「高祖亥[屯南 2105]」、「高祖王亥[合集 32916]」尊稱他,從不單稱其為「亥」,一些卜辭還在其名號的上角刻畫代表早期商族的玄鳥圖騰[8]:33。王亥在殷人的心目中似乎擁有很大的神威,殷人時常向他祈年祈雨[8]:25—26。關於王亥的卜辭有一百三十餘條,數量之多居諸先公之首[13]:60。王亥在位時,商族經濟達到新的高峰,卜辭記載王亥一次祭祀可用牲多達五十頭牛[註 18]。為解決牲口過剩、不易畜養的問題,王亥將部分牛羊托寄於鄰近的河伯氏有易氏[註 19]。之後王亥與有易氏首領綿臣[註 20]發生爭執[8]:30,綿臣強迫王亥交出所有牲口,王亥拒絕,綿臣便將其殺害[註 21],奪走牛羊[註 22]。後來王亥之弟王恆繼位,從綿臣手中奪回了牛羊。關於王恆的卜文有十餘條,與王亥同樣尊稱為「王」,但王恆卻不見於傳世文獻的商王世系中,其原因不明[13]:61。王恆死後,其子上甲微又聯合河伯氏討伐有易氏,殺死綿臣[註 23]。商族在有易氏沒落的同時強盛了起來[13]:60—61。戰勝有易後,上甲的諸弟各懷私心,紛爭起事,蓄意謀害上甲,上甲隨機應變,平息了叛亂,保證了商族後嗣的延續[註 24][13]:61。上甲在殷人的週祭順序中排列首位,祈雨卜文均以「自上甲……」開始,卜辭對上甲以降的商王有了明確的世系排列,或許是因為商族在上甲時期才開始有文字記載,而之前的世系源於傳說[13]:61。今所見關於上甲的卜辭多達一千一百餘條,位居諸商王之首,可見殷人對上甲之崇敬[13]:61

上甲之後報乙報丙報丁主壬主癸五公先後即位,在卜辭中,「報」寫作「匚」[註 25],「主」寫作「示」,五位先公合稱「三匚二示[屯南 2265][合集 27083]」。上甲後的三匚全以天干「乙丙丁」相次,二示時則應續以「戊己庚辛」排列,卻跳至「壬癸」。同時,二示的配偶妣庚妣甲的天干亦不相次。說明三匚的廟號可能是殷人後來追擬的,而二示的廟號則有典冊記載。「惟殷先人有冊有典[參21]」記載到的祭祀典冊,可能始於二示時期[13]:61[41]:191─193。二示時期,商族勢力不斷擴大,他們拉攏黃河下游各氏族部落,一步步逼近夏后氏腹地伊洛地區。

早商

湯黜夏命

大乙湯乃示癸之子,關於湯的名字記載較為複雜,《古本竹書紀年》云「湯有七名[參18]」。殷墟卜辭中多稱其為合字「大乙[後 上1.11]」、又稱單字「唐[佚 873]」或「成[乙 5303]」。周原卜辭以及齊國彝銘稱其為「成唐」。《尚書》、《楚辭·天問》稱其為「湯」。《詩經》、《國語》等稱其為「湯」、「武湯」或「武王」。《史記》、《荀子》等稱其為「天乙」。《論語》、《墨子》、《竹書紀年》等稱其為「履」[13]:63

夏朝的末代君主履癸又名,史書記載他是位昏庸好色的君王,他暴虐民眾,大興土木修建傾宮瑤台,使得諸侯叛離。桀便派軍四處討伐不服的屬國。此時的商湯是專為夏王室征伐的夏方伯,史書中稱讚他修德愛民、寬厚仁慈,與夏桀形成鮮明的對比。《呂氏春秋·異用》、《史記·殷本紀》、《帝王世紀》等形容夏桀「網張四面」如此鳥禽全入網中,一個也不落,而商湯「網開三面」[註 26]僅留一面捕禽,其餘三面放之,表示商湯的仁慈大度。諸侯見勢便紛紛棄桀歸湯,湯籍此機會網羅人才、拉攏諸侯。有莘氏居於夏后腹地伊洛平原,不滿桀的統治,決定與商湯聯姻結盟。伊尹隨有莘氏女進入商湯王室,始任庖正,而後得到了湯的重視,被授予「天下之政」[註 27],立為小臣。湯以伊尹為士朝貢夏廷,潛入觀察夏地的動靜。除伊尹外,仲虺咎單女鳩女房義伯仲伯等官賢也先後歸湯[44]:101

湯將都邑遷回先王之地——亳。亳與葛國[註 28]為鄰,葛是滅夏的必經之地。湯聞葛伯不祭祀神祖,便遣人前去查問究竟,葛伯答覆沒有可供犧牲的牛羊,湯遂送去牛羊,葛伯卻宰了牛羊供自己食用,回覆說葛國缺糧,湯再遣去亳邑民眾協助耕種,並派童子到田間送飯,葛伯卻奪其飯殺其人。於是湯自亳邑出發征伐葛伯。湯戰勝葛後見夏桀並未譴責,於是又相繼征伐等國。自稱征伐是弔民伐罪,為民除禍,故而湯東征西怨、南征北怨,得到了民眾的支持[參24]。滅溫後戰爭發生轉折,商亳遭到溫的同姓鄰國昆吾的反擊,此後商湯轉而討伐親夏的屬國。此時商湯感覺羽翼豐滿,在景亳匯集諸侯盟國,宣告與夏作戰,是為「景亳之命」[參25][註 29]。先後消滅[註 30][註 31]昆吾[註 32][註 33]等親夏政權,翦除夏后屬國,削弱夏后勢力,經過「十一征而無敵於天下。[參26][註 36]」湯趁夏地發生旱災,自起兵西進,桀抵擋不過,且戰且逃,戰敗於有娀氏舊址,逃至鳴條[註 37]。湯與夏桀在此展開了鳴條之戰

戰前,湯作《湯誓》,舉說桀的罪狀是「率遏眾力,率割夏邑」。桀戰敗,經歷山[註 38]逃至南巢[註 39],夏朝覆滅。湯遷徒夏族遺民於,湯欲遷夏社,伊尹認為會引起夏民的憤恨,作《夏社》反對[註 40]。湯經泰卷返回亳,仲虺作《仲虺之誥》向夏諸侯闡明伐桀的正義性[註 41][44]:109—111。《逸周書》稱「三千諸侯大會」於亳,湯三讓天子位於天下有道者後即位。遂遷九鼎於亳都[註 42],商朝建立。這是中國傳統歷史的首次王朝交替,《周易》贊稱商湯受天命而滅桀,是「順乎天而應乎人」的一次革命[註 43]。滅夏后,湯擴建亳都,並在夏之舊都斟鄩附近營建西亳用以監視夏王朝的殘餘勢力。湯命臣咎單作《明居》以法治民,製作禮樂。為了鞏固統治,又改正朔,易服色,以白色為上等服飾顏色,作五祀八政[註 44][註 45]

伊尹放太甲

根據文獻記載,湯有三子,太丁外丙仲壬。太丁乃湯之嫡長子,被立為太子,但太丁未即位便先湯而死。湯二十九年,湯王過逝。其後,文獻記載出現分歧:《尚書序》、《三統曆》、《漢書·律曆志》、《偽古文尚書》等載湯崩,太丁之子、湯之嫡長孫太甲即位;而《史記·殷本紀》、古今本《竹書紀年》、《孟子》等記載湯崩後,湯的次子外丙、三子仲壬先後即位六年,再由嫡長孫太甲即位為王。殷墟卜辭中,太丁刻作「大丁」,外丙作「卜丙」,太甲作「大甲」,但尚未發現仲壬(中壬)的痕跡。根據卜辭的週祭順序,「大乙—大丁—大甲—卜丙—大庚」為次,即嫡長孫太甲即位於其叔父外丙之前。太丁生前被立為太子,雖未即位但因其子太甲稱王所以被納入週祭直系,而外丙無子稱王所以屬於週祭旁系。文獻記載湯在位時間較長,長子太丁早逝,次子外丙、三子仲壬先後即位,但總共在位時間僅短短六年[註 46]。同時文獻記載伊尹輔佐太甲攝政,太甲即位之初,「暴虐,不遵湯法,亂德」[參1],於是伊尹放太甲出亳都並置其於湯所葬之地——桐宮。古今本《竹書紀年》等文獻甚至稱伊尹篡位稱王[註 47]。一種解釋認為長子太丁逝時,湯尚健在,立次子外丙為太子,而湯逝後,太甲奪權,在其叔父外丙(以及仲壬)之前即位,破壞了嫡長子繼承制度。這可能是文獻記載中多稱太甲起初不賢的緣故,所以伊尹放太甲於桐,並作《伊訓》、《肆命》、《徂后》使其反省悔過。期間伊尹復立湯次子外丙、三子仲壬相繼為王,但二人年邁,總共在位六年便過世。太甲在桐宮修德,認識到自己的過錯,伊尹見此便迎接太甲回都,還政於太甲[註 48]

還政後,伊尹又作《太甲》三篇教育太甲。「太甲修政,殷道中興[參7]」,「諸侯咸歸…百姓以寧[參1]」,創造了商朝的第一次中興。太甲歸亳後十二年陟,逝後上廟號「太宗」,又稱「明王」。文獻記載太甲有沃丁太庚[註 49]二子,先後即位為王。週祭中未見沃丁之名,但有「羌丁」(羊丁),因為是單版祭祀,尚不明確其與前後帝王的關係。文獻記載沃丁八年,伊尹過世[註 50],「沃丁葬以天子禮」,服喪三年。咎單接管政事,作《沃丁》訓王。十九年,沃丁陟,太庚立。週祭中太庚作「大庚」。太庚有子即位為王,所以屬於直系先王。太庚在位五年陟,此後小甲太戊雍己三子相繼為王,在王位繼承制度上出現了兄終弟及的亂象。

比九世亂

小甲乃太庚之子[註 52],旁系先王。小甲時期,開始了商王朝的第一次衰敗[註 53]。小甲在位十七年崩。根據傳世文獻記載,雍己繼位為王[參18][參14][參1],而常玉芝等現代學者利用殘辭互補法,對卜文中殘缺的週祭順序作了整理,認為太戊在雍己之前繼位為王[66]:58。太戊在卜辭中作「大戊」,是位直系先王。即位之初,冊命伊陟臣扈巫咸等輔佐商王管理朝政。太戊繼其兄小甲之位為王,有違嫡長子的王位傳承制度。傳說太戊時,發生了「祥桑谷共生於朝[參28][參1]」的災異現象,太戊恐懼中求問伊陟此事,伊陟說是殷道德衰的惡兆,太戊聽從後,修行修德,使得祥桑枯死。太戊對山川鬼神格外恭敬,命巫咸加倍祭祀活動,巫咸作《咸艾》、《太戊》稱讚太戊。太戊改革軍隊,命車正中衍作寅車[註 54]。太戊在賢臣的輔佐下,扭轉了小甲時期的衰敗。五穀豐盛,諸侯歸附,商王朝進入了第二次中興時期。根據文獻記載,太戊在位七十五年陟[註 55],廟號「中宗」又作「太宗」,而卜辭中沒有太戊廟號的記載[註 58]。雍己或繼其兄太戊為王,或繼其兄小甲為王,其在位期間,殷道復衰,諸侯叛離,商王朝二次衰敗。雍己為旁系先王,在位僅十二年,事跡遠不如太戊。而太戊時期的興盛則為其子爭奪王位創造了條件。雍己之後,太戊有中丁外壬河亶甲三子相繼為王。

中丁[註 59]乃太戊長子,在週祭順序中是太戊之後的直系先王,其王位可能是從叔父雍己那裏奪來的。中丁奪位遭到了王朝內部其他統治勢力的反對。元年,諸侯侵犯京畿,中丁被迫放棄經營了一百多年的都城——,東遷於,由此保住了王位。東土邊境的藍夷部落趁機作亂,中丁伐之。中丁在位九年或十一年崩,其弟外壬繼位,都於囂。其王位是平穩傳承還是爭奪而來的,由於記載的缺乏,無法明了,但外壬即位元年,邳人侁人叛亂,這可能說明其王位是爭奪而來的。外壬在位五年或十年崩,其弟河亶甲奪位稱王,遷都於[註 60]。奪權徒都導致商王朝政權內部分裂,國力劇減,諸侯侵犯,商王朝第三次衰落。河亶甲連年用兵討伐叛離諸侯。征藍夷,又征班方,侁人聯盟班方,河亶甲聯合彭伯[註 61]韋伯克邳、降班方,侁人臣服。河亶甲為旁系先王,在位九年崩。中丁之子[註 63]祖乙即位。即位之初遷都於[註 64],其王位可能是爭奪而來的。祖乙作為太戊的嫡長孫,可能得到了王朝內部舊貴族勢力的支持,立舊臣巫咸之子巫賢為相,管理政事。如此政權逐漸穩定,修築新都。命高圉為邠侯,鞏固對西土邊疆的統治。商王朝二次復興。祖乙受殷人的尊崇程度與湯不相上下[註 65][13]:77。祖乙在位十九年崩,廟號「中宗」[註 58]。祖乙之子祖辛即位,政權平穩過渡。祖辛在位十四年或十六年崩,其弟沃甲[註 66]繼位。沃甲在卜辭中作「羌甲」,因為其子南庚繼位為王,所以初屬直系先王,但因南庚未有子成王,所以在後期的黃祖卜辭中以旁系先王祭祀[註 67]。沃甲在位五年崩,其侄祖丁繼位。祖丁是祖辛之子,有陽甲盤庚小辛小乙四子先後成王。四子同父異母,使得祖丁的四位配偶全部納入週祭祀譜,在先王行列中獨佔鰲頭。在位九年而陟[註 68],堂弟南庚繼位。南庚是沃甲之子,即位三年後遷都於[註 69],因奄地偏南,所以此王得名「南庚」。南庚在位僅六年,祖丁之子陽甲即位。自此「祖辛—祖丁—陽甲」一系代替「沃甲—南庚」一係為直系,南庚在位時間較短,可能是遜位於陽甲[13]:78,或是陽甲奪位[44]:146。王位傳承的紛爭,削弱了政治統治的勢力,國力銳減,邊境諸侯內侵。帶來了商王朝的第四次大衰落。陽甲三年,西征丹山戎,得丹山[註 70]。陽甲在位四年崩[註 71],其弟盤庚即位。

太庚三子小甲太戊雍己相繼為王,破壞了嫡長子傳承制度,此後弟子相互代立,爭奪王位,屢遷都邑,使得國力衰亡,諸侯莫朝,邊境遭侵。是為商代中期的「比九世亂」[註 72][註 73]

晚商

盤庚遷殷

盤庚在卜辭中作「般庚」,祖丁次子、陽甲之弟,即位於奄。盤庚在位期間,發生了著名的遷都事件[80]:87。關於盤庚遷殷的原由,歷來有多種說法,其中「政治鬥爭說」較優[44]:600。九世之亂期間,因為王室的爭奪,商王屢徒都邑,遷後必然需要得到一批貴族的支持,如此導致貴族的勢力膨脹,而王權卻久久未能得到鞏固。為了維護王位,奪位者常常要與貴族舊臣共享政權[註 74]。盤庚年幼即位[註 75],許多貴族舊臣有了傲上的情緒,無視盤庚。盤庚為了鞏固王權,削弱貴族勢力,決心遷都[註 76]。當時族內的一部分人不願遷都,盤庚便作《盤庚》三篇,勸說大眾,呼籲民眾到新都去生活[註 79]。盤庚十四年,終得遷都,自奄遷於北蒙,更名為「殷」[註 80]。翌年,開始營建殷邑[註 81]。盤庚兌現承諾,首先建設民居,安頓下移民,再顧及宮殿廟宇的建設[註 82]。遷都後,一部分民眾又怨言盤庚如此興師動眾有損民利[註 83],盤庚回覆說,遷都之為是上帝要求我為了恢復先王成湯的事業而作的[註 84],並說遷都是為了重視人民,不讓民眾受害而為[註 85]。盤庚在殷邑實行新政,但限制和約束貴族的勢力。他要求貴族遵守先王法度,排除內心傲慢的態度聽從商王的命令,道德上要施德於民,不可怠慢老弱孤幼,經濟上不可無止境地聚斂貝玉財富[44]:602。盤庚對貴族和民眾的態度是截然相反的,新政使得民眾受益,同時讓商王擺脫了貴族勢力的束縛。直到殷商滅亡,民眾還思念着盤庚,要求「復盤庚之政」[註 86]。十九年,冊命周族首領亞圉為邠侯[註 87],加強對西部邊疆的統治[44]:152。盤庚遷殷,「殷道復興,諸侯來朝[參1]」,扭轉了九世之亂以來的衰落。盤庚在位二十八年崩,弟小辛立,盤庚未有子繼位,故為旁系先王。盤庚遷殷後,商王朝二百五十多年更不徒都[44]:604,改變了「居無常處」的動態[80]:28,王朝進入了相對穩定的新發展階段,史學家稱這個階段為「晚商時期」。

武丁中興

小辛乃祖丁之子、盤庚之弟[註 88],即位於殷。小辛政績不佳,帶來了商王朝的第五次衰敗。關於他的卜辭僅有八十餘條[13]:81,在位三年而崩 [註 90],弟小乙即位於殷[註 91]。小乙為祖丁之子,小辛之弟。小乙在位時便立丁其子武丁為繼承人。小乙讓武丁插入到民間中勞動[註 92],又將他送到賢臣甘盤那裏去學習[註 93],小乙如此注重對武丁的教育,為日後武丁復興殷業奠定了基礎。小乙在位十年而陟[參14][註 95],其子武丁繼位。因是武丁之父,為直系先王,所以在武丁時期的卜辭中備受尊崇,數量多達五百餘條[13]:82

武丁即位於殷[註 96]。年輕時出入民間,深知民眾的疾苦[註 97]

在目前出土的甲骨卜辭中,可確定的最早卜辭出自武丁時期,從此中國的歷史學邁入了信史時代。

{{参|name=殷本纪}}
{{参|name=古本竹书}}
{{参|name=今本竹书}}
{{参|name=尚书序}}
{{R|商代史卷二|page1=}}
{{R|社会变迁|page1=}}
{{R|商史与文明|page1=}}
{{参|name=最早的中国}}
{{参|name=远古断代史}}
{{参|name=殷商断代史}}
{{参|name=大百科}}
{{参|name=源流史}}
{{参|name=人口史}}
{{参|name=社会生活史}}

武王伐紂


後裔

勢力範圍及行政區劃

《史記·吳起列傳》記載商朝疆域「左孟門,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經其南[參45]」,

先商時期,商族為夏后氏的諸侯,商族首領稱作「商侯」[註 98]。有封地七十[參46]至一百里[參47]

遠古時代,中原的華夏民族與外族部落形成犬牙交錯的局面。

晚商的北界在易水流域,西達太行山麓,西南界在沁水流域,南界在商丘之南,東界在曲阜之西。

都城稱作「邑」或「商邑」,其外七十至一百里內屬於商王直接控制的區域,稱作「蒿」(郊)、「鄙」、「奠」(甸)。邑、郊、鄙、甸此四地相當於商王朝的王畿地區,在《尚書·酒誥》中稱為「內服」[註 99][114]:14—15

都城

記載「先八後五」,即成湯滅夏前八次徒都,而後五遷。王國維搜羅史料湊成八遷。「契自亳遷蕃[參9]」、「昭明遷砥石[參9]」、「昭明遷商[參49]」、「相土遷商邱[參50]」、「相土遷泰山下,又復歸商邱[參51]」、「商侯遷殷[參14]」、「殷侯遷商邱[參14]」、「湯始居亳[參28]

北亳、南亳、景亳、郑亳、宋亳、西亳
商族首領居地變遷
首領 居地 今地
先商[註 100]
[註 101] 一說今遼寧省西部暨河北省東北部一帶地區,
一說今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市屍鄉溝(詳見
[註 102] 一說今北京市河北省北部冀東平原一帶
昭明 砥石[註 103] 一說今河北省石家莊以南、河北省邢臺市以北地區
[註 104] 一說今漳河一帶,
一說今陝西省商洛市商州區
相土 商丘[註 105] 一說今河北省中部、河南省北部
泰山下」 一說今太行山
商丘 見上
王亥 [註 106] 當今位置不明
上甲三十三年─孔甲九年) 相傳今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漳河流域
「商侯」[註 98](蓋為主壬主癸孔甲九年─十五年) 商丘[註 105] 見上
早商
大乙—大戊十五年─中丁元年) [註 101][註 107] 今地說法不一,一說今河南省鄭州市商城遺址(詳見
中丁、卜壬中丁元年─河亶甲元年) [註 108] 一說今河南省滎陽市東北敖倉敖山
一說今山東省沂蒙山區
一說今河南省鄭州市商城遺址
戔甲河亶甲元年─祖乙元年或二年) 一說今河南省安陽市內黃縣東南
且乙—且丁祖乙元年或二年─南庚三年) [註 109] 一說今山東省鄆城縣
[註 109][註 110] 一說今河北省邢臺市
南庚、象甲南庚三年─盤庚十五年?) 一說今山東省濟寧市曲阜市
晚商[註 111]
般庚[註 112]—帝辛 [註 106] 河南省安陽市西北殷墟遺址
帝辛 朝歌[註 113][註 114] 相傳今河南省鶴壁市淇縣朝歌鎮

方國

各方國根據與商的關係分為敵對、臣服和時服時叛三類。

人方

外交與外族

政治體制


軍事制度

人口

雖然商代沒有人口調查制度的具體記載,但從甲骨文的祭祀卜辭用牲資料中可以間接算出晚商人口[123]:215─217

社會

商湯建國後,社會中的平民階層逐漸進入一夫一妻制時代[124]:141

經濟

農業

手工業

商業

交通與建設

文化

文史學

在商代,文學並沒有脫離史學而獨立存在。

藝術

音樂

科技與醫學

宗教


考古研究

  • 1920年代,王國維提出「二重證據法」,以從地下新發掘出的考古資料應證地上傳世文獻中的記載。

殷商文字


學術爭議

商族淵源

遷都原因

奴隸社會


王名干支

紀年

君主年表


商朝(約前17世紀─約前11世紀)
先商時期(約前21世紀─約前17世紀)
諡號
*殷墟甲骨
*傳世文獻
廟號尊號
*殷墟甲骨
*傳世文獻
傳世文獻見私名或祭名 出土甲骨見私名、祭名或廟號 在位時期
*《竹書紀年
*(夏商周斷代工程
在位年數 配偶名 都城
高且夒?(高祖夒?)、夒高且?(夒高祖?)、高且?(高祖?)


夋、俊、俈、高辛氏
(不詳) 簡狄、娥? 帝丘

玄王、素王?[註1]


(未見) (不詳) (不詳)
昭明 (未見) (不詳) (不詳) 砥石
相土 (未見) 時期? (不詳) (不詳)
昌若 (未見) (不詳) (不詳)
曹圉
粮圉、根圉
(未見) (不詳) (不詳)

少康時期?─十三年 (不詳) (不詳)
高且亥(高祖亥)、高且王亥(高祖王亥)

王亥
亥、振、垓、核、該、胲、永、泳
十三年辛巳十二年 (不詳) 王亥妾?[佚206.2]
王恆
十二年壬午?─十六年? (不詳) (不詳)
上甲
昏微
上甲(合字) 十六年丙戌?─? (不詳) 妣甲?[前 1.38.5]
報乙 匚乙(合字) (不詳) 三匚母
報丙 匚丙(合字) (不詳)
報丁 匚丁(合字) (不詳)
主壬 示壬 (不詳) 妣庚
主癸 示癸 ?─十五年 妣甲、扶都

武王


文武帝乙[註2]

高且乙(高祖乙)、唐宗?[合集1339]、大乙宗[合集33058]

高祖、高后成湯

大乙
湯、天乙、太乙、帝乙、乙、成、唐、成湯、商湯、武湯、天乙湯、啺
大乙(合字)、唐、成、武唐、上乙?[合集1270]

成唐[註3]

十五年丙午三十一年 18載
(29載)
妣丙(高妣丙)、有莘氏
早商時期(約前17世紀─約前14世紀)

武王


文武帝乙[註2]

高且乙(高祖乙)、唐宗?[合集1339]、大乙宗[合集33058]

高祖、高后成湯

大乙
湯、天乙、太乙、帝乙、乙、成、唐、成湯、商湯、武湯、天乙湯、啺
大乙(合字)、唐、成、武唐、上乙?[合集1270]

成唐[註3]

前1558年癸亥─前1546年 12載
(29載)
妣丙(高妣丙)、有莘氏
太丁[註4]
大丁、太子丁
大丁 (立為太子、未即位) 妣戊
外丙
外壬?
卜丙(合字)、卜丙 前1546年己亥─前1544年 2載 妣甲(卜丙母)
仲壬
中壬
(未見)
燕壬?、工壬?、其壬?、南壬?[註5]
前1544年丁丑─前1540年 4載 (不詳)

明王


太宗

太甲 大甲 前1540年辛巳─前1528年 (12載) 妣辛
伊司?

伊尹
伊、伊示、祖伊尹、阿衡
伊尹、伊、尹 (攝政、一說篡位) 伊奭?

明王


太宗

太甲 大甲 前1540年辛巳─前1528年 (12載) 妣辛
沃丁 (未見)
羌丁?(羊丁?)、虎且丁(虎祖丁?)[前 3.2.071][參53]:56
前1528年癸巳─前16世紀|前1509年 19載 (不詳)
大庚
太庚、小庚
大庚 前1509年壬子─前1504年 5載 妣壬
小甲 小甲(合字)、小甲 前1504年丁巳─前1487年 17載 妣辛?

中宗、太宗

太戊
大戊
大戊 前1487年甲戌─前1413年 75載 妣壬
雍己 雍己(合字) 前1412年己丑─前1401年 12載 (不詳)
中丁宗、中宗祖丁?[屯南2281]

中丁
仲丁
中丁、三且丁(三祖丁) 前1400年辛丑─前1391年 9載 妣己、妣癸
外壬 卜壬 前1391年庚戌─前1381年 10載 妣甲?
河亶甲
整甲
戔甲 前1381年庚申─前1372年 9載 妣庚?
且乙宗(祖乙宗)[合集32360][合集33006][合集33108]、中宗且乙(中宗祖乙)[合集26991][合集27239]、中宗?[屯南2281]、高且乙?(高祖乙?)

「殷王中宗」[參33]

祖乙 且乙(祖乙)、下乙 前1372年己巳─前1353年 19載 妣己、妣庚
且辛宗(祖辛宗)

祖辛 且辛(祖辛) 前1353年戊子─前1339年 14載 妣甲、妣庚?、妣壬?
沃甲
開甲
羌甲(羊甲) 前1339年壬寅─前1334年 5載 妣庚
中宗且丁?(中宗祖丁?)[屯南2281]

祖丁 且丁(祖丁)、四且丁(四祖丁)、小丁 前1334年丁未─前1325年 9載 妣甲、妣乙、妣己、妣庚、妣癸
南庚 南庚、王更 前1325年丙辰─前1319年 6載 (不詳)
陽甲
和甲
陽甲、父甲、兔甲、彖甲、(彖口)甲、象甲、虎甲 前1319年壬戌─前1315年 4載 (不詳)
盤庚
般庚?
般庚、般庚(合字)、凡庚、父庚、且庚(祖庚)、三且庚(三祖庚) 前1315年丙寅─前1301年 14載
(28載)
(不詳)
晚商時期(約前14世紀─約前11世紀)
盤庚
般庚?
般庚、般庚(合字)、凡庚、父庚、且庚(祖庚)、三且庚(三祖庚) 前1301年庚辰─前1287年 14載
(28載)
(不詳)
小辛 小辛、父辛、王頌(王訟)、頌王(訟王) 前1287年甲午─前1284年 3載 (不詳)
小乙
小乙、父乙、父小乙、父乙帝[乙956]、且乙(祖乙)、小且乙(小祖乙)、亞且乙(亞祖乙)、後且乙(後祖乙)、入乙(內乙)、斂王、父乙斂 前1284年丁酉─前1274年 10載 妣庚
丁宗、武丁宗、文丁宗、高宗武丁

高宗

武丁 武丁、父丁、帝丁[粹376]、且丁(祖丁) 前1274年丁未─前1215年

(前1190年─前1132年)

59載 妣辛婦好、母辛)、妣癸、妣戊(婦妌、妣戊妌)、妣庚?、母丁?
祖己
孝己、子漁?
且己(祖己)、小王、兄己、父己、小王父己 (立為太子、未即位) (不詳)
祖庚
且庚(祖庚)、兄庚、父庚 前1215年丙午─前1204年 11載 (不詳)
且甲舊宗(祖甲舊宗)

祖甲 且甲(祖甲)、帝甲[粹259][庫1772][戩 5.13][續 2.18.9][後 上4.16] 前1204年丁巳─前1171年 33載 妣戊、妣己?
廩辛
馮辛
(未見)
三且辛?(三祖辛?)、且丁?(祖丁?)、兄辛?、父辛?[屯南2281]
前1171年庚寅─前1167年 4載 (不詳)
康且丁宗(康祖丁宗)

庚丁 康丁、康且丁(康祖丁)、康、父丁、帝丁[南輔62]、王囂(王兌) 前1167年甲午─前1159年 8載 妣辛
武乙宗、武且乙(武祖乙)、武且乙宗(武祖乙宗)

武乙 武乙、父乙 前1159年壬寅─前1124年

(前1147年─前1113年)

35載 妣戊?、妣癸?
文武帝[簠143][續 2.71][前 1.22.2][前 4.17.4][粹3621]

文武丁宗、文武宗、文武帝?[合集36149]

文丁
太丁
文武丁 前1124年丁丑─前1111年

(前1172年─前1162年)

13載 妣癸?
帝乙 (未見)[註6]
父乙?、文武帝乙?[參54]:421—422
前1111年庚寅─前1102年

(前1101年─前1096年)

21載 (不詳)

紂王

帝辛
紂、辛、受德、受辛、商王受、殷王受、紂王、商紂、商紂王、商王紂、商王帝辛
(未見) 前1102年己亥─前1050年

(前1075年─前1046年)

30載 妲己
朝歌
武庚
祿父
(未見) (不詳)
【注】結合古今本《竹書紀年》體系推算,由於年代久遠,記錄匱乏,各家推算不一,本表年代僅供參考。


附:有待考證的先公
廟號
*殷墟甲骨
傳世文獻見名 出土甲骨見名 配偶名
高且河?(高祖河?)[合集32028]、河高且?(河高祖?)、河□高且?(河□高祖?)、河宗?[合集13532] 河伯氏? 河母、河妾?[後 上6.3]
岳宗?[合集30298] (未見) (不詳)
(未見) (不詳)
(未見) (不詳)
(未見) 𠣬 (不詳)
(未見) (不詳)

昏微
(未見) (不詳)


參閱

卜文辭書

  • 鐵雲藏龜》,劉鶚,1903年
  • 《殷虛書契前編》,羅振玉
  • 《殷虛書契菁華》,羅振玉
  • 《鐵雲藏龜之餘》,羅振玉
  • 《殷虛書契後編》,羅振玉
  • 《殷虛卜辭》,明義士
  • 《戩壽堂所藏殷虛文字》,姬佛陀
  • 《龜甲獸骨文字》,林泰輔
  • 《簠室殷契徵文》,王襄
  • 《鐵雲藏龜拾遺》,葉玉森
  • 《新獲卜辭寫本》,董作賓
  • 《福氏所藏甲骨文字》,商承祚
  • 《殷契卜辭》,容庚
  • 《卜辭通纂》,郭沫若
  • 《殷虛書契續編》,羅振玉
  • 《殷契佚存》,商承祚
  • 《殷虛粹編》,郭沫若
  • 《甲骨六錄》,胡厚宣
  • 《龜卜》,金祖同
  • 《小屯·殷虛文字甲編》,董作賓
  • 《小屯·殷虛文字乙編》,董作賓
  • 《小屯·殷虛文字丙編》,張秉權
  • 《甲骨綴合編》,曾毅公
  • 《殷虛文字綴合》,郭若愚
  • 合集《甲骨文合集》,郭沫若、胡厚宣等
  • 屯南《小屯南地甲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註釋

  1. ^ 詳見「國號」一節
  2. ^ 傳統紀年根據古今本《竹書紀年》體系推算為前1618年前1110年;夏商周斷代工程推算為約前1610年~約前1580年前1046年
  3. ^ 或按週祭始於上甲,作為分界線,其前的首領稱作「先公」,上甲以降稱作「先王」。[11]:335
    或分三系帝嚳至王亥振為第一系,傳八世;上甲微至主癸為第二系,傳六世;大乙湯至帝辛受為第三系,傳十七世。[11]:378
  4. ^ :「」,:「」,拼音Náo注音ㄋㄠˊ,音同「撓」
  5. ^ :「」,:「」,拼音注音ㄎㄨˋ,音同「庫」[14]:704
  6. ^ :「」,:「」,拼音Xiè注音ㄒㄧㄝˋ,音同「卸」,一作「」。[14]:537
  7. ^ 「契興於唐、虞、大禹之際」。[參1]
  8. ^ 「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親,五品不訓,汝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寬。』」[參1]
  9. ^ 「契長而佐禹治水有功。」[參1]
  10. ^ 一作「番」[13]:58。「番」「蕃」[19]:9。一說「蕃」即「亳」。[20]:16—17
  11. ^ 一作「泜石」。[20]:17—18
  12. ^ 「相土作乘馬」。[參10]
  13. ^ 「相土烈烈,海外有截」。[參11]
  14. ^ 「相土之東都。」[參12]
  15. ^ 「冥勤其官而水死」[參13];「帝少康……三年……十一月。使商侯冥治河」[參14];「帝……十三年。商侯冥死於河。」[參14]
  16. ^ 「殷人禘嚳而郊冥,祖契而宗湯」。[參15]
  17. ^ 一作「王氷」。[8]:31
  18. ^ 「五十牛於王亥」。[合集 14725]
  19. ^ 「王亥托於有易、河伯仆牛」。[參17]
  20. ^ 一作「緜臣」。[參14]
  21. ^ 「有易之君綿臣殺而放之」。[參18]
  22. ^ 「喪羊於易」[參19]、「喪牛於易」。[參20]
  23. ^ 「微假師於河伯以伐有易,滅之,遂殺其君綿臣也。」[參18]
  24. ^ 「昏微遵跡,有狄不寧。何繁鳥萃棘,負子肆情?眩弟並淫,危害厥兄。何變化以作詐,後嗣而逢長?」[參16]
  25. ^ :「」,:「」,拼音Fāng注音ㄈㄤ,音同「方」,異體字:「囗」、「File:甲骨21.svg」。
  26. ^ 另作「網收三面」,指收起三面的網。
  27. ^ 「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參22]
  28. ^ 相傳今河南商丘寧陵縣[參23]
  29. ^ 另作「景亳之會」、「景亳會盟」。
  30. ^ 北。
  31. ^ 相傳今河南濮陽范縣
  32. ^ 相傳今河南許昌
  33. ^ 統稱「三櫱」。[參11]
  34. ^ 「湯有七名而九征。」[參18]
  35. ^ 「凡二十七征,而德施於諸侯。」[參27]
  36. ^ 另有「九征」說[註 34]和「二十七征」說[註 35]
  37. ^ 一說今河南省中部,一說今山西省運城市安邑
  38. ^ 一作「鬲山」,相傳今安徽黃山徽州區鬲山
  39. ^ 相傳今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區
  40. ^ 「湯既勝夏,欲遷其社,不可,作《夏社》。伊尹報。」[參1]
  41. ^ 「湯歸自夏,至於大坰,仲虺作誥。」[參28]
  42. ^ 「遷九鼎於亳,至大坰,而有慚德。」[參7]
  43. ^ 「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參29]
  44. ^ 「湯五祀。」[參30]
  45. ^ 「五祀:一曰歲,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歷數」[參31];「八政:一曰食,二曰貨,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日賓,八曰師。」[參31]
  46. ^ 一說七年。
  47. ^ 丁山等學者從此論。
  48. ^ 其中《古本竹書紀年》還稱太甲潛出自桐,殺伊尹,王國維等認為未有其事,是戰國時人認為伊尹篡位後則不會輕易還政於太甲所以編造出太甲弒伊尹的故事。
  49. ^ 古今本《竹書紀年》訛為「小庚」。
  50. ^ 文獻記載此時伊尹已過百歲,先後輔佐湯、太丁、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六位先王,讓現代學者難以置信。認為「伊尹」是官名,而「阿衡」是輔佐成湯的其中一位伊尹。卜辭所見「黃尹」、文獻所見「保衡」又是放太甲於桐的另一位伊尹。
  51. ^ 「帝小甲,太庚弟」[參32]
  52. ^ 《史記·殷本紀》、古今本《竹書紀年》等多從此說。另有《史記·三代世表》稱小甲為太庚之弟一說[註 51]。學者多認為有誤。
  53. ^ 「帝小甲,太庚弟。殷道衰,諸侯或不至」
  54. ^ 即兵車,夏稱「鈎車」、周稱「元戎」,在軍隊前方突圍的戰車。
  55. ^ 「肆中宗之享國七十有五年。」[參33];「中宗在位七十五年。」[參34];「七十五年陟。」[參14]
  56. ^ 「殷復興,諸侯歸之,故稱中宗。」[參1]
  57. ^ 「祖乙之世,商道復興,廟為中宗。」[參14];「祖乙勝即位,是為中宗。」[參35]
  58. ^ 58.0 58.1 卜辭未見對太戊廟號的記載,但有祖乙廟號為「中宗」[屯南 2281]、「中宗祖乙」[合集 26991][合集 27239]、「祖乙宗」[合集 32360][合集 33006][合集 33108]。一些傳世文獻稱太戊為「中宗」[註 56]或「太宗」,一些文獻稱祖乙為「中宗」[註 57]
  59. ^ 《竹書紀年》作「仲丁」。
  60. ^ 一說今河南省內黃縣、一說今河南省安陽市
  61. ^ 一作「大彭」。
  62. ^ 「河亶甲崩,子帝祖乙立。」[參1]
  63. ^ 《史記·殷本紀》稱祖乙為河亶甲之子[註 62]。王國維、丁山等現代學者認為有誤。
  64. ^ 古本竹書紀年》載祖乙遷,《史記·殷本紀》說他遷至,《今本竹書紀年》云其遷於耿,又從耿遷於庇。三者可能是同一都邑。
  65. ^ 「湯、太甲、祖乙、武丁,天下之盛君也。」[參36]
  66. ^ 一說沃甲祖辛之子。因初期週祭以直系先王祭祀,並以擬定的一世一直系先王的原則為根據,則沃甲當為祖辛之子而非祖辛之弟。但一世一系的論點未必正確。[13]:78
  67. ^ 祖辛有子祖丁稱王,沃甲有子南庚為王,出現了商代中期的一世二系的現象,祖辛、沃甲兄弟二人同為直系先王。但因祖辛有孫繼位為王,而沃甲未有,所以在後期祭禮嚴密的黃祖卜辭中,沃甲以旁系先王祭祀。
  68. ^ 一說三十二年。[參34]
  69. ^ 一說今山東省濟寧市曲阜市
  70. ^ 上古時有很多名為「丹」的地方,其中以堯子丹朱的封地最古,相傳在今河南省西部丹江流域,距離都較近。[13]:79
  71. ^ 一說十七年。[參34]
  72. ^ 或作「九世之亂」,指商代中期的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陽甲九位先王。
  73. ^ 「自中丁以來,廢嫡而更立諸弟子,弟子或爭相代立,比九世亂,於是諸侯莫朝。」[參1]
  74. ^ 「古我先王,亦惟圖任舊人共政。」[參37]
  75. ^ 「予沖人。」[參38]
  76. ^ 此為「政治鬥爭說」,此外主要還有以下五種說法:
    ①「去奢行儉說」
    ②「河患說」
    ③「游牧說」
    ④「游農說」
    ⑤「加強西北地區統治說」。
  77. ^ 「盤庚五遷,將治亳殷,民咨胥怨,作《盤庚》三篇。」[參28]
  78. ^ 「帝小辛立,殷復衰。百姓思盤庚,乃作《盤庚》三篇。」[參1]
  79. ^ 一種說法認為《尚書·盤庚》三篇作於盤庚之時。民眾反對盤庚遷殷,盤庚訓說民眾而作[註 77]。另一種說法認為《尚書·盤庚》三篇作於小辛之時。小辛在位期間,殷政衰,民眾思念盤庚而作。[44]:603[註 78]
  80. ^ 「盤庚……十四年,自奄遷於北蒙,曰殷。」[參14]
  81. ^ 「盤庚……十五年,營殷邑。」[參14]
  82. ^ 「盤庚既遷,奠厥攸居。乃正厥位,綏爰有眾。」[參38]
    「徒主於民,故先定其里宅所處,次乃正宗廟朝廷之位。」[參39]
  83. ^ 「盤庚遷於殷,民不適有居。率吁眾戚出矢言。」[參37]
  84. ^ 「天其永我命於茲新邑,紹復先王之大業。」[參37]
    「肆上帝將復我高祖之德……用永地於新邑。」[參38]
  85. ^ 「我王來,既爰宅於茲;重我民,無盡劉。」[參38]
  86. ^ 「百姓思盤庚。」[參1]
    「殷之遺老對曰:『欲復盤庚之政。』」[參40]
  87. ^ 「十九年,命邠侯亞圉。」[參14]
  88. ^ 另稱小辛為盤庚之子。[參41]
    但通過卜辭研究[合集 2131]可知陽甲、盤庚、小辛、小乙四王是兄弟關係,均為祖丁之子。[參42]
  89. ^ 「小辛在位二十一年。」[參34][參43]
  90. ^ 「小辛……三年陟。」[參18][參14]
    另有二十一年說。[註 89]
  91. ^ 「小乙……王即位居殷。」[參14]
  92. ^ 「舊勞於外,爰暨小人。」[參33]
  93. ^ 「小乙……五年,命世子武丁居於河,學於甘盤。」[參14]
  94. ^ 「帝小乙在位二十八年。」[參34]
  95. ^ 另有二十八年說。[註 94]
    以及小乙讓位於武丁一說。「王后我母娩」[合集 21068],為武丁在位時詢問其母生娩的卜辭,說明武丁在位時其母尚在且育有子女,同時可能說明其父小乙尚在。[13]:82
  96. ^ 「武丁……王即位居殷。」[參14]
  97. ^ 「武丁為太子時,其父小乙使行役,有所勞苦於外,與小人從事,知小人艱難勞苦也」[參44]
  98. ^ 98.0 98.1 《今本竹書紀年》作「殷侯」。
  99. ^ 「越在內服」[參48]
  100. ^ 成湯前的時期稱作「先商時代」。根據《尚書》的記載,商族共有八次遷徒。成湯以前的遷徒是商族的移動,因為當時還沒有都邑的概念,所以不能直接當作「遷都」來理解。
  101. ^ 101.0 101.1 :「」,:「」,拼音注音ㄅㄛˊ,音同「博」
  102. ^ 一作「」。一說「」字通「」,所以「」便是「燕毫」。
  103. ^ 一作「」。
  104. ^ 一作「」。
  105. ^ 105.0 105.1 一作「商邱」。
  106. ^ 106.0 106.1 :「」,:「」,拼音Yīn注音ㄧㄣ,音同「陰」
  107. ^ 另作郼薄通假
  108. ^ 另作「」、「」。
  109. ^ 109.0 109.1 古本竹書紀年》載祖乙遷,而《史記·殷本紀》說他遷至
  110. ^ 通假作
  111. ^ 別稱「殷」。般庚在約前1314年定都於,以後近三百年間無再遷都,政權相對穩定,而且至今商朝的考古發現(包括殷墟甲骨文)均出自般庚以後的殷城遺址,所以商朝又有別稱殷朝(尤其指般庚以後的時期)。
  112. ^ 一說小辛遷殷。
  113. ^ :「朝歌」,:「朝歌」,拼音Zhāogē注音ㄓㄠㄍㄜ,音同「招哥」
  114. ^ 商末,周武王伐紂時期,帝辛紂王在此建行都

參考書目

  1.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2.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3.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4.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5.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6.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7.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8. ^ 8.0 8.1 8.2 8.3 8.4 胡厚宣胡振宇. 《中国断代史系列—殷商史》. 中國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4月. ISBN 7-208-04584-4 (中文(中國大陸)). 
  9.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0. ^ 胡厚宣. 商.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國北京: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78年—1993年 (中文(中國大陸)). 
  11. ^ 11.0 11.1 陳夢家. 《殷虚卜辞综述》. 中國北京: 中華書局. 1988年1月. ISBN 7-101-00163-7 (中文(繁體)). 
  12.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3. ^ 13.00 13.01 13.02 13.03 13.04 13.05 13.06 13.07 13.08 13.09 13.10 13.11 13.12 13.13 13.14 13.15 13.16 13.17 晁福林. 《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 中國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0年6月. ISBN 978-7-300-12223-6 (中文(中國大陸)). 
  14. ^ 14.0 14.1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 《汉语大字典卷一. 中國湖北武漢: 湖北辭書出版社四川辭書出版社. 1986年10月 (中文(繁體)). 
  15.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6.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7.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8.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9. ^ 王震中. 《商代史·卷三·商族起源与先商社会变迁》. 中國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0年11月. ISBN 978-7-5004-8927-6 (中文(中國大陸)). 
  20. ^ 20.0 20.1 丁山. 《商周史料考证》. 中國北京: 中華書局. 1988年3月. ISBN 978-7-5013-3761-3 (中文(繁體)). 
  21.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22.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23.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24.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25.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26.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27.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28.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29.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30.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31.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32.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33.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34.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35.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36.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37.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38.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39.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40.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41. ^ 王玉哲. 《中国断代史系列—中华远古史》. 中國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7月. ISBN 7-208-03283-1 (中文(中國大陸)). 
  42.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43.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44. ^ 44.0 44.1 44.2 44.3 44.4 44.5 44.6 44.7 韓江蘇、江林昌. 《商代史·卷二·〈殷本纪〉订补与商史人物徵》. 中國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0年12月. ISBN 978-7-5004-8547-6 (中文(中國大陸)). 
  45.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46.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47.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48.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49.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50.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51.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52.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53.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54.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55.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56.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57.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58.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59.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60.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61.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62.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63.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64.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65.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66. ^ 常玉芝. 《商代週祭制度》. 中國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7年9月. ISBN 7-5004-0042-X (中文(繁體)). 
  67.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68.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69.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70.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71.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72.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73.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74.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75.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76.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77.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78.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79.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80. ^ 80.0 80.1 李學勤、孟世凱. 《中国古代历史与文明·商史与商代文明》. 中國上海: 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2007年4月. ISBN 978-7-5439-3151-0 (中文(中國大陸)). 
  81.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82.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83.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84.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85.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86.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87.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88.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89.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90.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91.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92.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93.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94.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95.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96.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97.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98.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99.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00.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01.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02.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03.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04.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05.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06.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07.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08.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09.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10.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11.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12.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13.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14. ^ 宋鎮豪、《商代史》課題組. 《商代史·卷一·商代史论纲》. 中國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0年12月. ISBN 978-7-5004-8547-6 (中文(中國大陸)). 
  115.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16.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17.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18.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19.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20.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21.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22.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23. ^ 葛劍雄. 《中国人口史》 卷一. 中國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2年12月. ISBN 7-309-03520-8 (中文(中國大陸)). 
  124. ^ 宋鎮豪. 《夏商社会生活史》. 中國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4年9月. ISBN 7-5004-1448-X (中文(中國大陸)). 
  125.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26.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27.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28.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29.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30.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31.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32.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33.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34.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35.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36.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137.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ref>標籤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標籤中name屬性為「源流史」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前朝
夏朝
中國朝代 後朝
周朝
西周


引用錯誤:頁面中存在<ref group="參⁠">標籤,但沒有找到相應的<references group="參⁠" />標籤
引用錯誤:頁面中存在<ref group="註⁠">標籤,但沒有找到相應的<references group="註⁠"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