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阿毘达磨发智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发智论》(梵语Jñāna-prasthāna),又译《发慧论[1],也被称为《智慧基本论[2]、《智安足处论[3]、《八犍度论[4],佛教论书,作者为说一切有部迦旃延尼子,最初传入汉地时曾误解为十大弟子之一迦旃延所作[5]。《发智论》是使说一切有部成为独立教派的根本论书,因而更被称为“身论”,其他与先上座部共通的论书则称为“足论”。有人认为《发趣论》的地位与旨趣类似于此论书[6]

名称

阿毘达磨发智论(梵文:Abhidharma Jñāna-prasthāna śāstra):

  • Abhidharma:阿毘达磨,对法,无比法;
  • Jñāna:
  • prasthāna:有趣向、趣入的意思,可译为走向智慧的道路,因此称为发智论;又有建立、安立的意思,可译为建立智慧的基础,即智慧基本论、智安足论。
  • śāstra:论。

其内容分为八蕴即八章,也被称为八犍度(梵文 skandha, 巴利文 khandha,即,类聚的意思)。

版本

《发智论》最早是以背诵方式来传播,也因此在不同地域中发展出不同的版本,不同诵本间有少许出入。

汉译有两本:

  • 《阿毗昙八犍度论》30卷,苻秦僧伽提婆口授,竺佛念汉译。苻秦建元十九年(383年)译出。
  • 《阿毘达磨发智论》20卷,唐朝玄奘三藏译。

考证

根据日本学者山田龙城西义雄桝田善夫等的考证,此二本为异本异译。玄奘译《阿毘达磨发智论》,属于正统迦湿弥罗系统的译本;竺佛念译《阿毗昙八犍度论》则是非迦湿弥罗系统如犍陀罗国西方师的诵本[7]

宗义

《发智论》否定了大众部法藏部化地部等的核心宗义[8],《大毘婆沙论》称它还否定了犊子部的“有补特伽罗”宗义[9],从而确立了说一切有部新阿毘达磨体系[10]。《发智论》对后来增编为《品类论》的《五法论》的心所法[11]进行了细化,将在一切心中可得的十个心所归为一类[12],不再计入善根不善根无记根,补入同无惭无愧相对的等等,受本论的影响最终形成了《界身论[13]、《品类论·辩七事品》[14]和《大毘婆沙论[15]的新理论。《发智论》变革了源自先上座部而共通于犊子部[16]的传统九十八随眠学说[17],提出了“异生修道”的划时代理论创新[18]

毘婆沙宗论师将《发智论》等同于释迦牟尼所说[19]。《发智论》对佛教理论的发展演变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章节

本论分八蕴(又称犍度Skandha,相当于“章”),共四十四纳息(又称跋渠Varga,相当于“节”),涵盖了阿毘达磨的几乎所有论题[20]。根据印顺法师的研究,《发智论》的组织形式,与《舍利弗阿毘昙》及《施设论》有许多相同点,可以看出《发智论》的组织形式继承了先上座部的传统[21]

纳息 摄颂
杂蕴 世第一法 世第一法七。顶二暖身见。十一见摄断。此章愿具说。
一智识因缘。二心念祭祀。三根用过去。疑名句文身。
佛诃责六因。随眠心及断。因境断识义。此章愿具说。
补特伽罗 缘起缘息依。心依无有爱。心脱依界想。此章愿具说。
爱敬 爱养敬力灭。涅槃蕴究竟。取遍知三归。此章愿具说
无惭 黑白二根心。掉悔惛睡梦。盖无明不共。此章愿具说。
二三相同异。老死无常强。三相一刹那。此章愿具说。
无义 无义念无相。知法轮漏尽。多欲足满养。此章愿具说。
思寻掉等别。愚知㤭慢害。多行根性邪。此章愿具说。
结蕴 不善 三结等性熟。断见有根系。是在具成缘。此章愿具说。
一行 结一行历六。小大七摄有。依系道遍知。此章愿见说。
有情 顿渐系离系。果摄七成三。死生不六种。此章愿具说。
十门 四十二随增。二缘无间有。根成不知证。此章愿具说。
智蕴 觉支 八学十无学。见等觉道三。俗无漏见智。此章愿具说。
五种 邪正见智五。左慧学等三。梵忍五恶见。此章愿具说。
他心智 二智二解脱。明智三证净。颠倒等持修。此章愿具说。
修智 八智摄成修。相缘缘断证。智知想七善。此章愿具说。
七圣 七圣于五德。二成现三现。相应事四门。此章愿具说。
业蕴 恶行 三行对三根。及对十业道。三业对十道。九门业相摄。
身心受四句。三障体云何。何大罪大果。此章愿具说。
邪语 三邪正一异。三恶行曲等。妙净默相摄。非理等六句。
业得果三世。八句异熟果。五业非前后。此章愿具说。
害生 害生命四种。二熟二防护。身及业成就。杂染果异熟。
不善颠倒等。系不系成就。命终受生处。此章愿具说。
表无表 表无表总别。四性三世成。业果界是非。有漏等学等。
身戒与心慧。总别修不修。戒类三世成。此章愿具说。
自业 自业义世成。对异熟成堕。智谋害留舍。心乱缠佛教。
书数算印诗。世间工业处。成就学等戒。此章愿具说。
大种蕴 大造 大种所造处。几四二五三。大造成不成。成大对造四。
唯成所造四。大种等七种。依定灭住果。此章愿具说。
大造心处根。相对缘有几。相应造三世。世界辩成缘。
大种与造色。界世为同异。四体摄识门。此章愿具说。
具见 六色何大造。三色孰为因。化九中有七。世劫心三分。
缘因缘各四。无色除色想。互摄四七九。此章愿具说。
执受 十七对几缘。对自他有八。唯对他有九。八何义内外。
八门受相摄。九位十五门。现在未来修。此章愿具说。
根蕴 根学善等三。异熟三六断。见等有寻等。受相应界系。
因缘四凡圣。蕴摄七摄三。为缘生几缘。此章愿具说。
得一遍知三。沙门果九节。四智法类智。缘相应五门。
学无学根得。无间证四果。几根断灭起。此章愿具说。
十六触相摄。根相应成就。遍知灭作证。此章愿具说。
等心寿二定。无想摄相应。界死生涅槃。此章愿具说。
一心 相应缘不离。不修修得根。舍得未知根。五门辩二智。
初尽无生智。尽无生所缘。七正互相应。此章愿具说。
总三世成就。不成就亦然。善等根为因。此章愿具说。
因缘 五三四四八。八八八四门。辩根因所缘。此章愿具说。
定蕴 五得四起支。味入生无量。断结受果处。此章愿具说。
八味净无漏。成不成得舍。退修初入缘。此章愿具说。
摄可得相应。成不得舍退。顿渐灭依定。此章愿具说。
不还 不还学无学。顺逆住极二。菩萨记愿智。无诤四双别。
住断法调伏。法随法及行。法轮正法世。此章愿具说。
一行 一行六七修。断正性二智。二乐异二起。相定出定闻。
定不定觉支。断知天眼耳。退得五通果。此章愿具说。
见蕴 念住 念住有六门。如实知有八。贪瞋痴增减。死受涅槃心。
弟子先涅槃。佛涅槃出定。四有三有行。此章愿具说。
三有 三有随眠想。六寻明无明。对因等有无。此章愿具说。
想心知等四。无缘法见疑。因道等摄三。此章愿具说。
智断厌离修。缘触慢业事。摄余摄一切。此章愿具说。
邪断邪常见。戒邪戒邪常。六见五涅槃。九慢类常见。
迷执自他作。悟则二非有。具慢及得等。此章愿具说。
伽他[22] 见梵父胜网。车本信流转。母王慧脱根。此章愿具胜。

后世研究

本论引用的几段契经[23],在无著《大乘阿毗达磨集论》中,被列为五种需要秘密决择的内容[24]。无著以“转变秘密”来解释这些契经,认为不能以字面来加以解释,印顺法师认为,这反映了,在无著、世亲时,“以欲离欲”的无上瑜伽双身法已经开始流行,但正常佛法中尚不能容忍,因此无著以秘密的不了义说来解释[25]

注释与引用

  1. ^ 符秦僧伽提婆译《阿毘昙八犍度论》:“彼一。云何兴。云何衰。云何住若干。答曰。兴者生。衰者无常。住若干老也。”
    隋朝真谛译《阿毘达磨俱舍释论·分别根品》:“《发慧论》中说:于一中。何法名生。谓初起。何法名灭。谓死。何法名住异。谓老。”
    唐朝玄奘译《阿毘达磨发智论》:“一刹那中。云何起。答生。云何尽。答无常。云何住异。答老。”
  2. ^ 北凉浮陀跋摩译《阿毘昙毘婆沙论》:“此经名《智慧基本》。问曰。何故名智慧基本。答曰。诸究竟智皆出此经。故名基本。复次此经名《安智足处》。诸究竟智皆因此经而得成立。是故名安智足处。”
  3. ^ 大毘婆沙论》:“问何故此论名《发智》耶。答诸胜义智。皆从此发此为初基。故名发智。复次此论应名《智安足处》。诸胜义智此为根本依此而立。是故名为智安足处。复次诸勇健智此最能发。发勇智缘故名发智。复次诸智彼岸依此能到故名发智。开发诸法自相共相。无有能如此论者故。复次世出世智。皆依此发智之妙门故名发智。”
  4. ^ 僧伽跋澄尸陀槃尼鞞婆沙论》:“彼尊者迦旃延子。过去佛法中。以愿智观一向略。作揵度品数立章门。于中种种不相似立杂揵度。说结立结揵度。说智立智揵度。说行立行揵度。说四大立四大揵度。说根立根揵度。说定立定揵度。说见立见揵度。”
  5. ^ 道安出三藏记集·阿毘昙序》:“佛般涅槃后迦旃延(义第一)。以十部经浩博难究。撰其大法为一部八犍度四十四品也。”
  6. ^ 水野弘元《巴利论书解说·八、发趣论》之附记。
  7. ^ 山田龙城<有部ガンダーラ系论书の特色 发智“四十二章”の课题〉,《日本佛教学会年报》第22号,1957年。
    西义雄《阿毘达摩佛教の研究》,东京国书刊行会,1975年。
    桝田善夫<初期有部阿毘达磨佛教の状况(上)>,《佛教大学佛教文化研究所所报》,1987年。
  8. ^ 迦多衍尼子《阿毘达磨发智论》:“颇有一智知一切法耶?答:无,若此智生一切法非我。此智何所不知?答:不知自性,及此相应、俱有诸法。”
    大毘婆沙论》:“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止他宗显己义故。谓或有执:‘心心所法能了自性’,如大众部。……或复有执:‘心心所法能了相应’,如法密部。……或复有执:‘心心所法能了俱有’,如化地部。或复有执:‘补特伽罗能了诸法’,如犊子部。……为止如是他宗异执,显自所说:‘诸心心所,不了自性、相应、俱有,补特伽罗性不可得。’故作斯论。”
  9. ^ 符秦僧伽跋澄译《鞞婆沙论》:“问曰。何以故彼作经者(迦旃延子)立此经(阿毘昙八犍度论)。答曰。……或以三事故。增益智故。开意故。离计故。……离计人者。诵尔所阿毘昙前句后何。如是四句不说计人。一切中说无我行。非众生、非命、非长养、非士。空净聚也。以三事益智、开意、离计人故作此经。”
    北凉浮陀跋摩译《阿毘昙毘婆沙论》:“复次以三因缘故。尊者迦旃延子造作此经(阿毘昙八犍度论)。一为增益智故。二为开觉意故。三为断我故。……断我人者。彼尊者造阿毘昙经。未曾说有我。于一切处常说无我无人。以如是等众因缘故。彼尊者造阿毘昙经。”
    玄奘译《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复次尊者(迦多衍尼子)以三因缘制造此论(阿毘达磨发智论)。一为增益智故。二为开觉意故。三为遮计我故。……遮计我者。尊者所造阿毘达磨。未曾说有补特伽罗。恒显诸行空。无有我。以如是等种种因缘。故彼尊者制造此论。”
  10. ^ 迦多衍尼子《阿毘达磨发智论》:“云何世第一法。答:若心心所法为等无间入正性离生。是谓世第一法。有作是说。若五根为等无间入正性离生。是谓世第一法。”
    大毘婆沙论》:“‘有作是说。若五根为等无间入正性离生。是谓世第一法。’问谁作此说。答是旧阿毘达磨者说。……有说。此是犊子部宗。彼部师执世第一法信等五根以为自性。”
  11. ^ 后汉安世高译《阿毘昙五法行经》:“所念法为何等。若所念法。意共俱。是为何等。痛、想、行、痒,念、欲、是意、定、黠。信、进、计、念、贪、不贪、善本、恶本、不分别本。一切结、缚、使、脑、从起。所黠、所见、所要。亦所有如是法。意共俱。是名为意所念法。”
    阿毘达磨品类足论·辩五事品》:“心所法云何。谓若法心相应。此复云何。谓受、想、思、触、作意、欲、胜解、念、定、慧、信、勤、寻、伺。放逸、不放逸、善根、不善根、无记根。一切结、缚、随眠、随烦恼、缠。诸所有智、诸所有见、诸所有现观。复有所余如是类法与心相应。总名心所法。”
  12. ^ 迦多衍尼子《阿毘达磨发智论》:“云何相应因,答受与受相应法,为相应因;受相应法与受,为相应因。想、思、触、作意、欲、胜解、念、三摩地。慧与慧相应法,为相应因;慧相应法与慧,为相应因。是谓相应因。”
  13. ^ 世友阿毘达磨界身足论》:“有十大地法。十大烦恼地法。十小烦恼地法。五烦恼。五见。五触。五根。五法。六识身。六触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六爱身。”刘宋时译世友众事分阿毘昙论·分别七事品》:“十八界。十二入。五阴。五盛阴。六界。十大地法。十烦恼大地法。十小烦恼大地法。五烦恼。五触。五见。五根。五法。六识身。六触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六爱身。”二者均无十大善地法。
  14. ^ 世友阿毘达磨品类足论·辨七事品》:“十八界、十二处、五蕴、五取蕴、六界。十大地法。十大善地法。十大烦恼地法。十小烦恼地法。五烦恼、五触、五见、五根、五法。六识身。六触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十大地法云何。谓受、想、思、触、作意、欲、胜解、念、定、慧。十大善地法云何。谓信、勤、惭、愧、无贪、无瞋、轻安、舍、不放逸、不害。十大烦恼地法云何。谓不信、懈怠、失念、心乱、无明、不正知、非理作意、邪胜解、掉举、放逸。十小烦恼地法云何。谓忿、恨、覆、恼、嫉、悭、诳、谄、㤭、害。五烦恼云何。谓欲贪、色贪、无色贪、瞋、痴。……五法云何。谓寻、伺、识、无惭、无愧。……”
  15. ^ 大毘婆沙论》:“大地法有十种。一受。二想。三思。四触。五欲。六作意。七胜解。八念。九三摩地。十慧。大烦恼地法亦有十种。一不信。二懈怠。三放逸。四掉举。五无明。六忘念。七不正知。八心乱。九非理作意。十邪胜解。此二种大地法。名虽二十体唯十五。……谓大烦恼地法中忘念即大地法中念。不正知即彼慧。心乱即彼三摩地。非理作意即彼作意。邪胜解即彼胜解。……小烦恼地法有十种。一忿。二恨。三覆。四恼。五谄。六诳。七㤭。八悭。九嫉。十害。大善地法有十种。一信。二精进。三惭。四愧。五无贪。六无瞋。七轻安。八舍。九不放逸。十不害。大不善地法有五种。一无明。二惛沈。三掉举。四无惭。五无愧。大有覆无记地法有三种。一无明。二惛沈。三掉举。大无覆无记地法有十种。即前大地受等十法。”
  16. ^ 龙树大智度论》:“烦恼名一切结使。结有九结。使有七。合为九十八结。如《迦旃延子阿毘昙》义中说。十缠九十八结为百八烦恼。《犊子儿阿毘昙》中结使亦同。缠有五百。”
  17. ^ 阿毘达磨品类足论》:“云何见苦所断。谓若意处。随信随法行苦现观边忍所断。此复云何。谓见苦所断。二十八随眠相应意处。云何见集所断。谓若意处随信随法行集现观边忍所断。此复云何。谓见集所断十九随眠相应意处。云何见灭所断。谓若意处随信随法行灭现观边忍所断。此复云何。谓见灭所断十九随眠相应意处。云何见道所断。谓若意处随信随法行道现观边忍所断。此复云何。谓见道所断二十二随眠相应意处。云何修所断。谓若意处。学见迹修所断。此复云何。谓修所断十随眠相应意处。及不染污有漏意处。”“此九十八随眠。几见所断。几修所断。答八十八见所断。十修所断。”
    迦多衍尼子《阿毘达磨发智论》:“九十八随眠中。二十八见所断。十修所断。余若异生。断修所断。世尊弟子。断见所断。”《大毘婆沙论》:“九十八随眠中二十八见所断。谓有顶前四部。十修所断。谓三界修所断部。余若异生断修所断。世尊弟子断见所断。谓下八地前四部。问若二十八见所断。十修所断。余不定者。《品类足论》何故说九十八随眠中八十八见所断十修所断耶。答此文是了义。彼文是不了义。……”
  18. ^ 大毘婆沙论》:“圣者见道现在前时。断见所断。后若修道现在前时。断修所断。异生修道现在前时。总断五部。以诸异生不能分别五部差别。唯能总断。”
  19. ^ 《大毘婆沙论》卷1:“问谁造此论?答:佛世尊。所以者何?以一切种所知法性甚深微妙。非佛世尊,一切智者,谁能究竟等觉开示。……问:若尔,此论何故传言,尊者迦多衍尼子造?答:由彼尊者受持演说,广令流布。是故此论名称归彼,然是佛说。”
  20. ^ 大毘婆沙论》:“阿毘达磨藏义。应以十四事觉知。谓六因、四缘、摄、相应、成就、不成就。若以如是十四事。觉知阿毘达磨无错谬者。名阿毘达磨师。非但诵持文者。有余师说。应以七事觉知阿毘达磨藏义。谓因善巧、缘善巧、自相善巧、共相善巧、摄不摄善巧。相应不相应善巧、成就不成就善巧。若以如是七事觉知阿毘达磨无错谬者。名阿毘达磨师。非但诵持文者。”
  21. ^ 《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说到‘发智论’的组织形式──八蕴,在玄奘所译的五论中,也是看不出渊源的。然从上座系阿毘达磨论去考察,显然的并非创作。如‘舍利弗阿毘昙论’“问分”,有“根品”与“大品 ”;“非问分”及“绪分”中,有“智品”、“定品”、“烦恼品”等。这都是随类纂集,名为 施设──“假”。又六论中的‘施设论’,起初以“世间施设”为主,又集成“结施设”、“业施设”等。从‘舍利弗阿毘昙论’与‘施设论’的品目,发见了‘发智论’八蕴名目的来源。“见”为类集的品目,可能出于‘施设论’的八品之中。七蕴以外,别立“杂蕴”(“杂犍度”),可说受了毘奈耶──律藏的影响。这与律藏的组为种种犍度(又称为“法”或“事”),又别立“杂犍度”一样。”
  22. ^
    《阿毘达磨发智论》 《阿毘昙八犍度论》
    者能见。已见及不见。不见者不见。不见及已见。 视者视时视。不视时亦视。不视者亦视。不视视亦视。
    不应害志。亦复不应舍。若害彼或舍。俱世智所诃。 不应捶婆罗门。亦不放婆罗门。不是捶婆罗门。亦不是放婆罗门。
    逆害于母。王及二多闻。诛国及随行。无碍过梵志。 捐舍于父母。亦王及二学。舍邦土翼从。无碍过梵志。
    逆害于父母。王及二多闻。除虎第五怨。是人说清净。 捐舍于父母。亦王及二学。已害于五虎。彼谓之清净。
    已不复胜。已胜无所随。佛所行无边。无迹由何往。 若已尽不生。已尽不将随。彼佛无量行。无迹何迹将。
    不可布。爱无何所将。佛所行无边。无迹由何往。 若丛染枝洒。无爱可将随。彼佛无量行。无迹何迹将。
    已坏断索。流注及随行。度堑于世间。唯佛称梵志。 已截绳束高。亦意等相依。觉为已度堑。彼是世梵志。
    二洄洑。三垢五流转。大海十二崄。牟尼皆已度。 一本二展转。三垢五弥广。诸海十二转。文尼度沃焦。
    不知恩。断密无容处。恒希望变吐。是最上丈夫。 不信不往知。若那罗断际。害淫舍离淫。彼是无上士。
    三十六驶。意所引增盛。恶见者乘御。分别着所依。 诸三十六水。意流有倍。 顺流二见。 由淫觉出。
    弃身恶行。 及语恶行。 弃意恶行。 及余过失。 弃身恶行。 及口恶行。 弃意恶行。 诸秽杂想。
    汝于所见闻。唯有所见闻。及于所觉知。唯有所觉知。由汝唯有故。无此彼近远。亦无二中间。便至苦边际。 如鬘童子。见见有足、闻闻足。知知足、识识足。如非此、如非此者。如非彼、如非彼者。如非下、非上。非两中间。此是苦边。
    医泥及谜泥。蹋铺达鞢铺。勿希应喜寂。遍离至苦边。 磨舍,兜舍。僧贳磨。萨披多罗毘比栗多。此是苦边。
    知身如聚沫。亦觉同阳焰。断魔花小花。不见死王使。 知身如聚沫。觉法如野马。断魔华小华。不往见死王。
    观住觉近远。应喜诸业无。知世有兴衰。善心普解脱。 守堂若彼此。诸觉喜足我。知世间兴衰。善心尽解脱。
    而坠堕。饕餮复来还。得安仍乐乐。乘乐至乐所。 脱若堕已堕。贪餮复来还。已逮安隐处。乐往至乐所。
    于地界。无叶亦无枝。彼雄猛脱缚。谁复应讥毁。 若无根无皮。叶无况有枝。彼猛缚解脱。谁堪能诽谤。
  23. ^ 唐朝玄奘译《阿毘达磨发智论》:“逆害于父母。王及二多闻。诛国及随行。无碍过梵志。逆害于父母。王及二多闻。除虎第五怨。是人说清净。”“不信不知恩。断密无容处。恒希望变吐。是最上丈夫。”符秦僧伽提婆译《阿毘昙八犍度论》:“捐舍于父母。亦王及二学。舍邦土翼从。无碍过梵志。捐舍于父母。亦王及二学。已害于五虎。彼谓之清净。”“不信不往知。若那罗断际。害淫舍离淫。彼是无上士。”《大毘婆沙论》:“伽他纳息所有义趣。如文易了故不复释。”
  24. ^ 无著大乘阿毘达磨集论》:“何等秘密决择?谓说余义名句文身,隐密转变,更显余义。如契经言。‘逆害于父母。王及二多闻。诛国及随行。是人说清净。’又契经言。‘不信不知恩。断密无容处。恒食人所吐。是最上丈夫。’又契经言。‘觉不坚为坚。善住于颠倒。极烦恼所恼。得最上菩提。’又契经言。‘菩萨摩诃萨成就五法。施波罗蜜多速得圆满。何等为五。一者增益悭悋法性。二者于施有倦。三者憎恶乞求。四者无暂少施。五者远离于施。’又契经言。‘菩萨摩诃萨成就五法名梵行者。成就第一清净梵行。何等为五。一者常求以欲离欲。二者舍断欲法。三者欲贪已生即便坚执。四者怖治欲法。五者二二数会。’”
  25. ^ 印顺〈淫欲为道〉:“经上所说的‘五法’,如依文解说,那是一、求从淫欲中离欲的法门;二、不取一般的断 欲法门;三、如欲贪生起了,要一直坚持下去;四、厌恶对治贪欲的法门;五、男女一再的交合。‘佛法’本是修‘离欲梵行’的,而所引经说恰好相反,不用断欲,反而称为‘第一清净梵行’。这类不合佛法正道的语言,如“逆害于父母 ,王及二多闻,诛国及随行,是人说清净”等(‘集论’卷七),应怎样去解说?无著在‘集论’(卷六)中,又称之为转变秘密。意思说:语句隐密,不能依通常的文义去解说,要转变为反面的别解,才不致于误会。……无著、世亲的时代,‘以欲离欲’的法门已开始流行,这就是无上瑜伽男女和合的密法。这一秘密法门,早期的偶然流露,在正常的佛法中,还不能被容忍, 所以无著作了这样的抉择——秘密的不了义说。”收入《华雨集》第4册。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