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菩提達磨大師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菩提達磨大師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觀論〉,亦稱〈大乘入道四行觀論〉、〈達摩二種入四行觀論〉或簡稱〈二入四行論〉、〈二入四行經〉、〈四行論〉、〈四行經〉、〈二種入論〉、〈二入論〉等,是一篇佛教禪宗著述,描述二入(理入、行入)及四行(報冤行、隨緣行、無所求行、稱法行)之修行法門,相傳由中國禪宗初代祖師菩提達摩口述,並由其弟子曇琳記錄、作,為《少室六門》之一。

作者

宋代契嵩著《傳法正宗記》質疑本論非為達摩所說[1],不過唐代道宣著《續高僧傳》、淨覺著《楞伽師資記》、以及近世學者胡適水野弘元釋印順等皆認同此篇為達摩祖師親傳[2][3],近代學者認為本論是達摩所傳,《少室六門》的其餘五篇多半為後人所作。[4]

原本及版本差異

本論於近代才被發現,尚無定本,目前可見之原本包含:[3]

其中法國本與史坦因3375號均為殘本,鈴木大拙曾比對史坦因2715號、北京本、朝鮮本,成果收錄於其著作《禪思想史研究》第二冊。[3]

續高僧傳卷十六‧習禪初‧ 齊鄴下南天竺僧菩提達摩傳五》、《楞伽師資記》、《景德傳燈錄‧卷三十》曾引述本論,其中《續高僧傳》之版本較為簡略[4]且無標題,後二者則題有「菩提達摩略辨大乘入道四行.弟子曇林序」。[3]

本論於《卍字版續藏經‧諸宗著述部‧禪宗類》中稱為〈菩提達磨大師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觀〉,與〈達磨大師血脈論〉、〈達磨大師悟性論〉、〈達磨大師破相論〉等並列,[2]本條目亦主要參照此版本;朝鮮梵魚寺版《禪門撮要》收錄《悟性論》以外的三論;[2]《大正新修大藏經‧諸宗部‧少室六門》中則稱為〈二種入〉,與其他三論、〈心經頌〉、〈安心法門〉等五文合集。此版本文字與續藏經版本稍有差異,無曇琳所作之序言,且多出下方偈語[5]

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
明佛心宗,等無差誤,行解相應,名之曰祖。[6]

朝鮮《禪門撮要》所收〈四行論〉共分 44 門,各加章題[7],為達摩所著四行論的增廣。此本又見於敦煌遺書《二入四行論長卷子》、日本天理圖書館所藏《菩提達摩四行論》。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所刊《少室六門》中的〈安心法門〉實際上是禪門撮要本《四行論》的摘錄[7]

內容概述

有學者認為本論之「二入說」類似於北涼時所譯《金剛三昧經‧入實際品第五》之內容[註 1],「四行說」則類似於東晉佛馱跋陀羅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一‧功德華聚菩薩十行品第十七之一》(六十華嚴本[註 2],故推測此二經為本論之根據。[8]

由曇琳撰寫,說明達摩祖師來自西域南天竺國,為婆羅門國王的第三子,為弘揚佛法而來到中國,教授二祖惠可道育包含「安心、發行、順物、方便」四方面的大乘安心之法。

正文

內文可粗分為五段。第一段主張入道之法不出二種,一是理入(悟理),二是行入(修行),此即了悟道理並落實於生活中,以求消除積習、修至究竟圓滿。其中理入的重點在於了解、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覆,不能顯了」(如來藏思想),願意「捨妄歸真」、「凝住壁觀」,保持心如牆壁般安住、不加辨別、不為外緣所動,以達「與真理冥符,無有分別,寂然無為」之境界;[4]行入則為四種應對濁世的法門(指導),包括「報冤行、隨緣行、無所求行、稱法行」,本論認為此四法門涵蓋所有修行方式。

第二段說明報冤行。在世間修法的人必然會遇上苦劫,即使今生行善,因為前生(過往無數劫)的「自己」犯下了(因),今世時辰到了仍然會有果報出現,如《三世因果經》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非上天、普通人所能輕易改變。所以修道者受苦時須抱着「逢苦不憂」的心態,知道人被因果所控而甘心接受不加抱怨,反之轉而更親近佛法、精進修持,如佛經常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第三段說明隨緣行。眾生無「我」,眾生的我並非是真的我,是一個被因果擺佈的物體。有苦有樂皆是過往種下,即使今生大富大貴,緣盡亦歸於無,下世亦可以轉變成下等人,所以雖有得失,但應做到不為此改變心性,內心仍舊向於佛法,求解脫之門,找回真我。上段針對了世間的苦,此段則對應喜樂。「天耽樂忽解脫」意思是享樂使人忘記尋法;六道中看似天道最好,但從學法而言卻是人道最好,如五祖曾向弟子云:「自性若迷,福何可救?」,諸君在人之樂中亦不應忘法。

第四段說明無所求行。世人追求名利等身外之物,智者卻體察此身為一切之起源、萬般皆的道理,放下向外追求的心。正如世人問石頭希遷:「如何是解脫?」希遷卻道:「誰縛汝?」

第五段說明稱法行。性淨則可回歸於法,如何可性淨?當悟出眾為空、無你我他之別。「相」會產生垢,而俗世的思想使相產生,《維摩詰經》云:「法無衆生,離衆生垢故;法無有我,離我垢故」。本論認為修行者應無私、不執著於相的去實踐六度波羅密,例如無所吝惜而不執著於自我、受施者、所施物(三輪體空)的布施

四行當中的「報怨行、隨緣行、無所求行」是「順物」,即本着自悟的境地,無怨憎,不憍侈、不貪著,而做到自他無礙,皆大歡喜;稱法行則是以無所得為「方便」(方法),透過行六度自利利他,攝化眾生而不取眾生相,從中銷融妄想習氣。[4]

註釋

  1. ^ 《金剛三昧經‧入實際品第五》:「佛言:『二入者:一謂理入、二謂行入。理入者深信眾生不異真性,不一、不共,但以客塵之所翳障,不去、不來。凝住覺觀,諦觀佛性,不有、不無,無己、無他,凡聖不二。金剛心地,堅住不移,寂靜無為,無有分別,是名理入;行入者心不傾倚,影無流易,於所有處,靜念無求,風鼓不動,猶如大地。捐離心我,救度眾生,無生、無相,不取、不捨。』」此段原文擷取自後方網址-《金剛三昧經》. CBETA 漢文大藏經. 2016-06-15 [2019-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0) (中文(臺灣)). 
  2.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一‧功德華聚菩薩十行品第十七之一》:「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行?菩薩有十行,三世諸佛之所宣說。何等為十?一者、歡喜行,二者、饒益行,三者、無恚恨行,四者、無盡行,五者、離癡亂行,六者、善現行,七者、無著行,八者、尊重行,九者、善法行,十者、真實行。是為十行。」此段原文擷取自後方網址-《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一》. CBETA 漢文大藏經. 2016-06-15 [2019-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0) (中文(臺灣)). 

參考文獻

1. 《達摩四行觀》 梁寒衣講述,宇河文化,2011

  1. ^ 《傳法正宗記卷五‧天竺第二十八祖菩提達磨尊者傳下》:「或曰。續僧傳以壁觀四行。為達磨之道。是乎非耶。曰壁觀婆羅門者。蓋出於流俗之語也。四行之說。豈達磨道之極耶。夫達磨之徒。其最親者慧可也。其次道副道育。古今禪者所傳可輩之言。皆成書繁。然盈天下。而四行之云亦未始概見。獨曇琳序之耳。然琳於禪者亦素無稱。縱曇琳誠得於達磨。亦恐祖師當時且隨其機而方便云耳。若真其道。則何秖以慧可拜已歸位而立。云汝得吾髓。此驗四行之言。非其道之極者也。」此段原文擷取自後方網址-契嵩. 《傳法正宗記 第5卷》. CBETA 漢文大藏經. 2016-06-15 [2019-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0) (中文(臺灣)). 
  2. ^ 2.0 2.1 2.2 黃, 偉雄. 〈菩提達摩在中國禪宗史的地位〉. 《國際佛學研究》. 1992-12, (第二期): 頁19–20 [2019-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5) (中文(臺灣)). 
  3. ^ 3.0 3.1 3.2 3.3 慈怡 (編). 《佛光大辭典》二入四行論條目. 北京市: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1989 [2019-07-19]. ISBN 978750130976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9) (中文(臺灣)). 
  4. ^ 4.0 4.1 4.2 4.3 釋印順. 《中國禪宗史‧達摩論》. 北京市: 中華書局. 2010-06 [2019-07-18]. ISBN 97871010748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8) (中文(臺灣)). 
  5. ^ 本結論為比較《少室六門》與《菩提達磨大師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觀》二文得知。少室六門原文來源同下註,四行觀原文擷取自後方網址-《菩提達磨大師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觀》. CBETA 漢文大藏經. 2016-06-15 [2019-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0) (中文(臺灣)). 
  6. ^ 《少室六門》. CBETA 漢文大藏經. 2016-06-15 [2019-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5) (中文(臺灣)). 
  7. ^ 7.0 7.1 楊曾文. 達摩禪法《二入四行論》. [2020-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7-27). 
  8. ^ 慈怡 (編). 《佛光大辭典》二入四行條目. 北京市: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1989 [2019-07-20]. ISBN 978750130976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13) (中文(臺灣)). 

參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