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陵郡
廣陵郡,中國古代郡、國名。西漢始置,故址在今揚州市。三國時,江淮之間為吳魏兩國爭鬥的甌脫之地,魏遷郡治於淮陰,吳廣陵縣仍於今揚州市。其地在今江蘇省境內長江、淮河之間。隋朝時廢,後為江都郡。唐朝以後廢。
東陽郡與江都國
秦時廣陵為東海郡南部一縣。漢初,析東海郡南部的東陽縣(治所在今天安徽省天長市西北[1],一說今江蘇省盱眙縣東陽鄉)一帶置東陽郡。漢景帝三年(前154年)平定七國之亂後,封皇子劉非為江都王,以東陽郡、故鄣郡(一說為鄣郡)置江都國。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江都王劉建謀反,江都國除,改東陽郡為廣陵郡。此為廣陵郡建置之始。
沿革
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封皇子劉胥為廣陵王,以廣陵縣周圍數縣置廣陵國。同時割廣陵郡其餘地區及沛郡數縣置臨淮郡。漢宣帝五鳳四年,國除為廣陵郡。漢元帝初元二年,封劉胥之子劉霸為廣陵王,復置廣陵國。永光、建昭間,封廣陵王子侯國襄平、蘭陵[2]、廣平入臨淮郡。漢成帝綏和元年(前8年),廣陵國治廣陵縣,領四縣:廣陵縣、江都縣、平安縣、高郵縣,屬徐州刺史部。
東漢建武十三年(37年),泗水國併入廣陵郡。漢明帝永平元年(58年),徙山陽王為廣陵王,置廣陵國。永平十年(67年),廣陵國除為郡。漢順帝永和五年(140年),廣陵郡領十一縣:廣陵縣、江都縣、平安縣、高郵縣、淩縣、海西縣、東陽縣、射陽縣、鹽瀆縣、輿縣、堂邑縣。轄境包括西漢廣陵國與臨淮郡的一部分地區。一說廣陵郡下有海陵縣,《郡國志》失載[3]。獻帝建安年間,割下邳郡之淮陰、淮浦二縣入廣陵[4]。
三國時廣陵分屬魏、吳。吳據廣陵縣,魏廣陵郡治淮陰縣。西晉割淮陰以東置臨淮國。東晉於廣陵郡僑置青州。南朝劉宋於廣陵郡僑置南兗州,齊、梁因之不改。北齊改南兗州為東廣州,分廣陵郡置江陽郡。北周改為吳州。
隋開皇三年(583年),廢廣陵郡。開皇九年(589年),改吳州為揚州,置揚州總管府,此為今揚州市地名之由來。大業三年(607年),廢揚州,置江都郡,治江都縣。唐武德三年(620年),以隋江都郡置兗州。武德七年(624年),改兗州為邗州。武德九年(626年),改邗州為揚州。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揚州為廣陵郡,領江都縣、高郵縣、海陵縣、六合縣、江陽縣、揚子縣、千秋縣(改名天長縣)七縣,治江都縣。乾元元年(758年)復為揚州。
行政長官
廣陵太守(前121年-前117年)
廣陵內史(前117年-前54年)
- 徐襄,魯人。[5]
廣陵太守(前54年-前47年)
廣陵內史(前47年-前17年)
廣陵太守(前17年-前11年)
廣陵內史(前11年-前8年)
廣陵相(前8年-9年)
江平大尹(9年-23年)
廣陵太守(23年-58年)
廣陵相(58年-67年)
廣陵太守(67年-289年)
- 馬棱,字伯威,扶風茂陵人,漢章帝章和元年(87年)至漢和帝永元二年(90年)在任。[7]
- 陵稠,會稽吳人。[8]
- 橋基,梁國睢陽人。[9]
- 張綱,字文紀,犍為武陽人,漢順帝漢安元年(142年)至二年(143年)在任,在郡卒。[10]
- 王喜,漢質帝本初元年(146年)坐討賊逗留,下獄死。[11]
- 荀曇,潁川潁陰人。[12]
- 張超,漢獻帝中平六年(189年)見任。[13]
- 趙昱,琅邪人,漢獻帝初在任。[14]
- 吳景,吳郡吳人,漢獻帝建安二年(197年)離任。[15]
- 陳登,字元龍,下邳淮浦人,漢獻帝建安中在任。[10]
- 孫韶,字公禮,吳郡富春人。[16]
- 吳穰,吳會稽王五鳳二年(255年)出任。[17]
廣陵內史(289年-290年)
廣陵太守(290年-300年)
廣陵相(300年-420年)
- 陳敏,字令通,廬江人,晉惠帝永興元年(304年)出任,二年(305年)反。[20]
- 孫惠,字德施,吳國富陽人,晉懷帝永嘉中在任。[21]
- 卞壼,字望之,濟陰冤句人,晉懷帝永嘉末行。[22]
- 孔衍,字舒元,魯國人,晉元帝太興三年(320年)出任,同年卒官。[23]
- 陶瞻,字道真,尋陽人,晉明帝太寧二年(324年)見任。[24][25]
- 曹渾,晉成帝太寧三年(325年)有罪,下獄死。[26]
- 劉矩,彭城沛人,晉成帝咸和二年(327年)見任。[26]
- 陳光,晉成帝咸康元年(335年)見任。[26]
- 袁喬,字彥叔,陳郡陽夏人。[27]
- 謝玄,字幼度,陳郡陽夏人,晉孝武帝太元二年(377年)出任。[28]
- 劉牢之,字道堅,彭城人,晉孝武帝太元中在任。[29]
- 司馬尚之,字伯道,河內溫人,晉孝武帝太元十五年(390年)離任。[30]
- 高雅之,晉安帝大亨元年(402年)奔南燕。[29]
- 檀祗,字恭叔,高平金鄉人,晉安帝義熙八年(412年)至十四年(418年)在任,卒官。[31]
廣陵太守(420年-443年)
廣陵內史(443年-449年)
廣陵太守(449年-579年)
- 劉懷之,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450年)見任。[35]
- 張永,字景雲,吳郡吳人,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451年)離任。[36]
- 袁粲,字景倩,陳郡陽夏人,宋孝武帝孝建二年(455年)至大明元年(457年)在任。[37]
- 柳光宗,宋孝武帝大明三年(459年)見任。[38]
- 謝莊,字希逸,陳郡陽夏人,宋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年)在任。[39]
- 沈懷文,字思明,吳興武康人,宋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年)至六年(462年)在任,下獄死。[40]
- 張岱,字景山,吳郡吳人,宋孝武帝大明七年(463年)領。[41]
- 袁顗,字景章,陳郡陽夏人,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除,未拜。[42]
- 王琨,琅邪臨沂人,宋孝武帝大明末在任。[41]
- 申令孫,魏郡魏人,宋前廢帝景和元年(465年)至宋明帝泰始二年(466年)。[43]
- 沈文季,字仲達,吳興武康人,宋明帝泰始中在任。[44]
- 李安民,蘭陵承人,宋明帝泰始中在任。[45]
- 申元嗣,魏郡魏人。[43]
- 江謐,字令和,濟陽考城人,宋後廢帝元徽二年(474年)出任。[46]
- 王玄載,字彥休,下邳人,齊高帝建元元年(479年)領。[45]
- 劉悛,字士操,彭城安上里人,齊武帝永明元年(483年)至二年(484年)在任。[47]
- 王廣之,字林之,沛郡相人,齊武帝永明四年(486年)前後在任。[48]
- 沈憲,字彥璋,吳興武康人,齊武帝永明五年(487年)至八年(490年)在任。[49]
- 曹虎,字士威,下邳下邳人,齊武帝永明八年(490年)在任。[50]
- 劉季連,字惠續,彭城人。[51]
- 裴昭明,河東聞喜人,齊明帝建武初在任。[52]
- 蕭穎冑,字雲長,南蘭陵人,齊明帝永泰元年(498年)在任。[49]
- 裴邃,字淵明,河東聞喜人,梁武帝天監中在任。[53]
- 庾於陵,字子介,新野人,梁武帝天監中在任。[54]
- 江革,字休映,濟陽考城人,梁武帝普通中在任。[55]
- 祖皓,范陽遒人,梁武帝後期在任。[56]
- 謝哲,字穎豫,陳郡陽夏人,梁武帝後期在任。[57]
廣陵郡守(579年-583年)
廣陵太守(742年-758年)
- 李遇(天寶初年)
- 班景倩(743年)
- 李憕(743年—744年)
- 趙居貞(750年之前)
- 魏方進(753年)
- 竇崇道(天寶年間)
- 盧翹(天寶年間)
- 竇庭蕙(天寶年間)
- 來瑱(天寶年間)
- 李琦(756年,遙領)
- 李成式(756年)
- 高適(756年—757年)
- 鄧景山(757年—761年)[58]
國主
註釋及徵引文獻
- ^ 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闻陈婴已下东阳. [2015-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 ^ 蘭陵,《漢書》地理志臨淮郡條下作蘭陽。
- ^ 《宋書》州郡志廣陵太守條
- ^ 《三國志》魏志徐宣傳
- ^ 《漢書 卷八十八 儒林傳第五十八》
- ^ 6.0 6.1 《漢書 卷十九下 百官公卿表第七下》
- ^ 《後漢書 卷二十四 馬援列傳第十四》
- ^ 《後漢書 卷八十一 獨行列傳第七十一》
- ^ 《後漢書 卷五十一 李陳龐陳橋列傳第四十一》
- ^ 10.0 10.1 《後漢書 卷五十六 張王種陳列傳第四十六》
- ^ 《後漢書 卷六 孝順孝沖孝質帝紀第六》
- ^ 《後漢書 卷六十二 荀韓鍾陳列傳第五十二》
- ^ 《後漢書 卷五十八 虞傅蓋臧列傳第四十八》
- ^ 《後漢書 卷七十三 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第六十三》
- ^ 《三國志 卷五十 吳書五 妃嬪傳第五》
- ^ 《三國志 卷五十一 吳書六 宗室傳第六》
- ^ 《三國志 卷四十八 吳書三 三嗣主傳第三》
- ^ 《晉書 卷四十二 列傳第十二》
- ^ 《晉書·卷四十二·唐彬傳》:唐彬,字儒宗,魯國鄒人也。父臺,太山太守……長子嗣,官至廣陵太守。少子岐,征虜司馬。. [2020-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6).
- ^ 《晉書 卷一百 列傳第七十》
- ^ 《晉書 卷七十一 列傳第四十一》
- ^ 《晉書 卷七十 列傳第四十》
- ^ 《晉書 卷九十一 列傳第六十一》
- ^ 《晉書 卷六 帝紀第六》
- ^ 《晉書 卷六十六 列傳第三十六》
- ^ 26.0 26.1 26.2 《晉書 卷七 帝紀第七》
- ^ 《晉書 卷八十三 列傳第五十三》
- ^ 《晉書 卷九 帝紀第九》
- ^ 29.0 29.1 《晉書 卷八十四 列傳第五十四》
- ^ 《晉書 卷三十七 列傳第七》
- ^ 《宋書 卷四十七 列傳第七》
- ^ 《宋書 卷四十五 列傳第五》
- ^ 《宋書 卷五十一 列傳第十一》
- ^ 《宋書 卷二十九 志第十九》
- ^ 《宋書 卷九十五 列傳第五十五》
- ^ 《宋書 卷五十三 列傳第十三》
- ^ 《宋書 卷八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
- ^ 《宋書 卷二十八 志第十八》
- ^ 《宋書 卷八十五 列傳第四十五》
- ^ 《宋書 卷八十二 列傳第四十二》
- ^ 41.0 41.1 《南齊書 卷三十二 列傳第十三》
- ^ 《宋書 卷八十四 列傳第四十四》
- ^ 43.0 43.1 《宋書 卷六十五 列傳第二十五》
- ^ 《南齊書 卷四十四 列傳第二十五》
- ^ 45.0 45.1 《南齊書 卷二十七 列傳第八》
- ^ 《南齊書 卷三十一 列傳第十二》
- ^ 《南齊書 卷三十七 列傳第十八》
- ^ 《南齊書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
- ^ 49.0 49.1 《南齊書 卷三十八 列傳第十九》
- ^ 《南齊書 卷三十 列傳第十一》
- ^ 《梁書 卷二十 列傳第十四》
- ^ 《南齊書 卷五十三 列傳第三十四》
- ^ 《梁書 卷二十八 列傳第二十二》
- ^ 《梁書 卷四十九 列傳第四十三》
- ^ 《梁書 卷三十六 列傳第三十》
- ^ 《南史 卷七十二 列傳第六十二》
- ^ 《陳書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
- ^ 《唐刺史考全編》
參考書目
- 王先謙,《漢書補注》,中華書局影印虛受堂本
- 王先謙,《後漢書集解》,中華書局影印虛受堂本
- 譚其驤等,1974,《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
- 周振鶴,1987,《西漢政區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 李曉傑,1999,《東漢政區地理》,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 周振鶴,2006,《漢書地理志匯釋》,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