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何成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何成濬
出生光緒八年五月初五(1882年6月20日)[1]:604
 大清湖北省德安府隨縣厲山何家畈龔家灣
逝世1961年5月7日(1961歲—05—07)(78歲)[1]:604
 中華民國臺灣省臺北市
效命 中華民國
軍種 中華民國陸軍
服役年份1909年-1946年
軍銜陸軍一級上將
統率北平行營主任、北伐軍總參謀長、武漢行營主任、湖北綏靖公署主任、湖北省政府主席軍法執行總監
參與戰爭辛亥革命二次革命護國戰爭護法運動北伐蔣桂戰爭中原大戰抗日戰爭國共內戰
獲得勳章青天白日勳章國軍革命軍誓師十周年紀念勳章、二等寶鼎勳章、一等寶鼎勳章勝利勳章忠勤勳章、二等雲麾勳章、一等雲麾勳章
其他工作 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主席團主席、國策顧問總統府資政

何成濬(1882年6月20日—1961年5月7日),又名季剛(亦說季哲),派名光鏞。字雪竹,初字雪舟。湖北隨州厲山何家畈龔家灣人。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2]。何被譽為天才的說客和雜牌軍的天才領袖。與劉鎮華(字雪亞),陳調元(字雪暄)並稱為「三雪」。

生平

早年

何成濬的父親何星三,小時窮無立錐之地。後通過經商致富。何成濬排行第三,兩個兄長均考取秀才。何成濬本人也為秀才。1896年,何成濬14歲時報考湖北武備學堂,因年齡身體均不合格而未獲錄取。19歲時以第一名補博士弟子員,由學使蔣式棻保送經心書院肄業。因廢科舉,興學校,1903年原有之兩湖書院經心書院合併為兩湖大學兩湖文高等學堂)。何於是入兩湖大學,從而與黃興接為好友,並加入革命黨。1904年何經張之洞選派赴日本留學,入東京振武學堂。翌年加入中國同盟會,結識孫中山。據記載,何在兩湖書院振武學堂均以第一名畢業[3]。從振武學堂畢業後,何在名古屋軍隊中實習,接李書城黃興囑咐,望其於軍事上更求深造,故而於1907年實習期滿,考入陸軍士官學校第五期步兵科。1909年何回國,供職於湖北督練公所。次年受吳祿貞邀請,擬任吳屬下第二十三標標統。未獲軍政當局批准,改去北京,任陸軍部軍制司蒐健科科員,秘密參加推翻清政府的革命活動。何成濬在北京期間,與湖北隨縣同鄉彭介石過從甚密。彭介石是清末拔貢,當時在直隸省諮議局當議員。直隸省諮議局議長孫洪伊(字伯蘭),原系康有為梁啓超維新派人物,政治上動搖不定。何成濬通過彭介石的關係,拉孫洪伊投向同盟會。孫洪伊在北方是一個很有影響的人,他投入同盟會後,羅致一部分人,形成一派力量,稱為「小孫派」(指孫中山為大孫派)。何成濬因此在同盟會內名聲大噪,頗受黃興等之信任。

辛亥革命與二次革命

武昌起義爆發後,清廷派兵南下鎮壓革命,何成濬被任命為一等參謀,帶兩標兵(第一鎮第一標及第六鎮第二十四標)赴漢口,駐扎於黃陂祁家灣。其間何暗助起義軍,用計阻止清軍過江攻擊武昌武昌起義後,何被吳祿貞任命為參謀長。然尚未赴任,吳便以被人刺殺。故而轉赴上海,投奔黃興,旋去南京參與籌建臨時政府工作。1912年1月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出任陸軍部副官長。期間在黃興送孫中山赴滬時,何成濬主持平定了南京城內軍的嘩變。4月臨時政府北遷,任南京留守府總務廳長。其後,南京政府與北京政府發生衝突,黃興解職回,何也卸任回到湖北。不久,作為黃興的駐北京代表,赴北京見袁世凱。民國二年,宋教仁在上海被刺身亡。之後,何成濬拒絕了袁世凱的挽留回到上海,參加討袁。返回上海後,何往返南京上海數十次,游說了駐南京的第八師獨立。汪精衛數次與其同行。二次革命中何任江蘇討袁軍總司令部總參議。討袁失敗後與1913年9月份逃亡日本。1914年6月,何成濬受黃興委託,以「駐滬軍事特派員」的身份回到上海,負責聯絡上海的革命同志繼續反袁鬥爭。期間,何成濬加入歐事研究會,在黃興去世後,何加入中華革命黨。不久,陳其美也回到上海。何與陳其美其間交往甚密,共同進行討袁鬥爭。當時湖北人參加辛亥革命的國民黨人,有居正、何成濬、田桐蔣作賓鄧玉麟等住在上海,何成濬也住在法租界內。何成濬家經常住有閒人,他不僅招待食宿,有時還給點零用錢或幫助介紹工作,人稱有「孟嘗君之風」。他與黃興及其夫人徐宗漢,也一直保持密切關係。在上海時,何成濬曾與蔣中正陳其美在一起搞過證券交易所買賣,從而與蔣中正熟識。

護法戰爭(三次革命)

袁世凱死後,黎元洪任總統,邀請黃興入京。何受黃興之託,赴京查看情形,被黎元洪任命為北京政府內務次長兼警察總監。何目睹軍閥掌權,國事不可為,迅即離京。1917年孫中山在廣州成立護法軍政府,命何負責聯絡各省軍隊。何在湖北策反了荊沙的石星川師。其後,被孫中山委任為其代表,長駐湖南,並負責聯絡四川和湖北兩省。何在湖南以總指揮身份指揮部隊經岳州攻入湖北,迫近武昌時,眾寡不敵,為吳佩孚親率大軍所敗。何釋去兵權,潛行經武漢赴上海見孫中山。孫中山赴廣州後,何與廖仲愷兩人負責留滬聯絡各方。何留滬約半年,奉命聯絡了孫洪伊。之後何又被派往雲南游說唐繼堯,經三月,不成乃返。陳炯明背叛革命後,何成濬依靠孫洪伊贈予五百金而得以從上海趕赴廣州。孫中山下令討伐陳炯明,何成濬奉孫中山命隻身入閩,策反了延平鎮守使王永泉,協助許崇智拿下了福州許崇智擔任東路討賊軍總司令。何成濬被委任為東路討賊軍前敵總指揮。其後因何攻下了泉州及鄰近數縣,被許崇智任命為興化泉州永春等屬總指揮兼閩南善後督辦,總指揮部設在泉州。參謀長潘康時,參謀石毓靈汪世鎏喻育之趙壁原等。何率軍三旅掃蕩閩南,並整編民軍,歷時約兩年。其後孫傳芳部隊攻入福建,王永泉與何成濬的部隊皆戰敗,同時孫中山因廣州久攻不下,也要何將所部帶回廣東。於是何成濬又將所部從福建汀州經江西,歷28日,於1924年帶回了廣東,改稱「鄂軍」。1924年10月何被孫中山任命為湖北招討使兼建國軍北伐總司令部參謀長兼左翼總指揮,隨總司令譚延闓入江西北伐。在佔領吉安後,左右兩翼都失利,因而退回廣東。何也因部隊損傷過重,需要整理而交出兵權,解甲回滬。1925年9月被蔣中正任命為東征軍總部總參議,討伐陳炯明。何成濬部下蘇世安部在這次作戰中甚為得力。勝利後,何又返回上海。

北伐

1926年7月第一次北伐戰爭開始,何擔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總參議。何以總代表名義駐滬,負責聯絡各地革命者。期間何成功的遊說了李振亞任應岐。其後,何赴南京遊說孫傳芳,未成,轉而聯絡了江西督軍方本仁。北伐軍攻克武漢後,何任鄂北綏靖主任,並擔任湖北省政務委員會委員。當時,湖北省政務委員會主任委員為鄧演達,委員有李漢俊、何成濬、詹大悲張國恩劉佐龍蔣作賓等人。其後,何又被任命為軍事廳長,因徐謙反對,何遂退出湖北省政務委員會。1927年4月,何成濬奉蔣中正委派赴山西聯絡閻錫山,說服了閻錫山出兵參加北伐戰爭。何在經過北京時,聯絡了奉系韓麟春張學良楊宇霆於國翰等人。1927年7月28日,南京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政治會議議決,特任陳訓泳蔣作賓方聲濤、何成濬、孫岳方本仁為軍事委員會委員。該年9月17日,由寧、滬、漢三方組成的國民黨中央特別委員會推舉何成濬等為軍事委員會委員。1928年4月國民政府開始「二次北伐」,何擔任第一集團軍參謀長兼徐州行營主任。五三慘案中,日方以熊式輝資格不夠,拒絕與其談判。何成濬因而以蔣中正的全權代表身份與日方進行交涉,因拒不接受日方屈辱條約,被日軍斷絕飲食,監禁一日。何仍不接受拒絕簽字,日方最終只得將其放回。何歸還後,北伐軍不理日軍,繞道北伐。待北平收復後,何又與日軍交涉,使日方答應交還濟南。其後隻身一人勸說張學良東北易幟成功。同年10月國民政府改組,出任參軍長。

北伐勝利至中原大戰

1929年,何擔任北平行營主任兼任(孫中山)奉安委員會委員兼總務組主任。1929年1月1日至25日,國民黨中央為削弱各地方實力派兵力,整理全國軍事,召開編遣會議,會上成立了編遣委員會.該年3月11日又任命何成濬等為中央編遣區辦事處委員。同年,為討伐桂系,於4月5日建成討逆軍第九軍,任命何成濬為軍長。不久,何成濬任武漢行營主任,該軍結束。蔣桂戰爭爆發後。何成濬從南京趕赴天津,再致電閻錫山傅作義將其從天津護送到北平。然後一邊游說劉春榮師及魏益山師使其擁護南京中央,一邊游說唐生智擁護南京中央並利用其影響力策反桂系中的湘籍部隊。同時張學良也派于學忠調動部隊,暗中協助。最終蔣桂戰爭以桂系的失敗告終。同年,中東路事件發生,何又應張學良之邀赴瀋陽商討方略[4]。1929年12月,唐生智在鄭州反蔣。何成濬設法收編了唐部劉春榮師及魏益山師,使得白崇禧便衣出走,唐生智也不敢按原定計劃奪取北平。同一時期,何成濬還游說了劉鎮華部易幟,並用銀元大量收編了北方部隊。大半為馮玉祥的部隊。計有吉鴻昌(原為甘肅省主席,時任馮玉祥之前敵總指揮),王修身孫良誠劉桂堂劉黑七)等。幾乎北起張家口,南至徐州一路的馮系軍隊全被收買。由於這些軍隊之要洋錢(銀元),不信任票紙,嘗有人笑謂:「洋錢打垮了馮軍」。

1929年5月份,何成濬被任命為湖北省政府主席,但一直未到職,先由民政廳長方本仁,後有秘書長蕭萱代理。1930年2月,何回到武漢正式就任湖北省政府主席,並改組省政府。秘書長為彭介石,民政廳長先是方本仁,改為吳醒亞、其後為劉文島,建設廳長黃昌榖,教育廳長黃建中,財政廳長是張貫時。之後,因1931年江淮大水進入漢口市區,以及夏斗寅覬覦湖北省主席職務,聯合李書城等對何進行攻訐,何於1932年夏辭去兼任的湖北省政府主席職務,由夏斗寅接任[5]。1930年,何成濬繼何應欽擔任武漢行營主任,併兼任中央討逆軍第三軍團總指揮,率部參加中原大戰,討伐馮玉祥閻錫山。討逆軍第三軍團為蔣中正將湖北、河南的雜牌隊伍收編而成,擔任平漢線對馮作戰任務,委任何成濬兼總指揮,受其指揮的部隊有第二軍蔣鼎文部,第七軍楊虎城部,第九軍王金鈺部,第十軍徐源泉部,第十三軍夏斗寅部,豫西警備司令岳維峻部,襄樊警備司令范石生部。總指揮部下設辦公廳和參謀、副官、軍需、軍法4處以及特務團,總指揮部參謀長陳光組中將。總指揮部設於漢口四民街(現勝利街),1930年5月為迅速攻佔許昌,曾將指揮部移駐至許昌市南之大石橋。1931年4月12日結束。1930年5月16日,何成濬對平漢線下總攻擊令,王金鈺部包圍樊鍾秀部於臨穎,並向許昌進逼。何成濬由駐馬店漯河督師。6月4日,堅守許昌的樊鍾秀被蔣軍空軍轟炸陣亡。迫使馮親赴許昌視察,以安定軍心。6月10日,馮軍在平漢線發起全面進攻,激戰2晝夜,蔣軍紛紛向漯河以南潰退。

抗戰前期

何成濬戎裝照

1931年11月,武漢行營改為駐鄂(武漢)綏靖公署,何成濬繼任主任,負責指揮對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圍剿。何部下徐源泉部剿洪湖,蕭之楚部剿大別山,均成功。1932年7月1日,蔣召見湖北黨委和清鄉促進委員會後,對湖北政治深感失望,對駐鄂綏靖公署主任何成濬湖北省政府主席夏斗寅深惡痛絕。[6]:3591935年12月1日,駐鄂(武漢)綏靖公署撤銷。1935年4月,國民政府第一次授銜時,被授為陸軍二級上將(特級上將一人,蔣中正,一級上將為馮玉祥白崇禧李宗仁閻錫山張學良朱培德唐生智陳濟棠。1936年7月13日,國民黨舉行第五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通過了《國防會議條例》。何成濬作為中央特別指定之軍政長官被委任為國防會議議員。1935年3月1日,由豫鄂皖3省「剿匪」總司令部改編而成武昌行營,張學良為主任。1936年12月,張學良因主持西北「剿總」事辭主任職,何成濬於12月1日接任主任,陳誠任副主任.武昌行營於1938年6月結束。1937年11月,何再次擔任湖北省政府主席。省政府秘書長為楊揆一,民政廳長嚴重(立三),財政廳長賈士毅,建設廳長石瑛,教育廳長周天放。到1938年6月,移交陳誠接任。

抗戰期間

西安事變期間,何成濬回電張學良:「以委座之德威,竟被劫持。弟何人斯能無顧慮?」而婉拒張學良的赴西安談判的邀請,故而當蔣中正返回後受到排擠。社會上更有人借何成濬的電文,給他起了一個外號叫「何人斯」。八一三戰役爆發時,何正在南京。其後,何被任命為第四預備軍總司令。武漢撤退時,何成濬與蔣中正和徐永昌最後撤離漢口。徐與何走湖南,適逢長沙大火,徐與何轉往廣西,自桂林搭乘機飛重慶。審判韓復渠時,何擔任副審判長(審判長為鹿鍾麟,副審判長為何成濬與何應欽)。1939年1月何被委任為軍事委員會軍法執行總監。抗戰期間,何成濬先後當選為國民黨第三、四、五、六屆中央執行委員。1942年8月21日,何成濬在日記中指出:「自抗戰以來,各高級長官所極力宣傳之台兒莊勝利、湘北幾次大捷等等,無一不誇張,中央明知之,然不便予以揭穿,只好因時乘勢,推波助瀾,藉以振勵士氣,安慰人民,用心亦大苦矣。各國對外作戰情形,大略皆類此,不過中國之高級長官技術特為巧妙。」[7]:149

國共內戰

抗戰剛剛勝利,滿洲國陸軍大臣臧式毅即致電何成濬,願通過何的關係使中央政府收編其四十萬日式裝備的陸軍,汪精衛政權的剿匪總司令杜錫鈞也希望通過何收編其平漢路沿線的偽軍二十萬人。何在眾人都還沉浸在抗戰勝利的喜悅中時,就已預見到了即將爆發的國共內戰,因而力主收編華北與東北的這60萬偽軍以制止共產黨活動,然為軍政部長陳誠以沒有這筆軍費預算為由不同意何的主張,最終何的建議被否決[8]。1946年何成濬因抗戰全面勝利獲青天白日勳章。7月26日何成濬退役,請辭本兼各職回湖北。同年,湖北省咨參議會成立。何成濬參加了選舉。參加投票71人,何成濬以63票的多數當選為議長。1947年11月,第一屆國民代表大會召開,何成濬在原籍湖北省隨縣當選為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第二年4月,何成濬在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當選為主席團主席。1948年冬,何成濬不慎跌傷了腿,因治病赴上海。其間何聽聞舊部黃百韜徐蚌會戰中戰死,大為傷感。1949年初,何轉赴香港。1951年春,從香港遷往台灣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

赴臺之後

赴臺後,何擔任過國策顧問總統府資政,後又擔任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中央紀律委員會委員等職務。1954年擔任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二次會議主席團主席。1960年他又連任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三次會議主席。1954年陳誠連任副總統由其授予委任狀[9]。1961年5月7日,何成濬病逝於台灣,埋葬於陽明山第一公墓。

評價

何成濬將軍自參加辛亥革命到以八十高齡病逝台灣,民國大事幾乎無役不與。他為人稱道的主要為三點:1.長於指揮雜牌部隊;2.善於遊說;3. 擔任軍法執行總監時力求案無冤屈。何成濬被譽為將軍說客、天才的說客和雜牌軍的天才領袖。1992年4月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十說客外傳》中所選唯一近現代說客便是何成濬[10]。他長於謀略,為蔣中正溝通各派軍閥,是蔣中正早期最主要的智囊之一。

何成濬文為秀才,武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生,且為同盟會早期會員,為人又謙和豪邁,不擺架子,因此很受長期被蔣中正排擠的雜牌軍將領們的愛戴。雜牌軍在他的指揮下,戰鬥力有時甚至不遜於蔣中正的中央軍,因而被譽為雜牌軍的天才領袖。中原大戰時,何擔任討逆軍第三軍團的總指揮,統率徐源泉48師、蕭之楚44師、楊虎城17師、王金鈺47師、郝夢麟54師、劉茂恩66師等雜牌部隊駐紮在河南漯河對抗馮玉祥閻錫山聯軍。結果包圍了臨潁。馮軍的主將樊鐘秀許昌也在蔣軍的空襲中身亡。這只雜牌部隊因而在平漢鐵路一線成功地拖住了馮閻聯軍。最終迫使馮玉祥不得不親自到許昌指揮。

何成濬先後遊說過孫傳芳方本仁劉湘閻錫山張學良唐生智等軍閥,在北伐戰爭蔣桂戰爭中原大戰東北易幟等重大事件與戰役中多方奔走,為蔣中正拉攏和分化各地方軍閥立下了大功,東北易幟前,何成濬親到瀋陽,聯絡張學良張作相,策劃了東北易幟桂系反蔣,何成濬使桂系部隊中的將領倒戈,從而桂軍潰敗,不費一槍一彈迫使白崇禧逃離平、津。唐生智反蔣時,何成濬策反了李品仙部,使唐生智一敗塗地。何也因之也被譽為天才的說客。在《西安事變反省錄》中,張學良稱:假如自己當時與何成濬或張群共處,就不會有西安事變發生。徐源泉郝夢齡蕭之楚上官雲相等,都是在何成濬的策動下,歸附南京政府的。[11]

何在任軍法總監時期一方面襄助領袖,秉治亂世用重典之原則懲治軍人犯罪;一方面又衡情度理,對於並非十惡不赦者與蔣中正力爭免其一死,八年下來活人無數,例如當時的中央日報社長陶百川[12],抗日名將余程萬[13]

除了上面這些特質外,何為人熱心,熱於助人,被人稱為小孟嘗。提拔過吳國楨徐復觀等人[14]。在黃興去世後,何成濬長年照顧黃興的家人[15]。故人蔣作賓去世後,對其家人的生活給予照顧,幫助其兒子蔣碩傑等人獲得了學費的資助[16]。即使對於當年為了謀得省政府主席職位而攻訐何的夏斗寅,在其失勢後向何求助時,何也給予了幫助[17]。由於熱於接濟朋友下屬,且為官清廉,他自己雖當了很多年的高官,但在重慶,香港生活的時候,都沒有什麼浮財。

何成濬也被稱為「湖北家長」,「湖北王」。「湖北家長」這個稱呼最早是在1929年何成濬擔任湖北省政府主席時。由於何成濬早年與陳其美關係密切,陳立夫對何以長輩稱之。居正回武漢,當着何成濬的面對陳系CC份子說:「你們要聽何先生的話,把他當着『湖北家長』看待吧!」以後,這些人就把何稱為「湖北家長」。1946年,湖北省咨參議會選舉的前一天,何成濬的老部下徐源泉,在漢口德明飯店舉行盛大宴會。宴會開始前,徐源泉致祝酒詞稱何成濬是湖北人的大家長。

另外,何成濬還熱心辦學。1934年秋,何成濬倡辦私立烈山中學(隨州一中前身)和縣立圖書館,今隨州市實驗中學(隨州一中舊址)內遺存的1934年修建的東西教學樓和以何成濬字號命名的禮堂「雪公堂」為隨州曾都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另是文華大學的主要股東,在他主持下,還對國立武漢大學進行了很多投資,為武漢大學珞珈山新校舍的建設提供過巨大幫助。在武漢大學理學院現在還有碑文記述。據武漢大學校長王世傑回憶,武大建校之初,王世傑親自去向何成濬籌措經費,何不僅立刻找來財政廳長落實了經費,並表示:「無論省政經費如何困難,此款必須優先籌措。」何成濬對武大建校計劃的熱忱贊助,令王世傑「終身為之感激「[18][19]

其後裔散處中國大陸台灣巴西美國

何成濬撰有回憶錄《八十自述》,及《何成濬將軍戰時日記》[20]

生平年表

年表主要根據《何成濬將軍小傳》整理[21]

1901. 入武昌經心書院學習。

1904.3. 赴日本東京振武學校學習。

1905.10. 加入同盟會

1907. 轉入日本士官學校第五期步兵科學習。

1909. 回國,在湖北督練公所任職。

1910.5. 赴北京,在清廷陸軍部軍制司任職。

1911.10. 「武昌起義」爆發後,率領北洋軍第1鎮第1標和第6鎮24標先行赴鄂鎮壓。後悄然潛回北京,又轉赴上海,投奔黃興。

1912.1. 任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陸軍部副官長。

1912.4. 改任南京留守府軍務廳總務處長。

1913.7. 在「二次革命」中任討袁軍總司令部總參議。

1913.9. 討袁失敗,逃亡日本。

1914.6. 回上海,聯絡陳其美等進行反袁鬥爭。

1916.6. 被黎元洪任命為北京政府內務次長兼警察總監。

1917.9. 追隨孫中山赴廣州進行護法革命,奉命聯繫各省軍隊。

1920. 赴長沙聯絡譚延闓

1921. 參與援鄂之役,失敗後返回上海。

1922. 春,赴雲南遊說唐繼堯

1922.6. 陳炯明判變。

1922.8. 赴福建游說王永泉許崇智合作。

1922.10. 攻克福州。

1920.11. 任興化,泉州,永春等屬前敵總指揮。

1923.3. 被孫中山委任為空頭名義的鄂軍總司令。

1924. 率部至粵,部隊改稱鄂軍,任總指揮。

1924.10. 孫中山北伐。鄂軍改稱建國軍。何成濬任湖北招討使兼建國軍北伐總司令部參謀長。

1925.9. 調任東征軍總部參議,討伐陳炯明。

1926.7. 改任北伐軍總司令部總參議,奉蔣中正命,任總代表駐滬。赴南京遊說孫傳芳。後因孫傳芳不為所動,轉而聯絡江西督軍方本仁

1926.11. 調任鄂北綏靖主任,湖北政務委員會委員。

1927.4. 任南京政府軍委委員兼國軍總司令部高級顧問,奉蔣中正委派赴山西聯絡閻錫山,後促成閻錫山出兵參加北伐戰爭。

1927.8. 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

1928.1. 調任國軍第一集團軍總參議。後兼任徐州行營主任。

1928.2. 連任軍事委員會委員。

1928.3. 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總參議。

1928.5. 「濟南慘案」後,赴濟南與日軍談判,拒絕日方提出的無理要求。

1928.6. 「平津光復」,何任特派員,赴北京接收前總統府,並整理改編投誠之徐源泉等部

1928.10. 改任南京政府參軍長,未到任前由參軍吳思豫暫行代理。與吳鐵城方本仁等赴東北動員張學良「易幟」。

1929. 春,任北平行營主任。委任唐生智為討逆軍第五路總指揮。

1929.3. 在國民黨「三大」上被選為中央執行委員。

1929.4. 就任討逆軍第九軍軍長。

1929.5. 被任命為湖北省政府委員兼省主席。暫時未能赴任,由方本仁代理。同月14日,國民政府任命賀耀祖為代理參軍長。

1929.7. 兼任首都建設委員會委員。同月兼任湖北各部隊編遣特派員辦事處委員(特派員劉峙)。

1929.8. 赴太原勸閻錫山就西北邊防司令官職。

1929.9. 兼任國軍編遣委員會直轄第一編遣分區辦事處委員(主任委員晏勳甫)。

1929.10. 率軍討伐馮玉祥

1929.12. 兼任討逆軍第5路總指揮,率部討伐唐生智。

1930.1. 獲二等寶鼎章

1930.2. 正式免除國民政府參軍長職,由賀耀祖真除。同月回武昌親主鄂政。旋又兼任武漢行營主任。

1930.4. 任討逆軍第三軍團總指揮,率部參加「中原大戰」,討伐馮玉祥閻錫山。下轄第九軍(軍長王金鈺),第十軍(軍長徐源泉),第十三軍(軍長夏斗寅)及楊虎城等部。

1930.8. 任平漢路右翼總指揮。下第一縱隊(指揮官徐源泉),第二縱隊(指揮官夏斗寅)。

1930.9. 張學良通電擁護南京中央。馮、閻失敗,中原大戰結束。

1930.10. 復任武漢行營主任。

1930.11. 當選為政治會議候補委員。

1931.1. 獲一等寶鼎章

1931.6. 兼任國民政府委員,中國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委員。

1931.11. 連任第四屆中央執行委員。同月三十日,被任命為駐鄂綏靖主任。

1931.12. 免國民政府委員。

1932.3. 免湖北省政府委員及省主席。夏斗寅繼任。

1932.3. 豫鄂皖三省剿匪總司令部成立。蔣中正自兼總司令及中路軍司令官(副司令官劉峙)。何成濬兼任左路軍司令官(副司令官徐源泉),轄第一縱隊(司令萬耀煌),第二縱隊(司令蕭之楚),第三縱隊(司令張振漢),第四縱隊(司令劉培緒)等部。

1933.10. 劉湘任四川剿匪總司令。何飛赴成都監誓。

1935.3. 豫鄂皖三省剿匪總司令部撤銷。成立武昌行營。張學良任主任。

1935.4. 被授予國軍二級上將軍銜。

1935.10. 武昌行營結束。

1935.12. 在國民黨「五大」上被選為中央執行委員。

1936.1. 獲二等雲麾勳章

1936.7.9. 獲國軍革命軍誓師十周年紀念勳章。同月14日,兼任國防會議委員。

1936.8. 兼任國民大會代表選舉指導員。

1936.11. 辭國民大會代表選舉指導員。

1936.12. 駐鄂綏靖公署撤銷。另設軍事委員會長武漢行營。何任主任。陳誠為副主任。

1937.7. 抗戰爆發。

1937.10. 兼代黃紹竑湖北省主席職務。

1937.11. 出任湖北省政府委員兼省主席,湖北全省保安司令。嚴立三任民政廳長,賈士毅任財政廳長。石瑛任建設廳長。周天放任教育廳長。楊揆一張難先潘宜之范熙績等人人省政府委員。

1938.6. 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軍法執行總監。陳誠繼任湖北省政府主席及湖北全省保安司令。

1943.10. 獲一等雲麾勳章

1945.5. 在國民黨「六大」上被選為中央執行委員。

1945.10. 獲勝利勳章

1946.1. 獲忠勤勳章

1946.5. 獲青天白日勳章。同月31日軍法執行總監部撤銷。

1946.8. 退為備役。

1946.11. 任制憲國民大會代表。後又當選湖北省參議會議長。

1947. 冬,當選為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

1948.4. 當選為第一屆國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主席團主席。

1948. 冬,不慎跌傷,赴滬就醫。

1949.2. 避居香港。

1951.3. 赴台灣,任中華民國國策顧問

1952.10. 任第七屆中央評議委員。

1954.2. 任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二次會議主席團主席。

1957.10. 連任第八屆中央評議委員。

1960.2. 連任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三次會議主席團主席。

1961.5.7. 在台北病逝,終年八十歲。

軼事

  1. 何成濬頗有儒者風度,但也愛好幽默。民國廿二年,楊永泰任湖北省主席,何為武漢行營主任。外間傳言楊與日本領事清水八百一頗有往來,人多有微詞。一日宴席中,楊謂:「近日中日交涉,愈益棘手,日前漢口日領竟指南洋兄弟煙草公司出品愛國牌香煙,有刺激華人反日作用,囑轉令改正,豈非異事。」何立刻接口:「此易事耳,即令改為賣國牌可也。」合坐默然,楊亦無言以對。楊永泰死後,黃紹竑繼任。何素知黃非忠貞同志,心頗惡知,故在致詞時說:「楊主席逝世,外界於繼任人選,多所推測。予思必為黃紹竑先生,竟不幸言中。」黃紹竑聽到,也無可奈何。[22]
  2. 民國二十三年武漢綏靖主任何成濬奉命入川說降劉湘,劉送了何雪公一批上選回沙茅台酒,酒用粗陶瓦罐包裝,瓶口一律用桑皮紙固封。 帶回漢口,因為酒質醇冽,封口不夠嚴密,一瓶酒差不多都揮發得剩了半瓶,當時武漢黨政大員,都是喝慣花雕的。 對於白酒毫無興趣,對於這種土頭土腦的酒罐子,看着更不順眼,誰都不要。 所剩十多罐酒,何成濬一古腦都給了唐魯孫。這些酒被唐認為是再好的白酒也無法與之相比。[23]
  3. 南懷瑾說何成濬來台後在飯局上告訴他東北易幟,張學良歸順中央政府,是用謀略,也是用錢買來的。何成濬當時帶了很多人去做東北軍的工作,拿錢買通東北軍的將領,團長、營長,起碼一百塊,團長以上的每人五百、一千。 何回來後對蔣介石說這些錢沒法報賬,蔣一拍桌子說:「唉!雪竹(何成濬的字)啊!我們是老朋友了,五十萬大洋買過來半個中國,還有什麼賬可報的!」這一秘辛,似不見於正史記載。 不過何成濬縱橫捭闔於混沌的民國時空中,確實有過「花錢辦事」的往事。[24]

註釋

  1. ^ 1.0 1.1 黃典權、林文龍、莊永明、李國俊、邱正略. 人物傳篇. 《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九·人物志(人物傳篇、人物表篇).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8-06-30. ISBN 957-02-1702-2. 
  2. ^ 何成濬遗体昨大殓. 中央日報. 1961年7月1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7月24日). 
  3. ^ 总统府资政何成濬病逝. 中央日報. 1961年5月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7月24日). 
  4. ^ 致何成濬參軍長赴奉為政府代表電. [2010-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05-10). 
  5. ^ 夏斗寅事略 華覺明
  6. ^ 羅敏:〈蔣介石的政治空間戰略觀念研究——以其「安內」政策為中心的探討〉,刊呂芳上主編:《蔣介石的日常生活》,香港:天地圖書,2014年1月
  7. ^ 何成濬:《何成濬將軍戰時日記》上冊,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6年
  8. ^ 何上將軍雪竹憶語 雷嘯岑 傳記文學 民國六十九年九月 第三十七卷第三期
  9. ^ 何成濬國大代表以當選證書送致陳副總統 中央社 陳永魁 1960/3/25[永久失效連結]
  10. ^ 翟建波; 張禮智. 中国十说客外传.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2: 295. 
  11. ^ 何上將軍雪竹憶語 雷嘯岑 傳記文學 民國六十九年九月 第三十七卷第三期
  12. ^ 雷嘯岑. 何上將軍雪竹憶語. 傳記文學. 民國六十九年, 九月 (第三十七卷第三期). 
  13. ^ 何成濬日记揭秘:蒋介石想要枪毙的余师长为什么没有枪毙?. wemedia.ifeng.com. [2018-08-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29). 
  14. ^ 我對何雪公性格的點滴了解 徐復觀 著 傳記文學 民國七十八年八月 第三十九卷第二期
  15. ^ 诚轩16春书画:民国要人书札赏珍_书画圈网—官方网站. www.shuhua08.com. [2018-08-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29). 
  16. ^ 歷史之因果 以蔣作賓、蔣碩傑父子為例 - 武之璋的部落格 - udn部落格. [2018-08-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29). 
  17. ^ 夏斗寅事略 華覺明 著
  18. ^ 吳驍; 程斯輝. 功盖珞嘉 一代完人 武汉大学校长王星拱(中国著名大学校长书系). 山東教育. 2011 [2018-08-23]. ISBN 978753286276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3). 
  19. ^ 殷正慈. 记王雪艇先生谈珞珈建校. 學府記聞:國立武漢大學: 32-33. 
  20. ^ 何慶華藏,沈雲龍注,1986-08,傳記文學出版社
  21. ^ 何成濬將軍小傳 [[于翔麟]] 著 [[傳記文學]]出版社 民國七十五年八月一日初版 七六三~七六六頁. [2010-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10). 
  22. ^ 喻血輪. 绮情楼杂记 沈云龙主编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九十六辑. 文海出版社. : 24. 
  23. ^ 唐鲁孙系列·中国吃 : 谈酒_唐鲁孙_在线阅读_九九藏书网. www.99lib.net. [2018-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0) (中文(中國大陸)). 
  24. ^ 經濟觀察網. 却惭文史掩男儿 - 经济观察网 - 专业财经新闻网站. www.eeo.com.cn. [2018-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29). 
  中國國民政府
前任:
張知本
湖北省政府主席
1929年5月 - 1932年3月
(1930年2月前由方本仁代理)
繼任:
夏斗寅
前任:
黃紹竑
湖北省政府主席
1937年10月 - 1938年6月
(1937年11月前為代理)
繼任:
陳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