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喬治四世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典範條目喬治四世是一條典範條目,即此條目可作為維基百科社群的典範之作。如有需要,請勇於更新頁面
新條目推薦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10年9月10日典範條目評選落選
2010年11月6日典範條目評選落選
2011年3月28日優良條目評選入選
2011年8月7日典範條目評選入選
新條目推薦 本條目曾於2010年9月5日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你知道嗎?」欄位。
新條目推薦的題目為:
當前狀態:典範條目
基礎條目 喬治四世屬於維基百科人物主題政治家及領導人類的基礎條目第五級。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典範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政治專題 (獲評典範級中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政治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政治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典範級典範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典範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傳記專題 (獲評典範級高重要度
這個條目屬於傳記專題的一部分,用於整理和撰寫維基百科中的人物條目。歡迎任何感興趣的參與者加入這個專題參與討論
 典範級典範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典範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歐洲歷史專題 (獲評典範級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歐洲歷史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歐洲歷史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典範級典範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典範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英國專題 (獲評典範級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英國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英國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典範級典範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典範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跨語言維基專題 (獲評典範級
維基百科跨語言維基專題小組確認喬治四世德語英語維基百科中的典範條目。您可以參考這些語言的維基條目進而改進本條目的中文版。感謝您的參與合作。
 典範級典範  根據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典範級

歧義

有必要用 「(英國)「消歧義嗎?喬治四世根本沒有用,只是重定向到這裏。如果認為有必要消歧義,那麼喬治四世應該作為消歧義頁,而不是重定向--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9月1日 (三) 03:23 (UTC)[回覆]

根據英文維基提供的指引:
「喬治四世」最常指英國的喬治四世,但也可指其他國家在歷史上的喬治四世,因此存在歧義。
對於英國君主而言,《1707年聯合法案》生效前的英格蘭君主以「(英格蘭)」識別,例子有「威廉三世 (英格蘭)」,至於1707年後的英國君主以「(大不列顛)」作歧義識別,例子有「喬治一世 (大不列顛)」和「喬治二世 (大不列顛)」;《1800年聯合法案》生效後的英國君主以「(英國)」作歧義識別,例子有「喬治三世 (英國)」、「威廉四世 (英國)」和「維多利亞 (英國君主)」等;1953年以後的英國君主,由於不再以「英國」君主的名義擔任其他英聯邦王國的元首(例子有「加拿大女皇」等),因此不加歧義,以資識別。有見於英文版的做法行之有效,即便採用亦是出於歧義需要,再者,一直以來也沒有人提出反對,反映有關做法未有對其他讀者構成障礙。
進一步資料可參考Wikipedia:Naming conventions (royalty and nobility)內「Sovereigns」段第5點及第11點。多謝垂注!--ClitheringMMX 2010年9月2日 (四) 15:50 (UTC)[回覆]
英文的指引是解決歧義問題,而現在喬治四世重定向到喬治四世,消歧義頁面是喬治四世 (消歧義),也就是說用的主從消歧義方式,因此喬治四世應該作為主條目名稱。即使英文版也是en:George IV of the United Kingdom,而不是消歧義方式的George IV (United Kingdom)--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9月3日 (五) 02:43 (UTC)[回覆]
英文不使用「George IV (United Kingdom)」是因為英文可更直接使用「George IV of the United Kingdom」,而中文版使用「英皇喬治四世」會份外累贅,這恐怕是中英文法差異、以致在歧義上有不同的處理方法。而事實上,同類的消歧義方法已被廣泛應用當中,包括在颱風系列條目當中,條目按颱風程度和出現年份作分類,例子有「強烈熱帶風暴獅子山 (2010年)」,而非直接命名為更廣為人知的「颱風獅子山」。--ClitheringMMX 2010年9月11日 (六) 06:20 (UTC)[回覆]

英文是英文的問題,在中文語境裏,喬治四世最為常用,也沒有喬治四世 (英國)的用法,如果是為了消歧義,要麼就主從消歧義,本條目放到喬治四世,消歧義頁為喬治四世 (消歧義);要麼平等消歧義,把喬治四世 (消歧義)移動到喬治四世--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9月13日 (一) 02:04 (UTC)[回覆]

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

Lords Commissioners的翻譯

Lords Commissioners翻成上議院專員似乎有點奇怪,也從來沒聽過這種翻法。-- Marcus Hsu  talk  2010年11月11日 (四) 10:41 (UTC)[回覆]

我沒有找到任何關於「Lords Commissioners」的譯名,你如有聽過任何合適的譯名,歡迎提出。本人認為,「Commissioner」多作「專員」,而「Lords」指「上議院」或「上議院議員」,且專員由上院議員組成,故「上議院專員」是合適的譯名。--ClitheringMMXI 2011年3月21日 (一) 14:00 (UTC)[回覆]

優良條目評選

~移動自Wikipedia:優良條目候選~(最後修訂

喬治四世 (英國)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政治與軍事人物 - 貴族與王族 提名人:--140.130.12.44 (留言) 2011年3月21日 (一) 00:55 (UTC)[回覆]

此外,文內有一些斜體字,可能需要調整。-cobrachen (留言) 2011年3月25日 (五) 12:05 (UTC)[回覆]

國皇/聯合皇國?

google(HK)搜尋"英國國皇"(加上引號排除其他搜尋結果)只有6000多個結果,反而搜尋英國皇帝的結果卻有26000個。另外,聯合皇國的結果是5800個,聯合王國卻有259萬個。

另外,香港只有稱呼英皇和英女皇,有沒有相關的政府文件可以證明香港政府曾經稱英國君主為國皇,聯合王國為皇國?皇與帝對應的英文本來就是一個意思,難道日本天皇沒有帝的稱號就被外國人翻譯為"King"而不是"Emperor"嗎?

可能以前曾經有國皇的稱呼,不過近來的官方文件註明的是國王:

隸屬政府的香港電台也稱現今的英國君主為英女王,而非英女皇:

伯理璽天德 (留言) 2011年8月13日 (六) 09:00 (UTC)[回覆]

請參考相關討論--ClitheringMMXI 2011年8月21日 (日) 06:27 (UTC)[回覆]

建議改名:「喬治四世 (英國)」 → 「喬治四世

喬治四世 (英國)」 → 「喬治四世」:本人認為,本條目名稱不需要消歧義。--Ehrijrf留言2014年6月1日 (四) 00:52 (UTC)[回覆]

漢諾威選侯紋章

居中的漢諾威盾章,居於正中的應該是紅地神聖羅馬皇冠,代表漢諾威選侯例兼的「Archtreasurer of Holy Roman Empire」(竊譯作神聖羅馬帝國大司庫官,懇求對歐洲宮廷宮內職熟悉方家指教),可以參照英文維基的此連結:https://en.wikipedia.org/wiki/Prince-elector#High_offices ,皇冠形象參照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mperial_Crown_of_the_Holy_Roman_Empire。

傳統上神聖羅馬帝國選帝侯除了19世紀新增的那些基本上都有帝國宮內職的榮譽兼銜,並且大總管(Archidapifer,普法爾茨選侯=萊茵蘭行宮伯兼任)、大司馬(Archimarescallus,薩克遜選侯=薩克遜公爵兼任)、大司禮(Archicamerarius,勃蘭登堡選侯=勃蘭登堡藩侯兼任)和大司庫(Archithesaurarius,漢諾威選侯=不倫瑞克-呂訥堡公爵兼任)均有獨有的紋章,會加到自己的紋章上。

ChristZhou1989留言2015年5月26日 (二) 01:50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