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王新衡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王新衡
個人資料
子常
出生1908年2月19日(光緒三十四年正月十八日)
 大清浙江省寧波府慈谿縣
逝世1987年1月5日
 中華民國臺北市
死因心臟病
墓地新北市樹林區淨律寺樂山公墓
籍貫浙江省慈谿縣
國籍 中華民國
政黨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配偶壽幼蘭
兒女子王一方
父母父王德庠
母校
經歷

王新衡(1908年2月19日—1987年1月5日),名兆壎,學名心恆,字子常,又號新衡,浙江省慈谿縣河頭市人,慈水王氏,中華民國陸軍少將。

生平[1]

出自慈水王氏。1925年春,入讀上海大學。大學期間,積極參加學生活動。因參加中國國民黨地下組織活動,遭軍閥孫傳芳通緝。1926年,經中國國民黨上海特別黨部派遣,赴蘇聯留學,入讀莫斯科中山大學,與蔣經國是同學[2]

1930年,學成回國,在南京創辦蘇俄評論社,並有《蘇俄評論》(月刊)雜誌社。1932年,棄文從軍,加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擔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訓研究班第一期指導員。曾任南昌行營調查科駐武漢負責人,豫鄂皖三省剿匪總司令部秘書,兼任秘書處第三科科長。後成為蔣中正貼身幕僚,擔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西安行營第二處處長,少將軍銜。在西安事變中,遭扣押[2]

抗日戰爭爆發,轉調香港,擔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香港特別區區長(少將),第二處處長(少將)。後回上海,擔任中華民國行政院上海特別市統一委員會秘書長。1945年後,先後擔任保密局上海站站長,上海特別市政府參事兼處長。1948年2月,經上海市選區選舉為立法委員[2]

1949年,二度赴香港,擔任中國國民黨南方執行部籌備委員,後代理主任委員職務。1950年,在香港被行刺受傷。旋即轉赴台灣[2]

在台灣擔任立法院外交委員會委員。後棄政從商,擔任亞洲水泥董事長、遠東紡織常務董事等職務[2]。與阮毅成為世交[3]。王新衡與蔣經國、張學良關係很深,他們與張群、張大千組成「三張一王」的「轉轉會」,輪流各家吃喝[4]:40

1987年1月5日逝世[5]

著作

延伸閱讀

  • 迤邐文林二十年──歐華作協成立二十週年紀念文集

參考文獻

  1. ^ 「王新衡先生事略」,《國史館現藏民國人物傳記史料彙編》第1輯,第80頁
  2. ^ 2.0 2.1 2.2 2.3 2.4 留學人員數據庫. 王新衡. 暨南大學珠海校區圖書館. [2013-01-06] (中文(簡體)). [永久失效連結]
  3. ^ 翁運凡. 慈溪艺苑旧闻. 慈谿新聞網. 2005-09-27 [2013-01-06] (中文(簡體)). [永久失效連結]
  4. ^ 郭冠英. 〈笑語燈前老少儒——追著張學良的歷史奧運〉. 《張學良口述歷史》. 台北: 遠流出版. 2009-03-01. 
  5. ^ 上海市區域選出之第一屆立法委員王新衡於民國76年1月5日病逝,依法註銷名籍,(76)華總(一)義字第0564號(76.01.26),《總統府公報》第472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