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氏剂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7年1月18日) |
2-氯乙烯基二氯胂[1] | |||
---|---|---|---|
| |||
IUPAC名 2-chloroethenylarsonous dichloride | |||
别名 | 2-chloroethenyldichloroarsine 2-chlorovinyldichloroarsine 路易氏剂 | ||
识别 | |||
CAS号 | 541-25-3 | ||
PubChem | 5372798 | ||
ChemSpider | 4522971 | ||
SMILES |
| ||
InChI |
| ||
InChIKey | GIKLTQKNOXNBNY-OWOJBTEDBF | ||
MeSH | lewisite | ||
性质 | |||
化学式 | C2H2AsCl3 | ||
摩尔质量 | 207.32 g/mol g·mol⁻¹ | ||
密度 | 1.89 g/cm3 | ||
熔点 | –18 °C | ||
沸点 | 190 °C | ||
危险性 | |||
NFPA 704 | |||
若非注明,所有数据均出自标准状态(25 ℃,100 kPa)下。 |
2-氯乙烯基二氯胂(英语:2-Chloroethenyldichloroarsine),又名路易氏剂或路易斯毒气(英语:Lewisite),由美国化学家W.L.Lewis(Winford Lee Lewis)于1918年春发明,是一种具有强烈皮肤糜烂毒性的有机砷化合物,在毒剂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工业品中含有α、β、γ三种类型的路易氏剂,其中α型糜烂毒性最强,β型次之,γ型无实际军用价值。一般而言,合格的路易氏剂中主要组分为α成分,含少量β成分,不应有γ成分。β型路易氏剂通常被视为一种刺激性毒剂。
常见形态
纯品为无色、无臭的油状液体。生产过程中作为原料之一的AsCl3易带入产品中从而使产品呈现紫色。工业品为具有天竺葵味的褐色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天竺葵味实为路易氏剂的分解产物或杂质所致,但刺激味则是路易氏剂本身所致)。
合成
对人体的作用
会令人体的皮肤腐烂,如不作防护及作及时治疗,最后因呼吸道、皮肤腐烂而死。人体在接触后三十分钟便出现症状。这气体亦会引起低血压症状,又称为路易斯休克(英语:Lewis Shock)。
稳定性
路易氏剂在常温且无水的环境下较为稳定,加热分解生成仲胂与叔胂并可进一步分解。当使用爆炸法分散毒剂时,即使受热时间不长也会有大量分解。路易氏剂对铝及其合金具有严重腐蚀作用,对钢与黄铜则不易腐蚀。铁的存在会加速路易氏剂的歧化过程,促使其转变为β型与γ型路易氏剂。α型路易氏剂易于水解,相对湿度80%时即水解4/5以上,这令其的战斗使用受到很多限制。路易氏剂水解生成微溶于水的白色晶体——氯乙烯氧胂,此化合物仍然具有强烈的皮肤糜烂作用与全身中毒作用;液滴水解时会在外层形成一层由氯乙烯氧胂构成的膜,从而阻止内部毒剂的进一步水解。路易氏剂的水解是可逆的,并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加速。
军事用途
由于英国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现了解毒剂二巯基丙醇,令路易氏剂本身的军用价值不及其他无解毒剂的化学武器。路易氏剂在实战中通常与芥子气混合使用,因为能降低毒剂的凝固点,又可令毒剂多样化,增加救治困难。美国、苏联、日本、中国和意大利都曾生产这种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