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塔崩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塔崩
IUPAC名
(RS)-Ethyl N,N-Dimethylphosphoramidocyanidate
英文名 Tabun
别名 GA
二甲氨基氰膦酸乙酯
识别
CAS号 77-81-6  checkY
PubChem 6500
ChemSpider 6254
SMILES
 
  • N#CP(=O)(OCC)N(C)C
InChI
 
  • 1/C5H11N2O2P/c1-4-9-10(8,5-6)7(2)3/h4H2,1-3H3
InChIKey PJVJTCIRVMBVIA-UHFFFAOYAG
性质
化学式 C5H11N2O2P
摩尔质量 162.13 g·mol−1
外观 无色到棕色液体
密度 1.0887 g/cm3当25 °C
1.102 g/cm3当20 °C
熔点 -50 °C(223 K)
沸点 247.5 °C(521 K)
溶解性 9.8 g/100 g当25 °C
7.2 g/100 g当20 °C
蒸氣壓 0.07 mmHg (9 Pa)
危险性
主要危害 剧毒,燃烧产生氢氰酸
NFPA 704
2
4
1
 
若非注明,所有数据均出自标准状态(25 ℃,100 kPa)下。

塔崩(Tabun),或作GA(二甲氨基氰膦酸乙酯)是一種有極強毒性的物質。它是清澈無色無味的液體,有輕微水果香味。由於它會嚴重地影響哺乳類動物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甚至致命,塔崩被視為一種神經毒素。作為化學武器聯合國在1993年頒佈第687決議,將塔崩分類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含有塔崩的產品生產和儲備被《禁止化学武器公約》嚴格管制。[1]

塔崩是所謂「G系列」的第一種神經毒素。(「G系列」還包括沙林(sarin)、梭曼(soman)(GD)和環沙林(GF)(cyclosarin))。

化學性質

塔崩在常溫常壓下是一種液體,顏色依濃度高至低是無色至棕色。在常溫下具強揮發性,雖然揮發性沒有沙林或索曼高。塔崩易溶於水,所以作為化學武器,經常利用塔崩污染水源。

塔崩會被漂白劑分解,但分解的同时也會產生有毒气体氯化氰

合成方法

先以二甲胺与三氯氧磷反应制得二甲胺基二氯膦酰,再与乙醇与氰化钠于氯苯催化下反应,即得塔崩。

過量吸入後的反應

過量吸入後的反應和其他神經毒素所構成的中毒原理相似。只要約一分鐘的吸入塔崩已可構成生命危險。中毒徵狀和嚴重程度隨吸入量和進入身體的速度而定。極少的皮膚接觸有時會出現出汗和顫抖,瞳孔異常收縮。吸入塔崩造成中毒的毒性比沙林毒氣少約一半,但低濃度的塔崩對眼睛的刺激和傷害遠強於沙林。並且,塔崩進入身體後分解得極慢,所以即使吸入量極少亦會造成慢性中毒。

皮膚接觸塔崩後的病徵比直接吸入出現得較慢;即使中毒者迅速吸入超過致死份量,仍能維持生命1至2小時。但經呼吸吸入致死量的毒氣一般會在1至10分鐘內死亡,而眼睛接觸到液體後人亦會在相若時間死亡。但是,若患者吸入少量至一般份量的塔崩後即時得到正確處理,通常可以完全康復。這裡所謂致死吸入量是以猴子作動物實驗所得數據而言。

歷史

塔崩作為第一個神經毒素,是在發明新的殺蟲劑之時意外發現的。1936年德國研究員施拉德博士(Dr. G. Schrader)替德國的法本公司旗下藥廠開發更有效的殺蟲劑。當時施拉德博士正在試驗一系列的有機磷化合物,以切斷神經系統傳遞去作為殺蟲劑。最後他發現塔崩毒氣,一種對人類都致命的殺蟲劑。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納粹實行Grün 3 計劃,於1939年在Dyhernfurth(位於今波蘭Brzeg Dolny)設立了工廠以生產塔崩(編號「Trilon-83」),工廠由Anorgana運營。儘管1939年已完工,直到1942才生產出首批產品。生產延後的主要原因是工廠採了極爲謹慎的保護措施。塔崩的中間產物具腐蝕性,所以必須使用內襯石英或銀箔的容器。因最終成品劇毒,所以最後的反應需要在雙層玻璃牆內進行。塔崩的產量因大規模的生產造成部分成品隨時間降解受到了影響,當工廠被蘇維埃軍隊佔領時,工廠只生產了約12,500噸的毒氣。工廠最初生產的炸彈和飛彈,用95:5比例混和塔崩和氯苯,稱為A型,後來又研究出B型毒氣彈,以80:20的比例混和塔崩和氯苯。B型毒氣彈的毒氣比舊型散佈得更快。蘇維埃政府後來將工廠拆卸搬回俄羅斯

和其他同盟國政府一樣,蘇聯很快就棄置了G系列的武器。大量德國製的毒氣被棄置在海底。 由於GA在G系列中最容易生產,而其反應式亦較多人知道。一些國家若嘗試製造神經毒素,但未有足夠的工業設施時,通常會先行研製塔崩炸彈。

兩伊戰爭中,伊拉克使用了大量化學武器去攻擊伊朗陸軍。當時伊拉克主要用芥子氣沙林毒氣,亦有使用塔崩環沙林

參考

資料來源

  1. ^ 化學武器公約. [2009-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