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端节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水族端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
分类民俗
序号468
编号项目Ⅹ—20
登录2006年

端节(又称瓜节水语称为借端借瓜[1])是水族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水族的年节(与汉族春节相当),庆祝丰收、辞旧迎新、祭祀祖先。[2]端节集中流行于都柳江上游地区——即贵州省都匀市丹寨县三都水族自治县雷山县榕江县独山县一带——的水族村寨中。[3]

2006年,水族端节入选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

时间

水族使用水历,分一年为十二个月,岁首在夏历的九月,岁末在夏历的次年八月;并用地支记日。每年水历岁末的十二月下旬,到次年岁初的二月上旬,期间的日,即是端节;不同村寨分批分期过节,有的过第一个亥日,有的则过第二、三或四个。[2]

端节头尾可达49天,是世界上时间最长的节日。[1]

端节举行的时间(夏历八、九月),正逢谷物成熟,恰与上古汉语中“年”的本义“穀孰也”相合。[3]

习俗

日晚上和亥日清晨祭祖供品、饮食都禁绝肉类和动物油脂,但不忌[2]供品中最重要的是“鱼包韭菜”:用大约一的新鲜草鱼鲤鱼,洗净、取出内脏,再将韭菜广菜上生辣椒米酒,塞入鱼腹中,用稻草捆绑好,在甑子里清蒸约10小时,直至鱼骨软化,即告成功。[3]

赛马在亥日午饭之后举行,是端节最热闹的活动。赛马的固定场所是一片高地,称为“端坡”,为集体公有,任何人不得侵占。赛马前,寨老在端坡上设供席,摆上祭品,祭祀开辟端坡的祖先;祭祀完毕,寨老骑马在跑道上走一圈,然后宣布比赛开始。水族的赛马称为“挤马”,骑手(均为男性)在山谷中互相冲闯,挤出山谷,冲向坡顶,以远坡顶为终点。登高赛马活动在南方少数民族年节中为端节所独有。[1]

除祭祖和赛马外,还有众多庆祝活动,如斗牛、芦笙舞、铜鼓舞等,都在端坡进行。青年男女也在此时相聚相识。亥日晚上还有隆重的筵席[1]

起源传说

相传,水族的先民曾背着铜鼓,扛着锄头犁耙,率群结队地去逃荒。来到现在的三都县中和镇的三洞后,名叫拱登的老祖公认为这里适合居住,就让家族的各分支在这一带分散居住,并约定,三年后的水历岁末,在三洞团聚。

三年后,各分支都取得了丰收,带着糯米高粱小米南瓜黄豆,回到三洞,饮酒、唱歌、奏乐、跳舞。

这时官府突然带着武器出现,声称此处是官家领地,埋有金银财宝,要求水族人搬走。拱登要求官家证明地下的,官家便派人挖掘,得到一枚银锭,但拱登指出上面只有一点泥土,是新裹上的;官家的人又挖出银,但拱登又将其识破,指出其表面过于光滑。官家便恼羞成怒,动手械斗,但水族人多,终于赶走了官家,但也有许多人战死。于是就将他们掩埋,用现成的糯米饭和鱼包韭菜来祭奠。

当晚,拱登见一个须发全白的老人,叮嘱他说,明天官家会放瘟疫来毒害水族人。拱登醒来后把梦告诉了大家,于是早饭后大家便扶老携幼,带着马匹,到坡顶通风处躲避。

在坡上,小孩耐不住寂寞,又哭又闹,马匹也嘶鸣不止。拱登便让年青人在坡上赛马比试,小孩也可以看热闹。大家一致同意。这就是后来端节赛马的由来。

此后每逢水历岁末,人们都带着丰收的庄稼水果来三洞团圆。头一晚和第二早,摆上鱼、瓜果、酒饭等,祭奠战死的兄弟。祭桌一侧摆上锄头镰刀弓箭等,表示靠这些才开辟和守卫了疆土;另一侧摆上铜鼓、服饰和谷,表示祖先传下的福分。每年这样相聚一次,就称为“借端”。

后来,人们厌倦了每年都到三洞去“借端”,就提议把“借端”分开过。谁先谁后,选哪天过节,大家各执己见,决定不下。拱登就让人抓来一篓的鲤鱼,放入池中,让每一支的代表去摸鱼,按重量来定先后。结果都匀县内外套地区的老大哥抓的鱼最重,就过第一批,拉佑、水东地方就过第二批,水婆、天星和水龙过第三批,三洞、中和过第四批。

顺序确定后,人们开始择日。请来了熟悉水书的水书先生,但翻了几十箱水书,仍然找不到理想的好日子。拱登就说,我们能在此安居,全因远祖的洪福,远祖过世是戌日,安葬是亥日,就在亥日过节,从水历十二月第一个亥日开始,一批一批过节。

恰好这年,水潘家族因逢旱灾没来过节,听说排定“借端”日子后才匆匆赶来。大家很同情受灾的他们,都来安慰。水气地方的寨老开玩笑说,别的忙帮不上,但水潘如果愿意过端节,只要十二条白水牛,就可以把端节卖给他们。水潘家听了,就悄悄派人凑钱买了十二条白水牛过来。水气的寨老就卖掉了端节。但水婆地方跟水气同批过节,觉得卖掉端节不吉利,要求水潘另择日子。双方闹得很僵,于是拱登选定祖太过世的日给水潘过端,安排在第三、四批端节之间,变成五批。

后来,水族人口繁衍,中和、三洞地区的人迁出一部分到兰岭、牛场和水昂地区,就又增加了两批端节。水潘的人也迁出去了一批,定在正月第一个午日过端节。总共成了八批,流传至今。[5]

额节

额节(水语称为借额)流行于贵州省荔波县境内的水族村寨,是端节的一个小分支和变体。时间上,额节固定在水历正月的第一个亥日,只持续几天,不像端节那样分批分次、前后持续近两个月。内容上,额节同样要祭祖,禁荤腥、不忌鱼虾,但不赛马、也不敲铜鼓,祭祖在半夜进行。[3]

参考文献

  1. ^ 1.0 1.1 1.2 1.3 水族端节. 中国文化网.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2. ^ 2.0 2.1 2.2 端节. 中国大百科全书 第二版.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9. ISBN 978-7-5000-7958-3. 
  3. ^ 3.0 3.1 3.2 3.3 潘朝霖、韦宗林 主编. 中国水族文化研究.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4: 503–506. ISBN 7-221-06512-8. 
  4. ^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中国国务院. [2015-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8). 
  5. ^ 祖岱年,周隆渊 编. 水族民间故事选.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8: 160–163. ISBN 7-5321-0051-0.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