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章经
佛教 |
---|
佛教大纲 佛教主题 佛教专题 |
“四十二章经”相传是佛教传至中国第一部译出的佛典,内容是把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某一段话称为一章,一共选录四十二段话,编集而成。此经来历,据说是因为汉明帝夜梦金人,大臣告知金人是西方名为佛的神,于是明帝遣使求访西域,使者于大月支遇沙门摄摩腾得佛经四十二章,译写此经后返还洛阳。
此经说明小乘佛教的基本教义[1],其内容说明出家、在家应精进离欲,由布施、持戒、禅定、般若,得证四沙门果[2]。
题解
据传永平年间,东汉明帝夜梦金人,召群臣解梦。通人傅毅指金人为佛,于是天子派遣中郎蔡愔、羽林郎中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人作为使者前往西方寻访佛法。使者在月支国遇僧人摄摩腾得佛经四十二章,译写此经后返还洛阳,收藏于兰台石室第十四间。一说,摄摩腾和使者同还雒阳,得汉明帝接见。摄摩腾在雒阳城外白马寺译出“四十二章经”一卷,藏置兰台石室[3][4][5]。
传译
据传东汉时已有四十二章经译本,牟子的“牟子理惑论”[4]和东晋郗超的“奉法要”也引有“四十二章经”。
现存“四十二章经”,有三个版本:高丽版大藏经、宋真宗注本和守遂注本。高丽版大藏经出于北宋初,内容最接近古本。宋真宗注本及守遂注本,经过许多更动,已混入许多儒家、道家及禅宗的思想。后世流传最广的版本是守遂注本,也是删改最多的版本。
内容
本经由阿含、法句等佛经摘抄而成,简要说明佛教的基本教义。内容包括了佛教的修道纲领,说明出家、在家应精进离欲,由布施、持戒、禅修,增长善业、如实了知无我的智慧,即可证得四沙门果。
到宋朝时代,禅宗祖师加入许多禅宗的观念及用语,后来与“八大人觉经”、“佛遗教经”合称为“佛遗教三经”。
考证
梁启超反对此书为最早传入汉地的佛教经典,他在“四十二章经辩伪”认为,此书并非译自印度,只是编纂,并认为成书年代最早不过吴,最晚不过东晋,文笔系统和支谦相近[6]。
汤用彤指出本经“互见于巴利文及汉译佛典者极多,可知其非出汉人伪造”,但他同时表示:“……诸章如细研之,实在于汉代道术相合。”[7]。
北京大学教授林梅村认为此经译自犍陀罗语之“法句经”;而季羡林认为,此书是译自大夏语的《法句经》,原先只称“佛经四十二章”,并不是一部完整的“经”,而是与“法句经”相同,是从佛教经文中抄写出片段,作佛教入门之用[8]。吕澂在“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认为四十二章经为旧译“法句经”的摘抄,并晚至两晋之际方告问世, 吕也认为:“此经抄出年限,最早不能超过“化胡经”(出西晋道士王浮),最晚不能晚于“支敏度录”(出东晋成帝时支敏度) ”[9]。
演绎
金庸的武侠小说“鹿鼎记”以寻找“四十二章经”中的藏宝图作为故事主要轴线之一。
参见
注解
- 宋.真宗,“四十二章经御注”,一卷,大藏第三十九册
- 宋.守遂;明.了童(补注),“四十二章经注”,一卷,“卍续藏”第五十九册
- 明.蕅益大师,“四十二章经解”,一卷,《卍续藏》第三十七册
- 清.续法大师,“四十二章经解疏钞”,一卷,“卍续藏”第三十七册
- 民国.太虚大师,“四十二章经讲录”,一卷,大虚大师全集第六册
- 尚荣,“四十二章经”,2012年,联经出版
参考文献
- ^ 四十二章經. 中國大百科全書. [2023-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8).
- ^ 認識《四十二章經》/ 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2024-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03).
- ^ “出三藏记集”“高僧传” 费长房. 歷代三寶紀. [2015-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9).
- ^ 4.0 4.1 “牟子理惑论”
- ^ 蕅益智旭. 四十二章經解. [2008-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08).
- ^ 梁启超. 四十二章經辯偽. 台大佛学数位图书馆. [2024-07-11].
- ^ 汤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 台湾华文电子书库. 商务. [2024-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4).
- ^ 季羡林. 再談「浮屠」與「佛」. 台大佛学数位图书馆. [2021-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28).
- ^ 李治华. 評呂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中之華嚴思想. 华艺线上图书馆. [2024-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11).
外部链接
- 简基益:《四十二章经》的文献与义理研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释慧如:南传《法句经》到汉译《四十二章经》关系与影响之研究
- 杜保瑞:佛说四十二章经的知识意义
- 释悟因:佛说四十二章经的启示(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