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高阳郡 (东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高阳郡中国东汉时设置的

建置沿革

汉桓帝时置,治所高阳县(今河北省高阳县东旧城),属冀州刺史部[1]

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年),封宗室司马珪为高阳王,改高阳郡为高阳国,治所在博陆县(今蠡县南),领博陆、高阳、北新城、蠡吾四县[1]永嘉之乱后,国除为高阳郡

十六国时期,高阳郡先后为后赵(314年-350年)、前燕(350年-370年)、前秦(370年-384年)、后燕(384年-396年)所有。[2]

北魏道武帝皇始二年(397年),分冀州安州,高阳郡改属安州。天兴三年(400年),改安州为定州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年),分定州冀州瀛州,高阳郡改属瀛州。高阳郡领九县:高阳、博野、蠡吾、易、扶舆、新城、乐乡、永宁、清苑[3]。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雄县任丘高阳蠡县清苑保定安新等市县及满城徐水容城等县的大部分地。

北齐文宣帝天保七年(556年),扶舆、新城、清苑、乐乡四县并入永宁县,蠡吾县并入博野县,易县并入河间郡鄚县。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废高阳郡,高阳、博野、永宁三县直属瀛州[4]

人口

行政长官

高阳太守(-265年)

  • 韩繇,南阳堵阳人,曹魏时在任。[5]

高阳相(265年-289年)

高阳内史(289年-314年)

  • 刘希,中山魏昌人,晋怀帝永嘉五年(311年)被杀。[7]

高阳太守(314年-386年)

高阳内史(386年-396年)

高阳太守(396年-494年)

高阳内史(494年-550年)

高阳太守(550年-577年)

高阳郡守(577年-583年)

  • 薛裒,河东汾阴人。[16]

国主

  • 高阳元王司马珪,265年-274年在位。
    • 高阳哀王司马缉,274年-278年在位。
  • 高阳王司马睦,280年-291年在位。
      • 高阳王司马毅,292年-311年在位,314年封土失陷。
  • 高阳王慕容隆,386年-397年在位,396年封土失陷。[17]
  • 高阳文穆王元雍,494年-528年在位。
    • 高阳文孝王元泰,528年追封。
      • 高阳王元斌,528年-550年在位。

参考文献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隋代卷》
  1. ^ 1.0 1.1 1.2 《晋书 卷十四 志第四 地理上》
  2.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十六国北朝卷》
  3. ^ 3.0 3.1 《魏书 卷一百六上 地形志二上第五》
  4. ^ 《隋书 卷三十 志第二十五》
  5. ^ 《三国志 卷二十四 魏书二十四 韩崔高孙王传第二十四》裴注引《楚国先贤传》
  6. ^ 《晋书 卷三十四 列传第四》
  7. ^ 《资治通鉴 卷八十七 晋纪九》
  8. ^ 《资治通鉴 卷八十九 晋纪十一》
  9. ^ 《魏书 卷四十六 列传第三十四》
  10. ^ 《魏书 卷二十四 列传第十二》
  11. ^ 《魏书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一》
  12. ^ 《魏书 卷五十七 列传第四十五》
  13. ^ 《北齐书 卷二十九 列传第二十一》
  14. ^ 《北齐书 卷四十五 列传第三十七》
  15. ^ 《北齐书 卷二十三 列传第十五》
  16. ^ 《周书 卷三十五 列传第二十七》
  17. ^ 《资治通鉴 卷一百六 晋纪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