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希龄
熊希龄 | |
---|---|
个人资料 | |
性别 | 男 |
出生 | 1870年7月23日 大清湖南省凤凰直隶厅 |
逝世 | 1937年12月25日 英属香港 | (67岁)
国籍 |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 |
政党 | 进步党 |
学历
| |
经历
|
熊希龄(1870年7月23日—1937年12月25日)[1],字秉三,号明志阁主人、双清居士。法号妙通。湖南省凤凰直隶厅(今凤凰县)镇竿镇(今沱江镇)人,清末民初政治人物、学者、教育家、实业家、慈善家。
生平
变法运动的挫折
熊希龄出身富家,父亲熊兆祥曾任衡州澄湘水师营管带。熊希齢14歳中秀才。1891年(光绪十七年)秋中举人。翌年4月,他参加会试,成为贡士。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他中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2]。
同年的甲午战争后,熊希龄对国政改革的愿望很强烈,担任张之洞手下的两湖营务处总办。熊希龄著《军制篇》,主张军制改革。此后,陈宝箴就任湖南巡抚,新政开始,熊希龄提议的实业和教育振兴开始实行。此后他曾赞助西式教育之长沙明德中学,参与创设南学会,创《湘报》。
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湖南时务学堂创立,熊希龄任总理。熊希龄招聘变法派的梁启超、谭嗣同、唐才常等任教员。省内变法派和反变法派的矛盾激化,在反变法派的压力下,熊希龄失势。1898年变法派主导的戊戌变法失败,熊希龄遭革职,永不录用,并交地方官严加管束[3]。他一度悲观失望,4年间蛰居不出。
清末振兴实业
1902年(光绪28年)他接受常德知府朱其懿的聘任,担任常徳西路师范学堂副办,重新开始公开活动。[4] 翌年秋,湖南巡抚赵尔巽任其为常徳西路师范学堂监督。[5] 后来通过赵尔巽上奏,清廷免除了戊戌变法后对熊希龄的处罚。
赵尔巽的新政遭到反对派抵抗而遇到挫折,熊希龄遂转入实业界。1904年(光绪30年),他到日本考察实业。归国后,新任湖南巡抚端方赞同熊希龄创设实业教育学校的建立,各种学校由此成立。1905年清廷派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经赵尔巽推荐,熊出任参赞,随团考察,并在杨度的帮助下,执笔写出了赞同宪政的考察报告。
1906年(光绪32年),熊希龄开始收集外国宪法相关资料,同年他完成了《欧美政治要议》。此后,清朝开始预备立宪,熊奉呈8项意见。同年9月,盛京将军赵尔巽任命熊希龄为奉天农工商局总办。
赵尔巽离开奉天后,熊希齢任江苏工商局总办等职。1909年(宣统元年)他任东三省理财政监理官。在东三省他因担任财务、实业方面职务并取得突出成果而名声鹊起。
就任国务总理
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起,熊希龄联名张謇发出的支持革命派、共和制的电文。12月熊由奉赴沪,拥护共和并加入章炳麟中华民国联合会。民国元年(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他成为统一党、共和党(后统一党、共和党和民主党合并为进步党)党员,同年4月出任第一次唐绍仪内阁财政总长。后来他因与外国银行团交涉借款事遭到抨击,遂辞职。1913年(民国2年)他任热河都统,次年卸任时,发现清朝热河行宫宝物失窃不少,且遭替换,俗称热河行宫失宝案[6] 。
1913年7月28日,他通电痛斥日本密谋利用“二次革命”分裂中国,支持袁世凯。民国二年(1913年)7月31日至民国三年(1914年)2月12日期间,他担任袁世凯政府辖下的中华民国总理兼财政总长。该届内阁历史上被称为“人才内阁”、“第一流内阁”[7]。任期内副署了取缔国民党,解散国会等命令。
民国三年(1914年)初,新闻界重提热河行宫失宝案,2月7日熊希龄以涉嫌被迫提出辞职,12日正式卸任。后被任命为全国煤油督办。
第二任妻子朱其慧,为<平民教育促进会>董事长[8]。
晩年的活动
民国九年(1920年)冬,熊希龄设立香山慈幼院,自任院长,收养无家可归的孤儿。他还曾任世界红卍字会中华总会会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月19日,世界红卍字会中华总会会长熊希龄,赴爪哇出席远东禁贩妇孺会议[9]:5343。淞沪抗战爆发,熊希龄在上海与红十字会同仁设立伤兵医院和难民收容所,收容伤兵,救济难民。京沪沦陷后,熊赴香港为伤兵难民募捐。同年12月25日因脑溢血在香港逝世,享年68岁(满67岁)。
熊希龄逝世后,葬于香港仔华人永远坟场。1992年迁葬北京熊希龄墓园。
著作
遗著有《香山集》2卷,《熊希龄集》。
家庭
熊希龄先后共结过三次婚,有1子2女。
- 第一任妻子:廖氏(?-1895年)
- 第二任妻子:朱其慧(?-1931年8月25日)
- 第三任妻子:毛彦文(1898年-1999年),1935年同熊希龄结婚。
- 长子(排行第一):熊泉,下肢瘫痪,生活不能自理。
- 长女(排行第二):熊芷,留学美国学习幼稚教育。1927年9月任香山慈幼院第一校蒙养园主任;1929年成立婴儿教保园,熊芷主持;1930年10月,兼任香山慈幼院第二校小学部副主任,并教授小学五年级英语。1935年6月至1936年6月,赴欧美考察教育。
- 次女(排行第三):熊鼎
注释
- ^ 熊之文“熊希齢”170页作生于1870年7月23日。徐友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 増订版’2395页作生于1867年9月(清同治6年8月)、Who's Who in China 3rd ed.,p.311作生于1867年。
- ^ 《大清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实录》(卷三百四十):光绪二十年。甲。五月。丁丑朔。……○丙戌。引见新科进士。得旨、一甲三名张謇、尹铭绶、郑沅、业经授职外。吴筠孙、沈卫、李家驹、徐仁镜、朱启勋、吴庭芝、李翘芬、李组绅、饶芝祥、梁士诒、陆士奎、邹毅洪、刘廷琛、夏启瑜、汪一元、袁桐、于普源、冯恩昆、储英翰、李灼华、张其淦、王廷釭、关冕钧、林钺、姚舒密、景禐、黄秉湘、陈昭常、裴汝钦、郭育才、翁成琪、胡矩贤、江衡、沙元炳、张启藩、达寿、张琨、范溶、张琴、吴敬修、熊希龄、陈君耀、黎承礼、朱锡恩、王英冕、周绍昌、齐忠甲、张怀信、王会厘、谭文鸿、程友琦、王照、沉云沛、林炳章、洪锦标、蔡琛、夏树立、萧立炎、李清琦、叶大可、毓隆、孙鸣皋、陈德铭、余晋芳、谭绍裘、叶大年、梁文灿、沈鹏、吴式钊、张祥龄、桂坫、孙同康、尹春元、张林焱、王瑚、江春霖、俱著改为翰林院庶吉士。
- ^ 《清实录‧德宗景皇帝实录》,卷428
- ^ 曹先辉. 熊希龄与常德市一中. 2014年8月18日 [2020年8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6月3日).
- ^ 清末新政人物评述系列 —— 赵尔巽. 哔哩哔哩专栏. 2018年8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8月11日).
- ^ 高拜石 正中书局版 <新编古春风楼琐记>(十) P26起
- ^ 孙宝琦为外交总长、朱启钤为内务总长、梁启超为司法总长、汪大燮为教育总长、段祺瑞为陆军总长、刘冠雄为海军总长、张謇为工商总长、周自齐为交通总长、熊希龄兼财政总长、张謇兼农林总长。
- ^ 高拜石 正中书局版 <新编古春风楼琐记>(十八) P252起
- ^ 李新总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韩信夫、姜克夫主编 (编). 《中華民國史大事記》. 北京: 中华书局. 2011. ISBN 9787101079982.
- ^ 禹金孝,静宜园与香山慈幼院,文史资料选编(第29辑),1986年. [2013-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3).
参考文献
- 熊之文“熊希龄”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民国人物傳 第12卷. 中华书局. 2005. ISBN 7-101-02993-0.
- 徐友春主编. 民国人物大辞典 増訂版.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7. ISBN 978-7-202-03014-1.
- 刘寿林等编. 民国職官年表. 中华书局. 1995. ISBN 7-101-01320-1.
中国(北京政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