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仲勋
习仲勋 习中勋 | |
---|---|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排名第一) | |
任期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
任期 1988年4月—1993年3月 | |
委员长 | 万里 |
前任 | 陈丕显(第六届) |
继任 | 田纪云(第八届) |
中国共产党中央书记处书记 | |
任期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 | |
任期 1981年6月(增补)—1987年10月 | |
第一书记 | 胡耀邦 → 万里 |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 |
任期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
任期 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补选)—1983年6月 | |
委员长 | 叶剑英 |
中国共产党广东省委员会第一书记 | |
任期 1978年12月11日—1980年11月9日 | |
前任 | 韦国清 |
继任 | 任仲夷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 | |
任期 1959年4月28日—1965年1月4日 | |
总理 | 周恩来 |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秘书长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秘书长 | |
任期 1953年9月18日—1965年1月4日 | |
总理 | 周恩来 |
前任 | 李维汉 |
继任 | 周荣鑫 |
中国共产党中央宣传部部长 | |
任期 1953年1月—1954年7月 | |
中央委员会主席 | 毛泽东 |
前任 | 陆定一 |
继任 | 陆定一 |
个人资料 | |
字 | 相近[1] |
出生 | 中华民国陕西省富平县 (今淡村镇淡村) | 1913年10月15日
逝世 | 2002年5月24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 | (88岁)
墓地 | 陕西省富平县习仲勋陵园 |
籍贯 | 河南邓州 |
国籍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政党 | 中国共产党 |
配偶 | 郝明珠 (1935年结婚—1944年结束) 齐心 (1944年结婚—2002年结束) |
儿女 | 习正宁(原名习富平,郝明珠所生) 习和平(郝明珠所生) 习乾平(郝明珠所生) 齐桥桥(齐心所生) 齐安安(齐心所生) 习近平(齐心所生) 习远平(齐心所生) |
父母 | 习宗德、柴菜花 |
习仲勋[注 1](1913年10月15日—2002年5月24日),原名习中勋,字相近,出生于陕西省富平县,籍贯河南邓州[3]。曾任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
1926年5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于1928年转为中共党员。
1932年,习仲勋发动了两当兵变,其后历任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共关中特委书记。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关中分委书记、关中军分区兼警备第一旅政委、中共西北中央局党校校长、中共绥德地委书记。 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委员、西北军区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第一野战军政治委员、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
其次子是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首任妻子为郝明珠,第二任妻子是齐心。
生平
早年岁月
1913年10月15日(农历九月十六),习仲勋生于陕西省富平县淡村习家庄(今属富平县淡村镇中合村[4])一个农民家庭,父亲习宗德、母亲柴菜花。1920年至1925年(7至12岁)在杜村小学读书,1926年1月(13岁),在富平县庄里镇立诚学校高小读书。5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7年1月,在富平县立第一高小读书,因组织学生反对传统的旧式教育制度,年底被迫休学。1928年1月,在三原县第三师范读书。1928年春参加学生运动,被捕后在狱中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0年初,受党组织委派到国民革命军西北军杨虎城部做兵运工作,任中共营委书记。
1932年3月,习仲勋与吕剑人、李特生、许天洁等等组织发动了“两当兵变”,任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五支队队委书记[5]。随后部队在攻打永寿县城时被打散,习仲勋秘密返回家乡。同年9月,进入渭北革命根据地,任渭北游击队第二支队政治指导员。1933年2月,任共青团三原中心县委书记,从事武装斗争、农民运动和青年工作。同年3月后,与刘志丹等人创建照金“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历任中共陕甘边区特委委员,军委书记和共青团特委书记,游击队总指挥部政治委员,革命委员会副主席、主席等职务。1934年11月,习仲勋成功当选为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6]。
1935年2月,陕北、陕甘边两块革命根据地在第二次反围剿战争中连成一片,合并成立西北革命根据地,习仲勋为中共西北工委领导成员,并继续担任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1935年9月,习仲勋和刘景范等到保安县瓦子川迎接长征到达陕北的红二十五军[7]。之后,习仲勋在甘泉县王家坪被中共西北代表团负责人兼中共陕甘晋省委书记朱理治、副书记郭洪涛、西北政治保卫局局长戴季英逮捕送瓦窑堡关押。10月在毛泽东到达陕北后,得以释放平反[8]。
1936年1月,习仲勋任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党团书记。4月东北军攻占关中区后,习仲勋任中共关中工委书记,坚持斗争。同年6月,习仲勋随红军西征,先后任中共曲环工委书记、环县县委书记。9月,习仲勋又受中共中央委派赴关中,任中共关中特委书记、关中游击队政委、关中特区司令部政委。
抗日战争
1937年10月,习仲勋任中共关中分委书记、兼分区保安司令部政委[9]。1939年5月,习仲勋兼任关中专员公署专员。1940年,习仲勋任兼任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校长、中共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委员。1941年8月,习仲勋任关中军分区兼警备第一旅政委,与文年生指挥八路军向国军挑衅。1942年8月,习仲勋调任中共西北中央局党校校长。1943年1月,毛泽东亲笔为习仲勋书写“党的利益在第一位”题词,予以表彰[10]。
1943年2月,习仲勋调任中共绥德地委书记兼绥米警备区和独立第一旅政委。4月,他在郝家桥村蹲点时,发现并树立了劳动英雄刘玉厚这一典型,推动了大生产运动。在整风审干和“抢救运动”中,习仲勋对“左”的偏向予以抵制和纠正。1945年6月,习仲勋在中共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11]。同年8月,习仲勋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其间,曾担任爷台山自卫反击战临时指挥部政治委员,攻击进入陕甘宁边区的国军部队[12]。
第二次国共内战
抗日战争胜利后,习仲勋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委员。1946年11月,他策动国军陕北保安指挥部副指挥胡景铎投奔中共。1947年2月,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组成陕甘宁野战集团军,他任政治委员,其后与司令员张宗逊指挥了西华池战斗[13]。
1947年3月10日,各路国军20万在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指挥下,分由洛川、宜川向延安进行重点进攻。3月16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边区各兵团及一切部队,自三月十七日起,统归彭德怀、习仲勋指挥”。习仲勋被任命为西北野战兵团副政治委员,直接指挥西北战场作战[14]:178。中国共产党调动5000兵力[15],凭借地雷和伏地堡垒顽强抵抗,国军19日攻入延安,中共中央主动从延安撤退[14]:179。随后,习仲勋与彭德怀指挥了青化砭伏击战、羊马河伏击战、蟠龙镇攻坚战,号称“三战三捷”[14]:188。5月下旬,习仲勋与彭德怀率主力进攻陇东,打击马鸿宾部,收复环县、定边、靖边、安边等地[14]:189。
1947年7月,习仲勋担任西北野战军副政治委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委员。其后,他协助贺龙组织军区工作,开展新式整军运动等军队政治工作,并组织后方支前。1948年2月,习仲勋担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政治委员,1949年2月又担任西北军区政治委员[16]。1949年6月,习仲勋担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三书记。
建国初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习仲勋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代主席,西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第一野战军暨西北军区政治委员,长期主持西北地区党、政、军全面工作。他组织了西北地区城市接管、剿匪反霸、土地改革、镇反和“三反”“五反”及抗美援朝等工作,并妥当地解决了复杂的民族宗教问题。
1952年9月,为了即将施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央要撤销六大行政区,调高岗、饶漱石、邓子恢、邓小平、习仲勋等地方军政第一要员进京,史称“五马进京”[17]。习仲勋调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兼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党组书记,主持制定“整顿提高、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16字方针。1953年9月后,习仲勋先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秘书长、国务院秘书长。1956年9月,在中共八大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1959年4月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负责国务院常务工作。他在国务院协助周恩来总理工作长达10年,参与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法规的研究和制定,以及重要的国务活动和外交活动。个人秘书(1952年6月-1961年8月)是抗日期间解放日报记者田方,两人在抗日战争陕西结识,后来田方官至国家计委[18][19][20][21]。
1962年,李建彤著小说《刘志丹》开始在《光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上连载。先前,李建彤邀请习仲勋审阅小说稿。习仲勋认为,小说中并没有把刘志丹的真实写出来,提出要把小说写成三个缩影,“时代的缩影”、“中国革命的缩影”、“毛泽东思想的缩影”。但习仲勋忽略了一个避嫌的问题,因为小说以虚构人物来取代真实人物,其中一个政治部主任就是以习仲勋为原形。习在这个问题上没有避嫌,导致日后习被扣上篡党篡国罪名。小说发表之后,康生宣称《刘志丹》是反党小说[22]。同时,康生下令工人出版社印六百本第五稿、三百本第二稿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审查,以便把习仲勋、贾拓夫及刘景范打成反党集团。
1962年8月,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预备会议在北京召开。康生在会议上,指《刘志丹》是用作为高岗翻案。1962年9月24日,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召开,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主持会议,毛在会议上,发表了《关于阶级、形势、矛盾和党内团结问题》。康生在会议上,给毛泽东递了一条条子,条子上写的是“利用小说进行反党,是一大发明”。[23]毛泽东念了这张纸条后,又说:“用写小说来反党反人民,这是一大发明。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不论革命、反革命,都是如此。”后来,在康生策划下,十中全会决定成立专案委员会,由康生出任主任,对习仲勋、贾拓夫、刘景范进行审查。1963年,经过专案委员会审查后,《刘志丹》被定性为“为高岗翻案”、“吹捧习仲勋”;习仲勋、贾拓夫及刘景范被打成“习贾刘”反党集团。其后,习仲勋在中央直属高级党校“学习”,接受审查。1965年12月至1967年1月,习仲勋被下放到洛阳矿山机器厂任副厂长,分管全厂安全技术,以第二金工车间电工班作为他的“联系点”并在此参加生产劳动及各种学习和活动。习仲勋在《我在洛阳矿山机器厂的一年》的回忆文章中写:[24]“我在洛矿的一年,也是我在生活征途中度过的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我要时刻珍惜它,借以砥砺自己。我在洛矿的一年,实际上是上了一年的工业大学。我走出厂部,直接下到车间,与工人在一起,参加生产劳动,与工程师、技术员打交道,学习求教,这使我的眼界大开,增长了许多工业生产和管理方面的知识。”“通过与工人的共同劳动和交往,更使我亲身感受到工人阶级的高尚品质和优良作风。”“他们是我的好老师、好朋友。”文化大革命中,习仲勋受到残酷迫害,被批斗。1968年,习仲勋被接回北京卫戍区“监护”。1975年5月,习仲勋解除“监护”,仍回洛阳,住洛阳耐火材料厂职工宿舍,继续接受审查,直至1978年2月。
改革开放
1978年2月22日,习仲勋返回北京[25],以特邀委员身份出席第五届全国政协一次会议。1978年4月后,习仲勋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二书记;12月,习仲勋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广东省革命委员会主任;1980年1月,兼任广州军区第一政委、党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被增选为中央委员[26]。1978年4月5日至28日,中央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其间,习仲勋、杨尚昆等人向中央领导人汇报了广东的情况,并提出让中央给广东以更大的自主权,允许广东参照外国和“亚洲四小龙”的成功经验,搞出口特区。虽然有人持反对意见,但这个构想还是得到邓小平等许多中央领导的支持。邓小平说:“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27]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和创办经济特区,为广东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28]。1980年2月25日,中共中央对习仲勋受到的政治诬陷予以平反。9月,习仲勋被补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再次进入党和国家领导人行列,后又兼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主任。1981年3月,参与中共中央书记处工作。同年6月,在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被增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29]。1982年9月,在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负责书记处日常工作。1987年11月,习仲勋在中共十三届一中全会后退出中央委员会,不再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中央书记处书记。
1988年4月,习仲勋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排名第一的副委员长,兼内务司法委员会主任委员,成为万里的副手。1989年六四天安门事件时,习仲勋同情民主诉求、强烈反对出兵镇压学生[30]。1993年3月,年届八旬的习仲勋在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后卸任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副委员长退休,之后长期住在广东深圳[31]。1999年10月1日,习仲勋在北京出席了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大会。
逝世
2002年5月24日5时34分,习仲勋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寿89岁[32]。
他被评价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33]。
2002年5月30日,习仲勋的遗体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在京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前来为他送别[34]。
2005年,习仲勋的骨灰最后归葬于老家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35][36]。
家族
习仲勋祖籍河南省邓州市,其远祖居于江西临江府新淦县华成门村(今吉安市新干县金川镇习家村)[37][38],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朝政混乱,新淦县连年久旱无雨,庄稼歉收,生活窘迫,习思敬配夫人赵氏携家人迁徙至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南阳府邓州堰子里(今河南省邓州市十林镇习营村)定居落户,以农为业,繁衍生息。[39]在邓州经过600多年的繁衍生息,习姓发展为数千人的望族。[40]清光绪年间,战乱匪祸,时厄年荒,光绪八年(1882年)习仲勋祖父习永盛配妻子张氏携家带眷从邓州迁至陕西省富平县塘头习家村。在富平,习仲勋的父亲习宗德(1885—1928)和叔叔相继出生。习宗德曾在三原县一家水烟行做学徒,长兄(小名老虎)曾在董福祥部下参军。1911年,习宗德与从南阳淅川迁徙至淡村乡都村的柴菜花(1893—1929)结婚,养育子女七人:长子仲勋、长女秋英、次子小名导儿(夭折),二女东英、三子仲凯、三女夏英、小女雁英。1928年,习宗德积劳成疾,因病去世,享年43岁。次年柴菜花亦因悲伤和生活重担导致肺病复发去世,年仅36岁。[41][42]
- 前妻郝明珠(1916年6月24日-2006年4月),是习仲勋的第一任妻子。是西北革命者吴岱峰的外甥女。郝明珠1916年6月24日生于陕西陕北安定县(现子长)瓦窑堡,1935年12月和当时的陕甘边苏维埃主席习仲勋结婚,后因感情不合于1944年初冬离婚[43],2006年4月逝世,终年90岁。两人育有5个孩子,两位孩子不幸夭折(第5个孩子于1944年因难产早夭)。另有
- 妻子齐心(1926年11月- ),是习仲勋的第二任妻子。1943年4月与习仲勋相识。1943年冬天两人论及婚嫁。两人于1944年4月28日在绥德地委结婚[44],共育有四子女。
- 弟弟:习仲恺,曾任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
- 父亲:习宗德
- 母亲:柴菜花
- 祖父:习永盛
- 曾祖父:习玉策
评价
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你比诸葛亮还厉害”、“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如今已经炉火纯青”。
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李维汉和习仲勋同志关于民族统战工作方面的讲话和著作,是我们当今民族统战工作的法宝。”[45]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仲勋同志一生坎坷,为人正直,待人宽厚,敢于直言,光明磊落。他在中央,在新老干部中间深受大家的尊重。记得我调到中办工作不久,仲勋同志就找我谈话,他待人亲切、和蔼、朴实,我一点不感到拘束,他对我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来之不易,我们花了巨大的代价,要倍加珍惜,坚持不动摇。后来他又多次找我谈心,给我谈历史的经验教训,他忧党、忧国,但从不多谈自己曾经蒙受的冤屈和遭受的迫害。仲勋同志在中央工作的七年间,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提高,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社会矛盾在增多。在新形势下,仲勋同志认真贯彻党中央和小平同志一系列重要指示,全力支持耀邦同志的工作,在许多重大决策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纪录片《习仲勋》
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李锐:“习仲勋也很不错,在批判耀邦的生活会上,他事先并不知道,进去以后看到那个场面,拍了桌子,说:“你们不早通知我,这是要干什么?””他大概骂过一次李鹏,后来就长住珠海,不住在北京了。我只要到深圳,每次都去看他,他就和我谈。习仲勋是非常好的人,和我的关系也非常好。”——《李锐口述往事》
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广东省人民政府省长朱小丹:“习仲勋同志立场坚定,思想解放。他主政广东时,正逢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面对广东经过‘文化大革命’内乱、经济濒临崩溃的严峻形势,他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的决策部署,旗帜鲜明地带领广东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和深入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他亲自主持和推动广东各条战线拨乱反正,平反了一系列冤假错案,把广东的工作重点迅速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道路上来,为广东改革开放的启动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组织基础。”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习仲勋同志是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成长起来的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大革命洪流中投身革命;在革命处于低潮、个人身陷囹圄时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革命道路的艰难岁月里同刘志丹、谢子长等同志在陕甘地区举起工农武装割据的大旗;在保卫党中央、毛主席和陕甘宁边区的战斗中屡建奇功。他21岁当选为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32岁担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46岁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49岁受到错误处理,65岁复出,67岁回到党和国家的领导岗位上。他传奇的一生是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的一生。”
习远平:“在父亲看来,党的利益应该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永远保持一致,他在担任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主席的时候就说过,共产党人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面。父亲一生淡泊名利,从来没有为自己写过专门的回忆录,他的传记和纪录片都是由组织安排写作和拍摄的,由此留下许多弥足珍贵的史料。”
《北京之春》杂志主编胡平:“习仲勋晚年曾建议制定‘不同意见保护法’,保护不同政见,确立言论自由,是自由主义的精髓。习仲勋是自由主义。”[46][47]
新华社:“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陜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
著作
- 《习仲勋文选》1995年出版,收入1940年到1992年10月期间的讲话、报告、文章共77篇。
- 《习仲勋文集》上下卷2012年出版,收入了习仲勋自1940年至2002年的讲话、报告、文章、批示、电报、书信等文稿,共计210篇,其中133篇是新收入的文稿。
- 上卷收入1940年1月至1980年10月的文稿94篇;
- 下卷收入1981年1月至2002年5月的文稿116篇
- 《习仲勋论统一战线》2013年出版,收入了1940年至1989年关于统一战线问题的讲话、报告、文章等109篇
注释
参考文献
- ^ 时 云中岳. 人民网:习近平曝“家庭秘密” 披露习仲勋字相近. 凤凰网. 2012-11-25 [2015-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2) (中文(简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习仲勋书信影印件. 陕甘宁边区红色记忆多媒体资源库. [2023-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8) (中文(中国大陆)).
- ^ 習近平对南阳心向往之 答应二月河回老家南阳看看. 大公报. 2011-03-09 [2013-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31).
- ^ 陕甘宁边区红色记忆多媒体资源库. www.sxlib.org.cn. [2024-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27).
- ^ 两当兵变:甘肃最早的武装起义. 中国甘肃网. 2011-05-31 [2015-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2) (中文(简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王官成、盖彩凤、贺成. 习仲勋与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 庆阳党建. 2008-05-23 [2015-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3) (中文(简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戴茂林、赵晓光. 高岗传.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1: 61. ISBN 9787224096347.
- ^ 吴葆朴、李志英. 秦邦宪(博古)传.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7: 196. ISBN 978-7-80199-6855.
- ^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 八路军·表册. 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 1994: 20. ISBN 9787506522908 (中文(简体)).
- ^ 新华社. 习仲勋同志生平. 2002-05-30 [2015-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09) (中文(简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第七届中央委员会(1945年6月-1956年9月).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5-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简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张宗逊. 《张宗逊回忆录》. 北京市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40号: 解放军出版社. 1990年: 281–283. ISBN 7-5065-0673-4.
- ^ 李凤权. 习仲勋与横山起义. 人民网. 2009-06-17 [2015-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简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14.0 14.1 14.2 14.3 《彭德怀传》编写组. 彭德怀传.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6-12. ISBN 978-7-80092-103-2 (中文(简体)).
- ^ 延安保卫战——战争经过. 延安保卫战纪念馆. 2011-12-05 [2015-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9) (中文(简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张明金、刘立勤.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200个军区. 北京: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10: 209. ISBN 978-7-5033-2252-5.
- ^ 邓毅生、邓瑞生、邓淮生、邓汉生、邓建生、邓小涟、邓小燕、邓小兰. 回忆父亲邓子恢. 凤凰网. 2007-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6) (中文(简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海宁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 当代海宁人 《海宁人物资料》第2辑. 海宁县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海宁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1988.12: 111–112.
- ^ 这个海宁人记录了延安的战火与辉煌,他是不怕子弹的新闻记者. 海宁新闻网. 2018-11-08 [2020-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资料出自嘉兴档案
- ^ 不怕子弹的新闻记者——田方(图). 浙江在线-海宁日报. 2011-05-28 [2020年7月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7月9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奔向延安之田方. 海宁新闻网. 2011年3月8日14时49分 [2020年7月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4月13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李建彤. 反党小说刘志丹案实录. 星克尔出版. 2007年5月: 4. ISBN 978-988-99455-2-7 (中文(繁体)).
- ^ 巴彦泰. 毛泽东与康生:斗争哲学大师与整人专家. 明镜出版社. 2000年1月: 35-37. ISBN 962-8744-06-2 (中文(繁体)).
- ^ 转引自 刘醒世:“习仲勋在洛阳矿山机器厂的日子”,《习仲勋纪念文集》,中央党史出版社,2013年版. [2022-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追寻习仲勋在洛阳的日子. 大河报. 2013-10-18 [2023-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0).
2月22日,习仲勋来不及与父老乡亲告别,按照中央的通知要求,乘坐晚上的火车赶赴北京
- ^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1978-12-22 [2015-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2) (中文(简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1979年邓小平激励习仲勋:为改革开放“杀出一条血路”. 环球人物. 2011年5月, (50) [2015-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6) (中文(简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专访:赵紫阳秘书李树桥谈30年改革开放. RFA. 2008-11-07 [2013-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6) (中文(简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 1981-06-29 [2015-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2) (中文(简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张杰. 坚决站在胡耀邦一边的习仲勋. 共识网. 2012-12-11 [2015-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简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深圳市”这个名是习仲勋定的. 深圳新闻网. 2013-10-15 [2015-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1) (中文(简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习仲勋同志逝世. [2020-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习仲勋同志生平. [2020-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习仲勋同志遗体在京火化. [2020-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夏蒙;王小强. 习仲勋画传.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4: 331. ISBN 978-7-01-014122-0 (中文(简体)).
- ^ 央视播纪录片《习仲勋》:习近平捧骨灰盒归葬. 大公网. [2022-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7).
- ^ 红色江西,伟人祖籍地大观. 新华网. 2005-08-12 [2015-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5) (中文(简体)). Archive.is的存档,存档日期2012-07-13
- ^ 习仲勋夫人回乡寻根认祖. 中国红色旅游网. 2006-10-26 [2015-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 新华网. [2015-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中文(简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解密习仲勋家族宗祠. 陕西传媒网. 2012-12-13 [2015-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8) (中文(简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连载:家世沧桑(1). 郑州日报. 2013-09-10 [2019-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连载:家世沧桑(2). 郑州日报. 2013-09-12 [2019-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习干平:瓦窑堡的一枝黑牡丹—习仲勋前夫人郝明珠的故事》 “就在1944年难产后,一个孩子死了,她大出血差点丧命,死里逃生后的她在心中默默地想着自己怎样才能减轻自己痛苦的办法。……直到有一天,丈夫对她出言不逊,向她提出分手的要求,她才感到丈夫的话如五雷轰顶。单纯、年轻的她,如坠烟雾,不知所措。……于1944年初冬,她毅然决然地与他离了婚,分道扬镳。……1943年至1944年10月期间,习仲勋担任中共绥德地委书记兼绥德警备司令部政委,妻子没有与他同去绥德,而是留在延安地区,如此分离一年多。他对妻子不与他同去绥德很不满意,认为妻子有了外心。他们之间书信往来闹意见,互相伤害。 妻子则因为一次又一次怀孩子,自己太受苦,想相对安静一段时间,休养一下身体。但她从未向丈夫讲述过她的想法,只是不与他同行绥德而分居。”
- ^ 齐心:大往事(3)——我与习仲勋风雨相伴的55年. [2010-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统战史话】习仲勋与统一战线 (PDF). 中共南京大学委员会统战部. 2014年8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胡平. 《毛澤東為什麼發動文化大革命》(頁374) (PDF). 台北:允晨文化. 2016年6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Joseph Torigian. Historical Legacies and Leaders' Worldviews: Communist Party History and Xi's Learned (and Unlearned) Lessons (PDF). China Perspectives. 2018年6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外部链接
- 习仲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国网
- 《习仲勋年谱(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红网
- 温相:《高层恩怨与习仲勋》,明镜出版社
- 习近平参观柏林中国文化中心 透露父亲起名秘密(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习近平母亲齐心自述:与习仲勋风雨相伴55年(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习仲勋相关书籍(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参见
- 两当兵变、渭北革命根据地、陕甘宁边区
- 刘志丹、反党小说刘志丹案、文字狱
- 中共中央西北局、西北军政委员会、西北行政委员会、第一野战军、彭德怀
- 中共八大元老、周恩来、邓小平、薄一波、胡耀邦、赵紫阳
- 改革开放:深圳经济特区
- 齐心、习近平、习远平
- 太子党、赵家人
- 习仲勋 (纪录片)
- 六四天安门事件
中国共产党职务 | ||
---|---|---|
前任: 陆定一 |
中国共产党中央宣传部部长 1953年1月-1954年7月 |
继任: 陆定一 |
前任: 韦国清 |
中国共产党广东省委员会书记 1978年11月-1980年11月 |
继任: 任仲夷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
前任: 陈丕显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排名第一) 第七届 1988年4月-1993年3月 |
继任: 田纪云 |
新头衔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内务司法委员会主任委员 第七届 1988年4月-1993年3月 |
继任: 孟连崑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职务 | ||
新头衔 | 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 1934年-1935年 |
末任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职务 | ||
前任: 李维汉 |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秘书长 1953年9月-1954年9月 |
继任: 习仲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秘书长 |
前任: 习仲勋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秘书长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秘书长 1954年9月-1965年1月 |
继任: 周荣鑫 |
前任: 韦国清 广东省革命委员会主任 |
广东省人民政府省长 1979年1月-1981年2月 |
继任: 刘田夫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职务 | ||
前任: 向仲华 |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第一)政治委员 1980年1月-1980年8月 |
继任: 王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