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閩南語音系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閩南語音系是基於閩南語音韻之變化所形成之音系。閩南語腔調凡多樣化。一般閩南語腔調大抵以泉漳片泉州腔廈門腔臺灣腔為普遍,本文以描述這些腔調為主。闽南语分支之下,除泉漳片外,尚还有潮汕片浙南片大田片龙岩片中山片等方言。閩南語各式腔調的使用者,主要分布在福建南部、广东东部的潮汕地区海陸豐地區惠州市的部分地區(包括惠東博羅惠城)、廣東舊香山縣的部份地區(包括隆都得能都四大都三鄉淇澳島)、广东西部(包括雷州半岛湛江电白)、海南岛、闽西龙岩市区与漳平一带、浙江南部部分地区(包括苍南平阳洞头玉环温岭)以及臺灣平原地區、東南亞華人社群。闽东宁德市福鼎沿海一带以及江西上饒市的東部地區亦存在眾多閩南語的方言島。本文使用國際音標記載語音,並以上標數字標示聲調,底下分幾個語音要點說明。

音節結構

閩南語音節結構可區分為五個音位成分:聲母韻頭介音)、韻腹韻尾聲調。〔韻頭、韻腹、韻尾〕三者又合稱為韻母。常見的閩南語的拼音方案多採用附加符號、字母、數字之一來標示聲調,稱為調號調符。閩南語存有變調,而閩南語的各種拼音方案中,有標示本調者,也有標示變調者。本文以上標數字標示聲調,其中括弧外的為本調,而括弧內的為變調。

〈音節〉
(聲母)
(前置輔音)
聲調
韻母 + 鼻化
介音(元音) 後置音(元音 + 後置輔音)
韻頭 韻腹 韻尾

如上表所示、音節組成之成份如下所分析:

  • 《音節》=《(聲母)+(韻母)》=《(前置輔音)+(鼻化)+(主要元音或輔音)+(聲調)+(後置元音或輔音)》
  • 《聲母》=《(前置輔音)》
  • 《韻母》=《(鼻化)+(主要元音或輔音)+(聲調)+(後置元音或輔音)》
  • 例如:tʰĩã3(疼) 的前置輔音是(tʰ),元音鼻化(◌̃),雙元音(ia):i為介音、主要元音為(a),聲調為第3調。
  • 例如:pan2(板) 的前置輔音是(p),主要元音是(a),後置輔音是(n),聲調為第2調。

在閩南語的音節架構上,〔聲母、韻母、聲調〕三者為基本組成的音位。

聲母

閩南語的常見腔調中的聲母包括以下語音,其中[ʔ]零聲母同位異音

雙唇音 齒齦音 齦顎音 軟顎音 聲門音
清音 濁音 清音 濁音 清音 濁音 清音 濁音 清音
鼻音 [m]mɔ̃1 [n]nãĩ7 [ŋ]ŋã2
流音 [l]~[ɾ]~[d]
liu2
塞音 不送氣 [p]1 [b]bun5 [t]te7 [k]kiu5 [ɡ]ɡi3 ([ʔ]) 英 ɪŋ1
送氣 [pʰ]pʰə1 [tʰ]tʰã1 [kʰ]kʰi3
擦音 [s]1 [dz]~[z]
dzuaʔ8
[ɕ]ɕi5 [dʑ]~[ʑ]
dʑip̚8
[h]hi2
塞擦音 不送氣 [ts]tsan1 [tɕ]tɕɪŋ1
送氣 [tsʰ]tsʰut̚4 [tɕʰ]tɕʰiu2

上表中以語音作區別,實際上若以音位來區別,[m], [n], [ŋ], [tɕ], [tɕʰ], [ɕ], [dʑ]都只是[b], [l], [g], [ts], [tsʰ], [s], [dz]的同位異音(條件變異),不是實際上的音位。[m], [n], [ŋ]為[b], [l], [g]後接鼻化韻母時的音變,[tɕ], [tɕʰ], [ɕ], [dʑ]為[ts], [tsʰ], [s], [dz]後接[i]介音時的音變。

濁塞音[b], [d], [g]來自古時同位鼻音[m], [n], [ŋ]去鼻塞音化而分化出來,因而[b], [d], [g]只能接非鼻音韻母,其中[d]後跟來母[l]合流為同音位。在1800年出版的閩南語音韻書籍《彙音妙悟》即視去鼻、鼻音這兩組為同音位,使用同字母[1],現今中國大陸的閩南方言拼音方案仍是將兩組以同符號標示,以後接是否鼻音韻母來區別發音。這組濁塞音阻塞接近其同位鼻音,阻塞感有時不明顯,有時可能有些許前鼻音,此時嚴式的國際音標可寫成[mb], [ŋg], [nl][a][2][3],有時則毫無前鼻音,是純濁音[4]。有學者認為/b/聲母有[b]、[bβ]、[β]變體,/g/聲母則有[g]、[ɡɣ]、[ɣ]變體[5]

/l/聲母的發音有很多說法,有學者認為是濁齒齦塞音d[6][3];或阻塞感極接近濁齒齦塞音(d)的齒齦邊音l[7][8];或老派發齒齦塞音(d),新派發齒齦邊音(l[9];或音韻地位是d,實際在前、高元音也唸濁齒齦塞音(d),只有在低、後元音之前唸成齒齦邊音(l[10];或是齒齦閃音ɾ[11];或濁齒齦塞音(d)、濁齒齦邊音(l)跟齒齦閃音(ɾ)都是/l/聲母不同情況下的變體[5]

入、熱在泉腔中發為[dʑ]、[dz],在漳腔中發為[ʑ]、[z]。但在年輕一代,泉腔已多改發為[l][12];而漳腔則在臺灣部分福佬客聚集地區將[ʑ]改發為[g],但[z]則保持原音。[13][14]

零聲母語音特性與功能

音節中若沒有聲母(前置輔音)或聲母為聲門塞音[ʔ],謂之具有零聲母。此類音節沒有介音,以韻母(元音+後置音(後置元音或輔音))起音。比如:e1(挨)、u1(污)、ə5(蚵)、ɪŋ1(英)、ai3(愛)等音節,均具有零聲母。[15]音節分佈結構如表所示。

零聲母音節結構
(無聲母)
(無前置輔音)
聲調
韻母 + 鼻化
無介音(無元音) 主要元音或輔音 後置音(後置元音或輔音)
韻頭 韻腹 韻尾

清濁音之三重對立特性

塞音塞擦音分為送氣音、清不送氣音、濁音不送氣音的三重對立。三重對立是指發音同組的三個塞音或塞擦音(比如:k, kʰ, ɡ),可以表達出三種不同的涵義(比如:ka1(茄)、kʰe1(溪)、ɡe5(芽))。閩南語的塞音及塞擦音要用「有聲與無聲」、「送氣音與不送氣音」兩個區辨特徵英语distinctive feature來區別。

清濁音三重對立結構
送氣音 不送氣音
有聲(濁音) b, l, dz/dʑ, ɡ
無聲(清音) pʰ, tʰ, tsʰ/tɕʰ, kʰ p, t, ts/tɕ, k

韻母

元音與成音節輔音

閩南語中的廈門話與臺灣話在大多數的地區具有6種基本元音與4或5種鼻化元音,以下以括號表示個別腔調所使用的元音。

前元音 央元音 後元音
基本 鼻化 基本 鼻化 基本 鼻化
閉元音 [i]i1 [ĩ]ĩ5 ([ɨ]) 魚 5 ([ɨ̃]) 閒 ɨ̃ĩ5 [u]u1 [ũ]tĩũ1
半閉元音 [e]le2 [ẽ̞]sẽ1 ([ɘ]) 火 2 ([o]) 歌 ko1 [ɔ̝̃]ɔ̃3
中元音 [ə]1 [ɔ]ɔ1
半開元音 ([ɛ]) 家 1
開元音 [ä]tsa1 [ä̃]1
成音節輔音
雙唇音 軟顎音
鼻音 [m̩]m2 [ŋ̍]1

歌韻/o/在臺灣話中原本只有[o]的讀法;但在二十世紀後以台南為中心開始逐漸變為[ə][b][17],後逐漸擴展到整個南台灣[18][19]。而北台灣除了/o/繼續發為[o]外,亦有學者認為部分腔調/o/已經併入/ɔ/[20]。中華民國教育部的臺羅拼音以高雄音為第一優勢腔,歌韻採用了[ə]的說法。但要明確區分南北腔調時,歌韻[ə]會被標為or,把o留給北部腔。[21]

個別腔調的特有元音

漳州腔及泉州腔各自具有特有的元音音位。廈門話與臺灣話各優勢腔混合了漳州腔及泉州腔,謂之「漳泉濫」,失去了部份特有音位,但在台灣仍有一些地方的閩南語為「偏泉」或則「偏漳」的腔調而部份保留。這些特有元音在臺羅拼音中標示如下。[21]

ir /ɨ/ er /ə/ ee /ɛ/ ere /əe/

泉腔央元音/ɨ/(魚韻)和/ə/[c](火韻[d])僅存在泉腔較濃厚的地區。此兩音在臺灣已大量流失,在老年人有此兩音的地區,其兒童發這類字用此兩音的比率已是老年人的四分之一以下。[23]

/ɛ/(家韻)僅存在漳腔較濃厚的地區,然今在臺灣已殘存不多,僅彰化永靖一帶老一輩有存留[24]。當地老輩將/ɪŋ/讀作[ɛŋ]。「家」在臺灣各優勢腔文讀音[ka],白讀音[ke],在該地文白均讀為[kɛ]。

/ɪŋ/、/ɪk̚/,偏漳腔的[ɪ]有明顯複元音化為[ɪe]或[ɪə]的傾向[9],[ə]或[e]是過渡音。現今主流臺灣話也常出現 [ɪəŋ]、[ɪək̚]。

/iɛn/、/iɛt̚/在臺灣口語中有一部份人將介音i省略而讀為[en]與[et̚],但此音節的簡化形式並未全面普及,還有許多人保留介音i。[25]

泉腔無[ẽ]的音,發為[ĩ]。部分漳腔無[(ĩ)ũ]的音,發為[(ĩ)ɔ̃],在臺灣主要分布於臺南附近。[26]

鼻化元音特性與功能

鼻化元音在發音時以鼻腔共振起音。閩南語的常見腔調中具有5個鼻化元音(半鼻音),而在其它常見語言中,法語也具有鼻化元音。元音有鼻化與否的區別,比如 e5(鞋)不同於鼻化發音的 ẽ5(楹)。常見腔調中的 ə 沒有對應的鼻化發音。而 u 對應的鼻化發音僅出現在複元音(如iu)中,比如:ĩũ。[27]

鼻化元音
前元音 央元音 後元音
高元音 /ĩ/ /(ĩ)ũ/
中元音 // /ɔ̃/
低元音 /ã/

介音

介音又稱介母,於音節結構上與韻腹、韻尾並提且合構成韵母部分,介音亦稱韻頭。閩南語常見腔調中的介音有 /i//u/,有些音節沒有介音(零介音)。[28] 台羅方案介音寫作 u、i,臺通方案同寫為 u、i。比如「姨仔」就是以 /i/ 開頭的。如下例:

  1. i5-a2(姨仔;娘親)
  2. ɡua2(我)

介音在SMLTMLTPSDB 等拼音方案,為在拼寫上易於辨認以介音開頭的音節與前的韻母的區隔,故於零聲母音節之/i/用/y/替代、/u/用/w/替代。

韻尾

閩南語的常見腔調中有以下種類的韻尾,其中有2種元音、3種鼻音、4種塞音。可分為舒聲韻尾(-i、-u、-m、-n、-ŋ)及入聲韻尾(-p̚、-t̚、-k̚、-ʔ),其中入聲韻尾為無聲除阻塞音

雙唇音 齒齦音 軟顎音 聲門音
鼻音 [m] [n] [ŋ]
塞音 [p̚] [t̚] [k̚] [ʔ]

一般聲調

(五度標音法)台湾闽南语各優勢腔一般聲調的本調調值圖解:臺灣大部分地區沒有第6聲調,只在部分地區如鹿港等地仍保有第6聲調。(圖上採用台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聲調表示法)

閩南語為聲調語言。對於聲調語言,如聲調不同其意思將大異其趣,故須慎於辨別聲調間的音調差異。比如下列兩句:[e]

  1. lan2(1) pʰak̚4 kue3(0)-lai5(0). (咱覆過來;請你翻轉過來趴著。lan2(1) 讀為第1調。pʰak̚4第4調,於此為動詞「趴」之意。)
  2. lan7(3)-pʰa1 kue3-lai5(0). (LP過來。lan7(3) 讀為第3聲調。pʰa1、第1調,於此為名詞 LP 中的後綴單稱量詞,「單串」之意。)

二句因字組的聲調與合調的不同,以致完全是兩種意思。故須掌握聲調與字詞間合調等之區別、避免混淆誤用而造成語義不清。

閩南語中古音有八個聲調,即「平上去入各分陰陽」。今天的閩南語大多能够完整或不完整地保留中古閩南語音的某些聲調特性。經長久語音上的演化,在漳州音造成獨缺“陽上”調(漳腔陽上併入陽去);而泉州音則形成去聲的本調不分陰陽(即陰去和陽去合併,但各自變調後仍可區分開來)。常說閩南語有七聲八調(「聲」指調值、「調」指調類)、八音七調(「音」指調類、「調」指調值)、八聲七調(「聲」指調類、「調」指調值),皆指這些演化到今天的聲調特性。[29][30][31][32]

聲調
陰平 陽平 陰上 陽上 陰去 陽去 陰入 陽入
調號 1 5 2 6 3 7 4 8
例字 東 taŋ1 銅 taŋ5 董 taŋ2 動 taŋ6 凍 taŋ3 洞 taŋ7 觸 tak̚4 逐 tak̚8
IPA ˦˦ ˨˦ ˥˧ ˨˩ ˧˧ ˧˨ ˦
調值 廈門[33] 本調 44 24 53 21 22 32 4
變調 22 44 53 21 4k̚/21 21
臺北[34] 本調 44 24 53 21 33 32 4
變調 33 11 55 53 11 4k̚/53 11
臺南[34] 本調 44 24 53 21 33 32 4
變調 33 55 53 11 4k̚/53 11
檳城[35] 本調 44 13 45 22 1 4
變調 22 44 44 22 4 1
漳州[36] 本調 44 13 53 21 22 32 121
變調 22 44 53 21 5k̚/53 21
泉州[37] 本調 33 24 55 22 41 5 24
變調 33 22 24 22 55 22 24k̚/5 22
  • 上表中,陰入聲與陽入聲音節的變調,若音節帶入聲韻尾「-p̚/-t̚/-k̚」與帶入聲韻尾「-ʔ」的變調調值不同,則在帶入聲韻尾「-p̚/-t̚/-k̚」的變調調值後加「k̚」表示。
閩南語的連讀變調示意圖。注意4變調為8、8變調為4在部份腔調中不成立。泉州腔8聲調系統中,第1、6聲調不變調,而圖中變調為7實為變調為1,圖中變調為3實為變調為6。
臺灣閩南語各優勢腔變調之數字變化循環表示圖解。
一般聲調:(7→3→2→1→7;5→7/3)。
陽入調:(8(+p̚/+t̚/+k̚)→低短調;8(-ʔ)→3)。
陰入調:(4(+p̚/+t̚/+k̚)→高短調;4(-ʔ)→2)。
(ʔ 在此圖中寫為 h。)

上表中的變調即為套用一般變調規則後的前字音調,其音調以近似的本調調號表示如下:

聲調 陰平 陰上 陰去 陰入(p̚/t̚/k̚) 陰入(ʔ) 陽平 陽上 陽去 陽入(p̚/t̚/k̚) 陽入(ʔ)
變前本調調號 1 2 3 4k̚ 5 6 7 8k̚
變後近似調號 廈門[33] 7 1 2 8k̚/1k̚ 3 7 3 4k̚/3k̚ 3
臺北[34] 7 1 2 8k̚/1k̚ 2 3 3 4k̚/3k̚ 3
臺南[34] 7 1 2 8k̚/1k̚ 2 7 3 4k̚/3k̚ 3
檳城[35] 3 1 1 8k̚/1k̚ 1 3 3 4k̚/3k̚ 3
漳州[36] 7 1 2 1k̚ 2 7 3 8k̚/3k̚ 3
泉州[37] 1 5 2 8k̚/5k̚ 5 6 6 6 6k̚ 6

大多數地區中,入聲調其入聲尾帶“-p̚/-t̚/-k̚”時,變後保留“p̚/t̚/k̚”而仍為入聲韻;入聲尾帶“-ʔ”時,變後失去“ʔ”而成為非入聲韻。[38]

第1聲調語音特性功能

  • 漳州腔、廈門與臺灣各優勢腔中,第1聲調本調為高平調,五度標音法之參考調值為44,發音時提高聲階。一般作為閩南語各拼寫方案的預設調。
  • 漳州腔第1聲調本調略升但幅度小,五度標音仍為44。[36]
  • 泉州腔第1聲調本調為中平調。

第2聲調語音特性功能

  • 漳州腔、廈門與臺灣各優勢腔中,第2聲調本調為高降調,五度標音法之參考調值為53,發音時急降聲階。
  • 泉州腔第2聲調本調為高平調。

第3聲調語音特性功能

  • 漳州腔、廈門與臺灣各優勢腔中,第3聲調本調為低降調,五度標音法之參考調值為21,發音時低降聲階。
  • 泉州腔第3聲調本調為高降調。

第4聲調語音特性功能

  • 漳州腔、廈門與臺灣各優勢腔中,第4聲調本調為中入調,五度標音法之參考調值為32,發音時低短而促。
  • 泉州腔第4聲調本調為高入調。

中入調與低入調語音特性比較

中入調以五度標音法標示之參考調值為32,發音時低短而促。低入調五度標音法之參考調值為2,發音時又更低短促。

  • 廈門與臺灣各優勢腔中,中入調與低入調之語義差別不大,在應用上可視為同一聲調。[39]
  • 漳州腔第8聲調本調為低入調,與第4聲調本調的中入調有別,不視為同一聲調。[36]

第5聲調語音特性功能

  • 泉州腔、漳州腔、廈門與臺灣各優勢腔中,第5聲調本調皆為低緩昇調,五度標音法之參考調值為24,發音時低緩而漸升。

第6聲調語音特性功能

  • 漳州腔、廈門與臺灣各優勢腔中,無實際的第6聲調,其本調同第7聲調的本調,其變調同第7變調的變調,即濁上變去[f]
  • 泉州腔具有實際的第6聲調,本調為低平調。

第7聲調語音特性功能

  • 漳州腔、廈門與臺灣各優勢腔中,第7聲調本調為中平調,五度標音法之參考調值為33,發音時輕緩而平。在GBP、SMLT等拼寫方案作為預設調。
  • 泉州腔第7聲調本調為高降調,與第3聲調本調完全相同,但變調有別。

第8聲調語音特性功能

  • 廈門與臺灣各優勢腔中,第8聲調本調為高入調,五度標音法之參考調值為4,發音時高短而促。
  • 漳州腔第8聲調本調為低入調,與第4聲調本調的中入調有別。
  • 泉州腔第8聲調本調為低昇入調。

特殊聲調

閩南語在一般聲調外,又有高升調、輕聲調等特殊聲調。

高升調(第9聲調)語音特性與功能

高升調(第9聲調)的五度標音法之參考調值為45,發音時高揚聲階。形成的原因分為幾類別:(1) 定語三疊音、(2) 合音詞或外來語中,部份音節之固定升調、(3) 情緒性或意外語音表達。[41]

  • 定語三疊音:第9聲調可見於"形容詞三重疊變調規則"之第1音節。比如:ŋ5(9)5(7)5(黃黃黃)等。
  • 合音詞或外來語:ɕia7(9)-a2(0)(社仔)、tiɔŋ1(7)1→tiɔŋ9(中央)、tsa1(7)-hŋ1→tsaŋ9(昨昏;昨天)、iɛn9-dʑin2(引擎,源自日語エンenジンjin)[42]等。
  • 情緒性或意外語音表達:bə5(9)-ai3(無愛;不愛)、比如: i1(7)5(9)-ai3(2) li2!(伊無愛你!),ɡua7(9) ɡau5(偌𠢕;好棒)、比如: laŋ5(7) i1(7) ɡua7(9) ɡau5!(人伊偌𠢕;人家好棒!)等。

輕聲語音特性與功能

輕聲調發音時輕收尾、如中文之輕聲。輕聲亦屬於一種變調方式。輕聲與否會造成語意的變更,其示意有加重、強調、肯定、威示,或是調和、委婉、讓步等之意。閩南語輕聲字通常出現在一個詞組的最後位置。輕聲大體分兩類:(1).固定輕聲、(2).隨前輕聲。[43][44] 通常固定輕聲之輕聲字的前一音節維持本調,再前之音節須進行連讀變調。而隨前輕聲之輕聲字須隨前一音節變調。拼寫上,因為固定輕聲之前音節維持原調、所以音節合分寫對句型結構的辨認影響不大。[45]

固定輕聲

不管原來的聲調為何,漳州腔、廈門與臺灣各優勢腔皆固定變為低降的音調,五度標音法之參考調值為2,而近似第3聲調[36];泉州腔皆固定變為中平的音調,而近似第1聲調[37]。有時會因語氣或前音音調的影響,使音長拉長。[43][46] 固定輕聲調號記為 a0。分為八個類型如下所示。

  1. 表示行為動作的方向性、如:(動詞+趨向動詞),比如:ɡip̚8 kʰi3(0)(入·去;進去)等。
  2. 程度上的補充說明使用輕聲表示,比如:tɕia(ʔ)8 tɕit̚8(0)-kua2(0) a2(0)(食·一寡仔;吃一些)、lim1 tam7(0)-pə(ʔ)8(0) a2(0)(啉·淡簿仔;喝一點)等。
  3. 代名詞沒有語意重點時使用輕聲,比如:kʰŋ3 tua3(0)-tɕia1(0)(囥·蹛遮;放在這)等。
  4. 動詞之後的代名詞、數量詞、補語等使用輕聲,比如:tɕia(ʔ)8 tɕit̚8(0)-tsʰui3(0)(食·一喙;吃一口)等。
  5. 人名姓氏、地名、時間等之詞尾使用輕聲,比如:tsʰua3 ɕiɛn1(0)-ɕĩ1(0)(蔡·先生)等。
  6. 句末語助詞,如置於動詞、名詞、形容詞、副詞、補語、或子句詞組等之尾端,比如:kin2(1) tsau2 la(ʔ)4(0)(緊走·啦)等。
  7. 虛詞、常用的閩南語虛詞性詞尾發輕聲,如語氣助詞、句尾助詞,或疑問句尾的否定詞,比如:be7(3) kʰi3 5(0)(袂去·無;要去嗎)等。

隨前輕聲

即是輕聲調隨前面音節之本調的不同而決定音調。分為三個類型如下所示。[27][43]

  1. 高平調階隨前:漳州腔、廈門與臺灣各優勢腔中,前字為第1聲調、輕聲字轉為近似第1聲調,比如:tɕʰiu2 tsʰun1 lai5(0)(手伸·)等。
  2. 中平調階隨前:漳州腔、廈門與臺灣各優勢腔中,前字為第5,7聲調、輕聲字轉為近似第7聲調,比如:aŋ5 e5(0)(紅·)、tua7 e5(0)(大·(人))等。
  3. 低降調階隨前:漳州腔、廈門與臺灣各優勢腔中,前字為第2,3,4,8聲調、輕聲字轉為近似第3聲調,同前述固定輕聲,比如:bue2 a(ʔ)0(買·)、kia3 tsʰut̚4(0) kʰi3(0)(寄·出去)等。

變調形式

閩南語具有連讀變調,屬於語音的表層結構中的變化過程。變調發生在兩音節或三音節以上的字詞結構裡,但均以兩音節變調為基礎。閩南語的變調在連讀變調之3大類型中(1.前變型、2.後變型、3.全變型)屬於前變型,即詞組中多音節連讀時,前音節產生變調,而末音節維持原調不變。一般變調無論音節數量皆遵循一定的規律進行變調,但也有一些特殊規則。[27]

兩音節基本變調形式(x+x)

  • 前音節照一般變調規則來變調,即讀為一般聲調一節所述的變調音調,而末音節維持原調不變。

尾音[a]化變調形式(x+a)

  • 一般情況下,尾音節[a]設為第2聲調本調,而前音節照一般變調規則來變調。
  • 漳州腔、臺灣各優勢腔中,前音節為第3聲調時,變後近似第1聲調而非第2聲調。[36][47]
  • 漳州腔、臺灣各優勢腔中,前音節為第4聲調且入聲尾帶「-ʔ」時,變後失去“ʔ”並近似第1聲調而非第2聲調。[36][47]
  • 臺灣各優勢腔中,前音節為第7聲調時,變後變為第9聲調(部份口音為近似第7聲調),而非第3聲調。[47]
  • 臺灣各優勢腔中,前音節為第8聲調且入聲尾帶「-ʔ」時,變後失去“ʔ”並變為第9聲調(部份口音為近似第7聲調),而非第3聲調。[47]
  • 臺灣各優勢腔中,前音節為第8聲調且入聲尾帶「-p̚/-t̚/-k̚」時,變後變為中入調而非低入調,仍近似第4聲調。[47]
  • 尾音節[a]表示為輕音時,[a]變為輕聲調(第0聲調),前音節無論任一聲調仍然維持原調不變。(x+a0)。[48]

中音[a]化變調形式(x+a+x)

  • 中音節[a]表示[a]夾在前後兩個音節中間,中音節[a]照一般變調規則來變調,最後音節仍然維持原調不變,此時前音節無論任一聲調只要按照兩音節基本變調規則來變調即可。(x+a2(1)+x)。[48]

尾音[e]化變調形式(x+e)

  • 尾音節[e]前一音節為代名詞時,尾音節[e]設為第5聲調本調,此時前音節之代名詞須要按照兩音節基本變調規則來變調。(x(代名詞)+e5)。
  • 尾音節[e]前一音節為普通名詞時,尾音節[e]設為第5聲調本調,前音節之普通名詞無論為任一聲調仍然維持原調不變。(x(普通名詞)+e5)。
  • 尾音節[e]表示為輕音時,尾音節[e]變為輕聲調(第0聲調),前音節無論任一聲調仍然維持原調不變。(x+e5(0))。

中音[e]化變調形式(x+e+x)

  • 中音節[e]表示[e]夾在前後兩個音節中間,中音節[e]照一般變調規則來變調,最後音節仍然維持原調不變,此時前音節無論任一聲調只要按照兩音節基本變調規則來變調即可。(x+e5(7)+x)。

形容詞三重疊變調形式(x+x+x)

形容詞三重疊形容詞變調,第1音節一般變為第9聲調,但漳州腔不分原聲調時、泉州腔原為第3聲調時變為近似第1聲調[36][37];第2音節同兩音節基本變調規則一樣、第3音節維持原調。比如:烏烏烏 (ɔ1(9)1(7)1)、冷冷冷 (lɪŋ2(9)-lɪŋ2(1)-lɪŋ2)等。

名詞三重疊變調形式(x+x+x)

名詞三重疊形容詞變調,主要為了語音強調之用。第1音節、第2音節、第3音節均維持原調。比如:錢錢錢 (tɕĩ5-tɕĩ5-tɕĩ5)、人人人 (laŋ5-laŋ5-laŋ5)等。

動詞三重疊變調形式(x+x+x)

動詞三重疊形容詞變調,主要為了語音動態強調之用。第1音節、第2音節、第3音節均維持原調。比如:行行行 (kĩã5-kĩã5-kĩã5)、衝衝衝 (tɕʰiɔŋ1-tɕʰiɔŋ1-tɕʰiɔŋ1)等。

多音節詞組變調形式(x+x+x; x+x+x+x; ...)

於多音節詞組變調規則之變調上,視用為形容詞、名詞、動詞而作不同之變調。

特殊變調形式

除上述形式外,亦有部份字詞因慣用已久而有不同的變調與音變,詞典上也會個別的加以說明。

音韻現象

音節省略脫落之音變特性與功能

經過長久的演化、部分閩南語音節會產生語音省略脫落的音變現象,導因於前後語音相互影響、且省略時恰不影響辨義。[49] 發生省略脫落的語音,大部分會出現在常用之短詞組語音連接時中間的音節上、極少部分出現在後面的音節。此種音節上的變異與隨前輕聲的特性相關,也可歸為音變的現象。有時發生音變的音節與前後音節會結合成為一個音節。此種音變現象可歸為三類:元音省略或移位,輔音省略,及元輔音省略。

  1. ɡun2(1) a1(7)-bu2 bat̚4(8) kɔŋ2 kue3(0)(阮阿母捌講過;我母親曾說過) 音變為 ɡun2(1) bu2-a2(0) bat̚4(8) kɔŋ2 kue3(0)。 (元音移位;a1(7)-bu2(阿母) 元音 a 後移,形成 bu2-a2(0)
  2. lak̚8(4) pa(ʔ)4(2) peʔ4(六百八(十)) 音變為 lak̚8(4)-a(ʔ)4(2) peʔ4。 (輔音省略;pa(ʔ)4(2)(百) 省略輔音 p,只剩元音 a2
  3. 7(3) laŋ5(7) hiam5(予人嫌;被人抱怨) 音變為 hɔŋ7(3) hiam5。 (元輔音省略;laŋ5(7)(人) 省略輔音 l、元音 a,只剩輔音 ŋ)
  4. it̚1(7)-mã2 te(ʔ)4(1) ɕiaʔ4.(這馬咧削;現在正在削(水果)) 音變為 tɕĩ7 te(ʔ)4(1) ɕiaʔ4. (tɕit̚1(7)-mã2(這馬;現在)音變為 tɕĩ1(7);元音 i 受其後的鼻音 m 逆行同化鼻音化(◌̃),又省略原來之mã2

除語音省略外,亦有:元音間隙元音弱化輔音強化輔音弱化等現象。

文白異讀

閩南語的漢字讀音有豐富的文白歧讀(或稱文白异读)現象。語言學家罗常培曾於《厦門方言研究》中粗略统计《方言调查字表》所舉 3,758 個漢字當中,有 1,529 個有歧讀現象,比例約佔 40.6% 強。歧讀漢字中,絕大多數文讀白讀各一,在上述四成之中又約 90% 屬之。其餘則有多種讀法。

舉例數字(1~10)讀音如後:(註:白讀「一」若干學者認為本字為「蜀」;[g]「八」為泉漳腔;文讀「二」在部分地區失落 dz- 聲母而讀li7

數字 1 2 3 4 5 6 7 8 9 10
漢字
文讀 it̚4 dʑi7 sam1 su3 ŋɔ̃2 liɔk̚8 tɕʰit̚4 pat̚4 kiu2 ɕip̚8
白讀 tɕit̚8 7 1 ɕi3 ɡɔ7 lak̚8 pueʔ4 kau2 tsap̚8

「一」之白讀為 tɕit̚8(蜀)(獨),「二」之白讀指 nŋ7(兩),而「十」之白讀為 tsap̚8(雜)(如:tsap̚81-kĩ1(雜ɔ1羹))

同樣的漢字,讀輕聲與否可能意義相異,或語氣強調重點不同。比如 kĩã1(7)-ɕi2(驚死;害怕死亡、膽小)、kĩã1-ɕi2(0)(怕死、害怕得要命)。au7(3)-dʑit̚8(後日;以後、將來)、au7-dʑit̚8(0)(後天)。使用文讀或白讀以場合、及語音構詞而定。比如數字白讀大多數用在計數,而序數、電話號碼、車牌號碼等非數量使用文讀。又如「成」字有多個文白歧讀:sɪŋ5-kɔŋ1(成功)、sɪŋ5-ka1(成家),kui2ɕĩã5(幾成),tɕĩã5-tsə3(成做;成為之意),不能相混淆。再如「駛」,ka3-su2 tɕip̚4-tɕiau3(駕駛執照)多唸文讀,和 sai2-tɕʰia1("駛"車)卻多唸白讀。

有些詞語以文讀和白讀區別不同意思。例如 tai7-dʑin5(大人)為文讀音是對別人的敬稱,tua7-lang5(大人)為白讀音是指成年人。對於非母語人士而言,閩南語中的文白異讀現象極易造成困擾。學習時應以詞彙發音為主再旁以習慣用法,而個別漢字發音用之為參考基準。

人稱呼格之音變特性與用法

人稱呼格可分為兩類:「一般人稱呼格」、「直接人稱呼格」。[52]傳統上閩南語的人稱呼格的使用範圍很廣泛。

一般人稱呼格

一般人稱呼格法,使用/a/當前綴詞:<a1(7) + 人名(或人稱名詞)>,可為獨立詞句。屬於正式稱呼法,如稱呼一般人或熟人均可用此法:a1-pa5(阿爸)、a1-bu2(阿母)、a1-hiɔŋ5(阿雄)、a1-bi2(阿美) 等。

直接人稱呼格

直接人稱呼格法,使用/a/當後綴詞:<人名(或人稱名詞) + a2>,可為獨立詞句。屬於非正式稱呼法,如一般稱呼熟人可用此法:ɕiɔŋ5-a2(松仔)、tsui2-ɔŋ7-a2(水旺仔) 等。而父母親亦可用此法稱呼 bu2-a2(母-仔)、pa5-a2(爸-仔)。在直接人稱呼格中法,也使用/a/當前綴詞、另加/a/當後綴詞一起用:<a1(7) + 人名 + a2(0)>,一般用為前附獨立稱名句。重複使用詞綴/a/在語氣上顯得較親切,亦屬於非正式稱呼法。如一般稱呼熟人可用此法:a1-kã1-a2(0), be7 kʰi3 taʔ4?(阿憨-仔,欲去佗(要去哪兒)?)、a1-hɔŋ7-a2(0), ai3 ke3-laŋ50!(阿鳳-仔,愛嫁人矣(要嫁人啦)!) 等。

語尾助詞之特性

閩南語的語尾助詞類似於中文的:嗎、呢等語助詞。往往從語尾助詞的使用可以判斷說話者的原住地。語尾助詞會依各地口音、語音表達等特性而有所不同。比如在台灣中南部地區,會用語尾助詞 tɕiʔ0liɔʔ0… 等來表示〈強調〉、〈驚嘆〉或〈嬌嗔〉等意。範例如下:[53]

  1. kam2 be7 sai2 tɕiʔ0? (敢袂使"得"(tɕiʔ0);難道不行?);
  2. laŋ5 a1-kuan1-a2(0) tɕĩã5 sui2 liɔʔ0! (人"阿娟仔"誠媠"囉"(liɔʔ0);人家"阿娟-仔"很漂亮!)

粗話語音特徵

閩南語粗話的演變已有長久之歷史。通常粗話為連字組的講、且多為動詞起頭,也有以複數人稱代詞起頭。有單詞、雙詞組、及多詞組等之表現法。用作動詞、在單詞中,其音調一般為第3聲調,而在雙詞組或多詞組中、則第一音節變調為第2聲調。在臺灣因各優勢腔第2聲調為高降調,音調高低落差大,顯得鏗鏘有力、粗獷。複數人稱代詞起頭的合成詞組,其第一音節音調則以第1聲調較多。常用的閩南語粗話包含 kan3(2) lin2(1)-nĩã5(姦恁娘、幹你娘;詞組連讀時 kan3(2) 為第2聲調)一詞、一般用法亦可省稱為 kan3(;只用單詞時 kan3 為第3聲調),相關詞組有 sai2(1) lin2(1)-nĩã5(駛恁娘)、kan3(2) ka(ʔ)4(1) e7(3) kʰan1(7)-ɕi1(姦甲會牽絲),lin2(1) tsɔ2(1)-mã2 be7(3) ɡiɛn3(恁祖媽袂癮)、lin2(1) pe7 be7(3) sɔŋ2(恁爸袂爽)、kiɛn7(3) tʰau5(腱頭)、LP、lan7(3)-tɕiau2(卵鳥)、kʰiam3(2) kan3(欠姦)等。[h][54]

音節表

(1)聲母及基本韻母音節表

聲母及基本韻母音節表。星號(*)表示閩南語沒有此音字詞。

聲母
韻母
p b t l k ɡ ts tsʰ s dz h 零聲母
a pa pʰa ba ta tʰa la ka kʰa ɡa tsa tsʰa sa * ha a
e pe pʰe be te tʰe le ke kʰe ɡe tse tsʰe se * he e
i pi pʰi bi ti tʰi li ki kʰi ɡi tɕi tɕʰi ɕi dʑi hi i
ɔ pʰɔ tʰɔ kʰɔ ɡɔ tsɔ tsʰɔ * ɔ
u pu pʰu bu tu tʰu lu ku kʰu ɡu tsu tsʰu su dzu hu u
ə pʰə tʰə kʰə ɡə tsə tsʰə * ə

(2)單純與鼻聲尾韻母音節表

單純與鼻聲尾韻母音節表星號(*)表示沒有閩南語此音字詞。請將表內漢字發為閩南語音,部份漢字發音可能須使用閩南語文白異讀的方法來朗讀。

聲母
韻母
p b t l k ɡ ts tsʰ s dz h 零聲母
a pa5
pʰa3
ba5
ta1
tʰa3
la5
ka1
kʰa1
ɡa5
tsa2
tsʰa2
sa1
* ha7
a1
e pe7
爸/"父"
pʰe5
be7
te7
tʰe2
le2
ke1
kʰe1
ɡe7
tse7
tsʰe1
se2
* he7
e5
i pi2
pʰi1
bi2
ti7
tʰi2
li2
你/汝
ki1
kʰi1
ɡi7
tɕi1
tɕʰi7
ɕi7
dʑi7
hi2
i1
ɔ 7
pʰɔ2
7
貿
7
tʰɔ2
7
1
kʰɔ2
ɡɔ7
tsɔ1
tsʰɔ1
1
* 7
ɔ1
u pu7
pʰu5
bu2
tu5
tʰu5
lu2
ku1
kʰu1
ɡu5
tsu1
tsʰu2
su1
dzu5
hu2
u1
ai pai3
pʰai3
bai5
tai5
tʰai1

lai5
kai1
kʰai1
ɡai5
tsai5
tsʰai1
sai1
* hai2
ai1
au pau1
pʰau2
bau2
tau5
tʰau5
lau7
kau1
kʰau2
ɡau5
𠢕
tsau2
tsʰau1
sau3
* hau7
au1
ə 2
pʰə7
7
7
tʰə2
5
1
kʰə1
ɡə5
tsə2
tsʰə2
2
* 2
ə1
ia * * * tia1
* lia2
kia3

kʰia5
ɡia5
tɕia2
tɕʰia1
ɕia1
dʑia2
hia7
ia2
piə2
pʰiə3
biə2
tiə3
tʰiə3
liə5
kiə5
kʰiə2
ɡiə5
tɕiə2
tɕʰiə3
ɕiə1
dʑiə7
尿
hiə7
1
* * * * * * * * * * * * * * *
iu piu1
* biu7
tiu5
tʰiu1
liu5
kiu5
kʰiu1
ɡiu2
tɕiu2
tɕʰiu1

ɕiu1
dʑiu5
hiu1
iu5
ua pua3
pʰua3
bua5
tua7
tʰua1
lua7
kua1
kʰua1
ɡua2
tsua2
tsʰua3
sua1
dzua7
hua1
ua1
uai * * * * * * kuai1
kʰuai3
* tsuai7
tsʰuai1 suai1 * huai5
uai1
ue pue1
pʰue1
bue2
tue7
tʰue3
lue7
kue1
kʰue1
ɡue7
tsue7
tsʰue1
sue1
dzue7
hue1
ue1
ui pui5
pʰui3
bui5
tui7
tʰui2
lui7
kui1
kʰui1
ɡui7
tsui1
tsʰui1
sui5
dzui1 hui1
ui1
am * * * tam5
tʰam1
lam5
kam1
kʰam1
ɡam5
tsam7
tsʰam1
sam1
* ham7
am1
iam * * * tiam3
tʰiam1
liam7
kiam1

kʰiam1
ɡiam5
tɕiam1
tɕʰiam1
ɕiam2
dʑiam2
hiam2
iam1
im * * * tim5
tʰim1
lim5
kim1
kʰim5
ɡim5
tɕim2
tɕʰim1
ɕim1
dʑim2
him5
im1
ɔm * * * tɔm5
* * * * * * * sɔm1
* * ɔm1
an pan1
pʰan2
ban7
tan1
tʰan3
lan2
kan1
kʰan1
ɡan7
tsan1
tsʰan1
san1
* han7
an1
iɛn piɛn1
pʰiɛn1
biɛn2
tiɛn7
tʰiɛn1
liɛn5
kiɛn1
kʰiɛn1
ɡiɛn2
tɕiɛn1
tɕʰiɛn2
ɕiɛn1
dʑiɛn5
hiɛn7
iɛn1
in pin1
pʰin2
bin5
tin7
tʰin7
lin2
kin1
kʰin1
ɡin5
tɕin1
tɕʰin1
ɕin1
dʑin5
hin7
in1
uan puan1
pʰuan5
buan2
滿
tuan1
tʰuan5
luan5
kuan1
kʰuan2
ɡuan5
tsuan1
tsʰuan1
suan2
dzuan1
huan1
uan1
un pun2
pʰun5
bun5
tun5
tʰun1
lun7
kun1
kʰun1
ɡun2
tsun1
tsʰun1
sun1
dzun7
hun1
un1
paŋ5
pʰaŋ1
baŋ7
taŋ1
tʰaŋ1
laŋ5
kaŋ1
kʰaŋ1
ɡaŋ7
tsaŋ5
tsʰaŋ1
saŋ1
* haŋ1
1
iaŋ piaŋ1
pʰiaŋ7
* tiaŋ7
tʰiaŋ1 liaŋ5
kiaŋ1 kʰiaŋ1
ɡiaŋ1
tɕiaŋ1
tɕʰiaŋ1 ɕiaŋ5
dʑiaŋ2
hiaŋ1
iaŋ1
ɪŋ pɪŋ1
pʰɪŋ5
bɪŋ5
tɪŋ7
tʰɪŋ5
lɪŋ5
kɪŋ1
kʰɪŋ1
ɡɪŋ5
tɕɪŋ5
tɕʰɪŋ1
ɕɪŋ1
dʑɪŋ5
hɪŋ1
ɪŋ1
iɔŋ * * * tiɔŋ1
tʰiɔŋ3
liɔŋ5
kiɔŋ1
kʰiɔŋ2
ɡiɔŋ2
tɕiɔŋ1
tɕʰiɔŋ1
ɕiɔŋ5
dʑiɔŋ5
hiɔŋ1
iɔŋ1
ɔŋ pɔŋ2
pʰɔŋ3
bɔŋ7
tɔŋ2
tʰɔŋ2
lɔŋ2
kɔŋ1
kʰɔŋ1
ɡɔŋ7
tsɔŋ1
tsʰɔŋ1
sɔŋ1
* hɔŋ1
ɔŋ1
uaŋ * * * * * * * * * * * * * * uaŋ1

(3)鼻化韻母與促音韻母音節表

鼻化韻母(◌̃)與促音韻母音節表星號(*)表示沒有閩南語此音字詞。請將表內漢字發為閩南語音,部份漢字發音可能須使用閩南語文白異讀的方法來朗讀。

聲母
韻母
p b/m t l/n k ɡ/ŋ ts tsʰ s dz h 零聲母
m * * * * * * * * * * * * * hm1
m2
ŋ 7
* 5
1
tʰŋ1
7
1
kʰŋ7
* tsŋ1
tsʰŋ1
1
* 1
ŋ5
ã * pʰã3
2
1
tʰã1
2
1
kʰã1
ŋã2
tsã2
* 1
* 2
ã7
pẽ7
pʰẽ5
mẽ7
tẽ7
tʰẽ3
nẽ5
kẽ1
kʰẽ1
ŋẽ7
tsẽ2
tsʰẽ1
sẽ1
* hẽ1 1
ĩ 1
pʰĩ7
5
1
tʰĩ1
5
3
kʰĩ5
* tɕĩ1
tɕʰĩ1
ɕĩ7
dʑĩ2
7
ĩ1
ɔ̃ * * mɔ̃5
* * nɔ̃2
kɔ̃1 kʰɔ̃1 ŋɔ̃5
* * * * hɔ̃1
ɔ̃3
ãĩ * pʰãĩ1
mãĩ3
莫/"勿"
* * nãĩ7
kãĩ1
kʰãĩ1
ŋãĩ7
tsãĩ2
* * * hãĩ3
ãĩ7
ãũ * * mãũ7
* * nãũ2
* * ŋãũ7
* * * * * *
ĩã pĩã3
pʰĩã1
mĩã5
tĩã2
tʰĩã1
nĩã5
kĩã1
* ŋĩã5
tɕĩã3
tɕʰĩã2
ɕĩã1
* hĩã1
ĩã2
ĩãũ * * * * * * * * * * * * * * ĩãũ1
ĩɔ̃ * * * * * * kĩɔ̃1
* * * tɕʰĩɔ̃7
ɕĩɔ̃2
* hĩɔ̃1
ĩɔ̃5
ĩũ * * * tĩũ1
* nĩũ5
kĩũ1
kʰĩũ1
ŋĩũ2
tɕĩũ2
tɕʰĩũ7
ɕĩũ7
* hĩũ1
ĩũ5
ũã pũã3
pʰũã3
mũã2
滿
tũã5
tʰũã3
nũã7
kũã1
kʰũã3
ŋũã1 tsũã1
tsʰũã3
sũã1
* hũã1
ũã2
ũãĩ * * mũãĩ7
* * * kũãĩ1
* * tsũãĩ7
* sũãĩ7
* hũãĩ5
ũãĩ1
ũẽ * * * * * * * * * * * * * * *
ũĩ * * mũĩ2
* * nũĩ7
x
kũĩ1 kʰũĩ1 * * * * * hũĩ1 *
paʔ4
pʰaʔ4
baʔ4
taʔ4
tʰaʔ4
laʔ4
kaʔ8
kʰaʔ4
ɡaʔ8 tsaʔ8
閘/"截"
tsʰaʔ4
* * haʔ8
4
peʔ8
* beʔ4
teʔ4
tʰeʔ8
leʔ8
keʔ4
kʰeʔ4
ɡeʔ8 tseʔ4
tsʰeʔ4
seʔ4
* heʔ4
4
* * biʔ4
tiʔ4
tʰiʔ4
liʔ4 kiʔ4
* ɡiʔ8 tɕiʔ4
tɕʰiʔ8
ɕiʔ8
dʑiʔ8 * 8
ɔʔ * * * * lɔʔ8 * * * * * * * * ɔʔ4
puʔ4
pʰuʔ8
* tuʔ8
* * * * * * * suʔ4
* * *
aiʔ * * * * * * * * * * * * * haiʔ4
aiʔ4
auʔ * pʰauʔ8
tauʔ4
* lauʔ8
kauʔ4
* * * tsʰauʔ8
* * * *
əʔ pəʔ8
* * təʔ4
* ləʔ8
kəʔ4
* * tsəʔ4
* səʔ4
* həʔ8
əʔ8
iaʔ piaʔ4
pʰiaʔ4
* * tʰiaʔ4
liaʔ8
* * ɡiaʔ8
tɕiaʔ8
tɕʰiaʔ4
ɕiaʔ4
* hiaʔ8 iaʔ8
iauʔ * * * * * * * * * * * * * * *
iəʔ * * * tiəʔ8
* liəʔ8
* kʰiəʔ4
* tɕiəʔ8
tɕʰiəʔ4
ɕiəʔ4
* hiəʔ4
iəʔ8
iɔʔ * * * tiɔʔ8 * * * kʰiɔʔ8 * * * * * * *
iuʔ * * * tiuʔ4
* * * * * tsiuʔ4
* * * * *
uaʔ puaʔ4
* buaʔ4 * tʰuaʔ4
luaʔ8
kuaʔ4
kʰuaʔ4
* tsuaʔ4 tsʰuaʔ8
suaʔ4
dzuaʔ8
huaʔ4
uaʔ8
ueʔ pueʔ8
* * * * * kueʔ4
* ɡueʔ8
* * sueʔ4
* hueʔ4
*
uiʔ * * * * * * kuiʔ4
* * * * * * huiʔ4
uiʔ8
ap̚ * * * tap̚4
tʰap̚4
lap̚8
kap̚4
kʰap̚8
* tsap̚8
tsʰap̚4
sap̚4
* hap̚8
ap̚4
iap̚ * * * tiap̚8
tʰiap̚4
liap̚8
kiap̚4
kʰiap̚4
ɡiap̚8
tɕiap̚4
tɕʰiap̚8
ɕiap̚8
* hiap̚8
iap̚8
ip̚ * * * * * lip̚8
kip̚4
kʰip̚4
ɡip̚8
tɕip̚8
tɕʰip̚8 ɕip̚8
dʑip̚8
hip̚4
ip̚4
ɔp̚ * * * * * * * * * * tsʰɔp̚8 * * * *
at̚ pat̚4
* bat̚4
tat̚8
tʰat̚4
lat̚8
kat̚4
* * tsat̚4
tsʰat̚8
sat̚4
* hat̚4
at̚4
iɛt̚ piɛt̚8
pʰiɛt̚4
biɛt̚8
tiɛt̚4
tʰiɛt̚4
liɛt̚8
kiɛt̚4
kʰiɛt̚4
ɡiɛt̚8
tɕiɛt̚4
tɕʰiɛt̚4
ɕiɛt̚4
dʑiɛt̚8
hiɛt̚8
iɛt̚4
it̚ pit̚4
pʰit̚4
bit̚8
tit̚8
tʰit̚4
𨑨
lit̚8
* kʰit̚4
ɡit̚8
tɕit̚4
tɕʰit̚4
ɕit̚8
dʑit̚8
日 𝼀
hit̚4
it̚4
uat̚ puat̚4
pʰuat̚4
buat̚8
tuat̚8
tʰuat̚4
* kuat̚4
kʰuat̚4
ɡuat̚8
tsuat̚8
tsʰuat̚8 suat̚4
* huat̚4
uat̚8
ut̚ put̚8
pʰut̚4 but̚8
tut̚8
tʰut̚8
禿
lut̚8
kut̚8
kʰut̚4
* tsut̚4
tsʰut̚4
sut̚8
* hut̚8
ut̚4
ak̚ pak̚4
pʰak̚8
bak̚8
tak̚4
tʰak̚8
lak̚8
kak̚4
kʰak̚4
ɡak̚8
tsak̚4
tsʰak̚8
sak̚4
* hak̚8
ak̚4
iak̚ piak̚4
* * * * * kiak̚8 * * * tɕʰiak̚8 ɕiak̚4
* * *
ɪk̚ pɪk̚4
pʰɪk̚4
bɪk̚8
tɪk̚4
tʰɪk̚4
lɪk̚8
kɪk̚4
kʰɪk̚4
ɡɪk̚8
tɕɪk̚4
tɕʰɪk̚4
ɕɪk̚4
* hɪk̚8
ɪk̚4
iɔk̚ * * * tiɔk̚8 tʰiɔk̚4
liɔk̚8
kiɔk̚8
kʰiɔk̚4
ɡiɔk̚8
tɕiɔk̚4
tɕʰiɔk̚4
ɕiɔk̚8
dʑiɔk̚8
* iɔk̚4
ɔk̚ pɔk̚8
pʰɔk̚4
bɔk̚8
tɔk̚8
tʰɔk̚4
lɔk̚8
kɔk̚4
kʰɔk̚4
ɡɔk̚8
tsɔk̚8
tsʰɔk̚4
sɔk̚4
* hɔk̚8
ɔk̚4
* * * * * * * * * * * * * hmʔ4
*
ŋʔ * pʰŋʔ4
mŋʔ8
* * * * kʰŋʔ4
* * * * * hŋʔ4
*
ãʔ * * mãʔ4
* * nãʔ4
* * * * * sãʔ4
* hãʔ4
*
ẽʔ * * mẽʔ8
* * nẽʔ4
* kʰẽʔ8
ŋẽʔ4
* * * * hẽʔ8 *
ĩʔ * * mĩʔ8
tĩʔ8 * nĩʔ4
* * * * * * * * *
ɔ̃ʔ * * mɔ̃ʔ8
* * * * * * * * * * hɔ̃ʔ4
*
ãũʔ * * mãũʔ4
* * nãũʔ4
* kʰãũʔ8
* * * * * hãũʔ8
*
ĩãʔ pĩã3
pʰĩã1
* tĩã2
tʰĩã1
* kĩã1
* * tɕĩã3
tɕʰĩã2
ɕĩã1
* hĩã1
ĩã2
ũãĩʔ * * * * * * * * * * * * * * ũãĩʔ4
𨂿

音韻聲調符號比較表

聲母符號比較表

閩拼方案(BP)TLPOJDTTLPATPSSMLTMLTPSDB,臺語諺文等子音對照表:[55][56][57]

IPA p b m t l n k h ɡ tɕ ts tɕʰ tsʰ ɕ s dz ŋ ʔ
台羅拼音(TL) p ph b m t th l n k kh h g tsi ts tshi tsh si s j ng 不標
白話字(POJ) p ph b m t th l n k kh h g chi ch chhi chh si s j ng 不標
閩拼方案(BP) b p bb m d t l n g k h gg zi z ci c si s zz ng y(i)/w(u)
台灣方音(TPS) 不標
改良式TLPA p ph b m t th l n k kh h g zi z ci c si s j ng 不標
DT b p bh m d t l n g k h gh zi z ci c si s r ng 不標
許極燉式 b p v m d t l n q k h g tsi ts chi ch si s r ng y(i)/w(u)
123臺語 b p v m d t l n g k h q j z ci c si s r q+...N 不標
SMLT p ph b m t th l n k kh h g c z ch zh si s j ng y(i)/w(u)
MLT p ph b m t th l n k kh h g c z ch zh si s j ng y(i)/w(u)
PSDB p ph b m d t l n k q h g c z ch zh si s j ng y(i)/w(u)
KHDB v p b m d t l n q k h g ji j ci c si s z ng 不標
TLS p b m t ŧ l n k k h g zi z ƶi ƶ si s 不標
廈語拼音字 p ph b m t th l n k kh h g tsi ts tshi tsh si s dz ng y(i)/w(u)
Campbell式 p. ph b m t th l n k kh h g chi/tsi ch/ts chhi chh si s j ng 不標
羅常培式(新式) b p bb m d t l n g k q gg tzi tz tsi ts si s dz ng 不標
周辨明 p ph b m t th l n k kh h g tsi ts tshi tsh si s dz ng 不標
河洛語 b p v m t ʟ п ɢ k н q z cнı s ɢн 不標
臺語諺文 不標
TKS п ҧ б м т л н к ӄ һ г ци ц ꚏи си с ҙ ӈ 不標
十五音

韻母符號比較表

閩拼方案(BP)TLPOJDTTPSSMLTMLTPSDBTLPA,臺語諺文等母音、複母音、及鼻化元音對照表如下。而閩拼方案(BP),SMLT,MLT,PSDB,KHDB等拼音法採取將鼻化元音前置化(va;n(g)a;na)等之方法。[57]

IPA a i u e m ŋ ə ɔ ua ue uai iɛn uan ɪŋ ɪk̚ ã
台羅拼音(TL) a i u e m ng o oo ua ue uai ian uan ing ik ann
白話字(POJ) a i u e m ng o o. oa oe oai ian oan eng ek an
閩拼方案(BP) a i u e m ng o oo ua ue uai ian uan ing ik na
台灣方音(TPS) ㄨㄚ ㄨㆤ ㄨㄞ ㄧㄢ ㄨㄢ ㄧㄥ ㄧㄍ
改良式TLPA a i u e m ng o oo ua ue uai ian uan ing ik aN/ann
DT a i u e m ng or o ua ue uai ian uan ing ik aⁿ
許極燉式 a i u e m ng or o ua ue uai ian uan eng ek aⁿ
123臺語 a i u e m ng er o ua ue uai ian uan ing ek aN
SMLT a i u e m ng oe o ua ue uai en uan eng ek va
MLT a i u e m ng ә o oa oe oai ien oan eng eg va
PSDB a i u e m ng oi o oa oe oai ien oan eng eg va
KHDB a i u e m ng y o ua ue uai en uan ing ik n(g)a
TLS a i u e m ә o ua ue uai en uan iꞥ ik
廈語拼音字 a i u e m ng o o. oa oe oai ian oan eng ek aⁿ
Campbell式 a i u e m ng o o. oa oe oai ian oan eng ek aⁿ
羅常培式(新式) a i u e m ng ȯ o ua ue uai ian uan ieng iek
周辨明式 a i u e m ng o o. oa oe oai ian oan eng ek aⁿ
河洛語 a ı u e m ao o o ua ue uaı eп uaп ıoп ek пп
臺語諺文
TKS а и у е м ӈ ә о уа уе уаи ен уан иӈ ик ан̃
十五音

聲調符號對照表

閩拼方案(BP)TLPOJTPSDTSMLTMLTPSDBTLPA,KHDB,STTB/KTTB,臺語諺文等聲調符號對照表:

拼音法 第1聲調 第2聲調 第3聲調 第4聲調 第5聲調 第6聲調 第7聲調 第8聲調 第9聲調 輕聲
漢語四聲5 陰平 陰上 陰去 陰入 陽平 陽上 陽去 陽入 高升 輕聲
BP調名 高平調 高降調 低降調 中(低)入調 低緩昇調 中平調 高入調 高升調 輕聲
SMLT調名 高調 上突調 下突調 低促調 迴旋調 基調 高促調 高升調 輕聲
英語調名
(tone)
high
level
high
falling
low
falling
low
short
low
rising
low
level
mid
level
high
short
high
rising
neutral
tone
IPA調符 ˥˥/˦˦ ˥˧ ˨˩ ˨ ˨˦ ˨˨ ˧˧ ˦ ˦˥
IPA調值 55/44 53 21 2 24 22 33 4 45
本調調值1 44 53 21 2 24 22 33 4 45 2
台羅方案(TL)2 a á à a(p/t/k/h) â ǎ ā a̍(p/t/k/h) --a
白話字(POJ) a ˊ(á) ˋ(à) a(p/t/k/h) ^(â) (ā) a̍(p/t/k/h)   --a
閩拼方案(BP)3 -(ā)① ˇ(ǎ)③ ˋ(à)⑤ ā(p/t/k/h)⑦ ˊ(á)② ^(â)⑥ á(p/t/k/h)⑧    
TPS ˋ ˪ (ㄅ,ㄉ,ㄍ,ㄏ) ˊ ˫ (ㄅ̇, ㄉ̇, ㄍ̇, ㄏ̇ )
TLPA a1 a2 a3 a(p/t/k/h)4 a5 a6 a7 a(p/t/k/h)8 a9 a0
DT a ˋ(à) _(a̱) ā(p/t/k/h) ˘(ă) ā a(p/t/k/h) ˊ(á) --å
許極燉式13 ◌̄ ◌̀ ◌̖ ◌h ◌̌ ◌̄h ◌̣
123臺語10 a ˋ(à) ^(â) a. ˇ(ă) -(ā) (4=8) ˊ(á)  
SMLT af ar ax a(b/d/g/q) aa aar a a(p/t/k/h)   ~ a
MLT af ar ax a(b/d/g/q) aa aar a a(p/t/k/h)   ~ a
PSDB af ar ax a(b/d/g/q) aa aar a a(p/t/k/h)   ~ a
KHDB6 ax ar aw a(b/d/g/h) aa aar a a(p/t/k/c)    
廈語拼音字9 a ar af a(p/t/k),ao aa ar al a(b/d/g),a'   ac
台灣字11   ˊ ˋ   ^ - ~    
TLS16 a á à a(p/t/k/h) â ǎ ā a̽(p/t/k/h) å
STTB8 -(f,w,y) -r -x -(p/t/k/h) -v -(d) -(pp/tt/kk/hh) -q --
唯信拼音12 -v -f -l -(p/t/k/q) -r -d -(px/tx/kx/qx)   不標號
羅常培式(新式)14 a aa ah aq ar arh arq   .a
周辨明式9 a á à a(p/t/k),ao â ā a(b/d/g),a'   -ao
Campbell式 a á à a(p/t/k/h) â ā a̍(p/t/k/h)   --a
河洛字角7 -(1) ˋ(4) ^(3) 不標號 ˇ(5) ~(8) 不標(2) - ˊ "
河洛語17 a ʀ ʏ    
臺語諺文15
TKS16 (п/т/к/һ) / (п/т/к/һ)
漢字臺音4 (紅)紅紅 輕聲
  • 註1:本調調值在此僅列為參考,因閩南語在不同的地區使用時于調值上會有些許的差異、在此調值採用趙元任五度標記法。"第6調"本調調值在鹿港為(33)、于泉州為(22)。台灣洪惟仁於調值另行採用"三度標記法"。本表保留"第9調"原有古調值(45)。泉州音第7聲調(陽去)同第3聲調(陰去)調值為(41),保留第6聲調(陽上)調值變為(21)。
  • 註2:TL(臺羅拼音)指《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
  • 註3:〈閩拼方案〉(BP)指的是「普通話閩南方言詞典」里的「閩南方言拼音方案」。[31]又稱「普閩典」。①→⑧為BP所使用的"調號"(調序)。
  • 註4:漢字臺閩音亦名「十五音」,其檔案(副檔名為" .ogg" 的聲音檔案)下載後,請用Ogg Vorbis的格式播放軟體收聽。而此些聲音檔是維基百科允許置放的自由软件檔案格式,無此等播放軟體者可先下載安裝 AudacityGoldwav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等之Ogg播放軟體。
  • 註5:閩南語"陽上調(第6聲調)"分"全濁"音與"次濁"音,"次濁"音同"陰上調"(第2聲調)常記之為(6=2);而"全濁"音同"陽去調"(第7聲調)謂之"陽上變去"。[58][59]在DT、及 TGS 之第6聲調(中緩昇調)另行獨立,而詞素于較高升調之時用"高升調(第9聲調)"來標示。
  • 註6:KHDB即"科學臺文"。[60]類似SMLT拼寫法,只是使用不同的調號標示字母;並且調號標示亦使用變調後的音調調號、不採用原調標示。KHDB的特色是使用"單一字母"來表示一組的IPA輔音音素,比如:ph→p; th→t; kh→k。不過並沒有十足的走向"一字母一語音"的架構,比如軟腭鼻音還是使用二合字母/ng/。但是採取零聲母不標號;而鼻化元音亦類如SMLT、BP一樣,也是使用前置法。
  • 註7:河洛字角,2005年始,為一語言實驗計畫。其拉丁字母標音以臺語通用拼音為基礎,不過採取"半鼻音"前置化的方法,如:hni7(耳)。而其入聲調分為(p/t/k/h)4組,再以其專有之聲調符標(調符)示河洛字角。而河洛字角之字型類如韓語字型。[61]
  • 註8:STTB即"閃電臺文"[62][63],是以白話字為基礎之調號改革方案,標示變調後的聲調。其第1調之調符有3個(f,w,y),第5調之調符為(v)不重複母音,而第8調之調符以a(pp/tt/kk/hh)來表示。同於"光電臺文"(KTTB)的語音規則。傾向于以第7聲調(中平調)為語音基準。
  • 註9:(周辨明式)即1920年廈門大學教授周辨明(1891-1984)博士所提出之白話字調號改革方案。其第8調之調符以a(b/d/g),a'標示。調號的標示基本上是以具有字母上標示調符之方式進行、如同於白話字及臺羅聲調標示結構。[64]廈語拼音字則是周辨明於1949年所再提出的(周辨明式)的調號改革方案。其法就如同壯語MLT等拼音字般的以拉丁字母作爲聲調標示之架構。[65]
  • 註10:(123臺語)為藥師王啟陽所提出以臺語通用拼音為基礎之拼音方案,聲調分為7個。促聲調之中入調(第4聲調)與高入調(第8聲調)合為一聲調後,再分裂為6種入聲調。另再增一上升調(第9聲調)。[66]
  • 註11:(台灣字)為陳松溪所提出之方案,拼音體系以臺語通用拼音為基礎、聲調型態採用白話字的5個符號、字體的構造以韓語諺文為依據。類似的字型有河洛字角、電影星艦奇航記》中的克林貢語等系列拼音字型體系。字體型態類如三推成字法分為左右上三部分:左邊為聲母、右邊為韻母、上邊為調符,上邊聲調部分置放於右邊韻母之上。聲母字型17個、韻母字型77個,再加上5個調符組成台灣字。[67]
  • 註12:唯信拼音是以臺羅為基礎之調號改革方案,標示變調後的聲調、類同於GBP,SMLT,MLT,等拼音法。其第1調之調符為(v)、第5調之調符為(r)、而第8調之調符為a(px/tx/kx/qx)之表示、輕聲調不標示調號。沒有聲調(號)作為語音基準。標示變調後的聲調,調符置於音節之後、而不是置於元音之後,此點同於GBP,STTB/KTTB,壮语等拼音法之語音規則。介音符號以省略符號(')表示。
  • 註13:許極燉式以"臺灣話詞語典(Daiwanwe su gū diàn)"為基礎,其調號編成型態類似臺語通用拼音,並再加以整合修改。以中平調(第7聲調)為基準。標示變調後的聲調。[68]
  • 註14:羅常培於1931年4月30日於北平(北京)所發表之「廈門音系」一書。[69]
  • 註15:《闽南語文運動訪談暨史料彙編》董忠司. 「台灣閩南語槪論」講授資料彙編. 臺灣語文學會. 1996. 。1988年左右,洪惟仁亦曾取部分韓國諺文字母及頗多自創字母,試製一套基於諺文字母的拼音法[i]
  • 註16:台語西里爾字母輸入法(TKS)是一種植基於台羅而以西里爾字母輸入之法。TKS對應之法則是台語拉丁字母輸入法(TLS),亦是植基於台羅而以拉丁字母輸入之法;均無連字符。①TKS (Tâigí kiril z̩ībiə́ suz̩ı̽p huat);ТКС (Тâиги́ кирил ҙӣбиə́ суҙи̽п хуат));②TLS (Tâigí latin z̩ībiə́ suz̩ı̽p huat));ТЛС (Тâиги́ латин ҙӣбиə́ суҙи̽п хуат)[70][71]
  • 註17:河洛語[72]有幾個特點:①.使用變調後的字母表示.②.部分鼻音前置,如同MLTSMLT.③.變調不使用附加調號表示,也不使用額外的附加符號;而是使用元音變調後的一組新字母表示(類如再創的元音附標文字吉兹字母等)。形成原輔音元音字母(21)、加上變調後的字母(24)使得字母總數高達45個字母.④.而且半開後圓唇元音/o/音、及中央元音/ə/音二個語音均使用/o/表示,實際用法需視單詞的不同而作音變。⑤.使用字母混雜,將拉丁字母西里爾字母再加上其它的特有字母而混用、並有大小寫字母混用類如克林貢語般的使用規則。

註釋

  1. ^ 或寫作[nd],如胡方(2005)和張振興(1993)。
  2. ^ 音近ㄜ,有些學者則認為此音是與官話ㄜ相同的[ɤ][16]
  3. ^ 部分學者認為是[ɘ][22]
  4. ^ 南部腔將歌韻發為[ə],與泉腔的火韻[ə]發音相同,但因形成方式不同,並不同韻。
  5. ^ 例句取自:翁聿煌. 光師:「123,照!」阿嬤聽話立刻「走!」/醫用台語鬧笑話 馬偕開課學溝通. 自由時報 (臺北縣). 2010-06-14 [2024-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16). 
  6. ^ “…現代閩南語八音齊全的只有泉州方言潮州方言,其他的方言都不全了。閩南語漳州系方言普遍地只有七音,缺陽上。泉州《彙音妙悟》記載著八個聲調,所謂「八音」是齊全的。但泉州方言的「八音」系統也早已開始崩潰,同安方言只有七音,缺陽上(張屏生1996:196);惠安方言只有七音,缺陽上(鍾露昇1965);德化(蓋德)方言也只有七音,缺陽上(Crosland 1996)……。一個普遍的趨勢是陽上、陽去混同,也就是俗所謂的「濁上歸去」。…”[40]
  7. ^ 中華民國教育部的《教育部閩南語本字研究專案計畫》將「蜀」視為tɕit̚8的本字,並列為正字;「蜀」古代通同「獨」(《方言》、《爾雅》),「獨」有一個之意[50]。而中華民國教育部的《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則將「一」列為tɕit̚8的正字,視之為訓讀字,而「蜀」列為異用字。[51]
  8. ^ 部份例詞取自:朱真楷. 北社挺扁大會 三字經成為問候語. 中國時報. 2010-11-10 [2024-05-16]. 
  9. ^ 洪惟仁2006年Facebook分享該篇手稿影像:洪惟仁. 台語諺文. Facebook. 2016-06-10 [2024-05-16]. 

[18] [7] [11] [5] [6] [3] [8] [9] [10]

  1. ^ 董同龢. 廈門方言的音韻 (PDF).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1957, (29): 231–253 [2024-05-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6-04). 
  2. ^ 張振興. 臺灣閩南方言記略. 文史哲出版社. 1997年: 第七頁. ISBN 9789575476809. 
  3. ^ 3.0 3.1 3.2 胡方. 论厦门话[ᵐb ᵑg ⁿd]声母的声学特性及其他. 方言 (北京). 2005-02-24, (2005年第1期): 9–17 [2024-05-16] –通过华东师范大学 思与文-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4. ^ 朱曉農. 語音學. 2010. 
  5. ^ 5.0 5.1 5.2 張裕宏. 白話字基本論:台語文對應&相關的議題淺說. 文鶴. 2002-03-01. ISBN 979-9-5720-5307-1. 
  6. ^ 6.0 6.1 詹伯慧. 現代漢語方言. 1981. 
  7. ^ 7.0 7.1 董同龢; 趙榮琅; 藍亞秀. 記臺灣的一種閩南話 1992年9月景印一版. 臺北: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967.06 –通过中央研究院 語言學研究所. 
  8. ^ 8.0 8.1 羅常培. 廈門音系 1993年5月景印一版. 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930] [2024-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16) –通过中央研究院 語言學研究所. 
  9. ^ 9.0 9.1 9.2 張振興. 臺灣閩南方言記略 臺一版. 臺北市: 文史哲. 1993. ISBN 978-9-5754-7680-9. 
  10. ^ 10.0 10.1 洪惟仁. 音變的過程與動機 (PDF). 聲韻論叢 (台北:學生書局: 中華民國聲韻學會). 2014-10, (18): 97–122 [2024-05-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9-08) –通过洪惟仁冶言齋. 
  11. ^ 11.0 11.1 鄭良偉. 台語語音規律大綱及語例. 遠流. 19961997-10-16. ISBN 978-9-5732-3318-3. 
  12. ^ 洪惟仁. 音變的動機與方向:漳泉競爭與臺灣普通腔的形成. 新竹: 清華大學語言所博士論文: 99. 2003. 
  13. ^ 莊雅雯、馮鐘緯、陳如意. 〈入〉字頭「g」變體在鶴佬客地區與非鶴佬客地區之差異 (PDF). 臺灣的語言方言分佈與族群遷徙工作坊論文集. 2009 [2016-06-2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12-20). 
  14. ^ 洪惟仁. 閩南語入字頭(日母)的音變潮流 (PDF). 臺灣語文研究. 2012, 7 (2) [2016-06-2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2-20). 
  15. ^ 辭典檢視 [零聲母 : ㄌㄧㄥˊ ㄕㄥ ㄇㄨˇ].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21. 
  16. ^ 張振興. 臺灣閩南方言記略. 台北: 文史哲出版社. 1989. 
  17. ^ 董忠司. 台南市方音中的[ə]元音與元音系統的重組 (43). 中華學苑: 23–46. 1993. 
  18. ^ 18.0 18.1 董忠司. 福爾摩沙的烙印(上). 台北: 文建會. 2001: 55頁. 
  19. ^ 陳淑娟. 臺灣閩南語新興的語音變異—臺北市、彰化市及臺南市元音系統與陽入原調的調查分析. 語言暨語言學. 2010-04, 11 (2): 425–468 –通过國家圖書館期刊文獻資料網. 
  20. ^ 陳淑娟. 臺灣閩南語元音系統及陰、陽入聲調的變異與變化—臺灣閩南語的字表調查分析. 台灣語文研究. 2009-01, (3): 157–178 [2024-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24) –通过國家圖書館期刊文獻資料網. 
  21. ^ 21.0 21.1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 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使用手冊 (pdf) 2版1刷. 臺北市: 中華民國教育部. 2008-12 [2007-03] [2016-06-14]. ISBN 978-986-00-7755-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1-26). 
  22. ^ 駱嘉鵬. 閩客方言影響下的台灣國語音韻特點 (PDF). 第一屆馬來西亞漢語語言學國際學術會議 (吉隆坡:馬來亞大學). 2006-03-04. 
  23. ^ 洪惟仁. 台灣泉州腔央元音的崩潰與語音標記性 (PDF). 中國社會語言學 (北京). 2003, (1): 34–56 [2024-05-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8-05) –通过洪惟仁冶言齋. 
  24. ^ 陳彥君、楊秀芳. 臺灣永靖閩南方言音韻研究 --兼論特殊韻讀-eŋ/-ek韻的來源與發展.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2011. 
  25. ^ 音檔說明.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中華民國教育部. [2024-05-16]. 
  26. ^ 洪惟仁. 臺灣的語種分布與分區. 語言暨語言學. 2013-01, 14 (2): 315–369 [2024-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25) –通过國家圖書館期刊文獻資料網. 
  27. ^ 27.0 27.1 27.2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台灣族群母語推行委員會. 白話字基礎教材(Peh'oe'ji Ki'chho Kau'chai). 台北市: 使徒出版社. 2003-09. ISBN 957-28504-9-0. 
  28. ^ 台灣閩南語八聲調學習,"TLPA音標介紹(聲調)". 鄉土文化台灣閩南語教學. 2010. [永久失效連結]
  29. ^ 洪惟仁. 臺灣河佬話語聲調研究. 臺北市: 自立晚報. 1985-02. 
  30. ^ 周長楫. 閩南方言大詞典.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6: 17,28. ISBN 7-211-03896-9. 
  31. ^ 31.0 31.1 閩南方言拼音方案(臺灣正體中文,Big5編碼). 阿傑仔工作室.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2-07). 
  32. ^ Chinese-Min. [2012-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02). 
  33. ^ 33.0 33.1 厦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第一章 语 音 第一节 语音特点 一、声 母 四、变 调. 厦门市志. 卷四十九 方 言 2004年1月第1次印刷. 北京: 方志. 2004.1 [2024-05-11]. ISBN 7-80192-026-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6). 
  34. ^ 34.0 34.1 34.2 34.3 董忠司. 臺北市、臺南市、鹿港、宜蘭等四個方言音系的整理與比較. 新竹師院學報. 1991-12, 5卷: 31–64 [2023-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3) –通过國家圖書館期刊文獻資訊網. 
  35. ^ 35.0 35.1 葉千菁. 馬來西亞檳城閩南語音韻研究. 臺灣大學博碩士論文典藏系統: 89. [2024-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20). 
  36. ^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漳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第一章 语 音 二、附加符号. 漳州市志. 卷四十九 方 言 1999年11月第1次印刷.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 1999.11 [2024-05-11]. ISBN 7-5004-2625-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3). 
  37. ^ 37.0 37.1 37.2 37.3 泉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第一章 语 音. 泉州市志. 卷五十 方 言 2000年5月第1次印刷.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 2000.5 [2024-05-11]. ISBN 7-5004-2700-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7). 
  38. ^ 李壬癸. 閩南語喉塞音尾性質的檢討.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1989-09, 60 (3): 487–492 [2024-05-15] –通过國家圖書館期刊文獻資料網. 
  39. ^ 江永進. 自在拼音教學法-臺語拼音方法精通. 臺北市: 階梯股份有限公司. 2006-04: 50–53. 
  40. ^ 洪惟仁. 臺灣閩南語聲調的演變潮流:一個社會方言學的調查研究. 第二十二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 (台北: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2004-05-15. 
  41. ^ 廖倚輝. 臺語第9聲佮輕聲(閩南語,Big5編碼). 蓋讚科技總店-臺語白話字教學.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11-07). 
  42. ^ ia̋n-jín-詞目.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2024-05-16]. 
  43. ^ 43.0 43.1 43.2 吳仁瑟(G² Jîn-sek). 台語ê輕聲 (PPT). 信望愛影音系統. 2007-11-12. 
  44. ^ Taiwanese-tone,"台語的輕聲". 鄉土文話台灣閩南語教學. [永久失效連結]
  45. ^ 洪惟仁. 黃宣範 , 编. 閩南語輕聲及其語法、語用分析. 第二屆台灣語言國際研討會論文選集. 文鶴. : 419–449. 
  46. ^ 固定低調輕聲佮隨前變調輕聲. 潘科元台語文網誌.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28). 
  47. ^ 47.0 47.1 47.2 47.3 47.4 曹逢甫; 石曉娉. 臺灣閩南語「仔」前變調的趨同變化--社會語言學及音韻學的調查. 漢學研究. 2009-03-00, 27:1卷 (2009.03 56期): 299–329 [2024-05-15] –通过國家圖書館期刊文獻資料網. 
  48. ^ 48.0 48.1 相關的台語漢字(阿,仔,矣,啊,也,猶). 潘科元台語文網誌. 2009-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3). 
  49. ^ 唯信著,"母音拼音法之改進",復文書局,臺南,2004年10月,pp.50-51.
  50. ^ 【蜀】. 教育部閩南語字彙.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5). 
  51. ^ 一-詞目.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2024-05-16]. 
  52. ^ Vocative case and commas,"What is the vocative case?". Grammar Master. [2012-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0). 
  53. ^ 「不可以」謂之「不容得」、「由不得」. 老古閩南話與客家話研究室. [2010-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2). 
  54. ^ Otto Jespersen. Mankind, Nation and Individual from a Linguistic Point of View. Oslo, Norway: H. Aschehoug. 1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15). 
  55. ^ 莊勝雄,"普實臺文",前衛出版社,臺北市,3月,1995年.
  56. ^ 林繼雄,"中小學及幼稚園教師用臺語教學法",育德文教基金會,9月,1990年.
  57. ^ 57.0 57.1 林寶卿《普通話閩南方言常用詞典》廈門大學出版社,廈門,2007年10月. ISBN 978-7-5615-2903-4
  58. ^ 林濤; 王理嘉. 語音學教程. 北京市: 北京大學. 2005-06. 
  59. ^ 平山久雄. 語言論文集. 北京市: 商務印書館. 2005-07. 
  60. ^ Siaw Daigixzi. 現代又科學的台語文 (Henrdai qycc Kyhak ee Daigixbunn). [2010-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5). 
  61. ^ 河洛字角 - 河洛話的表音文字 (Holojigak - Written Holo). [2010-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1). 
  62. ^ 廖倚輝. 臺語白話字教學(閩南語,Big5編碼). 蓋讚科技總店-臺語白話字教學.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10-27). 
  63. ^ 臺語白話字教學. 現代台文雜誌 hiendxtaid-taivdbunv-tsapxtsix. [2012-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1-25). 
  64. ^ 周辨明. 廈門音韻聲調之構造與性質及其於中國音韻學上某項問題之關係 1975年3月台一版. 內版. 臺北市: 祥生. [1934]. 台業字:第2164號. 
  65. ^ 廈語入門(Halgur Lessons for Beginners; 廈語拼音字之改進(Halgur: Tonal Spelling for Amoy Romanization)) 修訂本. 廈門大學書同文社. 1949-09 [1920年代早期].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8). 
  66. ^ 王啟陽. 123台語教學網. [2010-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25). 
  67. ^ 陳松溪. 台灣字. [2010-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31). (臺灣正體中文,Big5編碼)
  68. ^ 許極燉. 臺灣話詞語典(Daiwanwe su gū diàn). 臺灣臺南: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7-10. ISBN 978-986-05-3871-7. 政府出版品統一編號(GPN) 1010601721. 
  69. ^ 羅常培; 周辨明. 廈門音系及其音韻聲調之構造與性質 1975年3月台一版. 內版. 臺北市: 祥生. 台業字:第2164號. 
  70. ^ А. А. Реформатский. Введение в Язковедение. Москва: Аспект Пресс. 1996. ISBN 978-5-7567-0046-6. 
  71. ^ Barbara B.H. Partee; R. Wall. Mathematical Methods in Linguistics (Studies in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1/e 1993 edition. Springer. [1990-04-30] [2023-03-04]. ISBN 978-9-0277-2245-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7). 
  72. ^ 台語,河洛語發音讀本,台語音標(臺灣正體中文,Big5編碼). 河洛語音字寶典.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6220148). 

參考文獻

參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