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莎伯大廈
![](http://images.weserv.nl/?url=//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e/Elizabeth_House_2008.jpg/300px-Elizabeth_House_2008.jpg)
伊利莎伯大廈(英語:Elizabeth House),是香港港島灣仔區銅鑼灣的消費娛樂場所地標、香港商場及屋苑之一。伊利莎伯大廈前身是煙草貨倉及辦公室,於1978年由長江實業、亨隆地產投資、周大福企業及新鴻基地產聯手合作發展,共分為A、B、C三座,樓高28層,設468伙住宅,實用面積由540至906方呎不等。物業7樓以下基座是商場及停車場。
簡介
伊利莎伯大廈北面景觀,望香港海底隧道及維多利亞港等。過海隧道巴士到港島隧道出口,乘客南望第一座建築物就是伊利莎伯大廈。
外牆掛有戶外大型海報,宣傳城中熱賣商品、歌星演唱會等。樓頂有Panasonic大型霓虹燈招牌,早年為星辰表,約於1998年更換,由已故霓虹光管師傅尹炳光所製作,為香港維港兩岸最後一個現存的霓虹光管招牌。到2021年8月,信興集團表示該霓虹燈招牌將會改為使用LED燈。雖然曾經聯絡M+博物館,希望可以保育收藏,但博物館表明初步不作保育。[1]
節日欣賞煙花,其望海景的樓層,酒樓、西餐廳及夜店等,顧客也一早滿座[2]。
![](http://images.weserv.nl/?url=//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d/%E4%BC%8A%E5%88%A9%E8%8E%8E%E4%BC%AF%E5%A4%A7%E5%BB%88_Elizabeth_House_%E6%A8%82%E8%81%B2%E7%89%8C_Panasonic_%E9%9C%93%E8%99%B9%E6%8B%9B%E7%89%8C_Neon_Sign%2C_2020.jpg/250px-%E4%BC%8A%E5%88%A9%E8%8E%8E%E4%BC%AF%E5%A4%A7%E5%BB%88_Elizabeth_House_%E6%A8%82%E8%81%B2%E7%89%8C_Panasonic_%E9%9C%93%E8%99%B9%E6%8B%9B%E7%89%8C_Neon_Sign%2C_2020.jpg)
事件
1984年伊利莎伯大廈花槽藏雙屍命案
維修
2013年,屋苑接獲屋宇署的強制驗樓令。
2015年初業主大會通過維修決定,以最低入標價計算,工程開支達1.2億元,每個住戶料最少要付22.8萬元至35.2萬元。不過尚未拍板哪間公司中標,業主已被要求先繳付首期6萬元費用,其後須再交兩期共12萬元,即首3期合共18萬元;最後一期金額則是「留白」,聲稱視乎招標總數才確定。業主質疑維修變相「無封頂」,欠缺保障,於是一批不滿的業主計劃5月24日召開大會並籌組法團,意圖推翻維修決定[3]。
鄰近
交通
公共交通
主要交通幹道
相關條目
参考來源
- ^ 維港兩岸僅存Panasonic霓虹燈招牌清拆 將換LED燈 待研保育方案. 香港01. 2021-08-25 [2022-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2).
- ^ 伊利莎伯大廈地產資料[永久失效連結]
- ^ 伊廈維修未定公司先收6萬 《明報》 2015-05-10. [2020-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