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陶渊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陶渊明
晚笑堂画传》收錄之陶淵明畫像
元亮
出生東晉興寧三年(365年)
尋陽郡柴桑縣
逝世南朝宋元嘉四年(427年)
尋陽郡柴桑縣
籍贯尋陽郡柴桑縣
配偶翟氏
父母父:陶逸,母:孟氏
经历
代表作
  • 《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歸去來兮辭》

陶淵明(约365年—427年),一说名陶潛元亮,友人私靖節先生尋陽郡柴桑縣[1]:165,中國東晉南朝宋時期士大夫與詩人。陶淵明出身仕宦之家,曾祖父陶侃在東晉初年權傾一時,但到陶淵明出生時已家道中落。陶淵明早年歷任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建威參軍、彭澤縣令等官職,但每次任期都不長;後因不满官場的腐敗黑暗,繁文縟節(不為五斗米折腰)而決心歸隱,躬耕維生。陶詩風格平和淡遠,渾然天成,語言平易流暢,較少雕飾造作,代表作有《歸園田居》、《飲酒》其五等。陶詩往往以隱逸生活和人生苦短為主題,善於歌詠田園生活,所寫田園風景閑靜和穆,超塵脫俗,幾乎「篇篇有酒」。散文方面,代表作有自傳《五柳先生傳》和《桃花源記》,辭賦方面,最著名的有抒發田園生活之樂的《歸去來兮辭》。思想上陶淵明服膺儒術,外儒而內道,堅守儒家倫理,又受道家愛好自由,順從自然的想法影響。處世上陶淵明達觀孤高,形象高潔脫俗,以隱逸詩人見稱。陶淵明作品對後世影響巨大,在文學史上地位崇高。歷來許多詩人如白居易蘇軾都曾仿效及奉和陶詩,《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則往往成為後世畫家繪畫的題材。陶淵明為山水田園詩派的先驅,有「田園詩人之祖」的美譽。

生平与家世

出生至歸隱

陶淵明

陶淵明約生于365年,为陶逸獨生子[2]:118。陶渊明少年时好讀書习琴,曾修习儒学;二十岁左右时丧父,家道中落[3]:34、37、38、39。393年,陶淵明因家境貧窮,出任江州祭酒(主管教育之官);因不堪仕宦生活[2]:53-55與江州刺史王凝之的倨傲,僅僅幾個月后他即辭職[4]:19。後來陶淵明受召為江州主簿(秘書兼管文書之職),並未赴任。399年陶淵明赴京口北府兵首領、鎮軍將軍劉牢之參軍[2]:56、131[3]:42。翌年五月,陶淵明再度辭官,岡村繁推測他是為了逃避因孫恩之亂爆發而起的戰事而辭官的[2]:64

401年,陶淵明赴江陵,於荊州刺史桓玄幕下任职。同年十一月,陶淵明母親孟氏去世,他第三度辭職回到尋陽,為母親服喪三年[2]:131。404年服喪完畢,出任建威將軍、江州刺史劉敬宣的參軍。翌年三月,劉敬宣辭任江州刺史,陶淵明亦暫回故鄉,同年八月[2]:132、78,陶淵明受族人提攜[5]:4,出任距故鄉柴桑縣約50公里遠的彭澤縣縣令,原本打算做滿一年,十一月,同父異母的妹妹於武昌去世,陶淵明借此機會提出請辭回鄉[2]:35、74、132、78

陶淵明有五次任官與辭官的經歷[2]:8、53叶嘉莹认为陶渊明可能有过政治理想,但他步入官场后却逐渐發現追隨的軍閥并不可靠,不能助自己實現理想,又目睹了官场的贪腐,最终毅然辞官归隐[6]:409-410

歸隱後

從此廿餘年,陶淵明拒絕一切官聘,一心務農隐居[2]:90。他擁有數處田產,而且有僮客協助他耕作,他喜歡喝米酒,生活平凡,沒有特別多姿多彩的活動。408年,陶淵明家中失火,旧屋盡毀,遂移居尋陽城南郊的南村。陶淵明和當地官員有所交遊[2]:135、91、94,與江州刺史王弘、安南府長史殷景仁、江州刺史後軍功曹顏延之結識,交往密切[2]:18-19。415年陶淵明開始和顏延之結交,翌年顏延之即離開尋陽[3]:88-89。418年,陶淵明曾拒絕江州刺史王弘的求見,後來王弘通过陶的好友龐通之与陶淵明相識[3]:96-97,此後两人常有來往。王弘對陶淵明物質上多有照顧[2]:103,时常資助或赠送酒[7]:312

當時陶淵明與周續之劉遺民齊名,同稱「尋陽三隱」[2]:17。陶淵明在晉末時曾被朝廷徵為著作佐郎,但沒有上任[3]:97。420年,劉裕篡晉,陶淵明對東晉的傾覆感到痛心[5]:13,出於對劉裕的不滿,他詩文中不用劉宋的年號,只題甲子紀年。424年,陶淵明與路過尋陽的顏延之多次相聚[3]:106、113。426年,陶淵明拒絕江州刺史桓道濟邀請出仕,亦謝絕了桓道濟的馈赠。427年,陶渊明在故鄉去世,享年63歲[2]:136

家世

「陶淵明攜子」塑像

陶氏一族屬溪族,世奉天師道[8]:201陶侃被认为是陶淵明的曾祖。陶侃出身寒微,[3]:5、7獲友人推薦为官,此後以行政及軍事才能嶄露頭角,終因平定蘇峻之亂有功,成為東晉名臣[5]:65[2]:57,是當時最有權力的政治和軍事人物之一。祖父陶茂做過武昌太守[5]:4、63。外祖父孟嘉出身南方士族[3]:19,曾供事於桓溫[5]:65、117,官至征西大將軍長史[3]:5。陶渊明时代,陶氏家族在朝廷裏仍然保持一定的政治地位,被時人視為南方本土的大族[5]:4,陶淵明有些做官的親戚,可以幫助他求官[7]:311。叔父陶淡是一名隱士[5]:53。陶淵明的外叔祖、孟嘉的弟弟孟陋也是隱士[3]:24

陶淵明30歲時喪妻,其後娶翟氏續弦,因貧窮而受到妻子埋怨[2]:55、130、113。他與堂弟陶敬遠一同耕種,後者於411年逝世[3]:83。陶淵明有兒子五人,至少一個女兒。五個兒子依次名為陶儼、陶俟、陶份、陶佚、陶佟。五個兒子同父異母,三子和四子是雙生兒[9]:308

文學

詩歌

陶淵明菊花圖,杜堇
陶渊明诗

陶淵明詩歌現留存約120首,絕大部份是五言詩[10]:255。風格方面,陶詩平和淡遠[11]:219,平淡自然,悠閑自得[1]:166。語言方面,陶詩語言平靜[12]:188朱熹說:「陶淵明詩,人人皆說是平澹」[2]:29。陶詩不假雕琢,找不到雕繪鍛煉的痕跡,而是恰到好處,適得其中,全是自然本色,天衣無縫[7]:331-332、334,自然天成,陳師道說:「淵明不為詩,寫其胸中之妙爾。」[5]:34元好問稱讚陶詩「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讚美陶詩自然真誠,是詩人真實的情思意念,沒有虛偽和雕飾造作[6]:394、396,本色真淳,毫無點染[13]:147。句式方面,陶詩語言平易流暢,表達有時如日常口語般,多次採用一問一答的句式,如「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摹擬日常對話,使詩歌生動活潑[4]:13-14。內容方面,陶詩表面看來簡單樸實,實際上卻很複雜。蘇軾曾說陶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外表上質樸簡單,實際上華美豐富[6]:394。陶詩詞語簡淨,含蘊卻很豐美,深意繁富,而又化繁複為單純[13]:146,顯示出詩人的博大和豐富多彩[6]:397

陶詩善於抒情,復活了古代的抒情詩,其詩歌風格與東晉時流行的玄言詩甚為不同[4]:10、7,通過感覺和感情來寫人生哲理,思想深刻,既有哲理,也有詩情,巧妙地表達一份對生活的複雜體驗[6]:397-398,能寫出一種精神和心靈的境界,用詩歌的語言和藝述的表達方法,傳達他對生活和人生哲理的體驗[6]:405-406。陶詩善於描寫複雜的情感轉折和心理變化,他寫得成功的詩,沒有一首是平直到底的[5]:260。陶詩常有言外之意[12]:189,往往借用形象,喜歡用的形象有鳥、松、菊。松象徵堅貞、菊象徵貞秀,取義比較單純;鳥的形象比較複雜,有比喻自己的失意(「栖栖失群鳥」),有比喻自己不想做官(「羈鳥戀舊林」)[6]:406、410。鳥有時象徵自由和幸福,但也有忘了回窩而倦飛的鳥、可憐不幸的沒有窩的鳥,流露作者的苦惱[12]:196-198。陶詩常用典故[3]:152,用老莊、《論語》的典故甚多,據朱自清統計,陶淵明用《莊子》典故49處,《列子》21處,《論語》37處。很多陶詩都有小序,解釋寫作緣由[5]:121、130

2024年,南京图书馆展出陶渊明作品相关展览。[14]

田園詩

頤和園長廊彩繪:淵明愛菊

陶淵明善於歌詠田園生活,吟詠田園的自然美,所寫田園風景閑靜和穆。如《歸園田居》、《勸農》等,可稱為田園詩人[15]:126-128。陶淵明田園詩讚美隱居生活,自然清新,被視為田園詩的開創者,其主要題材是隱居生活和鄉土風光。陶詩樸素直白[5]:13、19-20,人我物在一體同仁的狀態中各徜徉自得,無論是微雲孤鳥,時雨景風,或是南阜斜川,新苗秋菊,都到手成文,觸目成趣[7]:323

飲酒·其五》是陶淵明最著名的詩[5]:23,也是他的代表作[2]:11

詩歌清澄脫俗,閒靜清雅,主人公與自然景物融為一體,沉浸在大自然中[2]:12。東籬悠閑,菊花高雅,作者從容自得,不受限制。斜陽照耀下,山上的煙嵐不斷變化,飛鳥結隊回來,找到托身之所,在即將降臨的黑暗中,飛鳥聯翩歸山,顯得渺小無助,轉瞬即逝。詩人在一片黃昏美景中體會到一份宇宙和人生的真諦,想弄清楚說明白,卻不是語言所能傳達的,因為這不是人人都能達到的人生境界[6]:402-403。最後一聯用了《莊子》得意忘言的典故[5]:24,認為「真」的意蘊是不需語言說明的,人為分析愈細,反而離真實愈遠。此詩「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兩句,在中、日、韓都備受推崇,受到極高讚賞[2]:11-12

《歸園田居》5首是陶淵明歸田後所作,反映他躬耕生活的真實情形,同時表現出詩人堅毅的理念[1]:178。《歸園田居·其一》描寫田園村舍的風光,有榆、柳、桃、李、炊煙、狗和雞,表露一種自由自在、怡然自得的生活[16]:148。詩人已經掙脫了枷鎖,心境平和悠閑,樹木、遠處的雞鳴、村莊的炊煙、空空的房間、乾淨的庭院,一切都十分寧靜[5]:89,表現出一種自得其樂的意趣,內心充滿對宇宙人生的頓悟[1]:175。《歸園田居·其五》表現了農村儉約的生活和樸素的人情,言詞淡雅平穩,卻令人感受到宴會的氣氛[9]:306。陶淵明抗拒官場中的喧囂生活和繁文縟節,對鄉村生活的刻劃氣息清新,「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等語句平淡,韻律自然,可與《詩經》中的民歌媲美,令人耳目一新[17]:204

陶詩具有自傳特徵,表現了詩人作為農夫和隱士的自我形象[17]:200。幾乎每次出仕,陶淵明都會表達對田園生活的嚮往和留戀,如《雜詩·其九》寫詩人因公事離開田園後對回歸的嚮住[5]:83-84

陶詩常抒發躬耕的快樂,如「秉耒歡時務,解顏勸農人」[18]:122,《讀山海經·其一》抒寫陶淵明歸田之後田園生活的樂趣[6]:419。陶詩記述與田夫野老交往的真情與樂趣,「農務各自歸,閑暇輒相思,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7]:314。田園生活辛勤勞苦,「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一早下地幹活,月亮上來時才扛著鋤頭回家[6]:399

陶詩也有像《庚戌歲九月中於西田獲早稻》那樣描寫農務艱苦,但早出晚歸,風寒霜露,仍不掩其泰然自若的樂觀情懷[18]:123。詩歌描寫一次稻穀的豐收,沒有人覺得詩人與眾不同,因詩人也曾早起耕作,扺受山中的霜露寒冷和軀體的疲勞。「四體誠乃疲,庶無異我患」,蘊涵著一份幽默感。詩以願望的表達作結束:只要能長期過著這種穩居生活,躬耕的辛苦也就算不了什麼[5]:103-106

陶詩超塵脫俗,描寫恬靜田園的怡然自在[2]:29。《遊斜川》詩寫詩人坐在溪邊與友人一同飲酒。受王羲之蘭亭集序》影響,一開始抒發生命在不知不覺中流逝的感嘆,要珍惜「今朝」[4]:7-9。河中流的一個小山丘,有一個和昆侖仙山最高峰一樣的名字,引起詩人浮想聯翩,乘著酒興,「遊目騁懷」,逐漸進入「神遊」狀態,普通的景象變得和楚辭中的神境一樣美麗奇特[5]:133。四言詩《停雲》分四節,每一節前四句都描寫自然界情景,後四句則描寫人的感情,這是典型的《詩經》作法,樹木和鳥兒在春雨中欣欣向榮,愉悅和諧,人卻徘徊輾轉,心懷鬱悶,因春雨連綿而感到寂寞難奈[17]:255-256,感嘆陰雨連綿,平陸成江,阻隔他和遠方的朋友。詩人雖感孤寂,詩歌卻有閑靜的情調,特別是到了詩的後半,雨已稍停,鳥兒在枝頭「好聲相和」[5]:122-123。《時運》則表現了暮春郊外的閑靜平和的景色[15]:127-128

田園詩以外

隱逸生活是陶詩的主要主題,許多陶詩都描述他如何逐漸地下定決心退出官場,或者解釋和辯護自己的決定[10]:253鍾嶸詩品》尊稱陶淵明為「隱逸詩人之宗」[13]:149。《贈羊長史》詩人請求他的朋友,在路過長安東南的商山時,為他探訪一下秦漢之際,在此隱居的「商山四皓[5]:155-156。陶淵明幾組詩都有自己的主題,《飲酒》詩考慮的是仕與隱的問題,《雜詩》講的是人生短暫無常,《擬古》則涉及對人世滄桑、興亡易代的感慨[6]:417

陶詩常表現出孤獨寂寞的心情,苦笑中也包含憂傷和痛苦,安慰著深受挫折的自我,悄然孤獨地站於道傍,或在精疲力盡和絕望中發出苦悶的哀嘆,渴望救助而求之不得,流露悽慘、不安和抑鬱之情[2]:81、14-15。一天人家送酒來給陶喝,並勸他再次做官,引起他許多反思,於是寫下《飲酒》詩[6]:398。《飲酒·其四》描寫一隻離群的孤鳥,在黃昏暮色的天空中徘徊悲鳴,在牠精疲力盡時,終於找到可以棲息的「孤生松」[2]:36-37

詩歌寄寓詩人歸隱田園,精神上找到安身立命的所在,再也不用徘徊彷徨。詩歌順序推展,寫得很有次序[6]:411、415。另外,《飲酒·其九》表示詩人不返仕途的決心,《飲酒·其十六》則感嘆自己少有壯志,老而無成,而且歷盡飢寒,生活窮困,沒有人理解自己的心情和處境[1]:180

陶詩時常描寫與鄰居共飲,如「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18]:61。《飲酒》詩就是獨飲時寫的,尤其有濃厚孤獨的調子[3]:158。《連雨獨飲》勾勒出一幅詩人在雨中自斟自飲,醺醺欲醉的肖像畫,而且把《莊子》巧妙地融合進詩中。詩人開門見山,指出神仙的虛妄,不過隨即得知飲酒就是得仙的方式之一。在微醮狀態中,他似乎騎在一隻雲鶴的背上,倏忽之間遊遍八方[5]:123-125。《連雨獨飲》詠嘆酒可能不是使人長生的靈丹妙藥,卻能幫助詩人得到仙人那種騰雲駕霧的快樂[19]:67,詩歌彷彿一篇微型的遊仙賦,繼承了《遠遊》與《大人賦》的傳統,可視為對魏晉遊仙詩的改寫,最後把「得仙」歸結為飲酒後陶然自樂、神遊宇宙的境界[5]:125、242

陶詩常以自己的日常生活為主題,如他的草屋、家庭、飲酒的嗜好,饑荒的困苦,豐收的喜悅,有種自傳模式[4]:15。《乞食》是中國詩歌史上第一首以「乞食」為題材的詩。詩人因為飢餓而出門乞食,有那麼一會兒工夫,他站在那裏,不知何去何從。詩人原本充滿愧怍羞赧[5]:115、117-118,借貸成功後,解決了經濟難題,頓時感到如釋重負,不再拙於言辭,而是言笑晏晏。詩歌最後抒發感激報答的心情。《乞食》表現了陶淵明對人情世故的深刻了解,有真感情,自慚而不自憐,自嘲而不自輕,對善解人意的友人深懷感激[5]:119-120。《挽歌詩》3首則嘲諷地刻劃了自己的死亡和親友的反應,可說有一種黑色幽默[9]:305

人生苦短是陶淵明晚年詩歌常見的主題,如《雜詩》12首,描述時間的無情流逝,流露一種低回落寞的情緒[20]:941,寫出詩人老年以後回想生平的感慨,以及對人生短暫無常的悲哀[6]:408。《雜詩·其七》,詩人把人生比做行旅,「去去欲何之?南山有舊宅」,南山不僅是飛鳥的家園,也是詩人的歸宿。《雜詩·其十二》則是一首典型的遊仙詩[5]:27、245

陶淵明的詠史詩生氣勃勃[4]:28,《詠貧士》7首描寫歷史上甘居貧困、亮節修身之士,陶淵明在他們那裏找到精神上的安慰和知音[6]:417-418,借古人安貧樂道的事跡,抒發自己不慕名利的情懷[1]:182。《詠二疏》則明顯模仿張協同題詩[19]:57。《擬古·其一》歌頌超越生死與阻隔的友誼。全詩言遊子離家,中途結識好友,成為知音;時光流逝,人生短暫,此身將與草本同朽,於是敬告在座的諸位少年,相知不在於杯酒相接,只要初會時意氣相投,就可以以身相計,結下生死之交,即使分離,也不會影響這份情誼。《擬古·其八》自述青年時代四處遠遊,尋覓知音,可是知音難得[5]:312、25,茫茫人海,難覓鍾子期惠施那樣的知己,沒有人能與他一起共事[19]:62

《形影神》組詩3篇,借肉體、影子、精神三者之口,抒發對死亡的看法。肉體先指出,天地山川永久長存,草木也按物理而枯而復榮,惟獨人一旦離開了這世界就不再回來,死後很快被親朋戚友忘記,每想到此就不勝悲哀,還是飲酒尋歡吧[2]:47。接著影子回答說,不能永生是必然的,成仙長生之道根本走不通,我也是一樣哀傷,還是現在多做些好事,給後人留下恩惠,光借酒銷愁是很無聊的。最後精神作出調解:無論老弱賢愚都終有一死,酒雖可以銷愁,卻會縮短壽命;多做好事,其實也不會有人稱讚你,還是不要徒自胡思亂想傷身,讓命運去解決,投身於大自然中,安靜坦蕩地生活吧[2]:48。詩歌借三者的對話,闡述飲酒消憂、立善遺愛,還是自然順化的思想[5]:278

《讀山海經》組詩13首構成一部有關求仙和遠遊的微型史詩,從一片光明皎潔的仙境,到半人半神的英雄創下光輝業績,到怪獸猙獰、黑影幢幢,充滿了背叛、謀殺和飢餓的凡間。《讀山海經·其一》抒寫一種自得其樂的自足感,萬物都有儔侶,詩人卻獨自一人,無在無人來訪的窮巷中,快樂地沉浸於閱讀中。開始一次漫漫修遠的旅程[5]:136-138。《形影神》詩刻劃了陶淵明的三個形象,一是享樂主義者,另一個是儒家,第三個是老莊思想家[9]:304。形、影、神分別代表了陶的一方面,是他心中矛盾的體現,用三個角色來演示內心矛盾[5]:278-279。形影神詩的構想,可能從司馬相如問答體辭賦《上林賦》得到啟發[9]:301-302。李長之認為,陶詩反映了當時的一些政治事件,不滿當時政治上一些得意之人,如《述酒》詩抒發對晉朝皇帝被劉裕所殺的憤慨[3]:126-127

辭賦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正文340字,是陶淵明41歲時,毅然辭官歸故里時所寫,對過去十多年間幾度宦海浮沉作總結,詠唱歸返田園的喜悅和隱居不仕的決心。歐陽修讚賞說:「晉無文章,僅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一篇而已。」[2]:8-9

不少人認為《歸去來兮辭》是陶淵明最好的一篇作品,表達對田園生活的嚮往[6]:422。《歸去來兮辭》根據文中換韻,可分為4章,描寫超越一切苦惱,委身於流轉不息的大自然,大智大悟的心境,文句清新而富有生氣[2]:9-11、36。《歸去來兮辭》歷歷分明地描寫了返回故鄉時的喜悅之情[15]:126,道出了對仕途的最後告別,「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4]:20

陶淵明《閑情賦》承襲張衡《定情賦》、蔡邕《靜情賦》[3]:150描寫男子對一位嫻雅美人的仰慕,傾心於其美貌與所彈奏的樂曲[4]:46,傾訴對孤獨美女的仰慕之情,渴望附身於美女的肉體,「願在衣而為領,承華首之餘芳」[2]:23,但害怕觸犯禮教,不能自已,於是他走到大自然,明白到所追尋的只是幻影,失望而心緒紛繁,想托行雲對美人傳遞愛意[4]:46-47。《閑情賦》帶有宮體詩風格,內容較為嬌艷淫靡[2]:23萧统評為「白璧微瑕」,但獲得蘇軾陳沆梁啟超魯迅朱光潛的讚賞[4]:227-228。陶淵明《感士不遇賦》則承襲董仲舒《士不遇賦》、司馬遷《悲士不遇賦》[3]:150,感嘆士人原有造福蒼生的志願,預備自己訓練自己,等待機會為國為民,卻不幸生逢政治敗壞的時代,小人當道,賢士空有兼善天下之心,而遇不到施展才智與忠誠的機會,不得不為此感嘆[21]:340

散文及祭文

儘管魯迅認為《五柳先生傳》並非陶淵明抱着自傳目的创作的作品,但主流觀點如沈約、蕭統、白居易等古代文人、[22]近代學者如川合康三和岡村繁認為《五柳先生傳》是陶淵明的自傳。川合和岡村皆認為《五柳先生傳》是陶淵明的自傳並真實的描寫了其生活態度。全文約170字,由正文與附於文末的「贊辭」構成,寫出隱逸詩人的恬淡寡欲,甘於貧窮而又嗜酒,塑造高潔無欲的隱士形象[2]:4、16。既是自己生活的真實寫照,又是熱烈追求的內心理想,開創中國自傳一種嶄新的格式[18]:56。五柳先生因屋旁有五棵柳樹而命名[18]:57,為人沉默寡欲,「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隨意翻書,率性瀏覽,感興趣就閱讀,會心處就笑,毫無那種為求學問而獲取名的功利目的。這是中國描述讀書愉快的最早記錄,流露一種漫不經心的遊戲精神,優美地表達個人生活中生命的喜悅[18]:59-60。五柳先生喜歡盡興痛飲,一醉方休,醉了就起身告辭,不再貪杯戀盞,恬淡自處。他貧窮潦倒,仍「晏如」自若,內心平靜,安寧充實。五柳描寫個人獨得之樂,「常著文章自娛」。「忘懷得失」,忘掉利益的計較,希望這樣了此一生[18]:62-64

《五柳先生傳》摹擬司馬遷《史記》的筆法[4]:25,站在第三者的立場來描述隱士的理想形象[2]:16:從容不迫,閑適自娛,傾力描述隱逸生活的樂趣,而不涉及對現實的批判和反抗。五柳先生姓名籍貫都不詳[18]:66-67、56,《列仙傳》和《高士傳》常有「不知何許人」的說法,五柳先生正是當作《高士傳》中人物來描寫[9]:298。贊辭意思是:春秋時代齊國隱士黔婁曾多次拒絕宰相之職,說過:不因貧窮而愁怨,也不為富貴而追逐。這正是五柳先生的生活,大概就是傳說中太古聖賢天子無懷氏、葛天氏時代的人生[2]:5。川合康三認為《五柳先生傳》以揚雄自擬,都是家貧而嗜酒,贊語「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襲用的是《漢書.揚雄傳》的措辭[18]:61、64-65

陶淵明的散文中,《桃花源記》是最精彩的傑作[2]:7。桃花源與殘酷的現實社會相反,在恬靜的田園中,男女老幼生活在安寧富裕之中,居民親切善良,沒有被朝代更替之爭所困擾,是個不受任何屈辱而自由的理想境界[2]:7。文章首尾屬常見之仙境故事的模式,以「巧遇」起頭,以「毀約—迷失」作結[23]:33。桃花源的構思,受道教洞天傳說所啟發[24]:392,並可能受到道經《靈寶五符》的影響[25]:160。《桃花源記》也受《道德經》的影響[21]:343。陳寅恪認為《桃花源記》描寫的是當時北方塢壁的生活,而加以理想化[8]:227

《桃花源記》對現實有深刻批判。桃花源中人的生活,與外界並無太大分別,一樣是「往來耕作」,「屋舍儼然」,所不同的是,桃花源居民能和睦相處,「怡然自樂」。桃花源中似乎沒有村社一類的基層組織,又因與世隔絕,外界一切機構組織都無由對之施用權力,人們生活在自由自在的狀態中。文章寓意是,外界社會賴以支撐的社會制度,恰恰是人們不能幸福美滿生活的根源,一切政治、制度、機構都是多餘的,乃是破壞和平安寧的根源[26]:167。陶淵明相信在遠古洪荒時代,未有政治社會制度、道德秩序之前,是自由的世界,人們有著真正充實的生活,他對此無限神往[18]:65

《自祭文》首創為自己寫悼文,是文學史上的破天荒之舉[2]:123,寫於陶淵明臨卒之年,總結了他貧困的一生[3]:117,設想自己已死,來作自我憑弔,是文學史上第一篇自我吊唁的作品。該文偶數句押韻,全文分7段,每段通押一韻。第一段寫自己臨終的場面,描寫秋天景色,寒風蕭瑟,萬物凋零,營造淒慘的氣氛。第二段回顧自己的一生,雖然貧窮仍感幸福,不悲不嘆,無怨無悔,苦中作樂。第三段抒發躬耕生活的歡樂心情[18]:120-122。第四段表述自己與眾不同的生活態度,標舉凜冽孤高的氣節,對功成名就的榮耀視若浮雲。第五段寫從容赴死的態度,平靜地面對死亡。第六段寫自己的葬禮,親友慌亂奔走,筆鋒略帶滑稽。第七段寫荒郊野外一座沒有標誌的孤墳,聽任時光悄然流逝,嗚呼哀哉[18]:123-125

小說

陶淵明撰有志怪小說《搜神後記》,魯迅懷疑此書偽託,陳寅恪[8]:194田曉菲[5]:97、李劍國則指出確為陶淵明所作[27]:344。今本《搜神後記》凡116條,絕大部份採自當時傳聞,多有新鮮優美的故事,當中神靈仙人故事,以「丁令威」、「謝端」、「阿香」最有特色,後世常用為典故[27]:346、348。書中桃花源故事為《桃花源記》一文之稿本[8]:195

思想

陳洪綬繪陶淵明像

隱逸生活

陶淵明年輕時有過遠大抱負,頗具豪遇氣慨,希望能有一番大作為,他要保持自己的真性格,也要兼善天下。但他親身體驗到,當時的當權者毫無兼善天下的旨趣,自己既不能加以糾正,又不願同流合污,不得已回到他的鄉村故里[21]:338。他沒有因罷官歸里而氣憤不平,而是投入農村生活,欣賞和參悟充滿奧秘的自然,加深了對生命的了悟[21]:340-341。對山林丘壑的熱愛始終是他的天性[17]:203。為了在虛偽的人世,保全其一份質性自然的真我,不致在黑暗中迷失自己,他放棄其用世的理想,退而但求保全一己之真我,為衣食維生之計選擇了躬耕[13]:151-152。他相信自己的隱士生涯是與生俱來的,符合其內在本性[20]:970

處世

陶淵明的人生孤獨寂寞,經常沒有遊侶,沒有酒伴[3]:156,在鄰居中找不到理解他的知心朋友,連妻子也埋怨他,不明白他為什麼不肯做官,以致家人一起過著勞苦飢寒的日子[6]:403。他在寂寞中堅持「固窮」的操守,一方面由於在古人之中找到志同道合的知音,另一方面也因在大自然的美景中找到心靈上的安慰[6]:425。有一種「知止」的智慧與操守,「任真」「固窮」,終於脫出了人生的種種困惑與矛盾,找到可以托身不移的安身之所,歸隱以保全其自然與真淳[13]:146、150。陶淵明愛讀書、嗜酒,常借酒麻醉自己以求暫時的慰藉[2]:13、123,壓住心頭的苦悶,忘記世間種種不稱心的事[7]:321,陶淵明為人真誠坦率,辭官退隱時,沒有標榜自己如何清高,只說這是為了適應自己的本性[6]:395

陶淵明愛惜生命,熱烈追求自由[3]:146,達觀孤高,是隱逸詩人,形象高潔脫俗,迴避充滿陰謀詭計的世俗社會,鄙薄功名利祿,仰慕自然純樸的生活,與世無爭,在故鄉享受農耕之樂[2]:15、3,有所固執,不願妥協[3]:162,寧願忍受孤獨飢寒,也要保持一個自尊的真我[1]:169。他嚮往在故鄉過自由自在的生活,厭惡那種殘酷而無人情味的俗世,憧憬著純真樸素的理想社會,鄙薄阿世媚俗的小聰明,以孤高守拙而自負[2]:83、7、38。他不受社會習俗拘束,自然「任真」(順從自然本能),在閑適的隱居生活中找到樂趣,不為物質生活的清苦而放棄原則[5]:125、13龔自珍讚美他說「陶潛酷似臥龍豪,萬古潯陽松菊高」,指陶淵明所寫的松樹和菊花像他本人一樣品格崇高[6]:401

儒家

陶淵明服膺儒術[8]:219,早年受儒家教育,長大後念念不忘先師、聖人與六經[3]:131,所提倡的是對君親的忠孝,對鄉閭的信義[21]:340,想維持一個幾世同堂的大家庭[3]:116,重視家庭子女團聚的樂趣,以兄弟同居共財的故事,勸勉兒子間要相親愛[7]:328。他熱愛儒家思想,瞧不起表面提倡經學而行為不合儒道的人,諷刺周續之等經師依附軍閥。陶淵明安貧樂道,堅守「君子固窮」的觀念[3]:132-133,《飲酒》最後一首特別稱讚孔子刪詩書,嗟嘆秦始皇焚毁詩書[7]:315。陶淵明相信天命,所奉的是儒家所指的天命[21]:339,尋求人生意義,力求立名於世,流芳百代,完成上天賦予儒者的使命[20]:953、970。政治立場上,宋代湯漢、明代黃文煥認為陶淵明忠於晉室,辛棄疾梁啟超則認為陶淵明沒有效忠任何一朝,超然於當時的政治。李長之認為陶淵明並非忠於晉室[3]:125、24,只是對劉裕政權看不上眼,對桓玄則比較認同,也同情和體會農民的生活[3]:26、32

道家

陶淵明晚年逐漸走向道家[3]:143,外儒而內道[8]:229朱熹認為他的思想「出於老莊」[7]:316。他嚮往《道德經》所述「小國寡民」的理想社會,生死觀方面,他也採取道家的看法,他把生死看成一種自然現象,是自然變化,思想有得於《莊子[3]:137-139,有達觀的悟解,沒有因死亡不可避免而頹喪,而是坦蕩無懼地循著自己的信念活下去,「聊乘化以歸盡,樂乎天命復奚疑」[2]:48。人為萬物之一,任自然安排,與自然同化,與自然朝夕相處形影不離,生於斯死於斯,最終走向生命的盡頭,這種死亡方式不僅是當然的,也是最好的[18]:124。陶淵明回歸自然的想法,植根於老莊思想[15]:126,樂天知命的思想,則有得於《列子[3]:140

陳寅恪認為,在魏晉玄學儒家名教與道家自然之爭中,陶淵明贊同自然而反對名教,消極不與劉宋新王朝合作,創立「新自然說」,反對學長生求仙,主張遵從「大化」,順從自然,與自然混同[8]:221-223、225田曉菲則反駁指《形影神》詩所說的都是陳腔濫調,毫不新奇深奧,陶淵明為大思想家之說太誇張[5]:278-279朱光潛也認為陳寅恪曲解了陶淵明的思想[7]:316

佛家

興膳宏日语興膳宏認為《形影神》詩可能受佛教影響[9]:304,但其實陶淵明排拒佛教思想[3]:132,不受佛教影響[8]:217,從未在其作品中提到佛教教義[5]:90

影響

明代仇英繪《桃源仙境圖》

文學

唐代杜甫韓愈張說柳宗元韋應物白居易薛能,都有效法陶詩的作品[11]:214-216。白居易對陶甚有共鳴,創作《效陶潛體詩》16首[2]:27。宋代蘇軾是陶淵明最熱心的知音,幾乎每一首陶詩,蘇軾都予奉和,如《和陶貧士》等[4]:34,共撰有百多首「和陶」的詩[2]:28。「和陶詩」使用與陶詩韻腳相同的字寫出新詩,表明蘇軾由衷受好和傾慕陶詩[28]:202王績王維、韋應物都受陶詩影響[5]:4,王績《田家》、《春日》等詩吟詠農村風情,抒寫自適心境,乃受陶詩啟發[18]:76。王維詩句「墟里上孤煙」,取自陶詩「依依墟里煙」[28]:125。陶淵明開啟了歌詠自然的風氣,後來王維、孟浩然儲光羲、韋應物諸家加以發揚光大,幾乎無詩不狀物寫景[7]:323。士人傾心陶淵明並仿效他的脫俗精神,乃是士林美談[2]:31歐陽修自稱「醉翁」,顯然受陶影響[4]:223

後世模仿《五柳先生傳》的作品不斷問世[18]:48袁粲《妙德先生傳》繼承了《五柳先生傳》虛擬自傳的傳統[5]:57。《五柳先生傳》佯稱不知五柳先生是誰,卻恰恰暗示五柳先生就是作者。這種婉轉迂迴的手法,為後人不斷仿效,寫出一系列的自傳,如王績《五斗先生傳》、白居易《醉吟先生傳》[18]:67、73、98陸龜蒙《甫里先生傳》、歐陽修《六一居士傳》[18]:106、108。作者佯稱不知道傳主是誰,但實際上傳主就是作者自己,這種手法成為以後《五柳先生傳》型自傳的定例。「五柳」以後也成為隱士代稱[18]:59、57。許多讀者在困難之際轉向陶詩求助,為個人的困苦找尋一個滿意的答案,並把讀陶淵明當作消遣,如丁福保日誦陶詩以自娛[4]:232

桃花源的故事為後世無數作家帶來靈感,開創了一個小型的文學傳統[10]:255。唐代道士司馬承禎把「桃源山洞」列為36洞天中的第35個洞天[24]:404。湖南武陵被指為桃花源所在,吸引許多文人墨客的探訪,成為旅遊勝地。桃花源意象在高麗文士間也普遍流傳,李仁老曾仿《桃花源記》作《青鶴洞》一文[23]:48、51。受《挽歌詩》及《自祭文》影響,日本《萬葉集》也輯錄了一些預見自己死亡的「挽歌」詩[4]:233-234。陶淵明是第一位在長篇敘事性詩歌標題中標識創作日期的詩人,這在後世成為常見的做法[10]:254

美術

陶渊明葛巾滤酒图(唐陆曜《六逸图卷》局部)

陶淵明本人成為後人繪畫的題材,李公麟等人畫中的陶淵明葛巾道袍,坐於松樹之下,對著無弦琴悠閑自得[7]:319。《歸去來兮辭》、《飲酒》其五、《桃花源記》三者常常被繪成畫卷[2]:28,李公麟《歸去來辭圖》,廣受歡迎與摹仿[23]:37。世外桃源成為東亞的「樂園」而流傳至今,人們在詩文和繪畫中反覆追慕這個烏托邦[24]:388。桃源圖在八、九世紀問世,宋代趙伯駒馬和之[23]:32、42、明代宋旭周臣仇英、清代查士標、石濤、顧符稹、呂學、近代齊白石,日本富岡鐵齋都畫過桃花源圖[24]:405。15世紀中葉朝鮮畫家安堅繪有《夢遊桃源圖》,圖中把桃花源理解為被群山環繞的盆地,而不是洞穴內的世界[24]:388、401。朝鮮士人多有題《桃源圖》的詩作流傳[23]:52。15世紀日本京都五山禪僧對桃花源意象興趣濃厚,翱之慧風、絕海中津、西胤俊承等人,都曾為陶淵明相關圖繪題詩,陶淵明形象普遍流傳,岳翁藏丘則繪有《武陵桃源圖》[23]:58-59

地位及評價

陶淵明在中國文學史上地位崇高,朱光潛認為只有屈原杜甫可與他比擬[7]:332;李長之認為其地位可以與屈原、李白、杜甫並列[3]:166孫康宜認為只有杜甫可與他比肩[4]:1岡村繁則認為與李白、杜甫、蘇軾齊名[2]:3葉嘉瑩認為,漢魏兩晉之間四言詩寫得最好的,是曹操和陶淵明[6]:423。在晉代,陶淵明地位無足輕重,被視為缺乏華艷的辭藻[4]:218。南北朝時,因王弘顏延之的賞識,陶淵明過世後名聲頗高,王弘兒子王僧達鮑照都曾模擬陶詩進行唱和[2]:19-20。梁昭明太子蕭統和簡文帝蕭綱特別愛好陶詩,蕭統在《文選》中選入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及《飲酒》詩等9篇。他們都仰慕陶淵明的品格[2]:22-23,而作為詩人的陶淵明,當時卻並未列入第一流作家之列[2]:25劉勰的《文心雕龍》中,更是隻字不提陶淵明[29]:607-610鍾嶸詩品》中,陶淵明被列入中品[2]:25,陶詩被批評為不修飾詞匯[4]:11

唐代陶淵明地位進一步提高,孟浩然王維李白高適劉長卿杜甫韓愈劉禹錫白居易司空圖陸龜蒙等都有作品推崇陶淵明[2]:26,杜甫首先將陶淵明提升到文學經典地位[4]:231。在唐代,陶淵明以飲者及隱者聞名,僅是六朝眾多著名詩人之一[5]:4。陶淵明的聲譽,在宋代達到極盛,自此屹立不倒[11]:214。他受讚賞為有史以來最傑出的詩人,從此其偉大詩人的地位便不可動搖[2]:27-28蘇軾認為陶淵明為曹植、鮑照、謝靈運、李白、杜甫所不及[11]:214,宣稱陶淵明是空前的大詩人,方回稱讚陶淵明和杜甫是中國文學中的兩位至聖先師,顧炎武朱彝尊都稱讚陶淵明的成就,王士禎稱讚他空前絕後,梁啟超王國維都認為屈原和陶淵明是兩位最偉大的詩人[4]:216。明代以來,不少論者批評鍾嶸把陶淵明列入中品並不妥當[2]:30

陶淵明深受士人重視和敬仰,對其詩文的研究相當多,中國所有詩人中,歷代注釋家之多僅次於杜甫[3]:118顏真卿作詩表白陶淵明眷戀晉室的心跡,自此一般人看重陶淵明忠貞的一面[7]:325。從南宋起,道學家表彰陶淵明忠於晉室[5]:13龔自珍把陶淵明看成有經世抱負的豪傑之士,可與諸葛亮相比擬[4]:229。在現代中國,他更被視為代表了某種「中國本質」的詩人,其作品和人格體現了「中國文化的本質」[5]:12-13。陶淵明被視為中國文化精神的代表,與大自然水乳交融,代表了「天人合一」的中國文化特質[5]:205、256。1958-1960年,中國發生有關陶淵明究竟是現實主義詩人,還是反現實主義詩人的爭論,結論是:陶淵明是一位進步、革新的現實主義偉大詩人[2]:33

傳說

宋朝時所作的《虎溪三笑圖》

传说陶渊明任彭澤縣令時,朝廷派了一位監察官(督郵)來視察,下屬們勸陶淵明要正裝出迎致禮,陶淵明慨然嘆氣:「我不能為五斗米(微薄俸祿)向鄉里小人折腰。」當日解去縣令印綬,辭官而去[2]:8、53

廬山東林寺慧遠曾發願不過虎溪,傳說有一次,在送別陶淵明和道士陸修靜時,不小心違反了自己的規矩,引得守溪的老虎開始咆哮,三人遂相視大笑。陶淵明、慧遠、陸修靜的親密關係,象徵了儒、佛、道三教和平共處[5]:195-196。傳說陶淵明曾受慧遠邀請加入白蓮社,提出可以喝酒為條件,慧遠也答應了,但陶淵明到達後很快就因不滿而離開[3]:96

九世紀起,傳說廬山以南陶淵明故鄉栗里有塊平坦的大石[5]:187、185,橫在溪中瀑布前,是陶淵明「醉臥其上」的地方,後來村民稱之為「醉石」[12]:184。後人不斷在石頭上留下題詞和鑴刻,南宋朱熹曾在醉石旁邊建造別墅,命名「歸去來館」[5]:20、190,以紀念陶淵明。傳聞中的醉石也不止有一塊,民國時另有一塊醉石在田地中[12]:185

衍生作品

小說

  • 《五柳待訪錄》,2017年林秀赫出版的歷史小說,從武人的角度重新詮釋陶淵明,[30]是少數以陶淵明為主角的歷史小說。

參考文献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葉嘉瑩. 《诗馨篇.上》.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1. ISBN 7500609833 (中文(简体)).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岡村繁. 《陶淵明李白新論》. 陸曉光等譯.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ISBN 7532531872 (中文(繁體)).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李長之. 《陶渊明传论》.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7-11-01 [1952]. ISBN 9787201053097 (中文(简体)).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 孫康宜. 《抒情与描写——六朝诗歌概论》. 鍾振振譯.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2006. ISBN 9787542622624 (中文(简体)). 
  5.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17 5.18 5.19 5.20 5.21 5.22 5.23 5.24 5.25 5.26 5.27 5.28 5.29 5.30 5.31 5.32 5.33 5.34 5.35 5.36 5.37 5.38 5.39 5.40 田曉菲. 《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 北京: 中华书局. 2007. ISBN 9787101054217 (中文(简体)). 
  6. ^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6.11 6.12 6.13 6.14 6.15 6.16 6.17 6.18 6.19 6.20 6.21 葉嘉瑩. 《汉魏六朝诗讲录》. 石家莊: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 ISBN 754342942X (中文(简体)). 
  7. ^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7.11 7.12 7.13 朱光潛. 《诗论》.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5. ISBN 7532529274 (中文(简体)). 
  8. ^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陳寅恪. 《金明館叢稿初編》. 北京: 三聯書店. 2001. ISBN 9787108031839 (中文(繁體)). 
  9. ^ 9.0 9.1 9.2 9.3 9.4 9.5 9.6 興膳宏日语興膳宏. 《六朝文学论稿》. 彭恩華譯. 長沙: 岳麓书社. 1986 (中文(简体)). 
  10. ^ 10.0 10.1 10.2 10.3 孫康宜宇文所安(Stephen Owen) (编). 《剑桥中国文学史》上卷. 北京: 三联书店. 2013. ISBN 9787108044686 (中文(简体)). 
  11. ^ 11.0 11.1 11.2 11.3 錢鍾書. 《談藝錄》.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11. ISBN 9787100086240 (中文(繁體)). 
  12. ^ 12.0 12.1 12.2 12.3 12.4 吉川幸次郎. 《中国诗史》. 章培恒等譯. 合肥: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86. ISBN 7309030621 (中文(简体)).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葉嘉瑩. 《迦陵论诗丛稿》. 石家莊: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 ISBN 7543429462 (中文(简体)). 
  14. ^ “陶渊明接受史”主题展及“陶风书话”活动. 南京图书馆. 
  15. ^ 15.0 15.1 15.2 15.3 小尾郊一. 《中国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与自然观》. 邵毅平譯.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ISBN 7532505111 (中文(简体)). 
  16. ^ 顧彬(Wolfgang Kubin). 《中国文人的自然观》. 馬樹德譯.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 ISBN 9787208003873 (中文(简体)). 
  17. ^ 17.0 17.1 17.2 17.3 張隆溪. 《道与逻各斯》.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 ISBN 7220039794 (中文(简体)). 
  18. ^ 18.00 18.01 18.02 18.03 18.04 18.05 18.06 18.07 18.08 18.09 18.10 18.11 18.12 18.13 18.14 18.15 18.16 18.17 川合康三日语川合康三. 《中国的自传文学》. 蔡毅譯.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9. ISBN 7801092430 (中文(简体)). 
  19. ^ 19.0 19.1 19.2 海陶瑋(James Hightower). 〈陶潜诗歌中的典故〉. 莫礪鋒 (编). 《神女之探寻:英美学者论中国古典诗歌》. 張宏生譯.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53–74. ISBN 7532515826 (中文(简体)). 
  20. ^ 20.0 20.1 20.2 蔡宗齊. 〈陶潜作品中“命”的视角与随之而变化的人生画面〉. 章培恒 (编). 《中国中世文学研究论集》下冊. 金濤譯.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936–972 [2021-09-16]. ISBN 7532542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31) (中文(简体)). 
  21. ^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楊懋春. 《中國社會思想史》. 台北: 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1986. ISBN 9575301668 (中文(繁體)). 
  22. ^ 邵明珍. 〈陶淵明《五柳先生傳》非「自傳」〉. 《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 5: 82–87. doi:10.16382/j.cnki.1000-5579.2006.05.014 (中文(简体)). 
  23. ^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石守謙. 《移动的桃花源:东亚世界上的山水画》. 北京: 三联书店. 2015. ISBN 9787108053121 (中文(简体)). 
  24. ^ 24.0 24.1 24.2 24.3 24.4 三浦國雄日语三浦國雄. 《不老不死的欲求:三浦国雄道教论集》. 王標譯.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7. ISBN 9787220099724 (中文(简体)). 
  25. ^ 柏夷(Stephen Bokenkamp). 〈桃花源与洞天〉. 《道教研究论集》. 謝一峰譯. 上海: 中西書局. 2015: 160–177. ISBN 7547508855 (中文(简体)). 
  26. ^ 郭少棠. 《旅行:跨文化想象》.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ISBN 7301048106 (中文(简体)). 
  27. ^ 27.0 27.1 李劍國. 《唐前志怪小说史》.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4. ISBN 9787020154807 (中文(简体)). 
  28. ^ 28.0 28.1 小川環樹. 《风与云——中国诗文论集》. 周先民譯. 北京: 中华书局. 2005 (中文(简体)). 
  29. ^ 周振甫. 《文心雕龍辭典》. 北京: 中华书局. 1996. ISBN 7101013449. 
  30. ^ 《五柳待訪錄》,聯合文學出版,2017ISBN 9789863232391

延伸閱讀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阅读此作者作品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晉書·卷094》,出自房玄齡晉書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宋書/卷93》,出自沈约宋书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南史/卷75》,出自李延壽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