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維基霸凌
此輔助說明頁不屬於維基百科的方針或指引,只是用於補充說明或釐清Wikipedia:文明和Wikipedia:條目所有權方針的內容。 此頁只是論述,內容代表編者意見,僅供參考。 必要時請更新此頁內容或於討論頁發起討論。 |
本頁簡而言之:霸凌行為不為維基百科所容許,任何違反者都會被禁止編輯。 |
維基霸凌行為是指利用維基百科平台威脅和/或恫嚇他人,無論對方是否是維基百科的編者。這一行為違反了維基百科的文明方針,該方針要求對「相當嚴重的不文明行為」實施封禁。
如果您認為自己是霸凌受害者或者其他用戶威脅將對您造成身體傷害,您應當立即前往當前的破壞提報,以確保這一問題能得到妥當的處理。但是,請注意「維基霸凌不是什麼」一節。另外請注意,如果批評建議是合理的,那麼提報聲稱自己遭到霸凌的用戶可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在維基百科上的霸凌行為有兩種形式:針對單個編者的攻擊,或者是針對整個維基社群。
在維基百科上,所有編者都享有對所有條目、項目計劃頁、系統內其他部分公平且平等的編輯權限。儘管部分用戶對某一領域較其他人更為熟知,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那些對於維基百科術語了解相對少得用戶就低人一等、不能表達其觀點。
在必要之時援引已有方針不是維基霸凌。
維基霸凌的形式
聲稱所有權
對於所有領域,都有專家、或是對於某一主題知之甚多者參與相關條目的創建和主要編撰工作。他們可能熟知如何尋找信息,確保符合知名度,保證準確性,或是在總體上了解更多(見WP:STEWARDSHIP)。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其享有任何條目的所有權。維基百科上的條目並不屬於任何編者。所有添加至維基百科的文字均以知識貢獻-署名-相同方式共享協議釋出版權,其他用戶只要確保負責任編輯,即可自由地添加、刪除、修改。儘管可能存在不同意見,社群共識將決定最終結果。
排除異己
排除異己是一種霸凌手段,主要做法是對持不同觀點編者進行抹黑或將其排除在討論之外。
不實指控
不實指控是維基百科上常見的一種霸凌行為,儘管大家有時是無心之失。在無證據的情況下做出對所謂不當行為的指控是很嚴重的人身攻擊。
誤導
不提供上下文引用他人發言,或其他形式的稻草人論證都是違反文明方針的。再次提醒您,應當認真審視是否只是一場誤會。
無方針支持要求「請勿編輯」
還有一種形式的維基霸凌是在沒有當前方針(或指引)支持下,向其他用戶發出請勿編輯的指令。「請勿編輯」指令可以針對單一用戶(並沒有被禁制)或維基百科社群,或針對某一條目或條目的某一部分,要求他們不要編輯、不要以某種形式編輯。這一類信息可以發送到用戶討論頁上,或條目討論頁上,或者以隱藏文字出現在條目中,試圖編輯條目或其中某一章節的編者都不會注意不到。任何編者都不應通過發送請勿編輯指令,單方面試圖控制條目或條目部分章節。
有一部分請勿編輯指令時可以接受的。例如,如果對於某一議題,社群已經形成共識,可是有某位編者持續固執己見,無視規則,那麼在該用戶的討論頁上進行禮貌地一對一討論時可以接受的。
如果一場編輯戰正在進行中,共識仍不明確,那麼強烈建議兩名用戶之間或整個群體就此進行討論。我們極力支持任何旨在形成一個和平解決方案或是某種妥協的討論。
維基跟蹤
維基跟蹤是專門針對一名或多名編者的行為,通過在這些編者經常編輯的頁面或參與的討論,反覆不斷地造成衝突或干擾其編輯。這一行為明顯是為了造成其他編輯惱怒、煩惱或焦慮。維基跟蹤通常涉及在維基百科上不停追隨目標編者。
使用隱藏文字
隱藏文字經常被用作提供編輯指導。對於隱藏文字的使用,有一些允許和不允許的情形。隱藏文字可以用於提供建議(但不應當被認為具有強制力),或者記錄當前編者之間的共識,或者是相關方針與指引;方針一般需要遵守,指引則一般用於描述在特定情形下遵守方針的最佳行動方式。但是,規則總有例外。
一些不被接受的用法:
- 告訴其他編者不要編輯頁面
- 告訴其他編者不要移除條目中的某一節,仿佛它是雷打不動的
- 告訴其他人某個頁面不應被提刪,而其他人對此表示懷疑
- 針對某一頁面制定全新的指引,並將其稱作「方針」。
真實世界的威脅
恐嚇或威脅他人,無論是在維基百科站內或站外。另見對人身傷害威脅的處理。
維基媒體基金會在必要時會自行調查或聯繫執法部門調查暴力威脅。
維基霸凌不是什麼
有一些行為經常被誤認為是霸凌:
如果你聲稱遭到了霸凌,管理員會審視您本人的編輯,確定您是否有偏向性編輯或者阻礙討論的行為。
請不要無中生有指控遭到霸凌。一方面這讓您本人的可信度大打折扣。更重要的是,這讓真實霸凌行為的危害大事化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