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亨嘉
張亨嘉 | |
---|---|
大清光祿大夫經筵講官南書房翰林禮部左侍郎 | |
籍貫 | 福建福州府侯官縣 |
族裔 | 漢族 |
字號 | 字燮鈞,號鐵君 |
諡號 | 文厚 |
出生 |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 福建福州府侯官縣 |
逝世 | 大清宣統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1911年) 京師 |
出身 | |
|
張亨嘉(1847年—1911年1月21日),字燮鈞,號鐵君,福建侯官(今屬福州市)人。晚清進士,政治人物。
生平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生。同治四年(1865年)舉於鄉。光緒二年(1876年)秋,與吳曾祺同為福建巡撫丁日昌幕僚,隨丁渡海駐臺灣道,巡視南北,教民耕種,並開設義學。光緒五年八月(1879年),艋舺學海書院重新竣工,受陳維英推薦,任山長(監督、校長)。歷時數年,淡北學者出其門者數百人。光緒六年(1880年)以大挑一等得知縣並升同知,分發河南東河總督府任職,參與審理清代四大奇案之一之王樹汶案,並為其平反。
光緒九年(1883年)癸未科二甲六十二名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光緒十四年(1888年),提督湖南學政,識拔熊希齡出其門下。光緒十九年(1893年),充廣西鄉試正考官,遍搜遺卷,選拔出十數人。二十三年(1897年)入直南書房,升授國子監司業,遷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升司經局洗馬,遷翰林院侍講,升太常寺少卿,一年間五次升遷,為當時罕見。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正月,張亨嘉與林旭等集合在京閩籍人士,創建閩學會,以宣傳變法維新為事。八月政變發生,林旭等六君子被殺害,閩學會亦遭取締。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調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掌記注纂修之事;繼任司經局洗馬,掌經籍、典制、圖書刊刻之事;又遷翰林院侍講,太常少卿,掌壇廟祭祀禮儀。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夏,親貴大臣相信義和團民有神術,可以抵禦外敵,光緒帝命張亨嘉察視,張亨嘉認為拳民不能依賴,並諫西太后勿用義和團,勿圍攻外國使館,險被構陷殺害。待兩宮西狩,又上「奏請回鑾摺」。
庚子之亂結束,二十七年光緒帝、慈禧太后回京,遷大理寺少卿,是年十一月,奉令提督浙江學政。杭州舊有藏書樓,因兵燹被燬,邵章等重建之,唯規模甚小,藏書僅七百餘種九千餘冊,亨嘉乃擴而新之為浙江藏書樓,購書七萬餘卷,並制定「章程」,提供民眾閱覽。
不久,張亨嘉又回京師,仍在南書房行走。光緒二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1904年2月6日),任京師大學堂首任總監督。時因新遭八國聯軍之亂,百廢待舉。他上任僅一月,即積極為大學堂擴充校舍,派出留學生,改進招生制度,增聘外國教師,增建操場和醫學館,為大學堂打下堅實基礎。其自浙回京,曾補授光祿寺卿,遷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又升兵部右侍郎。三十二年(1907年)正月辭京師大學堂總監督職。後又任禮部左侍郎,充經筵講官,玉牒館副總裁。
張亨嘉體素厚重,冬春多痰,宣統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1911年1月21日)[1]卒於北京,享壽六十四,謚「文厚」。亨嘉為官清正,立朝二十餘年,空無所傍。《清史稿》有傳。
著作
著有《張文厚公文集》四卷、《張文厚公賦抄》二卷及《磐那室詩存》一卷,其裔孫張戡將這些著作合輯為《張亨嘉文集》,並點校出版。
延伸閱讀
[在維基數據編輯]
參考文獻
- 趙爾巽等,《清史稿·列傳二百二十八》,頁12423。
- 陳衍,《禮部左侍郎張公行狀》,《碑傳集補》卷六部院大臣四,第十五至十八頁
- 吳曾祺,《清光祿大夫經筵講官南書房翰林禮部左侍郎張文厚公墓誌銘》,《碑傳集補》卷六部院大臣四,第十八至二十頁
- 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時期 國家圖書館 民國92年12月 頁418-420
- 張戡編,郭建榮審校,《京師大學堂首任總監督張亨嘉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 《臺北市志》卷七人物誌,頁150。
相關書籍
- 《京師大學堂首任總監督張亨嘉文集》.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3年5月1日. ISBN 9787301062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