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安徽歷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安徽地域是漢族誕生的搖籃之一。 安徽於清朝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始建省,省名取安慶府與徽州府名第一字為安徽。此為安徽名稱的由來。安徽因歷史上有古皖國和境內的皖山皖河而簡稱「皖」,分屬漢地、揚二州地域。

商朝

商朝(前16世紀-前11世紀)的開國君主曾經短期定都在安徽北部的亳州,當時安徽生活著很多邦國或部落,是後世漢族分支之一。

春秋戰國

春秋(前770年~476年)時,安徽各地分屬於吳國(天長馬鞍山等地),楚國(六安等地),越國宣城等地)、蕭國蕭縣等地)、桐國安慶等地),宋國(阜陽等地)、蔡國鳳台淮南等地)、徐國泗縣宿州等地)等。

戰國末期,前278年,楚國的郢都(今湖北荊州)被秦國攻占,於是遷都壽春(今安徽壽縣)。前224年,楚國大將項燕被秦國的王翦60萬大軍擊敗,前223年,壽春陷落,楚國滅亡。

前221年,秦國完成征服六國、統一天下的計劃。安徽大部分地區屬於九江郡(今安徽壽縣),北端屬於泗水郡碭郡

秦漢之際,項羽曾以西楚為國號,號稱西楚霸王,但未正式稱帝。 西楚以今天江蘇淮安楚州為中心,範圍大概是今蘇北皖北;而最大城市彭城(今江蘇徐州市)以東到海被稱為東楚;楚國歷史上的中心,江陵壽春被稱為南楚。項羽在今安徽固鎮縣的垓下之戰中敗給劉邦,自刎於烏江(今安徽和縣)。打敗項羽後,劉邦建立漢朝

漢武帝東甌國舉國遷到盧江郡(安徽西部的舒城地區)。

郡國 郡治(國都) 縣、侯國
九江郡 壽春縣 壽春、成德、曲陽、當塗、陰陵、鍾離、東城、合淝、浚遒、橐皋、阜陵、歷陽、建陽、博鄉
六安國 六縣 六、安風、雩婁、陽泉、蓼、安豐(後三縣位於今河南省境內)
廬江郡 舒縣 舒、臨湖、襄安、樅陽、居巢、皖、湖陵、松茲、龍舒、灊、金蘭、尋陽(後兩縣位於今湖北省境內)
丹陽郡 宛陵縣 宛陵、宣城、蕪湖、石城、丹陽、春谷、涇、歙、黟、陵陽、秣陵、溧陽、胡孰、江乘、句容(此五縣位於今江蘇省境內)、故鄣、於潛(此兩縣位於今浙江省境內)
沛郡 相縣 相、蕭、譙、城父、下蔡、平阿、龍亢、義成、向、谷陽、蘄、夏丘、符離、竹、鄲、銍、山桑、谷陽、𧈬、建成、敬丘、建平、栗、祁鄉、芒、酇(此七縣位於今河南省境內)、豐、沛、廣戚(此三縣位於今江蘇省境內)
梁國 睢陽縣 睢陽、虞、蒙、已氏、碭、下邑、杼秋(僅下邑、杼秋位於今安徽省境內)
汝南郡 平輿縣 平輿、宜春、新蔡、期思、弋陽、新息、安陽、成陽、慎陽、安成、陽安、安昌、朗陵、灈陽、上蔡、吳房、西平、召陵、定陵、陽城、女陽、博陽、南頓、西華、長平、㶏強、項、宜祿、女陰、新陽、慎、富波、鮦陽、新郪、𥧲(僅後七縣位於今安徽省境內)

漢朝末年與魏晉南北朝時期,,壽春成為軍閥袁術的基地。袁術後來自稱皇帝,但不久病死, 壽春歸屬軍閥曹操(今安徽亳州人,三國魏國的實際開創者)。

五胡十六國期間,從4世紀開始的幾百年間,幾支北方游牧民族在中國北方相繼建立政權,南方則一直保持著漢人的王朝。安徽北部成為南北方對峙的前線,戰火不斷。383年在北方的前秦和南方的東晉之間展開的淝水之戰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次戰役。

隋唐

隋朝 (581年-618年)統一了漢地九州。經過短暫的混戰,唐朝 (618年-907年)建立政權,並保持了一個多世紀的和平和統一。安史之亂中,安徽北部淮河地區遭受戰火蹂躪。唐末875年王仙芝黃巢起義, 從河南經今安徽和縣渡長江入皖南,到福建廣東,後經安徽攻長安,天下大亂,藩鎮割據,不久唐朝滅亡。

附郭縣
歙州 歙縣 休寧縣 婺源縣 黟縣 北野縣
宣州 宣城縣 涇縣 南陵縣 秋浦縣 當塗縣 綏安縣 溧水縣 溧陽縣
舒州 懷寧縣 同安縣 太湖縣 宿松縣 望江縣
廬州 合肥縣 舒城縣 慎縣 廬江縣 巢縣
滁州 清流縣 全椒縣 永陽縣
和州 歷陽縣 含山縣 烏江縣
壽州 壽春縣 安豐縣 霍邱縣 盛唐縣
濠州 鍾離縣 定遠縣 招義縣
潁州 汝陰縣 潁上縣 沈丘縣 下蔡縣
亳州 譙縣 山桑縣 城父縣 永城縣 鹿邑縣 真源縣 酇縣 臨渙縣

五代、楊吳、南唐

五代楊吳南唐都是晚唐藩鎮割據的產物。其時今安徽省淮河以北大部分地區屬五代,今皖南地區屬楊吳南唐景福元年(892年),淮西(今屬安徽)人楊行密揚州建立吳國,937年徐州人李昇代楊吳自立,建立南唐,定都江寧

太平興國元年(976年),宋朝大軍攻入江寧,淮河以南最後一個阻礙宋朝統一的政權——南唐滅亡。安徽省全境進入了宋朝的疆界。

宋朝

北宋在今安徽省長江以南部分置江南東路,首府江寧府(今南京地區);長江以北大部分屬淮南西路淮南東路。今蕭縣屬於京東西路徐州

北宋後期,北方的金朝崛起。建炎元年(1127年)以後,安徽北部的淮河再次成為南北對峙的前沿:北方的金和南方的南宋。淮南東路、西路淮河以南各州仍由南宋管轄,建制仍然保留,淮河以北各州屬金朝南京路 (金朝)

紹興十一年(1161年),金朝海陵王完顏亮出兵伐宋,在今安徽馬鞍山採石大戰失敗。端平元年(1234年),金亡於蒙古帝國德祐二年(1276年),蒙古人攻占南宋京城杭州。安徽全境歸元朝

州、軍 附郭縣
歙州 歙縣 休寧縣 婺源縣 祁門縣 黟縣 績溪縣
宣州 宣城縣 寧國縣 涇縣 太平縣 旌德縣 南陵縣
池州 貴池縣 青陽縣 銅陵縣 石埭縣 建德縣 東流縣
太平州 當塗縣 蕪湖縣 繁昌縣
舒州 懷寧縣 桐城縣 太湖縣 宿松縣 望江縣
廬州 合肥縣 舒城縣 慎縣
滁州 清流縣 全椒縣 來安縣
和州 歷陽縣 含山縣 烏江縣
壽州 下蔡縣 壽春縣 安豐縣 霍邱縣 六安縣
濠州 鍾離縣 定遠縣
潁州 汝陰縣 潁上縣 沈丘縣 萬壽縣
亳州 譙縣 蒙城縣 城父縣 永城縣 鹿邑縣 衛真縣 酇縣
宿州 符離縣 蘄縣 零璧縣 臨渙縣 虹縣
廣德軍 廣德縣 建平縣
無為軍 無為縣 廬江縣 巢縣

元朝

13世紀,蒙古人用了68年時間征服漢地九州。元朝初期,安徽屬江淮行省;後劃江而治理,長江以南與蘇南浙江福建同屬江浙行省,長江以北與蘇北河南湖北北部同屬河南江北行省

附郭縣
廬州路 合肥縣 和州、無為州、六安州 合肥縣、梁縣、舒城縣、廬江縣、歷陽縣、烏江縣、含山縣、無為縣、巢縣、六安縣、英山縣(英山位於今湖北省境內)
安慶路 懷寧縣 / 懷寧縣、桐城縣、望江縣、太湖縣、宿松縣
安豐路 壽春縣 濠州 壽春縣、安豐縣、霍丘縣、懷遠縣、下蔡縣、蒙城縣、定遠縣、鍾離縣
太平路 當塗縣 / 當塗縣、蕪湖縣、繁昌縣
寧國路 宣城縣 / 宣城縣、涇縣、南陵縣、太平縣、旌德縣、寧國縣
廣德路 廣德縣 / 廣德縣、建平縣
池州路 貴池縣 / 貴池縣、銅陵縣、青陽縣、石埭縣、東流縣、建德縣
徽州路 歙縣 婺源州(位於今江西省境內) 歙縣、績溪縣、休寧縣、黟縣、祁門縣
汝寧府 汝陽縣 信陽州、光州、息州、潁州(僅潁州位於今安徽省境內) 汝陽縣、新蔡縣、真陽縣、確山縣、遂平縣、西平縣、上蔡縣、信陽縣、羅山縣、定城縣、光山縣、固始縣、沈丘縣、太和縣、潁上縣(僅後三縣位於今安徽省境內)
歸德府 睢陽縣 徐州、邳州、亳州、宿州(亳州、宿州位於今安徽省境內) 睢陽縣、寧陵縣、下邑縣、鹿邑縣、永城縣、下邳縣、睢寧縣、宿遷縣、靈璧縣、譙縣、城父縣(僅後三縣位於今安徽省境內)
淮安路 山陽縣 泗州、海寧州、安東州 山陽縣、清河縣、桃園縣、鹽城縣、沭陽縣、朐山縣、贛榆縣、臨淮縣、盱眙縣、天長縣、虹縣、五河縣(僅後三縣位於今安徽省境內)
揚州路 江都縣 泰州、通州、真州、滁州(僅滁州位於今安徽省境內) 江都縣、揚子縣、海陵縣、泰興縣、靜海縣、如皋縣、六合縣、清流縣、來安縣、全椒縣(僅後三縣位於今安徽省境內)
元 河南江北行省,江浙行省統治下的安徽

明朝

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南京建立明朝,收復漢地九州。由於定都南京,現今的江蘇省和安徽省直屬中央六部管理,稱為「直隸」。該區域跨長江和淮河南北,首次將經濟和文化差異很大的廣闊地區,包括今安徽北部朱元璋洪水頻繁的家鄉鳳陽,今安徽南部多山的徽州,和今江蘇南部以富裕著稱的太湖流域,都劃歸同一個行政區管轄。

明太祖定鳳陽為中都,一度考慮遷都於此,後來放棄這個計劃,只建成陵墓和一部分城牆。明代在安徽境內共設有7個府,其中4個位於長江以南:徽州府寧國府太平府池州府;2個位於長江北岸:安慶府廬州府;而整個淮河流域只有鳳陽府一府。長江南岸的蕪湖縣在明朝發展成新興的經濟中心[來源請求]崇禎八年(1635年)李自成部攻陷鳳陽,掘明朝皇室的祖墳,焚毀朱元璋曾經出家的「皇覺寺」。

附郭縣 散州、廳
安慶府 懷寧縣 / 桐城縣 潛山縣 太湖縣 宿松縣 望江縣
徽州府 歙縣 / 休寧縣 婺源縣 祁門縣 黟縣 績溪縣
寧國府 宣城縣 / 寧國縣 涇縣 太平縣 旌德縣 南陵縣
池州府 貴池縣 / 青陽縣 銅陵縣 石埭縣 建德縣 東流縣
太平府 當塗縣 / 蕪湖縣 繁昌縣
廬州府 合肥縣 六安州 無為州 舒城縣 廬江縣 巢縣 英山縣 霍山縣
鳳陽府 鳳陽縣 潁州 泗州 亳州 壽州 宿州 臨淮縣 懷遠縣 定遠縣 鳳台縣 靈璧縣 盱眙縣 天長縣(從揚州府劃入) 五河縣 虹縣 潁上縣 霍邱縣 太和縣 蒙城縣
廣德直隸州 / / 建平縣
滁州直隸州 / / 全椒縣 來安縣
和州直隸州 / / 含山縣

清朝

順治二年(1645年),軍攻占南京,將南直隸改為江南省,最初設一位江南布政使司(駐江寧府),以及三巡撫(江南巡撫鳳廬巡撫操江巡撫)。根據康熙年間的《大清會典》,布政使為一省之長。因此江南布政使的到任,可以認為江南省成立。

順治十八年,江南布政使分為兩位,分駐江寧府蘇州府。右布政使轄寧、鎮、蘇、松、常,左布政使轄餘下地方。然這兩位布政使仍冠以「江南」頭銜,所以不可能認為江南分省。

康熙五年,江南右布政使增領揚州府淮安府徐州,左布政使則相應減少。因此左、右兩布政使轄境已經和現在安徽江蘇兩省十分接近。康熙六年,左、右布政使分別改為安徽布政使江蘇布政使(這是「安徽」、「江蘇」這兩個省名出現之始),依然分駐江寧府蘇州府,但江寧府本身屬於江蘇布政使轄境。此後,清代典籍裡面「安徽」、「江蘇」出現次數逐漸增加,但「江南省」字眼仍十分常見。康熙朝也並未有記載「分省」。所以這裡的兩個布政使轄境還只是兩省的雛形罷了。另外,康熙二十九年,分定江南、浙江洋汛嵊泗地域劃歸江南省江蘇布政使司崇明縣

乾隆二十五年,安徽布政使江寧府前往安慶府。同時,江蘇布政使一分為二——江寧布政使(駐江寧)和江蘇布政使(駐蘇州)。江蘇省境內形成了一巡撫兩布政的格局。不過,從清朝中期開始,巡撫逐步取代了布政使成為一省之長,所以江蘇內部分兩個布政的情況並不被認為是「分省」,畢竟名義上還有「江蘇巡撫」統轄坐鎮。至此江蘇、安徽兩省官僚體系完全定型,在清代文獻中出現頻率逐漸高過「江南」的頻率,因而坐實了分省的事實。

晚清時期,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安徽南部是其主要糧食和軍事基地,在曾國藩湘軍陳玉成的太平軍反覆拉鋸戰中,安徽南部流失大部分人口,經濟遭到嚴重打擊,戰後從河南、湖北居民移居皖南,文化習俗有所改變。同時期,捻軍也發源於貧困而土匪橫行的安徽北部。李鴻章在合肥附近招募淮軍赴江浙作戰。太平天國之後淮軍成了清朝的一支重要力量。

附郭縣 散州、廳
安慶府 懷寧縣 / 桐城縣 潛山縣 太湖縣 宿松縣 望江縣
徽州府 歙縣 / 休寧縣 婺源縣 祁門縣 黟縣 績溪縣
寧國府 宣城縣 / 寧國縣 涇縣 太平縣 旌德縣 南陵縣
池州府 貴池縣 / 青陽縣 銅陵縣 石埭縣 建德縣 東流縣
太平府 當塗縣 / 蕪湖縣 繁昌縣
廬州府 合肥縣 無為州 舒城縣 廬江縣 巢縣
鳳陽府 鳳陽縣 壽州 宿州 懷遠縣 定遠縣 鳳台縣 靈璧縣
潁州府 阜陽縣 亳州 潁上縣 霍邱縣 渦陽縣 太和縣 蒙城縣
廣德直隸州 / / 建平縣
滁州直隸州 / / 全椒縣 來安縣
和州直隸州 / / 含山縣
六安直隸州 / / 英山縣 霍山縣
泗州直隸州 / / 盱眙縣 天長縣 五河縣

民國

民國元年(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成立,安徽首任都督兼民政長是同盟會員柏文蔚。民國二年(1913年)7月二次革命,安徽宣佈獨立,反對袁世凱。失敗後柏文蔚流亡日本,袁世凱命倪嗣沖為安徽都督兼民政長。倪嗣沖都皖8年。民國九年(1920年)直皖戰爭皖系失敗,9月倪被解職。張文生任安徽督軍,許世英任省長。民國十一年(1922年)10月,馬聯甲任安徽督理軍務。以後歷任安徽地方最高長官的還有王普(倪嗣沖女婿)、王揖唐呂調元姜登選陳調元。民國十四年(1926年),陳調元歸順北伐國民革命軍。民國十六年(1927年)國共分裂之後,安徽西部的大別山區成為紅軍武裝割據的地區之一。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安徽成了日軍汪精衛政權國軍中國共產黨新四軍勢力交錯的地方。1940年,在安徽南部的涇縣,發生國共衝突的皖南事變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日本投降後,國民政府把安徽省會從安慶遷往合肥。民國三十七年至三十八年(1948年至1949年),安徽北部地方是國共內戰期間徐蚌會戰的主戰場。此役國軍被殲55萬人,中共控制了安徽省長江以北地區。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4月15日,中共成立皖北行署區,管轄其統治區。4月27日,國軍獨立團團長胡廣益聯合屯溪警保大隊長方師岳投靠中共。4月29日,共軍進駐屯溪。5月7日,中共成立皖南行署區,轄安徽江南地區。

1912年,津浦鐵路全線通車,與淮河航線交匯處的蚌埠成為一個新興城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50年代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安徽一度以長江為界分為皖北和皖南2個行政公署(省級)。1952年又重新合併。省界有小幅的調整:徽州婺源縣劃歸江西,盱眙縣泗洪縣劃歸江蘇,作為交換,江蘇徐州的蕭縣碭山縣劃給了安徽。但這又使得天長縣成為伸入江蘇境內的一個鍥子。

1960年代

在1959-1961年的三年大饑荒時期,安徽省的非正常死亡人口達到633萬人,占災前人口3446萬人的18.37%,其比例居中國各省的第一位[1]

經歷了「大躍進」和緊接著的「文化大革命」後,安徽的農村生產力遭到很大破壞,延續20多年的"大鍋飯"使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受到嚴重挫傷,也極大地束縛了農業生產力的發展。

1970年代

1978年,鳳陽縣小崗村是「包產到戶」的實驗區。

1980年代

1980年代,安徽中南部就以鄉鎮企業著稱。但鄧小平發展沿海改革開放政策,安徽失去了毛澤東論十大關係中的沿海省份的定位,被華東其他沿海省份遠遠拋在後面,成為中部經濟區

1990年代

1990年代開始,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得到重視,但是安徽東部地區一直沒有能進入長三角經濟區,只有黃山市以觀察員的身份參與一些旅遊方面的分工合作。[2]

1991年5、6月間,中國共有18個自治區直轄市發生水災,5個省、自治區發生嚴重旱災。災害最重、損失最大的是遭到洪水侵襲的安徽省和江蘇省。據當時初步統計,安徽省受災人口達4800多萬人、佔全省總人口近70%,因災死亡267人,農作物受災面積430多萬公頃,各項直接經濟損失金額將近人民幣70億元。

21世紀

中國實施中部崛起政策後,安徽經濟有一定的提高。合肥市馬鞍山市黃山市等安徽城市也陸續加盟長三角經濟區。2010年1月12日,國務院批覆《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規劃》。

參考文獻

  1. ^ 曹樹基,《大饑荒:1959-1961年的中國人口》,香港時代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版
  2. ^ 黄山市与长三角. [2009-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