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姚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姚瑩
大清廣西按察使
籍貫安徽省安慶府桐城縣(今屬樅陽縣域)
族裔漢族
字號字石甫,一字明叔
號東溟、展如、幸翁、展和
室名十幸齋、中復堂
出生乾隆五十年(1785年)
安徽省安慶府桐城縣(今屬樅陽縣域)
逝世咸豐三年(1853年,68歲)
廣西
出身
  • 嘉慶十三年戊辰科進士
經歷
  • 福建漳州府平和縣知縣 1815-1817
  • 福建龍溪縣知縣 1817-1819
  • 福建臺灣縣知縣 1819-
  • 福建海防同知 1819-
  • 噶瑪蘭通判(署) 1821-
  • 江蘇金壇縣知縣
  • 江蘇元和縣知縣
  • 江蘇武進縣知縣
  • 江蘇高郵州知州
  • 淮南監掣同知
  • 淮南鹽運使
  • 福建臺灣兵備道 1838-1843
  • 按察使銜 1838-1843
  • 雲騎尉 1842
  • 四川蓬州知州
  • 湖北武昌鹽法道 1851
  • 廣西按察使 1851-1852
  • 賽尚阿軍翼長 1851-1852
著作
  • 《中復堂全集》 98卷
  • 《東槎紀略》 5卷
  • 《康輶紀行》 16卷
  • 《寸陰叢錄》 4卷
  • 《識小錄》 8卷
  • 《東溟文集》 26卷
  • 《後湘詩集》 20卷
  • 《東溟奏稿》 4卷
  • 《遺稿》 5卷
  • 《遺稿續編》 3卷
  • 《姚氏先德傳》

姚瑩(1785年—1853年),石甫,一字明叔展和晚號幸翁安徽桐城(今屬樅陽縣域)人[1],清朝政治人物,官至廣西按察使。

生平

初入仕途

姚瑩為姚鼐姪孫。以文見長,為桐城派學者之一。嘉慶十二年(1807年)中舉人,嘉慶十三年(1808年)聯捷進士。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被派往台灣擔任海防同知道光元年(1821年)因故貶至噶瑪蘭(今宜蘭縣)任通判。他將從台南一路前往噶瑪蘭就任旅途之見聞、記述成〈臺北道里記〉一文。道光十二年(1832年)調江蘇武進知縣。

鎮守台灣

道光十八年(1838年)擢升按察使銜分巡台灣兵備道,成為台灣最高軍政官員。姚瑩上任台灣道之後,治績頗佳。是少數能洞悉亂源,並提出解決之道、建立事功的清朝駐台官吏。[2] 道光二十年(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他奉命嚴加鎮守台灣。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強颱風致英船 Nerbudda 號失事(船員歐人29名,菲人5名,印人240名),台灣兵備道姚瑩與台灣鎮總兵達洪阿,於鴉片戰爭並未與英軍作戰,卻將此船加上怡和洋行Ann號之船難獲救人員虛報戰功為戰俘並押往台灣府。道光二十一年(1842年)8月,除含船長的9名英國軍官、2名漢人及病死獄中者之外,兩船其餘197人全部被斬殺[3],是為「吶爾不噠」號事件

不過,除此說法外,亦有多項文獻指出姚瑩實際曾與英軍激戰,並在大安之役[4] 立下戰功。[5][6][7]

任官四川

兩個月後,於鴉片戰爭戰敗的清帝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英國追究此事件之責任。隔年(1843年),姚瑩遂被送刑部審訊,但是,道光帝對此「冒功欺罔」的行為,卻輕饒,只關十二日即釋放,對外假降調四川而實為升遷。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他在對西康、西藏等地進行實地考察的基礎上,寫成《康輶紀行[註 1],該書介紹了英法俄印歷史地理情況,印度尼泊爾錫金入藏交通要道,以及藏傳佛教天主教回教源流等問題。

晚年職務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姚瑩因病回籍。道光三十年(1850年),清文宗即位,姚瑩再次被啟用,任湖北武昌鹽法道,升廣西按察使,署湖南按察使。咸豐三年(1853年)卒於任內。孫姚永樸

著作

著有〈臺北道里記〉、《東槎紀略[註 2]、《康輶紀行》、《中復堂全集》、〈上督撫言防海急務狀〉、〈節錄臺灣十七口設防狀〉、〈駁淡水守口兵費不可停給議〉。

〈臺北道里記〉、〈上督撫言防海急務狀〉、〈節錄臺灣十七口設防狀〉、〈駁淡水守口兵費不可停給議〉四篇文章,有被收入陳培桂淡水廳志卷十五上‧附錄一 文徵(上)》。

註釋

  1. ^ 輶,國音ㄧㄡˊ、yóu,輕便的車子。例如「輶軒」即是「古代天子之使臣所乘的輕便車子。」
  2. ^ 槎,國音ㄔㄚˊ、chá,木筏。

延伸閱讀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閱讀此作者作品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清史稿·卷384》,出自趙爾巽清史稿

參考資料

  1. ^ 中研院史語所:姚瑩. [2010-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2. ^ 謝貴文:清代臺灣循吏姚瑩的治安事功[永久失效連結]
  3. ^ 蔡石山著《Maritime Taiwan》及Joseph Beal Steere著《Formosa and Its Inhabitants》
  4. ^ 台灣記憶:台灣大事紀要,P178. [2012-0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13). 
  5. ^ 連橫編,《台灣通史》
  6. ^ 劉寧顏編,《重修台灣省通志》,臺北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
  7. ^ 顧力仁,《台灣歷史人物小傳》,台北市,國家圖書館,2003年。
官銜
前任:
胡振遠
台灣府台灣縣知縣
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上任
繼任:
徐鍔
前任:
沈汝瀚
按察使銜分巡台灣兵備道
道光十七年(1837年)上任
繼任:
熊一本
前任:
吳鼎昌
清朝廣西按察使
咸豐元年五月十九 - 咸豐二年
1851年6月18日 - 1852年
繼任:
許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