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人身攻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保羅·格雷厄姆的反駁金字塔

廣義而言,人身攻擊(personal attack; name-calling)指在溝通對話時,攻擊、批評對方個人因素相關之斷言或質疑;如人格、動機、態度、地位、階級或處境等。若進一步以此作為論證之基礎,而作出與前提不相關的結論,則是訴諸人身的謬誤。[1][2][3]

狹義的人身攻擊必須具備主體、客體、攻擊行為、實質損害發生,這四者缺一不可。如果沒有攻擊的人對受攻擊的人做出攻擊行為,這個行為必須有實質損害的發生,無法證明完成此行為並產生實質損害,是無法討論人身攻擊的。狹義的人身攻擊經常以謾罵的形式表現。[4][5]

然而在另一方面,只要沒有將品格批判當做駁論的理據,人身攻擊就沒有犯訴諸人身的謬誤;不論批判時用的言詞多麼激烈、多麼難聽、多麼不堪入耳、多麼讓人感到不悅都一樣。

作為認知偏誤和宣傳技巧

人身攻擊可以是一種認知偏誤宣傳技巧,宣傳家會使用人身攻擊的技巧來挑起受眾的恐懼,而受眾會因此在心中形成對特定人士、團體、信仰或信念的負面觀感,[6]這做法的目的,是在對事實真相的片面檢驗之外,挑起人們對相關事情的結論和行動。當一個人開始使用人身攻擊而非論證的技巧時,人身攻擊在反對一個信仰或信念方面,就成了理性以及根據事實的論據的替代品,且會成為辱罵性的訴諸人身論證的作為。[7]

政治和公眾意見中的人身攻擊

有時,政治人物會在政治宣傳或公眾活動中,使用人身攻擊,以獲取比對手更優越的地位,或者會用以抵禦對手及他人對自己的批評,很多時候,這種人身攻擊會以將對手貼上「不可信賴」、「缺乏誠信」等特質的標籤來進行,像例如指責對手搞「髮夾彎」就是一個例子。

常見的誤解

無理的辱罵或人身攻擊,本身並不算做辱罵性的訴諸人身謬誤,[8][9][10][11][12]僅僅在使用人身攻擊的人以此貶損對手的論證時,人身攻擊才算得上是謬誤;若並非用以貶損對手的論點,那在其他方面都相對良好的論證過程中所出現的人身侮辱,並不是人身攻擊的謬誤。

學者認為,只要沒有將品格批判當做駁論的理據,批判他人就沒有犯訴諸人身的謬誤。否則父母責罵子女,法庭判辭批評罪犯的操行,便全都犯上訴諸人身的謬誤了[13]。像是說某人「他在個人臉書上暗罵自己的父母和父母的家族,真是個不孝子!」之類的說法就不是謬誤,因為講這話的人沒有以此批判對方的任何論據。

例子

謬誤的例子

例一

XX法師是個政治和尚,所以他所主張的「從佛教因果報應的角度來看,這位政客是不能接受的」這種說法,當然也不可信。

「政治和尚」是個歧視語,即使未用於駁論,這說詞也是一個不合理的批判;而在此被用以指稱XX法師對政客的質疑無理,更是犯了人身攻擊的謬誤。

例二

那個女記者說自己被自己的上司、知名男性記者某甲給下藥性侵?我看那個女記者根本就是個蕩婦,自己搞「枕營業」不成,才講出這種話的吧?

「枕營業」一般指的是用性行為換取自身在職場上的成就的作為。論者用「蕩婦」、「枕營業」等說法羞辱、諷刺指控自己上司對自己下藥性侵的女記者,藉此質疑女記者的控訴是撒謊,或者女記者自己品行有缺失,因此沒資格做出這種控訴,是指責受害者,即使未用於駁論,這種說法也是不正當的;且這種言論除了可能涉及誹謗外,在此處被用以表示女記者的說法無理,更是犯了人身攻擊的謬誤。

不是謬誤的例子

種族歧視

侯景的話是在侮辱高澄,是一種人身攻擊,且就現代的觀點來看,這話構成種族歧視,但在沒有用以評論高澄的論點或作為的狀況下,侯景評價高澄的話並不是謬誤;另外由於高澄認同鮮卑文化之故,這也稱不上是謊言;然而因為侯景是就高澄的出身而非實際行為批判之故,因此這說法依舊不正當、不合理;但若侯景說「高澄不過是個鮮卑小兒,因此我不願當他的手下」就是犯了人身攻擊的謬誤,因為在這種狀況下,侯景拒絕高澄的理由,是「高澄是鮮卑小兒」,而不是因為高澄的人品或能力等和一個人是否值得效力相關的因素。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 Junie Moon (2012) Surviving the Predators Among Us
  2. ^ S. Nightshade (2016) A Pre-Book and a Victim's Guide to Surviving the Narcissist
  3. ^ 王洪主編. 逻辑导论 第2版. 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16-08. ISBN 978-7-5620-6828-0. 
  4. ^ Bailey-Rug C (2016) It's Not You, It's Them: When People Are More Than Selfish
  5. ^ Joseph Burgo (2016). The Narcissist You Know: Defending Yourself Against Extreme Narcissists in an All-About-Me Age
  6. ^ Reporting America at War - Propaganda Techniques (PDF). PBS. [February 28, 201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0-11-27). 
  7. ^ Andy McDonald, Lene Palmer. Propaganda Techniques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March 2, 2009,.,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8. ^ The Ad Hominem Fallacy Fallacy. Plover.net. [2013-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14). 
  9. ^ Logical Fallacy: Argumentum ad Hominem. Fallacyfiles.org. [2013-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5). 
  10. ^ Ad hominem fallac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Logical Fallacies, Formal and Informal, Independent Individualist.
  11. ^ AdHominem. Drury.edu. [2013-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18). 
  12. ^ Logical Fallacies» Ad Hominem (Personal Attack). Logicalfallacies.info. [2013-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1). 
  13. ^ 戎子由、梁沛霖合編,《李天命的思考藝術》,香港:明報出版社,1991年1月初版、1998年7月終定本。21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