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林秀俊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林秀俊
台北盆地汉人开拓者
通事
国家大清帝国
时代近代
茂春
天成、成祖
祖籍福建省漳州府
出生康熙三十八年闰七月十五日未时
(1699年9月8日)
大清帝国福建省漳州府漳浦县
逝世乾隆三十六年五月十四日午时
(1771年6月26日)
墓葬林秀俊墓
祠庙祭祀公业林成祖
亲属
父亲林族
养父林夜(二叔)
宋荫
侧室潘蛤也霍
林海庙(长子)
林海筹(次子)
林海文(三子)
林秀俊
汉字 林秀俊
白话字 Lîm Siù-chùn
台语罗马字Lîm Siù-tsùn

林秀俊(1699年9月8日—1771年6月26日)[注 1],字茂春,号天成,一号成祖福建省漳州府漳浦县石榴镇攀龙村人。1734年离乡渡台,在台北盆地地区从事开垦,曾担任淡水、大甲与后垅诸社的通事,并且再娶了平埔族女子潘氏为妾[1]

他在康熙末至雍正初的这段期间与陈鸣琳郑维谦共同兴筑大安圳,引大汉溪水灌溉土城,于乾隆七年(1742年)完工。而在这不久后,林秀俊又自己成立了垦号“林成祖”,经营遍及今台北(大加蚋堡)、板桥(摆接庄)、新庄(兴直堡)、土城、永和内湖[1],甚至苗栗大甲一带,为台湾开拓之先驱。

家庭

清康熙三十八(岁次己卯,公元1699年)年闰七月十五日未时,林秀俊诞生于福建省漳州府漳浦县,祖父林火昌(字色)育有族、夜、化、忠孝、德、政、租、权等八子。父亲林族为长子,林秀俊自幼过继予未婚配的叔父林夜作养子。林秀俊卒于乾隆三十六(岁次辛卯,公元1771年)年五月十四日午时,年73岁。

林秀俊成年后在漳浦故里与元配宋氏(名荫,谥慈惠) 结婚;并育有长子林海庙。渡台后,纳平埔族摆接社人潘氏(名蛤也霍,谥俭顺) 为妾,并另与潘氏育有次子林海筹、三子林海文,共计二妻三子。林秀俊长子林海庙家族人丁兴旺,世居于板桥后埔公馆(开基祖厝)、次子林海筹世居新埔公馆、三子林海文人丁最少,世居深丘公馆。位于板桥四川路一段87巷60号的“后埔馆”目前只保留正身砖造旧建物及右翼护龙,呈不完整格局,另有林氏大房宗祠设于40号址。位于板桥国光路197巷2、4号址的“新埔馆”为一三合院式建物,被拆除后;于1988年改建为公寓住宅,设有“九鲤湖仙公祖”和“林成祖公馆祠堂”。林秀俊家族在内湖设有“上公馆”和“下公馆”[2];“上公馆”由长房子孙居住,原址位于现国防医学中心域内,于1952年筹建陆军工兵学校时被政府征收后拆除,目前世出自长房林海庙派下的旁支仍散居在附近;“下公馆”由第二房子孙居住,原址位于粉寮,即林秀俊墓前百余米处,在基隆河截弯取直、市地重划时夷为平地。

林秀俊长孙、林海庙长子林登墀的墓园位在内湖白鹭山南麓;墓园坐西北朝东南,其墓碑书刻 :“金浦皇清待赠太学生登墀林公墓,嘉庆癸亥(1803年)年修,二大房子孙立 ”。

参见

注释

  1. ^ 农历岁次己卯年闰七月十五日,即西历1699年9月8日;农历岁次辛卯年五月十四日,即西历1771年6月26日。

参考来源

  1. ^ 1.0 1.1 陈仕贤. 《台灣的古墓》. 台北县新店市: 远足文化. 2007年10月: 49页. ISBN 978-986-6731-01-3. 
  2. ^ 赖御文. 低調宗祠 板新雙和開墾者的活見證. 聚传媒. 2024-02-26.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