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接堡
(重定向自擺接社)
擺接堡 | |
漢字 | 擺接堡 |
---|---|
白話字 | Pái-chih-pó |
台語羅馬字 | Pái-tsih-pó |
字面意思 | 「擺接」為台語音譯平埔凱達格蘭語地名Peitsie |
擺接一詞原為臺灣原住民平埔族社名,即原本位於今新北市板橋一帶之雷朗族擺接社,清治時期漢人移入擺接社域,形成漢人聚落擺接庄。至道光年間已以擺接作為堡名,是為擺接堡,範圍包括今新北市的板橋區、中和區、永和區之全部,土城區之大部分,及台北市萬華區之南部。
擺接堡西南邊為海山堡,西北邊為興直堡,東北邊為大加蚋堡,東南邊為文山堡[1]。
歷史
1642年至1661年間,由荷蘭人所編製的戶口表,已有擺接(荷蘭語:Pattai)的存在[2] 。依1654年的大臺北古地圖,擺接(荷蘭語:Paijtsie)被繪於今大漢溪的東南方,其範圍大約位於今日新北板橋一帶[3]。
1740年(乾隆5年),福建分巡台灣道劉良璧所修之「重修福建臺灣府志」,提到擺接庄為淡水海防廳淡水保下轄之一。以庄稱呼即表示在此之前,已有漢人進入此區進行開墾至一定規模而能成聚落。道光年間,擺接已作為堡名,屬淡水廳,轄有17庄。[4]
1895年(明治28年),臺北府改設臺北縣,擺接堡由台北縣直轄。1901年,改設臺北廳,擺接堡仍由台北廳直轄。至1920年(大正9年)改革地方制度,將轄區與海山堡合併為海山郡,擺接堡已不見於地方行政區劃。[2]
管轄街庄
清領淡水廳時期的擺接堡下轄一街十六庄[4]:
- 加臘仔庄、港仔嘴庄、芎蕉腳庄、龜崙蘭庄、枋寮街、新埔漧庄
- 南勢腳庄、後埔庄、員山仔庄、籐寮坑庄、冷水坑庄、社後庄
- 柑林陂庄、大安寮庄、員林仔庄、火燒庄、臼仔林溪州庄
- 今板橋區境內:枋橋街、後埔庄、四汴頭庄、湳仔庄、番仔園庄、沙崙庄、溪洲庄、深坵庄、埔墘庄、港仔嘴庄、下深坵庄、江仔翠庄、崁頭厝庄、新埔庄、社後庄
- 今中和區境內:漳和庄、中坑庄、四十張庄、外員山庄、員山仔庄、永和庄、南勢角庄
- 今永和區境內:龜崙蘭溪洲庄、潭墘庄、秀朗庄
- 今土城區境內:柑林陂庄、員林庄、清水坑庄、廷藔坑庄、埤塘庄、頂埔庄、媽祖田庄、大安藔庄
- 今新莊區境內:西盛庄
- 今萬華區境內:加蚋仔庄
擺接堡路
原為臺北縣土城市的防汛道路,由土城市民代表會徵詢居民意見,共同命名,於2008年拍板定案,正式把防汛道路土城段以老地名命名為「擺接堡路」[6]。北起板橋環河西路五段,南端於三峽匯入臺三線。緊鄰大漢溪及其上游三峽河。惟擺接堡路城林大橋以南路段,為昔日頂埔與沛舍坡為海山堡範疇而非擺接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