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东望洋山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东望洋山
圣母雪地殿教堂和东望洋灯塔

东望洋山(葡萄牙语:Colina da Guia),俗称松山,是澳门半岛最高的山岳,海拔90米(300英尺),南连若宪山。山名“东望洋”乃相对于西望洋山而言,葡萄牙语称呼则源自供奉于山上教堂的“导航圣母葡萄牙语Nossa Senhora da Guia”态像(Nossa Senhora da Guia;或译“指引圣母”)[1]。每年一度的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的赛道经过东望洋山海边马路,称为东望洋赛道。山下有松山隧道连接士多纽拜斯大马路新口岸

简要

古称琴山(因其形似卧),原为一荒芜山岗,东面临海。1622年建成炮台,旁侧另建有教堂与灯塔,其中灯塔为远东同类建筑最古者,澳门的经纬度座标就是根据该灯塔的座标而定,现今这3座建筑均为澳门历史城区一部分。19世纪澳葡政府在此广植松树,故被称为松山。后更开辟公园,成为澳门重要市肺。1920年代东麓填海成新口岸,至今广厦林立。

历史文物

松山上的火炮及防空洞

景观危机

2006年8月8日,土地工务运输局(公务局)公布计划对罗理基博士大马路加思栏马路一带等地点进行整治方案;16日,行政长官何厚铧批示废止十多年前制订的《外港新填海区都市规划章程》。[2]

本地媒体在报道方案时特别指出山边多个地段的建筑物的标高情况,其中第134地段的建筑物高度达到海拔135米,旁边多幅地段的建筑高度由99点9米至90米不等。有文化界人士担心一旦落实,将可能引发环境保护及社会公共卫生危机,更会影响澳门的人文景观。

文化局于2007年1月23日表示,目前正与工务局商讨有关问题,但强调工程的审批工作,由工务局负责。1月28日中联办发表声明,主动降低其新办公大楼高度。而由关注人士组成的“护塔连线”在2月4日举办文化行动讨论城市景观问题。6月12日,澳门特区政府表示东望洋山山脚的建筑物高度限制,会重新依照前澳葡政府所订出的限高,已批出图则的建筑物,政府会与发展商进行沟通,要求减层,可以从覆盖率和容积率等方面补偿。[3]

参考资料

引用

  1. ^ 澳山、东西望洋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澳门虚拟图书馆
  2. ^ 口頭質詢時相機問題 (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 [2024-06-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6-21). 
  3. ^ 澳门日报,《罗理基松山脚建筑限高90米 》,2007年6月13日。

文献

  • 《澳门掌故》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