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讨论:SzMithrandir
“你知道吗?”已经更新
恭喜您!您最近创建或大幅改进的条目蒸汽重整经推荐后,获选于首页作新条目展示。如果希望推荐其他您关注的条目,欢迎前往Wikipedia:新条目推荐/候选提名。在您创建或大幅改进的所有条目中,总计有6篇条目获推荐作首页新条目展示。 |
6 |
欢迎您参与下列化学主题:
- 化学兴趣小组:在这里签名,使对化学有兴趣的维基人方便合作。
- 化学首页:欢迎您浏览或参与更新,使维基百科的化学领域就像元素世界一样多采多姿。
- 化学专题:这是一个指引维基人编写化学条目的专题(Wikipedia:专题/分子和Wikipedia:专题/元素)。
如果您对化学主题感兴趣并愿意在此主题做出贡献,请在您的用户页中加入:{{User chem}}
存档 |
---|
|
Re:关于Wikipedia:大学专题
谢谢关注。我觉得分设几个专题是个好主意。我准备先去把中国的分专题搭起来。不过,因为曾有过一所中国大学,专题的名字叫“中国大学专题”会不会有歧义?或者叫“中国高校专题”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学专题”或“中国大陆大学专题”?--如沐西风(留言) 2014年6月19日 (四) 05:18 (UTC)
已经创建了Wikipedia:中国高校专题,但是暂未完成。欢迎继续关注。祝好~--如沐西风(留言) 2014年6月19日 (四) 06:15 (UTC)
Re:关于中国高校条目的编写与评级
我其实觉得那个讨论不大恰当。原因之一,现今中国高校的组织结构比较混乱,有的系属于学院,有的系不属学院,比如北京大学中文系不属于任何一个学院。如果规定只能写到学院一级、系的内容写到学院里面,那中文系的条目只好不写了,而且还不知道写到哪里。原因之二,中文维基现在已经有通用的关注度指引(维基百科:关注度,可能那个讨论的时候还没有),已经大概规定了哪些条目该收哪些不该收。很多学院缺乏关注度,不该建条目;好多系有足够的关注度,可以收入维基百科。我觉得,现在来看那个讨论没有太大的意义。实际操作可以依照关注度指引。
评级的事情是我最近完成的。质量评级的标准,使用的是维基通用的{{Grading scheme}},并非只看条目的长度定级。初级的标准是“正在发展的条目,但是非常不完整,并非常缺乏可靠来源”。我在具体操作中,主要看两方面:既看条目内容是否完整(校史、教学与科研、校园、校友、校园文化等内容是否都有涉及,或者涵盖了这几大内容中主要的部分),又看是否有适当的参考资料支持(实际操作时我取的标准是大约二十个参考资料;如果参考资料不够,条目再长的话最高也只能评为初级)。当然,评级也不拘于这两方面。评级的时候还会关注其它问题。比如说,很多大学条目会用点列的方式来介绍校史,例如中国农业大学、东北大学 (中国)等。我操作的时候,一旦发现条目里有一大块的内容采用这种方式介绍,一般最高给一个初级。格式混乱、类似广告宣传的条目,最高也就给一个初级。我今年四五月份给Wikipedia:国家和地区专题近三百条目评级,大概也是根据类似的标准。之前给山西专题等项目评级,那时经验还不太足,评级标准和今天不一样,可能会把质量级别评高一些。
个人以为,校史、校园、教学与科研三部分都很重要。但是,教学与科研部分感觉大多数中国高校都差不多,少数的高校会有一些培养模式的创新、杰出的科研成果,有足够的文章可做;介绍学校实力的时候,恐怕又不得不列出各种排名,给各种数字(院士几名,长江学者几人等等),多少有些乏味。校园可写的也未必很多,感觉中国高校里校园有特色的似乎就那么十几家。校友一节,似乎是很容易写的,问题下面会说。
给这个专题评级有很多感想。当时评完211大学之后,看到统计数字,感觉这是维基百科里质量比较差的专题,中文维基上关注中国高校条目的人似乎是太少了。缺参考资料、格式混乱、类似广告宣传这些问题已经说过。散列内容也是个大问题,很多大学的校史部分不是连贯的段落,介绍专业的时候也用列表,介绍知名校友的时候还是用列表。大多数条目缺欠组织,写校史的时候纯粹按年份排列每一件事情;介绍院系设置的时候把每一个院系的名字列一通;介绍知名校友的时候给一个长长的列表;章节设置不合理等等。我个人所知有限,评论未必恰当。--如沐西风(留言) 2014年6月30日 (一) 03:39 (UTC)
- 嗯,文风也很关键。严格按方针来说,媒体新闻、学校网站等较可靠的来源都不说的没法写进去,论坛上的东西不能随随便便放到维基上来。(维基百科:可供查证、维基百科:非原创研究)所以,非知名高校的条目很难写……但是,真放到条目里面去,一般也没有人管。除非要拿着评优良条目、特色条目(评DYK好像都没人管这个)。严格按规定的话,所有东西都得有可靠来源,所以“约翰·波拉尼仍在Toronto任教”需要引用来源……
- 懒得弄分账号了,刚才查了一下方针,似乎这样是可以的,但是登录来登录去好麻烦……好在评级也快完成了。--如沐西风(留言) 2014年7月5日 (六) 07:53 (UTC)
凝聚体物理学
您好!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官方网页入口是这里,不需要登记即可进入使用,凝聚体物理学的英文术语是“condensed matter physics”。只要输入这英文术语即可找到相关信息。祝编安!--老陈(留言) 2014年9月23日 (二) 04:53 (UTC)
Reftag 的简繁体标记
大陆新闻的话,繁体来源能否省略呢?似乎繁体没什么难以理解的?--Fantasticfears(留言) 2015年1月1日 (四) 14:23 (UTC)
- @Fntasticfears::我觉得还是保留吧,这样可以比较明显地看出哪些是港台媒体的报导。---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1月1日 (四) 14:31 (UTC)
Map File:欧洲 - 1815.svg
map is now update - more hints on my discusion-site --Francis McLloyd(留言) 2015年1月3日 (六) 16:38 (UTC)
参考语言声明
- 您好!
- 看了阁下于加州-麻省理工学院竞争条目内所作出的编辑,有所思考。我平时习惯将非中文的参考标上语言声明,但您是指若该参考之语言与事物所在地的母语相同则无需此举?可是,我看见德国条目里标示了德文参考。还是说非中、英文的才需要作出声明?
- 谢谢!-- Biomedicinal(联系)2015年1月6日 16:12:30(UTC)
- @Biomedicinal:
- 其实我只是为了版面整洁,从注释本身就能看出来来源是中文还是英文,就没有必要了。
- 如果是其他语言的话,我也觉得没完没了的标识不可取。我看了一下德国,明显有不少引用也是德语却没有标出;但从另一方面看,真的有必要注明吗?
我相信能上网在维基百科搜索并且懂得查看引用的读者,多少应该懂一点英文吧?跑题了,主要是跟这个国家相关的内容,肯定主要是引用该国语言的来源。—— 反倒是英文来源占少数,可以标上。 - 很多时候这些东西都是约定俗称,也不一定我说的就对。我专门去看了一下en:Poland,发现也是只有偶尔的一些引用被标上了语言,德语(此处是第三方语言)标出来我倒是挺同意的。
- 希望我的想法能有帮助,能抛砖引玉 :) ---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1月6日 (二) 18:06 (UTC)
- 确实很难有划一规定。或许可以试试只将占少数的语言标示出来。谢谢关注了!Biomedicinal(联系)2015年1月7日 08:59:00(UTC)
谢谢访问和留言
谢谢访问和留言。阁下感兴趣创建的化学和材料学等条目同样很可赞的和重要基础的。可再生能源等等条目都是我很感兴趣的方向,英文Wiki特色文章和条目等信息非常丰富,但是,中文Wiki的特色文章等信息却不多。我只是喜欢做些英文翻译工作。-- Joeinwiki(留言) 2015年1月31日 (六) 21:04 (UTC)
Re:城际列车 (德国)线路列表
您好!首先,城际列车 (德国)是一个名词(条目),以便与城际列车的统称作出区分。因此城际列车 (德国)线路列表是城际列车 (德国)的线路列表,如果把括号后置,感觉指向性便没有那么精准。当然,我认为也可以建立城际列车线路列表 (德国)并重定向至原条目,不知您觉得如何?顺祝编安。-- 慕尼黑啤酒 畅饮 2015年2月12日 (四) 03:32 (UTC)
- @慕尼黑啤酒:好吧如果你有意严格统一“前缀”的话就这样吧;只是觉得这种括号前后的 spacing十分。。奇怪 _(:3”∠)_ ---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2月12日 (四) 03:48 (UTC)
Re: “人论”
- 诗歌之“人论”一译名,非余之独创者也。
- 维基中文百科命令禁止使用假 蓝 链 。--苏言竹者(留言) 2015年2月15日 (日) 04:55 (UTC)
- @苏你妹~:我记得不是这样的。假蓝链主要是说的[[:en:link|链接]]这样的欺骗性的链接,如果是[[:en:link|link]],是可以的。另外见楼下Wastion Wang 的留言。--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2月15日 (日) 08:17 (UTC)
关于蒲柏诗作 An Essay on Man 的中文译名鄙人的意见
您好!
关于此,我在因特网上查询了一些资料,发现:使用《人论》的译称是最普遍的也是最权威的:
- 首先,中文维基百科亚历山大·蒲柏在第六段中所用译名就是“人论”,其特别标注1734年,符合英文维基百科的记述;
- 《蒲柏诗歌研究》(该书由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马弦编著)中第四章名称“《人论》中的宇宙秩序”即指An Essay on Man;
- 另外在一些网页上也是使用的这个中文译称:
- “汉译第一首英文诗”二三事(第二页);
- 谈蒲柏 ( “ 《蒲柏诗歌研究》将蒲柏各时期的代表诗作……”一段,直接采用的是《蒲柏诗歌研究》的译名)
- “汉译第一首英文诗”二三事(第二页);
值得一提的是:
- 正如阁下在苏你妹的讨论页中指出,与这首诗同名的还有德国人恩斯特·卡西尔所著之书,中文译名同为《人论》。鄙人认为:相同的外文名称翻译成相同的中文名称没有什么不妥之处,且已有学者在研究蒲柏诗歌的时候采用了《人论》这个译称。
- 但是阁下同样注意到,现(UTC+8 2015年2月15日15:06)有维基百科条目中已有人论一条:“人论是基督教中讨论人的神学理论。”针对这一情况,鄙人建议可以采取“[[人论(诗歌)|人论]]”的方式进行编辑,则显示红链人论;若要显示绿链,则可以“{{link-en|人论(诗歌)|An Essay on Man }}”。若阁下有余力,则可以建立人论消歧义页,并在两个人论条目的顶部添加消歧义提示(我没有尝试过,也许是自动添加之类的)。消歧义是维基百科在处理同名条目时的重要方法。
综上,鄙人赞成苏你妹原先采用的中文译称“人论”。 附:马弦.蒲柏诗歌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ISBN:9787509743119
祝编安!SpringEast•东(留言) 2015年2月15日 (日) 07:16 (UTC)
- @Wastion Wang:多谢垂注,敝人没有完全搜索清楚。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还真的有必要消歧义:
- 请阁下务必注意名字空间之 XX_(YY) 空格+半角括号之格式,勿使用全角括号。以及,我觉得(诗歌)(书籍)也许有点笼统?但似乎又比突兀的人名要好?我还没想好。
- 敝人这里先休息了;但这两日之内会完成消歧义——只不过我不会使用机器人,目前人论有大量链入页面,还得找到机器人统一替换。祝编安 --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2月15日 (日) 08:07 (UTC)
- @SzMithrandir:鄙人最近正在学习维基百科标点符号使用规则,看来没有合格(哈哈哈)…
鄙人认为,阁下现在编辑工作仍应放在第一代开尔文男爵威廉·汤姆森上,其他细节鄙人乐意帮助!
预祝新春大吉,羊年如意!SpringEast•东(留言) 2015年2月15日 (日) 08:24 (UTC)
留个言
曾经的一位波兰历史的优秀翻译家已于2013年离开,人世沧桑,没有人来填补这个领域了,哎╮(╯▽╰)╭。--苏言竹者(留言) 2015年2月23日 (一) 08:57 (UTC)
疑问
留意到你好像是一律把脚注位置改为句号之前,请问这样的编辑是有什么意义吗?--578985s(留言) 2015年10月24日 (六) 13:55 (UTC)
- @578985s:你好,感谢关注!请参考WP:REF的“来源标示位置”段落,和H:REF的“格式指引”段落。这几句话,算是凝聚了社群(近几年)的经验和多次讨论吧;楼上有人给过我好主意勋章,你可以顺藤摸瓜找一下去年的讨论。 我具体说一下我的个人看法:放在句读之后,很显然是英文的做法,英文才有这个条件,有空格;而中文是没有空格的,顶那岂不就成了顶在下一句/下半句话上了?这难看死了,hideous。至于“若对某段内容标示来源,请附加在该段落最后的句号(或标点符号)的后面”这种情况,说实话,很少;偶尔我也会碰到,我就保留了,但一般都是成片的,规律性的,比如林晓霖和(我改动之前)张梅。 我可能对美观方面比较强迫症吧,尤其是看到zhwiki比enwiki不仅内容差,格式排版也差,我觉得很着急。“对了,我就顺便“提一句”,像←这样的两个全角标点连起来的情况,在Microsoft Word里边是可以自动叠在一起的;可惜现在html框架里似乎无法做到呢。最麻烦的算是带引号的情况了;因此,我会打破逻辑上的规则,强行把最后的句号拉到引号外面,把ref包里面进去;可以参考林彪”前置。 先说这么多,有想法欢迎交流。祝编安。--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10月24日 (六) 18:17 (UTC)
- 谢谢你的详解,在看了上面的话后,让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在“若对某段内容标示来源,请附加在该段落最后的句号(或标点符号)的后面”这句话中,“某段内容”这个说法好像有歧义,可以是指一个完整的自然段(即是条目段落所说的那种),或者是指多个相继的句子。我一直以来都理解为后者,但按照你的意思则应该是指前者?--578985s(留言) 2015年10月25日 (日) 04:38 (UTC)
- @578985s:是指自然段啦。如果自然段中的“一段内容”引用的是一个,那也许该分段了。 我个人的习惯是,避免过度使用ref标注,只在关键点上标出(重要的事实性内容)即可,剩下的可以默认是参考资料里的一般内容,自然地连成一片吧。当然有些精品条目(优特),需要特别的严密,这时候就只能不停地标了。--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10月26日 (一) 02:36 (UTC)
- 那举个栗子,如果在优特条目里一个自然段的中间部分,有三个相继句子(aaa。bbb。ccc。)被同一来源所支撑。按照WP:REF应该把脚注标在哪(几)处?--578985s(留言) 2015年10月27日 (二) 13:56 (UTC)
- @578985s:并没有相关的“法定”规则吧。有两种思路:一种是放松型,随便挑一句重要的引用上就好,假定其引用在上下文中“摊开了”,我觉得按逻辑一般是放在第一句结尾,读者也方便;另一种是严密型,每句话都引上,这种多见于GA/FA条目。--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10月27日 (二) 16:56 (UTC)
- 也就是说,第一种是(aaa[1]。bbb。ccc。),而第二种是(aaa[1]。bbb[1]。ccc[1]。)这样吧?我觉得不同读者的逻辑还真可能有差异…比如我会觉得脚注所对应的内容只能前溯,而不能后溯。因此在第一种情况,我就只会觉得[1]是对应aaa一句了。如果参考来源一节有个[?]的按纽,可以让读者知道主编是怎样处理脚注的,可能会较好。(好像想得太远了)--578985s(留言) 2015年10月27日 (二) 17:33 (UTC)
- @578985s:那太纠结太琐碎了...如果有什么想要说明的,其实应当尽量用平文、完整句子去行文,光明正大地在正文说清楚;过度注释什么的还是不可取啊,
虽然很多人文社科的原著中,学者们就时不时来一个“5行正文20行注解”的情况。百科还是要明朗一点。--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10月27日 (二) 17:39 (UTC)
- @578985s:那太纠结太琐碎了...如果有什么想要说明的,其实应当尽量用平文、完整句子去行文,光明正大地在正文说清楚;过度注释什么的还是不可取啊,
- 注释多了确实看起来有点头大,那个[?]我倒不是打算用作再细加说明的,只是解释一下脚注的格式(比如,“在本条目,脚注一律置于所援引句子与句号之间…”),以方便读者搞懂脚注的对应范围。--578985s(留言) 2015年10月27日 (二) 18:01 (UTC)
- @578985s:可以看一下纳粹德国的格式,十分简洁,参考文献直接注明“除非特别标明,下列皆为英文文献”,省去了|language= 变量的无谓填写;相应地,你也可以考虑在{{reflist}}的上方插入一句话“...”以表明你的意思。不过(※)注意,社群中尚未有人如此编写,阁下可能会被认为是错误的用法。--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10月27日 (二) 18:34 (UTC)
- [?]什么的只是一时的暇想啦。 囧rz……--578985s(留言) 2015年10月27日 (二) 18:58 (UTC)
军衔
您好!感谢邀请!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条目使用哈佛式注释纯粹是为了好看,您不一定要参照我的来。另外这阶段事情比较多,可能没空放在维基上,如果阁下愿意跟进军衔类当然是最好的,届时如有需要再找我好了。祝好!——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10月27日 (二) 02:14 (UTC)
有关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改名问题
有关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改名问题,我研究一下是否改为两栖爬虫动物专题,可以的话那就以两栖爬虫动物专题来做为新名称,谢谢。麦兜(留言) 2015年11月13日 (五) 03:40 (UTC)
中国大陆方面我不知道是用哪一种;台湾这边是用两栖爬虫动物,我是同意改名,以专题名称不要变化前提来说,来统一1个名称好了,这样后面有人要加入比较好做事。麦兜(留言) 2015年11月13日 (五) 04:25 (UTC)
光度函数
WP:MOS#.E7.A9.BA.E6.A0.BC,不惜编辑战也要加空格?--Jimmy Xu 论 2015年11月15日 (日) 00:10 (UTC)
@Jimmy Xu:我只讨个公道,无意编辑战。别的空格不说,请问句号,跟在math(LaTeX)后面,能看?到底是句号,还是subscript?这是不是一种视觉污染?
- 如果阁下是提醒我尊重WP的法律,那我也许应该走客栈方针讨论的程序。tk这人屡教不改,他就算自动编辑技术再厉害又有什么用?他模板都能给你screw up(参见我提报的“当前的破坏”)。-- SzMithrandir ❈ Ered Luin ❈ 2015年11月15日 (日) 00:16 (UTC)
- 至少该条目的编辑完全看不到问题,反而是阁下的回退在反复违反MOS。--Jimmy Xu 论 2015年11月15日 (日) 02:02 (UTC)
有关普法尔茨条目的清理模板
您好:请问您期望的清理方向为何?--Kolyma(留言) 2015年11月15日 (日) 05:14 (UTC)
- SzMithrandir ❈ Ered Luin ❈ 2015年11月15日 (日) 09:11 (UTC)
- 看见了,谢谢您的提醒。我习惯改用绿链,看起来您是用另一方式,所以还是由您继续完成好了。若三日后仍未处理,我会改用绿链。--Kolyma(留言) 2015年11月15日 (日) 09:52 (UTC)
主要是假蓝链。我其实用不可见字符在维护模板旁边写了。阁下要是想帮手的话当然可以 ~ - tsl}}。-- SzMithrandir ❈ Ered Luin ❈ 2015年11月15日 (日) 17:03 (UTC) 没有啦,绿链至少目前是共识。是因为首段那个比较关键,所以我放了括号。 我改了,不过我偷懒,直接替换,用的{{
警告
请不要进行破坏,阁下难道看不懂WP:CS#来源标示位置里的内容吗?螺钉(留言) 2015年11月17日 (二) 01:53 (UTC)
- 我看得比你懂,谢谢。请你一个一个句号,看清楚我是怎么改的;没看到我留下很多段末的?-- SzMithrandir ❈ Ered Luin ❈ 2015年11月17日 (二) 01:54 (UTC)
只有单个句子的资料来源放在句话的内部。螺钉(留言) 2015年11月17日 (二) 02:37 (UTC)
- 厉害,所以你就采用 文字。文字。[x]文字。文字。 的方式?这个红色的脚注,到底属于前一句还是后一句?这就是所谓的给“(前)两个句子”的引用?看来你确实对格式手册说的“若对某段内容标示来源,请附加在该段落最后的句号(或标点符号)的后面”理解有问题。-- SzMithrandir ❈ Ered Luin ❈ 2015年11月17日 (二) 02:46 (UTC)
格式手册中参考资料标示位置
根据维基百科:列明来源,“若对某句内容标示来源,请附加在该句最后一字与句号(或标点符号)之间。若对某段内容标示来源,请附加在该段落最后的句号(或标点符号)的后面。”阁下最近似乎把所有的来源都标在句号之内了 -- 如沐西风(留言) 2015年11月18日 (三) 08:47 (UTC)
- 如果一个自然段只有结尾处的一个(或多个)ref,那可以认为是对整个自然段的;这种我都避免改动。
- 如果一个自然段的中间已经出现了ref,那一般来讲,不太可能结尾的ref还能“管”整个自然段;就算有人声称是在“支持整个自然段”,也基本是纸老虎。——本身,ref到底是支持哪句话,就是个比较模糊的判断;而且,“到底是支持一个段落还是一句话”这种问题,对阅读方(读者和其他编者)而言,真的有意义吗?如果真的要考据的话,前后左右的ref,能不点开吗?——再进一步讲,如果是重要的ref,经常都是反复被引用,在重要段落里每句话都挂一个的;在绝大多数条目里,这样都不会导致注脚过多吧?
西风兄好久不见!我对这个规则的理解如下:
- 另外:
- 如果一句话内有引号引用部分,尤其是结尾处是 ”。 的,ref应当放在引号和句号之间——这纯属是出于美观考虑,目前也没有别的更好的方案。
- 这个规则,其实应该不管有没有ref都成立吧?一个句子的最后一个标点,应该是句号吧?——这个我不是很确定,更多出于美观在考虑。
- 句内连续列举时的规则,与段内句子连续引用同理,ref应当在标点(、,)内,比如 香蕉[1]、苹果[2]、橘子、沙枣、莜面[3]、月饼。
- 如果一句话内有引号引用部分,尤其是结尾处是 ”。 的,ref应当放在引号和句号之间——这纯属是出于美观考虑,目前也没有别的更好的方案。
- 以上。你也可以参考楼上的早些时候我与User:578985s的讨论。-- SzMithrandir ❈ Ered Luin ❈ 2015年11月18日 (三) 09:20 (UTC)
摘自站外聊天
- 西风:总觉得这么做会带来很多麻烦。
- 如果一个段落的前一半由来源[a]支撑,后一段用来源[b]支撑,两个来源都不能支撑整段,那岂不是每一句话都要在句末标[a]或者[b]?
- 如果一个段落主要由来源[a]支撑,但其中有一个细节由[b]支撑,那么应该如何标出?是在段末句号外标[a],段中某处标上[b]?还是在每句后都标上[a],在某处标上[b]?
- 对于如上两例,是否可以一律在段末句号外标注[a][b]、不必再在文中标出?
- 我:
- 分段。或者只好“繁琐”地标出所有——一共也不会有几句话吧。
- 这个应该可以,但我比较反对这种做法,我认为很罕见。或者说,我迄今为止改动的标点里,这种情况非常的少。
- 恐怕不好。维基百科的ref这么发达,就是希望每句话都有出处。
- 当然对于第3点,需要分条目情况讨论。
如果是新闻性质比较强的条目(现当代),或者历史史料性质比较强的(近现代传记,所有的历史),那么ref就宁滥勿缺。
但如果是教学内容,尤其是讲解数学或物理内容时(非一线科研),ref我都觉得无聊,直接列一个书单(参考书目)在后面就行了。
-- SzMithrandir ❈ Ered Luin ❈ 2015年11月18日 (三) 10:09 (UTC)
Re: 你bot的合理使用文件:误判?
本地被删了才放上去的。--Jimmy Xu 论 2015年11月19日 (四) 17:44 (UTC)
- 我对那个模板的结构没啥意见,只是觉得没必要条条都放flag而已。--Jimmy Xu 论 2015年11月21日 (六) 00:05 (UTC)
望知悉条目导言添加外文的规范讨论
我发起了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存档/2016年6月#提议条目导言的外文添加规范,因为你曾经说过Module:Sidebar的换行不是很中文友好的问题,所以通知您,希望您感兴趣。谢谢。--Gqqnb(留言) 2016年5月19日 (四) 03:34 (UTC)
授予IP封禁例外权通知
您好,现已授予您IP封禁例外权限,登录后即可编辑页面。如果该权限已无用,请申请解除权限,或是自行移除。详见Wikipedia:IP封禁例外。祝您编辑愉快。--1=0,欢迎维基人加QQ群170258339 2016年11月10日 (四) 08:09 (UTC)
脚注与标点
关于“标点:按照格式手册,非段落ref应在句号内。”,应注意Wikipedia:格式手册为指引而非方针、未见明确要求摆放位置,且过往讨论没有达成统一摆放的共识。因此请不要为了纠正格式而调整位置。--YFdyh000(留言) 2018年2月10日 (六) 00:13 (UTC)
奇夸克
请问“非段落ref应在句号内”的格式有否明文规定?谢谢关注奇夸克条目!--老陈(留言) 2018年7月19日 (四) 23:32 (UTC)
- @老陳:其实直到目前也没有明确规定(中文WP)ref是在标点前还是标点后,以前2014年的时候没定论,现在2018年了,我在站外(qq群里)问各路维基编者,也是莫衷一是;不过呢,在标点前确实会有很多好处。老陈你可以ctrl+F我的讨论页(本页面)搜索ref三个字母,我上面说了两段。(※)注意:ref在标点前,并不是本人的“发明”;在中文甚至英文期刊中,就有很多在前的例子;我电脑里就有很多。-- SzMithrandir ❈ Ered Luin ❈ 2018年7月20日 (五) 02:28 (UTC)
投票通知:试行安全投票(SecurePoll)
由于2021年维基媒体基金会针对中文维基百科的行动暴露了本地社群自治的一些问题,社群展开了一连串的讨论以尝试修补此前选举制度的漏洞。
参与讨论的编者认为,使用安全投票(SecurePoll,一种维基媒体内部投票系统)可能可以解决一些既有问题,包括拉票等,但是是否施行此制度则需要社群共识决定。
据此,现决定举行一场安全投票,以决定是否在管理人员选举中试行安全投票制度。本次投票有三个问题,除了第一题为测试题以外,其他问题的结果都可能影响中文维基百科的未来发展。
本次投票之投票期为2021年12月11日 (六) 00:00 (UTC)至2021年12月25日 (六) 00:00 (UTC)。
- 关于安全投票:
- 保密:阁下投票之内容将获得保密,除选举管理员以外无人可以得知。本次投票将由基金会职员担任选举管理员。
- 自由:阁下投票后到截止前,可以任意改票。新的投票内容将覆盖先前的投票内容。
- 公平:为避免傀儡操控投票结果,投票时将纪录一些技术数据,此与阁下平常编辑维基百科时相同。
希望阁下能够踊跃参与投票!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 2021年12月11日 (六) 09:57 (UTC)
此讯息由大量讯息发送功能传送给所有合资格投票人(包括延伸确认使用者或管理员权限持有者,在投票开始时被封禁者除外)。
如果您不希望在未来收到所有透过大量讯息发送功能发送的讯息,您可以在您的使用者对话页内加入Category:不接受消息发送这个分类。
邀请参与中文维基百科管治相关讨论
2024年管理人员制度改革意向调查经已结束,调整管理人员上任标准、容许用户获得临时管理员权限、设立仲裁委员会和修订管理员长期无活动解任方针已获社群共识采纳,目前正在讨论实行的细节。请踊跃参与以上讨论,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 2024年1月5日 (五) 06:03 (UTC)
本条消息是使用群发消息功能发送给您的。如果您不希望在未来接受所有使用本功能发送的消息,请在您的讨论页加入Category:不接受消息发送这一分类。
因不活跃而取消IP封禁豁免权限的通知
您好。根据解除权限方针,如果您连续六个月没有任何编辑活动,您的IP封禁豁免权限将会被移除。如果您希望保留权限,请开始编辑。如果您已被解除权限,您可以在有需要编辑时再次提出申请。A2093064-bot(留言) 2024年2月19日 (一) 20:46 (UTC)
管理人员选举及问卷进行中
中文维基百科管理人员选举正在进行,ASid、ATannedBurger、Manchiu、UjuiUjuMandan四名用户参选管理员,另有行政员AT参选监督员。投票期为2024年5月29日至6月12日,诚邀您踊跃参与投票并表达对候选人的意见。
请注意管理人员选举无当选限额,各候选人分开计票,支持票不限于一票。
社群亦正就未来仲裁委员会对管理人员除权的权力进行问卷调查,您可在上方投票链接找到表单匿名表达意见,或直接前往讨论页发表意见。
回馈请求服务已上线,诚邀您订阅有兴趣参与有关讨论的话题。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 2024年5月29日 (三) 04:13 (UTC)
管理人员解任投票通告
Mys_721tx的管理员解任投票(第2次)正在进行,投票期为2024年7月12日至7月26日,诚邀您踊跃参与投票。
- 投票须知
- 依据方针,本次投票必须按照指定格式在安全投票的“投票留言”框内填写文字来进行投票,并给出理由。
- 由于技术原因,因而保留空白的投票选项,但空白选项是无效的,请在“投票留言”一栏留下您的投票及理由。
- 请注意,中立票意见仅供参考,仅能计入总有效票数,但不会计入得票比率。
- 在系统中,每个用户只有一票会被储存。您可以在投票期间重复更改您的投票,但系统只会储存最新的投票,并覆盖之前的记录。
- 请尽可能让您的留言简洁。请注意,您的投票留言将在投票结束后打乱顺序并公开可见。
- 指定格式
- 支持解任:您的理由
- 反对解任:您的理由
- 中立:您的意见留言
建议在您的投票留言最前面写“支持解任”或“反对解任”或“中立”,之后是冒号“:”,接着是您的理由。
请明确填写“支持解任”或“反对解任”或“中立”并给出理由,中立票意见仅供参考不会计入得票比率,未填写“支持解任”或“反对解任”或“中立”的为无效票。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 2024年7月14日 (日) 14:31 (UTC)
邀请您参与管理人员任免及仲裁委员会制度讨论
您好!中文维基百科社群现正检讨管理人员任免制度,并筹划仲裁委员会首届委员选举方案。欢迎参与相关讨论,并踊跃提出意见。 |
- 注:此通告由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于2024年9月21日 (六) 13:40 (UTC)寄送。若您未来长期或目前暂时不欲接收任何类似讯息,可考虑婉拒消息发送。
管理人员及仲裁委员会选举(2024年10月)
管理人员选举 | ||
二〇二四年十月梯次 | ||
申请成为管理员一览 | 申请页 | 安全投票页 |
---|---|---|
0xDeadbeef | → | → |
ASid | → | → |
ATannedBurger(申请续任) | → | → |
S8321414 | → | → |
SCP-2000 | → | → |
申请成为行政员 | 申请页 | 安全投票页 |
Peacearth | → | → |
申请成为监督员 | 申请页 | 安全投票页 |
Peacearth | → | → |
2024年10月梯次管理人员选举正在进行。本梯次有五名用户申请成为管理员,并有一名管理员申请成为行政员及监督员。您因符合投票资格而收到此讯息。
投票期从2024年10月25日 (五) 00:00 (UTC)起至2024年11月8日 (五) 00:00 (UTC)结束,您可在右方(或上方)的一览工具栏找到每名候选人的个人选举页面及投票连结;诚邀您踊跃参与投票。请注意所有符合当选条件的候选人均会当选;各候选人的支持率均分别计算,支持票不限于一票。
第一届 | 仲裁委员会选举 | |
二〇二四年 | ||
经社群超过一年的持续讨论,中文维基百科仲裁委员会将在2025年1月正式成立,而首届仲裁委员会选举将在十一月举行。本届仲裁委员会选举共有16名编者参选,其中12名编者获确认符合参选资格。您因符合投票资格而收到此讯息。
您可点击此连结查看获确认符合参选资格的候选人名单及对应的参选声明和问答页面。
投票期从2024年11月1日 (五) 00:00 (UTC)起至2024年11月15日 (五) 00:00 (UTC)结束,您可点击此连结参与投票;诚邀您踊跃参与投票。
请注意本届仲裁委员会选举共开放13个席位,首13名符合当选条件的候选人均会当选;各候选人的支持率均分别计算,支持票不限于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