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秽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正在鞣皮的秽多,出自《七十一番职人歌合日语七十一番職人歌合

秽多(日语:穢多えたゑた)乃是日本中世纪时代两种部落民之一,受到日本佛教神道中“污秽”观念影响,对于“较污秽的工作”、“较污秽的人(罪人)维生的行业”的称呼。秽多的起源不明,有人推测是逃亡的农民,后来变成从事皮革加工的“部民”;亦有人认为是对于非人身份的俗称,源自古代被征服的奴隶。虽然秽多的起源有各式各样的说法,但是跟非人的差别为世袭制,子女必须继承父母的职业。

关于阶级制之议论

编入阶级统治的解释

秽多乃成形于平安时代、确立于江户时代,虽然该称呼废止于明治时代,但现代日本人对此蔑称带有“士农工商之外的最下层身份”的歧视。关西大学讲师上杉聪日语上杉聰认为,镰仓时代奈良京都对于秽多便出现歧视,室町时代历史文献更出现“不要跟卑贱者结婚,一旦弄脏血液的话就无法干净,秽多的子女永远还是秽多”[1]等歧视性字句。京都大学名誉教授、历史学者朝尾直弘日语朝尾直弘则认为,“和农工商之间存有极大的身份差异,大体上农工商三者同列,也可视为平民百姓的统称。至于更下级则有称为‘秽多、非人’的阶层,因此士、农工商、‘秽多、非人’三种阶层间存在明显巨大的分隔线”[2]

非编入阶级统治的解释

不过,也有人认为幕府为了政治的考量划分“士农工商秽多非人”等阶级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3]日本史学者田中圭一日语田中圭一 (日本史学者)提出:“本来士农工商就是职业的划分,用此事来区隔身份是愚蠢的”[4]

名称的由来

日本文献上首见“秽多”一词乃永仁4年(1296年)的《天狗草纸绘卷》[5],编纂于承平5年(935年)的第一部类书和名类聚抄》将“屠儿”训读成“惠止利(えとり)”,解释则是“屠宰作为之饵”。建治元年(1275年)稻荷山的经尊法桥献给北条实时的语源辞书《名语记》也记载着:“住在河滩边、食用牛马的人为秽多(ゑた)”、“秽多乃饵取也,屠儿等同秽多”。同时期的另一本类书《日语:塵袋罗马化尘袋》则记录:“根本上饵取乃以肉块作为喂食之饵”;正保元年(1644年)以降的江户幕府公文则开始出现这个词。由这些文献记录可知,秽多本为饲育鹰之主鹰司取饵之职业,后来转换成对屠夫的总称[6]。受到佛教戒杀生和神道忌血污的思想所及,对于杀生这种多污秽的工作遂以“秽多”称之。

时至今日,有人以片假名エッタ”称呼,某些地方甚至出现“エッタボシ”(即读成“秽多法师”)[7]的歧视称呼。2011年1月5日奈良县御所市所设立的水平社博物馆展出“日韩合并”的展览期间,发生了抗议者以“エッタ”称呼,结果闹进法庭之事件[8]

职业

秽多,出自《江户职人歌合》

秽多的职业从日本中世纪以来逐渐成形,直到江户幕府时期甫确立其制度。仁德天皇时便以捕捉其他类,大宝元年制定的《大宝令》设置主鹰司,为了喂食鹰鸟,开始出现屠宰饵料之人。到了奈良时代秽多的原形亦曾见诸史料,此时代初期编纂的《播磨国风土记》〈饰磨郡大野里〉记载“惠多”[9]一词。镰仓时代的《天狗草纸绘卷》出现“秽多”一词,描绘着著四条河滩上的秽多小孩抓住天狗化身之,将之扭断颈部杀害后处理其尸肉的画面;身旁另一个小孩试图以网捕捉另一只鸢[10]

平安时代中期《延喜式》虽然规定须供上鹿之肉给天皇,可是受到佛教杀生的思想影响,蔑视屠夫的风气也逐渐散播。这些人群居于京都鸭川河滩沙洲的小屋,从事其他人避之唯恐不及的贱业。因为沙洲靠近下鸭神社,为了避免遭受秽气波及,《延喜式》特别规定该神社南面附近禁止滥僧、屠夫居住[11]。“滥僧”即非人法师,本为平民但因无法忍受国司的苛政,出家脱离原籍。平安时代中期的公卿三善清行日语三善清行曾以《意见十二个条日语意見十二箇条》上书给醍醐天皇云:“今天下之民三分之二乃秃首者(意指滥僧)”,可见当时滥僧和屠夫仍有所区隔。这些人也有从事打扫街道的工作,被称作净人(きよめ)。《壒囊钞》记载:居住在河滩者称作秽多,也被称作坂者、散所者,其中以清水坂(位于今京都市东山区)比较出名。清水坂的坂者受到祇园感受院所属的犬神人日语犬神人(清扫神社内污秽或动物尸体的下级神官)召唤,在延喜寺僧兵出兵之际担任先锋。派驻到各部落警戒时接受居民给予的报酬,坂者的头目也被称作长吏法师[12]。各长吏法师圈绳定界,拥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宽元年间曾发生清水坂和奈良坂的长吏相互争执的情事。

成书于明应9年(1500年)的《七十一番职人歌合日语七十一番職人歌合》,其中第三十六番即描绘正在鞣皮的秽多,其形象为打赤膊、束发、赤脚。直至战国时代皮革成为铠甲与马具的主要原料,从事皮革加工相关人员被纳入军需产业而受到保护。甚至曾有东日本的大名为了增加领地内的军事需求,特地自西日本延请秽多过来定居的例子。江户时代确立锁国政策,禁止东南亚输入皮革制品,造成皮革来源不足。为此,杀牛宰马的工作受到严格的控制,各农村配置秽多以便获得皮革来源。这些秽多多半居住在农村外不适合农业耕作的河川两侧,后来逐渐被称呼为“かわた”(汉字写成皮田、皮多、川田、革多、革田、河田等)。例如《庆长播磨国图》记载“かわた”的地区多达48处,《摄津国图》中也出现7处记载成“皮田”、“皮多”、“川田村”、“河原村”、“カワラ村”的地方[13]宽永21年(1644年)《河内国更池村文书》第一卷〈河州丹北郡之内更池村家数人数万改帐〉改用“河田”表示秽多。

演变到后来,处理击毙牛马(禁止屠杀)、兽皮加工、皮革制品的制造贩售、祭礼的清扫工作、表演物品(包含艺人)的管理、草履雪駄、灯芯、筬(需要高度技术的纺织机零件)、竹精细加工等物品的制造贩售……等,这些职业变成了由秽多寡占的家业。此外关东地方浅草弹左卫门日语弾左衛門乃由非人管理[14],故虽然皆称秽多,却东、西有别。17世纪后半以降,各幕藩领主遂定调以“かわた”称呼秽多,各地的公文书类则记成皮多、皮田等。甚至像广岛藩幕末为止,皆以“革田”作为指称秽多的公家用语。

到了明治4年8月28日(1871年10月12日)颁布解放令日语解放令,废止秽多、非人之身份和称呼,同时此二者也丧失死牛马取得权与前段所述长期寡占之职业[15],于是陷入经济困顿。加上解放令一并废除地租改正、徴兵令、学制、村请制度日语村請制度等,引发民众强烈反弹,终致发展成解放令反对一揆日语解放令反対一揆,各地有许多秽多、非人遭受袭击。

其他国家

印度种姓制度中的贱民(又称达利特人)和日本的秽多一样,也是处理皮革尸体的低下阶层。他们被视为不可接触的人,绝对禁止与其他种姓接触,甚至常发生贱民因接触其他种姓而遭到虐待、杀害的事情[16]。在韩国李氏朝鲜时代开始确立“八般私贱”中白丁为最卑下者。不过1910年日韩合并大日本帝国废除身份制度、导入户籍制度;加上1950年爆发朝鲜战争,受到大规模的人口移动以及户籍资料遗失等影响,许多人原本的身份阶级不明。现在韩国的不平等阶级待遇已渐渐消失,但仍有人在吵架争论时以“白丁”羞辱对方。

内部链接

参考资料

  1. ^ 原文作:“卑しい者とは结婚しない。血は一度污れるときれいにはならない。秽多の子はいつまでも秽多である”,参考(日语)第36回部落解放研究京都市集会:部落の历史 - 天皇制と部落问题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 参考《日本历史の中の被差别民》,奈良人権部落解放研究所著,新人物往来社,2010年3月6日,ISBN 978-4404038241,页100。
  3. ^ 《身份差别社会の真実》,斎藤洋一、大石慎三郎合著,讲谈社,1995年7月17日,ISBN 978-4061492585
  4. ^ 《百姓の江戸时代》,田中圭一著,筑摩书房,2000年11月,ISBN 978-4480058706,页58。
  5. ^ (日语)e国宝:天狗草纸絵巻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 ^ 《历史のなかの米と肉―食物と天皇・差别》,原田信男著,平凡社,2005年6月,ISBN 978-4582765410
  7. ^ 参看(日语)真宗(仏教)とハンセン病差别问题について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注2亀川村事件”之段落。
  8. ^ 详情参看水平社博物馆前歧视抗议事件日语水平社博物館前差別街宣事件或《奈良地方裁判所平成23年(ワ)第686号 平成24年6月25日民事部判决》本文。
  9. ^ 按“秽多”、“惠多”二词之日语发音相同。
  10. ^ (日语)“天狗”の天敌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1. ^ (日语)《滥僧考 - 河原者・坂の者・宿の者・非人法师》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喜田贞吉
  12. ^ (日语)喜田贞吉:长吏名称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3. ^ 请参考(日语)圣心女子大学図书馆デジタルギャラリー:摂津国図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4. ^ (日语)弾左卫门の支配下にあった、江戸の被差别民众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5. ^ (日语)明治の身份解放令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6. ^ 大纪元:印度种姓制度阴影不散 贱民遇害事件频仍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