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川内级轻巡洋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川内级
せんだい
1925年的那珂号,注意舰桥前方给水上飞机使用的滑走道,这个装置后来被水上飞机弹射器取代
概观
舰种轻巡洋舰
舰名出处河川名
拥有国 大日本帝国
前型长良级轻巡洋舰
次型夕张号轻巡洋舰
同型川内、神通、那珂
数量3
动工1922
下水1923-1925
服役1924-1944
技术数据
标准排水量5,195吨
满载排水量5,685吨
全长162.15米(全长)
158.6(水线长)
全宽14.17米
型深8.85米
吃水4.8米
锅炉舰政本部式重油水管锅炉8座
油煤混烧水管锅炉4座,共12座。
1934年后更换为10座重油锅炉
动力帕森式全减速齿轮型蒸气涡轮引擎4部
功率90000匹轴马力
最高速度35.25节
续航距离5000海里/14节
乘员440人
飞行设施火药弹射器1座(1930年代拆除)
武器装备7门单装三年式140毫米舰炮
2门单装三年76mm高炮
8具八年式610mm鱼雷发射管
(双联x4,八年式鱼雷16发)
56颗九三式水雷
装甲水线装甲带64毫米
甲板水平防护29毫米
舰载机水上侦察机1架

川内级轻巡洋舰日本帝国海军轻巡洋舰。同型舰3艘。

概要

川内级轻巡洋舰是八八舰队辅助舰艇建造计划中,最后一代的5500吨级轻巡洋舰,原定建造8艘。

5,500吨级轻巡洋舰造舰计划是依循八八舰队案运作,然而1920年代过度扩军且不产石油的日本,赫然发现全重油锅炉军舰虽然输出动力大增,但重油成本非常高昂,日本国力平时消耗不起。结果就出现川内级这种反祖舰种,川内级与其它轻巡洋舰外观最明显相异处就是长短粗细不一的四根烟囱,会出现这状况则是因为川内级恢复运用油煤混烧水管锅炉,减低平日航行成本。

在1920年代的日本巡洋舰,仍保有施放漂浮式水雷的功能,为了避免误触自己施放的一号水雷日语一号機雷,日本轻巡洋舰设计了特别的型舰艏,这个外观在川内号与神通号上仍保持;但是到那珂号时,布雷任务的顺位已经不再优先,因此舰艏设计变成呈S形弧度的设计。使用该设计的5,500吨级轻巡洋舰除那珂号外,就只有1927年美保关事件日语美保関事件把舰艏撞烂的神通号,这也是分辨舰艇的主要特色。

川内级原定新建8艘,但因1922年签订华盛顿海军条约决定了巡洋舰的总吨位分配上限,加上条约明定了巡洋舰在吨位与主炮口径的上限,因此在最大限制吨位下寻求极限火力投射性能,后来称为重巡洋舰这种分类的舰艇日趋重要;最后帝国海军决定优先建造7100吨级古鹰级侦查巡洋舰,因此只有川内、神通、那珂三舰完工,分配给川内级的舰名后来也转用到古鹰级上,如加古号重巡洋舰

改装

友鹤事件发生后,垂直船首的川内号进行改装,并将四个烟囱截为等长。

神通、那珂两舰在1940-1941年间接受改良计划,将原本4组610毫米双连装鱼雷发射管更换为2组4连装610毫米鱼雷发射管,除了获得九三式鱼雷强化鱼雷武装外,原先的发射管位置则改为起居空间也改善极度壅塞的居住空间,川内号则没有时间接受这项改装。

同级舰

舰名 造船厂 动工 下水 成军 结局
川内 三菱重工长崎造船所 1922年2月16日 1923年10月30日 1924年4月29日 1943年11月2日在布干维尔岛附近爆发的奥古斯塔皇后湾海战中遭击沉
神通 川崎重工神户造船厂 1922年8月4日 1923年12月8日 1925年7月31日 1943年7月13日战沉于科隆班加拉海战
那珂 横滨船渠日语橫濱船渠 1922年6月10日 1925年3月24日 1925年11月30日 1944年2月17日在特鲁克群岛以西遭到美机炸沉
加古 佐世保海军工厂 1922年2月15日 华盛顿海军条约在3月17日停工终止建造,舰名移用至古鹰级重巡洋舰2号舰。
绫濑
(一说为铃鹿、加茂)
1922年3月取消计划,原定舰名移用供古鹰级使用,后因舰级别定名逻辑更换无正式采用。
水无濑
(一说为木津)
因华盛顿海军条约取消建造
音无濑
(一说为名寄)
未定名

关联项目

轻巡洋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