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号驱逐舰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4年3月1日) |
太仓号驱逐舰 | |
---|---|
概观 | |
舰种 | 护航驱逐舰 |
舰名出处 | Lucius Allyn Bostwick |
拥有国 | 中华民国 |
舰级 | 太字号驱逐舰 |
代号 | 舷号:DE-24[1] |
制造厂 | 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德拉佛公司 |
动工 | 1943年2月6日 |
下水 | 1943年8月30日 |
服役 | 1948年12月14日 |
退役 | 1973年1月1日 |
现况 | 退役拆解 |
技术数据 | |
排水量 | 1,240长吨(1,260公吨) |
全长 | 306英尺(93米) |
全宽 | 36英尺8英寸(11.18米) |
型深 | 8英尺9英寸(2.67米) |
动力 | |
最高速度 | 21节(39千米每小时) |
续航距离 | 10,800海里(12节) |
乘员 | 军官15人,士兵201人[2] |
武器装备 |
|
太仓号护航驱逐舰(舷号:DE-24)是中华民国海军的一艘太字号驱逐舰,前身是美国海军的坎农级护航驱逐舰波斯威克号(USS Bostwick (DE-103))。
舰历
Bostwick于1943年2月6日由Dravo公司在特拉华州威尔明顿奠基;1943年8月30日下水;由 Fred D. Pierce 夫人掷瓶;并于1943年12月1日服役。
美国海军
继1943 年 12 月下旬至 1944 年 1 月初在百慕大附近进行试航训练后加入大西洋舰队,作为训练舰,培训仍在建造中的驱逐舰未来船员。 2月15日,波斯威克号与托马斯号、布朗斯坦号、布里曼号和科里号一起参加反潜巡逻,带领参与的军舰一路穿越大西洋到达摩洛哥卡萨布兰卡。这些舰艇围绕着布洛克岛建造,并被指定为第 21.16 特遣队(TG 21.16),在北大西洋 U 型潜艇出没的水域中充当猎杀小组。 2 月 29 日晚,布朗斯坦号透过雷达与一艘未知船只取得联系。波斯威克号和托马斯号与她一起攻击目标,信号弹显示目标是一艘浮出水面的德国潜艇U-709。布朗斯坦号用她的舰炮开火,但潜艇成功潜入水中。三艘护航驱逐舰跟踪了这艘潜艇,向她预计的位置发射了大量深水炸弹。0324 点,托马斯号投下一系列炸药,引发了巨大的水下爆炸,这是U-709听到的最后声音。 TG 21.16 于 3 月 8 日驶入卡萨布兰卡进行休息和加油,但仅三天后就再次出发,恢复巡逻。波斯威克号于3月31日返回美国,为护航船队跨大西洋航行做准备。船队顺利航行,于 5 月 4 日抵达突尼斯比塞大。波斯威克号于5月11日随返航车队出发,于30日 安全抵达纽约。 接下来的几周,护航驱逐舰在缅因州卡斯科湾进行了复习训练。6 月 25 日,她与卡德一起在大西洋和西印度群岛进行另一次猎杀巡逻。该小组的第一个任务是调查据报导位于纽芬兰以南的一艘潜水艇。7 月 5 日,托马斯号撞上了U-233,击沉了潜艇,TG 22.10 返回马萨诸塞州波士顿,运送囚犯并进行修理。猎杀小组10日再次离开波士顿,前往西印度群岛搜寻一艘曾在该地区击沉多艘船只的潜水艇。7 月 16 日,一架飞机与该组织进行了 60 英里的接触后,波斯威克号与布朗斯坦号一起彻夜搜寻潜艇。然而,这项努力是徒劳的,两艘护航驱逐舰于 7 月 18 日在圣胡安重新加入了 TG 22.10。Bostwick于 8 月 25 日返回纽约,为期 10 天。 9月,该舰驶往卡斯科湾进行复习训练,然后在TG 22.2与卡德汇合,在百慕大附近进行了为期三天的空中和水下训练。军舰于25日返回狩猎。在亚速尔群岛以北前往卡萨布兰卡的途中,波斯威克号对一艘潜水艇发动了攻击,但没有观察到明确的击杀迹象。TG 22.2 于 10 月 25 日至 26 日在卡萨布兰卡港停留,然后返回纽约,并于 11 月 5 日抵达那里。 在纽约海军造船厂急需的可用资源后,波斯威克号与卡德号一起返回海上,在百慕大海域执行巡逻任务。TG 22.2 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进行训练,以应对德国潜艇的侵略性进攻。一行人于除夕夜返回纽约。 1945 年 1 月早些时候,波斯威克号前往纳拉甘西特湾。驱逐舰护航舰于 1 月 22 日返回纽约,并接到命令在 TG 22.4 中与核心号会合,进行更多的猎杀活动。2 月 16 日,波斯威克号在冰岛以南 600 英里的海上与任务小组会面。该编队由12艘护航驱逐舰和一艘护航航空母舰组成,形成了一条长达90英里的侦察线。TG 22.4 在搜寻敌方气象报告潜艇的过程中一无所获,很快发现自己处于飓风之中。22日,随着风力减弱,山海平息,但护航舰在到达港口加油之前再次面临海平面上升的情况。波斯威克号于 2 月 25 日晚间进入冰岛Hvalfjordür 。三天后,TG 22.4 再次出发,追踪据报导向西驶向佛兰德角的几艘德国潜艇。虽然天气有所好转,但海浪依然汹涌,并继续袭击 TG 22.4。3 月 14 日, 波斯威克号将他们的任务移交给 TG 22.13。 护航驱逐舰于 3 月 17 日抵达纽约,进行为期五天的航行维修,之后返回卡德的飞机护航任务。4月14日,波斯威克号护航分队接获命令,在切萨皮克湾口外搜寻一艘潜舰。该师分为北部和南部两个小组,侦察海上航线。4 月 29 日,当纳奇兹看到一艘潜水艇的通气管时,北方团体与一艘潜水艇取得了联系。波斯威克号、托马斯号和科夫曼号与纳奇兹号一起投掷深水炸弹,直到大量碎片、大量浮油和巨大的水下爆炸表明U-879被毁。 波斯威克号在纽约庆祝了胜利日,然后飞往英国新伦敦,后来前往罗德岛州昆塞特角接受训练并参加飞机警卫以获得飞行员资格。7月中旬,护航驱逐舰返回纽约,参加海军工业激励计划中为期三天的民用观察员示范巡航。波斯威克号重返使命湾和克罗坦的飞机警卫任务,但纽约海军造船厂预定的9 月 24 日至 10 月 15 日期间的可用任务结束了这项任务。十月底,波斯威克号在纽约参加海军日活动。 波斯威克号收到了停用命令,并于11月15日驶向佛罗里达州格林科夫斯普林斯。波斯威克号于 1946 年 4 月 30 日退役,与大西洋预备舰队绿湾泉群一起停泊在圣约翰河。
中华民国海军
民国37年9月21日,赴美接收太和舰及本舰的官兵登上美国运输舰由青岛启程。 抵达旧金山后,改乘火车到弗吉尼亚州的诺福克海军基地。并花了50多天修理完成交接。接着由美军基地派人进行一个月的训练指导。
民国37年12月26日,中美双方在诺福克海军基地的码头上,举行了太和舰及本舰的正式交接舰仪式。民国38年1月11日,两舰启程回国。3月22日连同太和舰抵达左营。首任舰长为孙甦海军中校,副长为段允麟海军少校。[3]
民国38年12月4日本舰在海南岛接运华中军攻长官白崇禧上将,率领中程军舰,海硕炮艇及差 9 号炮艇与商船若干艘,航抵东京湾海面,白崇禧上将主持海上撤运事宜。
民国39年1月15日本舰驻防海口,担任海军第三舰队司令王恩华海军代将的座舰。
民国39年4月17日本舰在内伶仃岛海面攻击乘小型登陆艇迳向内伶仃岛的中共第44军第130师第390团的一部。
大陈岛撤退中,本舰与其他舰艇组成警卫支队,同级舰由陈庆堃上校负责指挥。
民国40年2月13日,在蒋中正总统的命令下,本舰和太平、太昭舰在与那国岛东方海域拦截挪威籍货轮海后号。船上物资以“匪帮赃物”的名义没收。
民国42年10月3日下午,海军总部接到总统府武官来电,有一艘波兰油轮柏拉萨号。当天0700时位在东经118度8分、北纬17度2分,以10节速度航向050。当天2100时,本舰和丹阳舰即刻自左营出航,向台湾东南的公海洋面进行搜索未果后两舰持续向北搜索。
10月4日1620时,空军于巴士海峡发现该轮行踪,丹阳舰先追捕到柏拉萨,接着本舰也赶到现场。海军随即登船检查并控制了机舱、驾驶台与电讯室,并于隔天押解回高雄港。船只交由海军使用,改名为“贺兰”。
民国43年5月11日,总统府以电话要求海军总部截捕波兰籍货轮“高德瓦”。当天夜里丹阳舰自基隆出航,本舰自左营出航,而太湖舰则于接电前已驶出基隆,三艘船向台湾东方海面分头搜索。两天后的下午,太湖舰发现了高德瓦号,并派出官兵30余人登检。民国44年3月16日,该轮作为运输舰编入海军,改名“天竺”。[4]
民国44年2月18日,黎玉玺少将亲率本舰、太湖舰及太康、太昭舰于台山列岛海域阻击解放军炮艇、战车登陆艇,为台山列岛海战。[5]
民国45年,连同太和舰组成立威部队,威力侦巡南沙群岛。
民国54年5月1日,在东引海战时增援被攻击的东江号巡逻舰。
本舰于多年后因为舰体结构及大部分机件老旧不堪使用,也因武器装备不符合现代战争需求,于民国62年1月1日退役。[6]
注解
参考文献
- ^ 台湾大学名誉教授应绍舜. 太倉軍艦.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03).
- ^ Tim Lanzendörfer. DE-99 Cannon class. The Pacific War: The U.S. Navy. [2021-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 ^ 自由时报电子报. 國防秘辛》遠渡2萬公里接艦大陸卻淪陷 太和、太倉艦返國路迢迢. 2024-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02).
- ^ 海軍軍官應知的台灣東北角海域 (PDF), [2024-03-0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6-30)
- ^ 【國軍光榮戰史】台山列島海戰 猛烈火力重創共軍, 青年日报, [2024-0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9)
- ^ 太倉軍艦(DE-24)沿革史
外部链接
- 太字号. 中国军舰博物馆第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