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四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四声汉语音韵学概念,指中古汉语的四种声调及其演变声调。四声在各汉语变体以及其他借用汉语词汇的语言[a]有不同演变。

四声概念最早由南朝士子周颙沈约等人提出。据《梁书·沈约传》记载,沈约在《四声谱》中讨论了此问题。梁武帝萧衍周舍何谓四声,周舍答:“天子圣哲。”分别对应“平上去”四种声调[来源请求]

日本遣唐僧人空海文镜秘府论》(804年)有言:“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直而促。”日本安然《悉昙藏》(990年)卷五则云:“平声直低,有轻有重。上声直昂,有轻无重。去声稍引,无轻无重。入声径止,无内无外。平中怒声,与重无别。上中重音,与去不分。”明朝僧人释真空在《玉钥匙歌诀》提到:“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起源

今日汉语诸方言的声调是如此重要而有代表性,以至于许多学者坚信声调在上古汉语维持至今。[1]实际上,中古汉语四声均从上古汉语因韵尾辅音脱落演化而来。上声来自脱落的声门塞音韵尾,证据见于汉朝梵汉对音,上声字常用于音译梵语短元音,以及源语言带[q]的借词。声门塞音在某些闽语和客家话方言中仍有保留,以独立的声门塞音音段、元音嘎裂化或去鼻化表现。[2]声门塞音的这种表现和越南语的演化很相似。[3]:86–110去声来自脱落的[-s]韵尾,证据见于借到其他东亚语言的借词,如朝鲜语pis“梳子”是汉语“篦”的借词,借到朝鲜语时仍在词尾带[-s]。入声来自韵尾为清塞音[-p]、[-t]和[-k]的音节。平声字韵尾既无[-s]或声门塞音,也没有[-p]、[-t]或[-k]。[1]

中古汉语声调

隋朝陆法言著《切韵》,原本久已散佚,仅存敦煌出土的唐人抄本《切韵》原书(传写本)的片断和一些增订本,但根据陆续发现的残本及该书的增订本《广韵》可看出其轮廓。全书按韵目编排,而韵又按声编排,因此一部《切韵》可分为平、上、去、入四部分。再参考现代方言材料,不难得出结论,中古汉语即有这四声;至于具体调值,现已难于确考。近代学者陈寅恪在著作《四声三问》中,认为平、上、去“实依据及摹拟中国当日转读佛经之三声”归纳得来。有学者据梵汉对音推测平声应为中平调,上声为高平调,去声为低平调,入声为促调。

有学者质疑入声应该归类为声调,还是一系列以塞音(p、t、k)收尾的韵母之统称。因为只有这类韵母发入声,相对地,以元音鼻音收尾的韵母只发平、上、去三声。于是韵书就拿塞音和同部位鼻音相配,组成完备的系统。比如说,寒韵收鼻音韵尾,只有平上去三声(分别为寒、旱、翰),韵书就配以同部位的入声曷韵,使之四声齐全。亦有学者反对使其归类声调,如平上去声为ng对应软颚塞音kn对应龈塞音tm对应双唇塞音p,乃完整相对关系。未有需要按纯粹西洋语言学分类,而西洋语言学亦非唯一解释一切语言方法。

四声流变

四声在方音发展过程经历了巨大化,主要变化包括平分阴阳、全浊上变去、官话失去入声。

平分阴阳

四声根据声纽(开头辅音)清浊各分裂为两声,清者为阴;浊者为阳。年代在唐朝的日本《悉昙藏》说:“承和之末,正法师来……声势太奇,四声之中,各有轻重。”可证其时四声已分化。但分化程度在现代各方言程度不一,四声都分阴阳的有大部分粤语吴语闽南语厦门话台湾话是平去入分阴阳,上声不分。客家语梅县话是平入分阴阳,上去不分。官话北京话只有平分阴阳。烟台话全不分阴阳。有些汉语变体,如广州话、平话更根主元音长短等因素将入声进一步细分,于是出现高阴入、低阴入、高阳入、低阳入等声调。

广州话为例:坛,《广韵》徒干切,坛、干同为平声,但坛今读阳平(调值11),干今读阴平(调值55)就是分化结果。

全浊上变去

全浊音指中古汉语的浊塞音、浊擦音、浊塞擦音。全浊上变去指以这些辅音开头的上声字(如淡、道)转入去声,和次浊上字(如老、脑)声调不同。北部(北方话)和中部方言(湘语赣语)极少例外,南部方言则很少如此。此一音变据考也在唐朝末年发生。

入声消失

粤语闽南语客语等语言至今完整保留中古汉语的入声系统(闽南语文读系统保留完整的入声,但白读系统部分退化为喉塞音韵尾[ʔ])。但对大多数汉语族来说,塞音韵尾均有不同脱落程度。中古汉语原有的p、t、k三组塞音韵尾在部分闽语客家语方言归并剩一或两组,有些同时发展出喉塞音韵尾[ʔ]。有些只保留韵尾[ʔ],如吴语晋语江淮官话等。有些塞音韵尾完全脱落,入声只作为声调存在,如温州话湘语闽北语闽中语、多数四川岷江话等。

在大部分官话方言,入声甚至已归并至其他调类:如多数西南官话的入声派入阳平,北京官话的入声派入其他三调,称“入派三声”,如“屋、曷、乙、没”均为《切韵》入声韵,但在标准官话则分别作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官话各方言入声消失的进程并不一致,但总体来说,是先归并,再变成喉塞音,嗣后喉塞音脱落,最后并入其他调。过程始于唐末宋初期间中原北部(详见燕云十六州),元朝官话已无入声,不过入声未有随南宋灭亡而消失,至今仍在华南地区广泛流传。由于部分原属仄声一员的入声派进平声,所以往后官话各方言的使用者较难判断唐诗宋词中的平仄韵律。

方音声调对照

表格数字为五度标记法

方音声调对照表
方音 地区 平声 上声 去声 入声 声调数
次浊 全浊 次浊 全浊 次浊 全浊 次浊 全浊
官话 北京官话 北京 阴平

55

阳平

35

上声

214

去声

51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去声 阳平 4
东北官话 沈阳 阴平

33

上声

213

去声

41

阴阳上去 4
胶辽官话 青岛 平声

24

上声

213

去声

42

上声

去声

去声 3
冀鲁官话 济南 阴平

213[4]

阳平

42

上声

55

去声

21

阴平 去声 阳平 4
中原官话 西安 阴平

21

阳平

24

上声

53

去声

44

阴平 阳平 4
甘肃

东干语

平声

24

上声

51

去声

44

平声 3
兰银官话 兰州 阴平

31

阳平

53

上声

442

去声

13

阳平 4
西南官话 成都 阴平

45

阳平

32

上声

52

去声

213

阳平 4
乐山 阴平

55

阳平

21

上声

52

去声

224

入声

3

5
汉口 阴平

55

阳平

213

上声

42

去声

35

阳平 4
江淮官话 南京 阴平

31

阳平

13

上声

212

去声

44

入声

5

5
晋语 太原 平声

11

上声

53

去声

45

阴入

2

阳入

54

5
吴语 苏州 阴平

44

阳平

24

阴上

52

阳上

31

阴去

412

阳去 阴入

4

阳入

23

7
上海 阴平

52

阳去

113

阴去

334

阳去 阴去 阳去 阴入

5

5
绍兴 阴平

51

阳平

231

阴上

535

阳上

113

阴去

33

阳去

11

阴入

45

8
湘语 长沙 阴平

33

阳平

13

上声

41

阳去 阴去

55

阳去

21

入声

24

6
赣语 南昌 阴平

42

阴去 阳平

24

上声

213

阳去 阴去

55

阳去

21

阴入

5

阳入

21

7
客语 梅州

惠州

阴平

44

阳平

11

上声

31

去声

52

阴入

21

阳入

4

6
闽语 福州 阴平

44

阳平

52

上声

31

阳去 阴去

213

阳去

242

阴入

23

阳入

4

7
厦门

台北

阴平

55

阳平

24

上声

51

阳去 阴去

21

阳去

33

阴入

32

阳入

5

7
泉州 阴平

33

阳平

24

阴上

44

阳上

22

阴去

41

阳去

41

阴入

5

阳入

24

8
潮州 阴平

33

阳平

55

阴上

53

阳上

35

阴去

213

阳去

11

阴入

2

阳入

5

8
粤语 广州 阴平
55/53
阳平

11

阴上

35

阳上

13

阴去

33

阳去

22

高阴入

5

低阴入

3

阳入

2

9
香港 阴平

55

台山 阴平

33

阳平

11/22

阴上

55

阳上

21

阴去

33

阳去

32

高阳入

21

低阳入

32

10
阳江 阳平

43

上声

21

阴去

24

阳去

54

高阴入

24

低阴入

21

高阳入

54

低阳入

43

9
平话 南宁 阴平

41

阳平

52

阴上

33

阳上

24

阴去

55

阳去

22

高阴入

5

低阴入

3

高阳入

24

低阳入

2

10
壮语 阴平
24
阳平

31

阴上

55

阳上

42

阴去

35

阳去

33

短阴入

5

长阴入

35

阳入

3

9
越南语 河内 平声

33

玄声

21

问声

313

跌声

3ʔ5

重声 锐声

35

重声

21ʔ

锐声 重声 6
方音 地区 平声 上声 去声 入声 声调数
次浊 全浊 次浊 全浊 次浊 全浊 次浊 全浊
现代汉语四声分布
每个调类以标示,后面给出调值。
分类 次级分类 方言 中古汉语声调 调类数量
꜀阴平꜁阳平}} ꜂阴上꜃阳上}} 阴去꜄阳去꜅ 阴入꜆阳入꜇}}
声母
次浊 全浊 次浊 全浊 全清 次清 次浊 全浊 (短) (长) 次浊 全浊
例字:
官话 北京官话 北京话 ˥ 55 [b] ˧˥ 35 ˨˩˦ 214 [5]˥˩ 51 (任何)[c] 4
冀鲁官话 济南话 ˨˩˧ 213 [b] ˦˨ 42 ˥ 55 ˨˩ 21 4
胶辽官话 大连话 [b] 4
中原官话 西安话 ˧˩ 31 [b] ˨˦ 24 ˦˨ 42 ˥ 55 4
东干语 ˨˦ 24 ˥˩ 51 ˦ 44 3
兰银官话
兰州话 ˧˩ 31 [b] ˥˧ 53 ˦˦˨ 442 ˩˧ 13 4
银川话 3
西南官话 成都话 ˥ 5 [b] ˨˩ 21 ˦˨ 42 ˨˩˧ 213 4
岷江片
泸州话
˥ 5 [b] ˨˩ 21 ˦˨ 42 ˩˧ 13 [d] ˧ 3 5
江淮官话 南京话 ˧˩ 31 [b] ˩˧ 13 ˨˩˨ 212 ˦ 44 [d] ˥ 5 5 (4)
南通话 ① 35 [b] 21 ③ 55 ⑤ 213 ⑥ 42 [d] 55ʔ [d] 42ʔ 7 (5)
晋语 并州片 太原 ˩ 11 ˥˧ 53 ˦˥ 45 [d] ˨ 2 [d] ˥˦ 54 5 (3)
吴语 太湖片 上海话 ˥˨ 52 [e] [e] ˧˧˦ 334 [e] ˩˩˧ 113 [d] ˥ 5 [d][e] ˨˧ 23 5 (2)[e]
苏州话 ˦ 44 [e] ˨˦ 24 ˥˨ 52 [e] ˦˩˨ 412 [e] ˧˩ 31 [d] ˦ 4 [d][e] ˨˧ 23 7 (3)[e]
瓯江片 温州话 ˦ 44 [e] ˧˩ 31 ③ʔ/④ʔ[e] ˧˥ 35 ˥˨ 52 [e] ˨ 22 ⑦/⑧[e] ˧˨˧ 323 8 (4–6)[e]
徽语 绩歙片 绩溪县 ˧˩ 31 ˦ 44 ˨˩˧ 213 ˧˥ 35 ˨ 22 [d] ˧˨ 32 6 (5)
湘语 新湘语 长沙话 ˧ 33 ˩˧ 13 ˦˩ 41 ˥ 55 ˨˩ 21 [d] ˨˦ 24 6 (5)
赣语 昌都片 南昌话 ˦˨ 42 ˨˦ 24 ˨˩˧ 213 ˥ 55 ˨˩ 21 [d] ˥ 5 [d] ˨˩ 21 7 (5)
客家话 梅州话 梅县 ˦ 44 ˩ 11 ˧˩ 31 ˥˨ 52 [d] ˨˩ 21 [d] ˦ 4 6 (4)
粤语 粤海片 广州话 ①a ˥ 55 ~ ①b ˥˧ 53 [f] [b] ˨˩ 21~11 ˧˥ 35 [g] ˩˧ 13 ˧ 33 ˨ 22 ⑦a[d] ˥ 5 ⑦b[d] ˧ 3 [d] ˨ 2 9~10 (6~7)
香港粤语 ˥ 55 [b] ˨˩ 21~11 [h] ˨˥ 25 [g][h] ˨˧ 23 ˧ 33 ˨ 22 ⑦a[d] ˥ 5 ⑦b[d] ˧ 3 [d] ˨ 2 9 (6)
石岐话 ˥ 55 ② ˥˩ 51 ③ ˩˧ 13 ⑤ ˨ 22 ⑦a[d] ˥ 5 [d] ˨ 2 6 (4)
四邑片 台山话 ˧ 33 [b]? ˩ 11 ˥ 55 [b]? ˨˩ 21 ˧˨ 32 ⑦a[d] ˥ 5 ⑦b[d] ˧ 3 [d] ˨˩ 21 8 (5)
勾漏片 博白话 ˦ 44 [b] ˨˧ 23 ˧ 33 [b]? ˦˥ 45 ˧˨ 32 ˨˩ 21 ⑦a[d] ˥˦ 54 ⑦b[d] ˩ 1 ⑧a[d] ˦ 4
(长)
⑧b[d] ˧˨ 32
(短)
10 (6)
平话 北部 南宁话 ˥˨ 52 [b]? ˨˩ 21 ˦ 44 [b]? ˨˦ 24 ˥ 55 ˨ 22 [d] ˦ 4 ⑧a[d] ˨˦ 24 ⑧b[d] ˨ 2 9 (6)
闽语 闽北语 建瓯话 ˥˦ 54 ˨˩ 21 ˨ 22 ˦ 44 [d] ˨˦ 24 [d] ˦˨ 42 6 (4)
闽东语 福州话 ˥ 55 ˥˧ 53 ˧ 33 ˨˩˧ 213 ˨˦˨ 242 [d] ˨˦ 24 [d] ˥ 5 7 (5)
闽南语 厦门话 ˥ 55 ˧˥ 35 ˥˧ 53 ③/⑥[i] ˨˩ 21 ˧ 33 [d] ˩ 1 [d] ˥ 5 7 (5)
泉州话 ˧ 33 ˨˦ 24 ˥ 55 ③/④[i] ˨ 22 [j] ˦˩ 41 [j] ˦˩ 41 [d] ˥ 5 [d] ˨˦ 24 8 (6)
潮州话 ˧ 33 ˥ 55 ˥˨ 52 ˧˥ 35 ˨˩˧ 213 ˩ 11 ④/⑥[k] [d] ˨ 2 [d] ˦ 4 8 (6)
汉越音[11]:305–314[12] 北部 河内[13] ˦ 44 ˧˨ 32 ˧˩˨ 312 ˧˨˥ 325 ④/⑥ ˧˦ 34 ˨ 22 ˦˥ 45 ˨˩ 21 8 (6)
中部 顺化[14] ˥˦˥ 545 ˦˩ 41 ˧˨ 32 ③/⑥ ˨˩˦ 214 ˧˩ 31 ˦˧˥ 435 ˧˩ 31 7 (5)
南部 西贡[15]:70–77 ˦ 44 ˧˩ 31 ˨˩˦ 214 ③/⑥ ˧˥ 35 ˨˩˨ 212 ˦˥ 45 ˨˩ 21 7 (5)
分类 次级分类 方言 次浊 全浊 次浊 全浊 全清 次清 次浊 次浊 (短) (长) 次浊 全浊 调类数量
声母
꜀阴平꜁阳平 ꜂阴上꜃阳上 阴去꜄阳去꜅ 阴入꜆阳入꜇
中古汉语调类
  1. ^ 壮语越南语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浊音变为送气音(入声不会)。
  3. ^ 不规则变化,由首都的方言接触发生。白读倾向于阴平和阴上,文读倾向于阳平和去声。文读的表现主要出于协韵。[6]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 4.21 4.22 4.23 4.24 4.25 4.26 4.27 4.28 4.29 4.30 4.31 4.32 4.33 4.34 4.35 4.36 4.37 4.38 4.39 4.40 4.41 4.42 4.43 入声因音节末尾的塞音出现。(温州话是例外:入声脱尾,调值自成一调。)
  5.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吴语和老湘语中,阳调只出现在全浊声母字中,因此阴阳调的区分实际上并不具备音位的功能。温州话中,上声近乎以喉塞音标明。
  6. ^ A lexical tone change. High Level becomes High Falling when the character isn't used as a concrete noun.
  7. ^ 7.0 7.1 此处,浊音白读变送气,文读变不送气,声调变为阳上。
  8. ^ 8.0 8.1 部分研究显示,一些年轻母语者将香港粤语的两种上声交错使用,说明合流正在发生,[7][8]:211–225但这实际上比较罕见。
  9. ^ 9.0 9.1 漳州话和厦门话中,阳上文读并入阴上,白读并入阳去。[9]泉州话中,次浊音被分析为阳声,中古汉语上声在这里分化。文读中与阴上合流,白读中反而并入阳上。[9]
  10. ^ 10.0 10.1 泉州话中,阴阳去声只能在连读变调中区分,单字调已经合流。[9]
  11. ^ 潮州话中,部分次浊去声并入阳上而不是阳去。[10]

参考文献

引用

  1. ^ 1.0 1.1 Sagart, Laurent. The origin of Chinese tones (PDF). Proceedings of the Symposium/Cross-Linguistic Studies of Tonal Phenomena/Tonogenesis, Typology and Related Topic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Languages and Cultures of Asia and Africa, Tokyo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1 Decem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9-23). 
  2. ^ Branner, David (1999). Problems in Comparative Chinese Dialectology: The Classification of Miin and Hakka. De Gruyter Mouton
  3. ^ Mei, Tsu-Lin. Tones and Prosody in Middle Chinese and The Origin of The Rising Tone.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1970, 30. JSTOR 2718766. doi:10.2307/2718766. 
  4. ^ 关于济南话的音值,详见:钱曾怡 山东大学文学院. 谈谈音类和音值问题. [2017-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28). 
  5. ^ 官话4声
  6. ^ David Branner, A Neutral Transcription System for Teaching Medieval Chinese, T ̔ang Studies 17 (1999), pp. 36, 45.
  7. ^ Perception of the merging tones in Hong Kong Cantonese: preliminary data on monosyllables - Semantic Scholar. S2CID 5953337 (美国英语). 
  8. ^ Bauer, Robert S.; Kwan-hin, Cheung; Pak-man, Cheung. Variation and merger of the rising tones in Hong Kong Cantonese. Language Variation and Change. 2003-07-01, 15 (2) [2021-12-09]. ISSN 1469-8021. doi:10.1017/S0954394503152039. hdl:10397/7632可免费查阅.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2). 
  9. ^ 9.0 9.1 9.2 闽南语的声调系统, The Tonal System of Min Nan; accessed 24 January 2012.
  10. ^ 声调:入声和塞尾韵 | 潮语拼音教程. kahaani.github.io. [2019-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9). 
  11. ^ Nguyễn Tài, Cẩn. Nguồn gốc và quá trình hình thành cách đọc Hán Việt [The origin and formation of Sino-Vietnamese pronunciation]. Hà Nội: Đại học Quốc gia Hà Nội. 2000. 
  12. ^ Nguyễn Tài, Cẩn. Từ tứ thanh tiếng Hán đến tám thanh Hán–Việt [From the four Middle Chinese tones to the eight Sino-Vietnamese tones]. Ngôn ngữ học và Tiếng Việt. [April 21,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9). 
  13. ^ Kirby, James P. Vietnamese (Hanoi Vietnamese).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2011, 41/3. 
  14. ^ Nguyễn, Văn Lợi. Hệ thống thanh điệu Huế [Tone system in Hue dialect]. Phonetics lab (Faculty of Vietnamese Studies). 2013 [April 21,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0). 
  15. ^ Huỳnh Công, Tín. Tiếng Sài Gòn [The Saigon dialect]. Cần Thơ: Chính Trị Quốc Gia - Sự Thật. 2013. 

来源

延伸阅读

  • Branner, David Prager (ed.). The Chinese Rime Tables: Linguistic Philosophy and Historical-Comparative Phonology. Studies in the Theory and History of Linguistic Science, Series IV: Current Issues in Linguistic Theory; 271.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6. ISBN 90-272-4785-4. 

参见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