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師曾
馬師曾 | |
---|---|
羅馬拼音 | Ma Si Tsang |
字 | 伯魯 |
號 | 景參 |
出生 | 大清廣東省廣州府順德縣龍潭 | 1900年4月2日
逝世 | 1964年4月21日[1] 中國北京市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 | (64歲)
死因 | 氣管癌 |
墓地 | 中國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燕嶺路394號銀河革命公墓 |
國籍 | 大清 中華人民共和國 |
民族 | 漢族 |
職業 | 粵劇表演藝術家 |
配偶 | 梁婉貞(1935-1944) 紅線女(1944-1955) |
兒女 | 長子:馬鼎昌 次女:紅虹(本名馬淑明) 1945年12月0日 幼子:馬鼎盛 1949年9月25日 |
馬師曾(羅馬拼音:Ma Si Tsang,1900年4月2日—1964年4月21日[1]),字伯魯,號景參,後因與粵劇名伶新馬師曾相區別而有「老馬」稱號[2][3]:208。廣東順德人,中國粵劇表演藝術家。馬師曾在1944年與紅線女結婚,其幼子馬鼎盛是著名的軍事與時事評論員。
生平
少年時代
馬師曾是廣東順德縣龍潭(順德區杏壇鎮龍潭村)人。祖父馬肇梅於廣州經營茶莊,馬師曾幼年與父親馬公權、母親王文煜一同在廣州居住。1907年家庭經商失敗,隨祖父、父母親舉家前往武昌,投靠任兩湖書院經學館館長的曾叔祖馬貞榆,因而有機會攻讀四書五經及習練書法,由此打下了一定的國學基礎。
1911年武漢爆發辛亥革命,隨家人逃離武漢輾轉回到廣州。就讀小學和中學期間,對戲劇開始發生興趣,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文明戲」演出活動,有時還偷偷跑去觀看著名演員新華、朱次伯等人演出粵劇。中學未畢業奉父母之命到香港銅鐵店當學徒,因不堪忍受店東和其他夥計欺凌,跑回廣州進入陳壙南太平春教戲館學戲,與老藝人師傅佳建立師徒關係,自起藝名關始昌,從此開始粵劇學徒生活。
青年時代
1917年在廣州太平春教戲館學戲,不久便受聘於新加坡慶維新粵劇團,後轉投普長春粵劇團,並拜著名小武靚元亨為師,期間在南洋一帶學藝和演出,其間不滿班主失信,不讓他當丑生而當馬旦,憤而離班。後轉投當地堯天彩戲班任第三小生,改藝名爲風華子,演戲期間巧遇機緣得與著名演員新華同台演出《蘇武牧羊》,其表現甚爲新華贊賞。不久又到慶難新戲班演出《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等劇目,終因當地藝人排擠而失業,流浪戲班之間及賣膏藥、做礦工、當掌櫃謀生。
1919年獲平天彩班聘爲第三小生,發奮勤學苦練,又得男花旦小湘鳳(靚少鳳)支持幫助,小湘鳳邀他合演自己編寫的時裝新戲《癲、嘲、廢、戇》,演出引起轟動,馬師曾嶄露頭角,獲擢升爲第二小生。後來小湘鳳與他另組新班,他在演出《白蛇傳》時扮許仙,唱做功夫別致,大受歡迎,戲班中人都說:「風華子第二小生一炮便打響了!」恰在此時,他遇見從國內前去演出的著名演員靚元亨,兩人同台演出《海盜名流》等劇,馬拜靚元亨爲師,隨靚元亨參加普長春劇團演出,自此開始起用本名馬師曾。其間雖然出現編排新劇和表演傳統的一些挫折,馬師曾卻能從中吸取教訓,更加虛心和勤奮鑽研粵劇的編劇和表演藝術。
1923年回香港發展,於人壽年戲班任正印丑生,代替剛離開該班的正印丑生薛覺先,在千里駒、白駒榮等前輩的扶掖下,發揮其演戲詼諧、機變、通俗的特長,以及從師傅靚元亨處學到的小武行當演唱藝術,成功演出《玉樓春怨》、《一個女學生》以及他在南洋編演的幾個新戲,無論夜場、日場都大受觀衆歡迎。馬師曾反覆鑽研了傳統粵劇《江湖十八本》,並在丑角上多番研究,於《苦鳳鶯憐》中演風塵俠丐「余俠魂」,創出有獨特風格的「馬腔」(俗稱「乞兒腔」),大受歡迎,在廣州西關、南關四間戲劇輪流公演,歷時接近半年,創下當時的賣座紀錄。
1925年夏,他離開人壽年班與陳非儂等人另組大羅天劇團,在劇團特設編劇部,聘請陳天縱、馮顯洲、黃金台、麥嘯霞等人爲專業編劇,他自己也親自撰寫劇本或與人合作編劇。大羅天劇團編演了一批古今中外題材的新劇,如《佳偶兵戎》、《賊王子》、《呆佬拜壽》、《紅玫瑰》等,在劇本內容和表演藝術兩方面都大膽革新創造。劇團的演員陣容強大,馬師曾分別以生、丑、旦、淨的行當扮演這些新劇中的人物角色,因而劇團演出非常旺台,在粵劇舞台可與人壽班並駕齊驅,馬師曾的聲名也日益顯赫。
中年時代
1931年春,馬師曾的藝術生涯出現一個重大的轉折,這便是應聘到美國三藩市演出一年(因戲院院主欺詐被迫逗留兩年)。行前他精心編印了《千里壯遊集》帶往美國,向美國觀衆宣揚優美的粵劇藝術,書中也透露了他逐步形成的「新劇」觀。他一方面強調戲劇藝術對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具有重要意義,認爲「人亦孰不愛國,凡愛國者必思自葆其國有之道德文化」,因而提出借戲劇「以宣傳我國特有之道德文化」;另一方面他也強調戲劇應該跟隨時代發展而變革創新,認爲「近年以來,中外的交通,多麽利便,生活的變遷,多麽劇烈,我們的伶人,依然死守着什麽場口步武的成法,什麽靶子演唱的老例,純粹用圖案做脊椎,絕不能站起來自稱藝術,在此電影戲和舞台戲競爭激烈當中,哪有不一敗塗地的道理呢!」因此他提出要變革粵劇,「一方固須效他方之長,一方仍須保存粵劇之精華,從而發揚之,斯始有效也。」
1933年從美國回到香港組織太平劇團,當時報紙標榜馬師曾是「新派粵劇泰斗導演兼主演藝術巨子」,顧名思義可知他是要大展拳腳對粵劇進行多方面的改革,與當時由薛覺先領導的覺先聲劇團在藝術表演上分庭抗禮,形成「薛馬爭雄」的時期,好戲連場,各有戲迷。1933年10月25日,香港政府准許男女同台演出後,覺先聲劇團翌日率先由薛覺先和唐雪卿同台演出《白金龍》,成為解禁後首個男女同台演出的粵劇團。約半月後的11月15日,馬師曾與三名女花旦:譚蘭卿、上海妹和麥顰卿合組成太平男女劇團在太平戲院演出[4]。
1944年與紅線女結婚,1955年3月3日雙方在香港簽字離婚。
晚年時代
1955年12月14日,馬師曾、紅線女回到廣州定居並參加廣東的粵劇工作,受到黨政部門、粵劇同行和熱愛他們的廣大觀衆的熱烈歡迎。
1956年馬師曾被任命爲廣東粵劇團團長,與紅線女合演回廣州後的第一個新編劇目《昭君出塞》,不久兩人又合演根據同名瓊劇傳統戲改編的《搜書院》,並到北京匯報演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劉少奇、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先後同首都觀眾一起觀看了演出。
文化部、中國戲劇家協會於1956年5月17日召開的崑曲《十五貫》座談會上,周恩來總理在講話中表揚馬師曾對粵劇工作的貢獻說:「現在,行家馬師曾回來了,氣象就更不同了,更提高了。」並且給予粵劇「南國紅豆」的美稱。這一年,馬師曾被選爲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廣東省政協委員會常委、廣東省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廣東省文聯副主席、中國戲劇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國劇協廣州分會副主席,還光榮當選廣東省文化先進工作者。
1958年11月廣東粵劇院成立,馬師曾被任命爲院長,演出根據田漢同名話劇改編的粵劇《關漢卿》,於年底到武漢爲中共八屆六中全會作專場演出。
1959年應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首相金日成的邀請,以馬師曾爲團長的中國粵劇團帶了《關漢卿》等戲赴朝訪問演出。同年10月,馬師曾率領劇團參加首都爲慶祝建國十周年獻禮劇目的演出活動,演出了《關漢卿》和《搜書院》。
1960年上半年,馬師曾赴京擔任由梅蘭芳當主任的中國戲曲藝術研究班教師,教學期間與紅線女等在北京中山公園演出了《關漢卿》。
1961年,以馬師曾、紅線女擔任藝術總指導的中國粵劇團,赴北越訪問演出了《關漢卿》、《劉胡蘭》等劇。
1962年夏,他爲周恩來總理和賀龍、陳毅、聶榮臻副總理等演出《屈原》一劇的「天問」一場,這是他在舞台上的最後一次演出。
1963年馬師曾被確診罹患氣管癌,入中山醫學院附屬醫院治療。
1964年轉往北京同仁醫院治療,4月21日早上10點30分不治逝世;遺體在北京火化後同年4月27日早上在廣東省工商業聯合會大禮堂舉行公祭[1],廣東省委區夢覺、廣東省副省長郭棣活、黃潔、許崇清、澳門中華總商會會長何賢等約1500人出席,公祭後安葬於銀河革命公墓。
粵劇作品
馬師曾一生參加演出劇目共計429個,有《苦鳳鶯憐》、《佳偶兵戎》、《賊王子》、《昭君怨》、《洪承疇》、《搜書院》、《關漢卿》、《屈原》、《桂枝告狀》、《審死官》、《西施》、《丐緣》、《乖孫》、《秦檜》、《班超》、《夏姬》、《鬼妻》、《貂蟬》、《欲魔》、《蕩寇》、《魔宮》、《蠻愛》等。
電影作品
故事(3部)
- 藕斷絲蓮(1947年)
- 刁蠻公主戇駙馬(1949年)
- 豪門蕩婦(1950年)
編劇(1部)
- 摩登女招夫(1939年)
演員(63部)
- 二世祖(賢婦)(1935年)
- 野花香(1935年)... 姚其琛
- 婦人心(1936年)
- 鬥氣姑爺(1937年)
- 龍城飛蔣(1938年)
- 最後關頭(1938年)
- 風騷博士(1939年)
- 醫死閻羅王(1939年)
- 俠血英魂(1939年)
- 摩登女招夫(1939年)
- 賊王子(1939年)
- 冷面皇夫(1940年)
- 洪承疇(1940年)... 洪承疇
- 虎嘯枇杷巷(1940年)
- 贏得青樓薄倖名(1940年)
- 寶劍明珠(1941年)
- 苦鳳鶯憐(1941年)
- 大鄉里(1941年)
- 齊候嫁妹(1944年)
- 最後勝利(1946年)
- 十年風流夢(1946年)
- 藕斷絲蓮(1947年)... 何樂天
- 苦鳳鶯憐(1947年)
- 伶星大集會(1947年)
- 我為卿狂(1947年)
- 刁蠻宮主(1948年)... 徐博士
- 審死官(1948年)... 宋世傑
- 四代同堂(1948年)... 蔡伯基
- 荊棘幽蘭(1948年)... 曹子卿
- 戲迷姑爺(1948年)... 餘音韻
- 香港殺人王(1948年)... 殺人王野間大佐、江毅
- 寶劍明珠(1949年)
- 神經公爵(1949年)... 周振邦
- 馬師曾紅線女公子彌月慶典(1949年)
- 人海萬花筒(1950年)
- 宋江怒殺閻婆惜(1950年)
- 野花香(1950年)
- 落花時節落花樓(1950年)... 柳青華
- 豪門蕩婦(1950年)... 慕容英
- 帝苑春心化杜鵑(1951年)
- 孤寒財主闊少爺(1952年)
- 姊妹花(1952年)
- 璧合珠聯(1952年)
- 玉女凡心(1952年)
- 賊王子巧遇情僧(1952年)
- 十奏嚴嵩(1952年)
- 從心所欲(1952年)
- 紅白牡丹花(1952年)
- 流水行雲(1954年)
- 大雷雨(1954年)
- 雙鳳迎龍(1954年)
- 父母心(1955年)
- 愛(上集)(1955年)
- 春殘夢斷(1955年)... 陳克烈
- 兩地相思(1955年)
- 鄉下佬遊埠(1955年)
- 愛(下集)(1955年)
- 後窗(1955年)
- 彩蝶雙飛(1959年)... 關漢卿
- 關漢卿(1960年)
- 佳偶天成(1960年)
- 大鄉里出城(1961年)
- 心心相印(1962年)
參見
- 新馬師曾
- 香港影庫 HKMDB 有關馬師曾電影
資料來源
- ^ 1.0 1.1 1.2 馬師曾在北京病逝 周恩來徐冰沈雁冰和田漢等贈送花圈 區夢覺等組治喪委會二十七日在穗公祭. 大公報. 1964年4月23日: 第一版.(繁體中文)
- ^ 舒巷城. 〈看馬師曾記〉. 《小點集》. 香港: 花千樹出版有限公司. 2008年: 300-301. ISBN 9789628971336.
- ^ 郭漢揚. 《元嶺傳奇:鑽石山寮屋區起居注》. 香港: 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 2021年. ISBN 9789888763337.
- ^ 潘惠蓮. 「覺先聲」是香港1933年解禁後首個粵劇男女班. 水橫舟. 2020-07 [2023-09-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7).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外部連結
- 獻主會小學專題研習:馬師曾的生平
- 乞兒腔
- 馬師曾在互聯網電影資料庫(IMDb)上的資料(英文) Shizeng Ma
- 馬師曾在互聯網電影資料庫(IMDb)上的資料(英文) Ma Si-Tsang
- 馬師曾在香港影庫上的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