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巂郡
四川歷史系列條目 | |
---|---|
史前時期 前200000﹣前2000 | |
巴國與蜀國 前2100﹣前316 | |
秦漢時期 前316﹣214 益州 武都郡 漢中郡 蜀郡 巴郡 廣漢郡 犍為郡 越巂郡 • 成家 25﹣36 | |
蜀漢 214﹣263 | |
兩晉南北朝時期 263﹣581 | |
隋唐五代時期 581 – 965 劍南道 山南西道 | |
前後蜀 892 – 965 • 前蜀 892/907 – 925 •後唐 925 – 934 • 後蜀 934 – 965 | |
兩宋時期 965 – 1234 • 李蜀 994 | |
元明時期 1206 – 1660 • 明夏 1363 – 1371 | |
大西 1643 – 1644 | |
清朝時期 1646 – 1912 | |
民國時期 1912 – 1949 四川省 重慶市 • 大清 (通志政權) 1917 | |
共和國時期 1949 – 今 四川省 重慶市 | |
越巂郡(巂一作嶲,讀若髓,注音:ㄙㄨㄟˇ,漢語拼音:suǐ;一說讀西),中國古郡名,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開邛都國而置。郡治在邛都縣(今四川西昌市東南)。西漢後期隸屬於益州刺史部。王莽時改越巂為集巂。梁置巂州。隋唐時兩度恢復越巂郡舊稱。唐末其地入南詔。
名稱
按《廣韻》,「嶲」[1]「巂」[2]是兩個不同的字。此郡要用山爲形旁雋爲聲旁的「嶲」。但古人常把兩字搞混。
嶲字的讀音,有「髓」與「西」兩說。漢書顏師古注云:「嶲音先蘂反」[3]、「嶲音髓」[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編訂的簡化字總表則將越嶲縣簡化為越西縣[5],認為越嶲縣之嶲字(嶲即嶲的異體字)讀若「西」。但中國大陸1979年版辭海中的「越嶲」一條仍採用「髓」(suǐ)的讀音。
有說法認為「巂」源於巂鳥,指杜鵑,當地有黃帝後裔蜀王杜宇化為杜鵑的傳說[6]。蜀亡後,部分蜀人南遷入西南夷,與當地少數民族融合,被漢代人稱為嶲,視為西南夷的一個部落。「(邛都)其外西自桐師以東,北至葉榆,名為巂、昆明。編髮,隨畜移徙,亡常處,亡君長,地方可數千里」[4]。漢書地理志越巂郡條下應劭注云:「故邛都國有巂水,言越此水,以章休盛也。」也有部分蜀人南遷至越南,建立甌雒國。
越雟郡沿革
漢朝
漢成帝元延、綏和之際(約前8年),越巂郡領十五縣(道):邛都縣、遂久縣、靈關道、臺登縣、定莋縣(都尉治所)、會無縣、莋秦縣、大莋縣、姑復縣、三絳縣、蘇示縣、闌縣、卑水縣、灊街縣、青蛉縣。漢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郡內有61208戶,408405人。其轄地大致相當於今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的大部分,樂山市和雅安市的西南部,攀枝花市,雲南省麗江市,楚雄彝族自治州的一部分[7]。
東漢前期省灊街縣[8],漢末復置。永初六年(112年)設置三苑地區[9]。一說東漢末年省並大莋縣、靈關道[10]。
魏晉南北朝
蜀漢時割越巂郡南、益州郡西、永昌郡東部數縣析置雲南郡。晉、宋因之。南齊時廢越巂郡。梁置巂州。梁末,西魏取梁之益州、寧州。北周置嚴州。
隋唐
隋朝開皇六年(586年)改嚴州為西寧州,十八年改為巂州。大業三年(607年)改巂州為越巂郡,領六縣,郡治在越巂縣。大業五年,有7448戶。
縣名 | 與之對應的北周郡縣 |
越巂縣 | 越巂郡 |
邛都縣 | 越巂郡 |
蘇祁縣 | 亮善郡 |
可泉縣 | 宣化郡 |
臺登縣 | 白沙郡 |
邛部縣 | 邛部郡、平樂郡 |
唐朝武德元年(618年)改越巂郡為巂州,領越巂、邛部、可泉、蘇祁、臺登。次年置昆明縣。貞觀二年,割雅州之陽山、漢源二縣來屬。貞觀八年,置和集縣。天寶元年,改巂州為越巂郡,乾元元年復為巂州。唐末其地入南詔,為會川都督府。
縣名 | 與之對應的漢代舊縣 |
越巂縣 | 邛都縣 |
邛部縣 | 闌縣 |
臺登縣 | 臺登縣 |
蘇祁縣 | 蘇夷縣[11] |
西瀘縣 | 邛都縣 |
昆明縣 | 定莋縣 |
會川縣 |
宋代以後
宋時其地屬大理,置建昌府。元其地屬建昌、麗江、德昌、會川、姚安等路,隸屬於雲南行省。明置四川行都司、永寧府、麗江府。清朝其地分屬四川省寧遠府、雲南省永北直隸廳、麗江府。
明代於今越西縣置越巂衛,清代置越巂廳。民國置越巂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改越巂縣為越西縣。
太守
- 枚根,新莽時集巂大尹。更始二年(25年)為長貴所殺。[12]
- 長貴,越雟邛族人。殺枚根自立為邛谷王,領太守。後降漢。[13]
- 鄭鴻,建武二十七年時在任。[14]
- 張翕,字叔陽,巴郡安漢人。明帝永平中為牂柯太守。永平十七年卒於官。[15]
- 張璠,張翕子。安帝元和六年在任。[15]
- 馮顥,字叔宰,廣漢郪人。順帝時越雟太守。[16]
- 李文德,南陽犨人。東漢末年越雟太守。
- 竹靈倩(天寶初年)
- 張虔陀(天寶年間)
- 段子璋(756年—757年)
- 楊庭璡(757年)[17]
註釋及徵引文獻
- ^ 南京官話:suei3,息委切,音同「髓」
- ^ 南京官話:huei2,戸圭切,音同「攜」
- ^ 漢書地理志越嶲郡條下
- ^ 4.0 4.1 漢書西南夷傳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1986,簡化字總表附錄,北京:語文出版社
- ^ 徐中舒《<交州外域記>蜀王子安陽王史跡箋證》,載《論巴蜀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157頁。
- ^ 譚其驤等,1974,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二分冊,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
- ^ 司馬彪,續漢書郡國志
- ^ 《後漢書》卷5:六年春正月庚申,詔越巂置長利、高望、始昌三苑,又令益州郡置萬歲苑,犍為置漢平苑。
- ^ 常璩,華陽國志
- ^ 蘇夷,漢書作蘇示,顏師古注曰:「示,讀曰袛。」隋書作蘇袛。
- ^ 後漢書西南夷傳、廣韻屋引風俗通義。一作枚稂。
- ^ 後漢書西南夷傳。光武帝紀作任貴。
- ^ 後漢書西南夷傳
- ^ 15.0 15.1 後漢書西南夷傳、華陽國志士女目錄
- ^ 後漢書西南夷傳、華陽國志廣漢士女志
- ^ 《唐刺史考全編》
參考書目
- 王先謙,《漢書補注》,中華書局影印虛受堂本
- 王先謙,《後漢書集解》,中華書局影印虛受堂本
- 吳增僅,《三國郡縣表》,光緒二十一年初刻本
- 《隋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 《晉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 《舊唐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 《新唐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 嚴耕望,1947,《兩漢太守刺史表》,上海,商務印書館
- 譚其驤等,1974,《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
- 王仲犖,1980,《北周地理志》,北京:中華書局
- 周振鶴,1987,《西漢政區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 李曉傑,1999,《東漢政區地理》,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 周振鶴,2006,《漢書地理志匯釋》,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 |||||||||||||||||||||||
| |||||||||||||||||||||||
| |||||||||||||||||||||||
| |||||||||||||||||||||||
| |||||||||||||||||||||||
| |||||||||||||||||||||||
行部 | |||||
---|---|---|---|---|---|
司隸校尉部 |
| ||||
豫州刺史部 | |||||
冀州刺史部 | |||||
兗州刺史部 | |||||
徐州刺史部 | |||||
青州刺史部 | |||||
荊州刺史部 | |||||
揚州刺史部 | |||||
益州刺史部 | |||||
涼州刺史部 |
| ||||
并州刺史部 | |||||
幽州刺史部 | |||||
交州刺史部 | |||||
雍州刺史部 | 武威郡 | 張掖郡 | 酒泉郡 | 敦煌郡 | 西海郡 | 西平郡 | 西郡 | ||||
西域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