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布拉沃角龍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布拉沃角龍屬
化石時期:白堊紀晚期,70 Ma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總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鳥臀目 Ornithischia
科: 角龍科 Ceratopsidae
亞科: 開角龍亞科 Chasmosaurinae
屬: 布拉沃角龍屬 Bravoceratops
Wick & Lehman, 2013
模式種
波呂斐摩斯布拉沃角龍
Bravoceratops polyphemus

Wick & Lehman, 2013

布拉沃角龍屬名Bravoceratops)又稱狂野角龍野蠻角龍,是生存於大約7000萬年前晚白堊世大型開角龍亞科角龍類恐龍的一個可能的可疑屬,化石發現地位於美國德克薩斯州西猯組英語Javelina Formation

發現與命名

生命復原,展示了最初被認為處於褶邊(frill)頂部的中線角(midline),這可能是不準確的

該屬在2013年由斯蒂芬·威克(Steven L. Wick)和托馬斯·雷曼(Thomas M. Lehman)命名並敘述,模式種波呂斐摩斯布拉沃角龍Bravoceratops polyphemus)。[1]屬名意為「野蠻的有角面孔」,取自格蘭德河(Rio Grande)的墨西哥名稱北布拉沃河(Rio Bravo del Norte,意為北方狂野之河)及古希臘語單詞keras/κέρας(意為「角」)和ops/ὤψ(意為「臉」);種名polyphemus取自希臘史詩《奧德賽》中與奧德修斯對峙的獨眼巨人波呂斐摩斯[2]

布拉沃角龍僅所知於正模標本TMM 46015-1,由一個顱骨碎片組成,收集於德克薩斯州大彎曲國家公園西猯組最下層的Hippiewalk地。標本採集於距今約7000萬年晚白堊世馬斯特里赫特階的砂礫岩沉積物中,現收藏於奧斯汀德州紀念博物館英語Texas Memorial Museum。在化石形式之前,正模標本的各個部分完全分離,散佈在大約10平方米的區域。許多更堅固的化石(如角)也被風化和侵蝕,表明顱骨在埋葬前暴露過一段時間。儘管顱骨復原部分顯示出河流搬運(fluvial transport)的跡象,但在其它情況下它們的保存狀況良好。[1]

最初提出了兩個自衍徵(獨特的衍生特徵)。首先,中頂骨棒(median parietal bar,即褶邊開口之間的骨條)呈扇形並向後伸展,其後緣沒有開口或凹陷;其次,骨棒上表面中部具有一個對稱的凹陷――種名正是指這個以倒立淚珠形狀出現的凹陷,因其形如獨眼巨人的一隻眼睛,因此種名引用波呂斐摩斯的典故。作者認為它形成了一個角狀上頂骨的基部,這意味着存在化石中未保留的第二個中線頂骨(midline epiparietal,一個小型角狀結構)。[1]2020年,古生物學家丹佛·福勒(Denver W. Fowler)和伊利沙伯·弗里德曼·福勒(Elizabeth A. Freedman Fowler)提出,標本的中頂骨棒被顛倒重建,因此該屬沒有任何明顯特徵,使它成為了一個疑名[3]

分類

布拉沃角龍是開角龍亞科的一個「分類不明」物種;它與五角龍准角龍一樣,明顯比開角龍更具衍生性(「先進」),但比三角龍這樣的分類單元更為原始。維克和雷曼(2013年)進行了系統發育分析,研究發現,布拉沃角龍可能是科阿韋拉角龍姐妹群;然而,這一關係僅得到很弱的支持——該屬基於廣泛存在於更基礎的開角龍亞科中的三個共同特徵(解剖狀態)。已知標本中沒有保存頂骨(形成大部分褶邊的融合骨骼),因此由於頂骨在角龍科分類中的重要性而妨礙了比較。布拉沃角龍與科阿韋拉角龍在開角龍亞科中的位置在先後兩次分析中不一致。第一次分析中字符未經修改且遵循以前的研究,發現兩者屬於相對原始的物種;第二次分析中增加了兩個字符,取而代之的是發現「布拉沃角龍」是一個相對衍生的分類單元。這兩個位置被認為有些不直觀;而該屬的一些衍生性狀對於一個基礎分類單元來說是奇怪的,但如果此結論正確,而本屬也擁有原始特徵,則需要進化逆轉(evolutionary reversals),不管怎樣,後一結論更被認為更有可能。第一個演化樹位於左邊,第二個位於右邊:[1]

後期研究發現該屬更為衍生,與無鼻角龍三角龍族關係較近。然而,該屬由於化石殘缺而通常被從系統發育分析中刪除,因為它是一個通配符分類單元(wildcard taxon),這意味着其演化位置不穩定,並研究導致結果不準確。[4][5][6]福勒和費里德曼·福勒(2020年)將其恢復到更為基礎的位置,接近五角龍,並再次成為科阿韋拉角龍的姐妹群。然而,他們也決定從分析中刪除它,因為其結論是該分類單元無效。[3]

參見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1.3 Wick, S. L.; Lehman, T. M. A new ceratopsian dinosaur from the Javelina Formation (Maastrichtian) of West Texas and implications for chasmosaurine phylogeny. Naturwissenschaften. 2013, 100 (7): 667–82. Bibcode:2013NW....100..667W. PMID 23728202. doi:10.1007/s00114-013-1063-0. 
  2. ^ Liddell, Henry George and Robert Scott. A Greek-English Lexicon (Abridged Edition). United Kingdo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ISBN 0-19-910207-4. 
  3. ^ 3.0 3.1 Fowler, D. W.; Freedman Fowler, E. A. Transitional evolutionary forms in chasmosaurine ceratopsid dinosaurs: evidence from the Campanian of New Mexico. PeerJ. 2020, 8: e9251. doi:10.7717/peerj.9251. 
  4. ^ Campbell, James A. A reassessment of the horned dinosaur Judiceratops tigris (Ornithischia: Ceratopsidae)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Campanian) of Montana, USA. Canad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2015, 52 (2): 85–95 [2021-02-07]. doi:10.1139/cjes-2014-017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2). 
  5. ^ Campbell, James A.; Ryan, Michael J.; Holmes, Robert B.; Schröder-Adams, Claudia J. A Re-Evaluation of the Chasmosaurine Ceratopsid Genus Chasmosaurus (Dinosauria: Ornithischia)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Campanian) Dinosaur Park Formation of Western Canada. PLoS One. 2016, 11 (1): e0145805 [2021-02-07]. doi:10.1371/journal.pone.01458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7). 
  6. ^ Mallon, Jordan C.; Holmes, Robert; Anderson, Jason S.; Farke, Andrew A.; Evans, David C. New information on the rare horned dinosaur Arrhinoceratops brachyops (Ornithischia: Ceratopsidae)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Alberta, Canada. Canad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2014, 51 (6): 618–634. doi:10.1139/cjes-2014-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