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陵郡,南朝宋至唐朝時設置的一個郡。
建置沿革
南朝
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年),分長沙郡之巴陵、蒲圻、下雋,江夏郡之沙陽四縣立巴陵郡,治所為巴陵縣(今湖南省岳陽市),屬湘州。轄境相當今湖南省岳陽市及湖北省監利、通城、崇陽等縣地。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年),蒲圻、沙陽二縣改屬江夏郡,南郡之州陵、監利二縣改屬巴陵郡,巴陵郡改屬郢州。孝建二年(455年),長寧郡之綏安縣改屬巴陵郡。宋明帝泰始四年(468年),綏安縣併入州陵縣[1]。
南朝梁時,分郢州立巴州,巴陵郡改屬巴州。
隋唐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隋滅陳,廢巴陵郡,其地屬岳州。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改岳州為巴陵郡。巴陵郡領五縣:巴陵、華容、沅江、湘陰、羅[2]。隋末,後梁蕭銑起兵,佔據巴陵郡。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平蕭銑,改巴陵郡為巴州。武德六年(623年),改巴州為岳州。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岳州為巴陵郡。巴陵郡領五縣:巴陵、華容、沅江、湘陰、昌江。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復改巴陵郡為岳州[3]。
人口
- 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巴陵郡有5187戶,25316口。[1]
- 隋煬帝大業五年(609年),巴陵郡有6934戶。[2]
- 唐玄宗天寶十三載(754年),巴陵郡有11740戶,50298口。[3]
行政長官
巴陵太守(439年—456年)
巴陵內史(456年—479年)
巴陵太守(479年—484年)
巴陵內史(484年—494年)
巴陵太守(494年—495年)
巴陵內史(495年—498年)
巴陵太守(498年—499年)
巴陵內史(499年—589年)
巴陵郡太守(607年—621年)
巴陵郡太守(742年—758年)
國主
南朝宋巴陵國(456年—479年)
巴陵國(456年—479年)丨食邑2000戶→3000戶→3300戶→2800戶
|
代數 |
封爵 |
諡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巴陵郡王 |
哀王 |
劉休若 |
456年—471年 |
宋文帝第十九子
|
2 |
巴陵郡王 |
|
劉沖始 |
?—479年 |
劉休若子
|
齊受禪,國除
|
南朝齊巴陵國(484年—494年)
巴陵國(484年—494年)丨食邑2000戶
|
代數 |
封爵 |
諡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巴陵郡王 |
|
蕭子倫 |
484年—494年 |
齊武帝第十三子
|
伏誅,國除
|
南朝齊巴陵國(495年—498年)
臨海國(493年—495年)/巴陵國(495年—498年)丨食邑2000戶
|
代數 |
封爵 |
諡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臨海郡王→巴陵郡王 |
|
蕭昭秀 |
493年—498年 |
齊文帝第三子
|
伏誅,國除
|
南朝齊巴陵國(499年—502年)
竟陵國(482年—499年)/巴陵國(499年—502年)丨食邑2000戶
|
代數 |
封爵 |
諡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竟陵郡王 |
文宣王 |
蕭子良 |
482年—494年 |
齊武帝第二子
|
2 |
竟陵郡王→巴陵郡王 |
|
蕭昭冑 |
?—501年 |
蕭子良子
|
梁受禪,降封監利縣開國侯
|
南朝梁陳巴陵國(502年—589年)
巴陵國(502年—589年)丨全食一郡
|
代數 |
封爵 |
諡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巴陵郡王 |
|
蕭寶融 |
502年 |
齊和皇帝
|
2 |
巴陵郡王 |
隱王 |
蕭寶義 |
502年—509年 |
蕭寶融長兄
|
3 |
巴陵郡王 |
|
蕭屏 |
?—522年 |
|
4 |
巴陵郡王 |
|
? |
|
|
5 |
巴陵郡王 |
|
蕭沇 |
556年—? |
|
陳亡,國除
|
參見
參考文獻
徵引文獻及註釋
- ^ 1.0 1.1 《宋書 卷三十七 志第二十七 州郡三》
- ^ 2.0 2.1 《隋書 卷三十一 志第二十六》
- ^ 3.0 3.1 《舊唐書 卷四十 志第二十》
- ^ 4.0 4.1 《宋書 卷七十四 列傳第三十四》
- ^ 《陳書 卷二十 列傳第十四》
- ^ 《陳書 卷十 列傳第四》
- ^ 《陳書 卷三十一 列傳第二十五》
- ^ 《舊唐書 卷一百零五 列傳第五十五》
- ^ 《新唐書 卷七十一 表第十一》
|
---|
|
|
|
---|
江表地區 | |
---|
淮南地區 | |
---|
淮北地區 | |
---|
河南地區 | |
---|
江漢地區 | |
---|
嶺南地區 | |
---|
沅湘地區 | |
---|
巴漢地區 | |
---|
蜀中南中地區 | |
---|
|
|
|
|
---|
江表地區 | |
---|
沅湘地區 | |
---|
嶺南地區 | |
---|
位置不詳 | 新蔡郡(內史575-589) | 晉熙郡(內史575-589) | 巴東郡(內史586-589) | 臨江郡(內史586-589) | 新興郡(內史583-589) | 岳山郡(內史583-589) | 梁城郡(相582-589) |
|
---|
|
|
註釋 |
---|
注1:列出宋 大明八年(464年)、齊 建武四年(497年)、梁 中大同元年(546年)、後梁 廣運元年(586年)、陳 禎明二年( 588年)的實州、實郡。下劃線者為南朝所設置的僑郡。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取最後使用的名稱,並括註明曾用名。 注3:郡王、開國郡公的封地分別括註「內史」、「相」及其設置時間。 |
|